神话传说中,神仙修行所谓“斩三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传统的道教文化之中,认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所以非常重视具有济世活人功效的各种医疗技术,而所谓的“斩三尸”,是道教传统文化中,问道修仙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斩三尸的主要过程与内容,与传统的医药养生文化,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尸,也叫作三尸神或者三尸虫,《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的教主东方不败,用来控制教众的三尸脑神丹,这里的所谓的“三尸”,说的就是这个,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与下尸三虫,所以也被称作“三尸九虫”。
三尸虫之中,上尸,称作“彭踞”,中尸,称作“彭踬”,下尸,称作“彭矫”。
三尸是与生俱来的,伴随着人的降生,就从父母的胞胎之内带来。
《太上三尸中经》: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夜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录奏,欲绝人生籍,减人禄命,令人速死。
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三尸九虫会让人引导人犯错闯祸,同时会损坏人体,道教以“治三尸”为成仙的要点,斩三尸之后即证金仙的观念,在道教门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此外,在《太上三尸中经》里记载:蛔虫长四寸五寸或八寸,此虫贯心人死,白虫长一寸,相生甚多,长者五寸,躁人五脏,多即杀人,兼令人贪食烦满,鬲虫令人多涕唾,胃虫令人呕吐不喜,肺虫令人多咳嗽,赤虫令人肠鸣虚胀,蜣虫令人动止劳剧,则生恶疮癫痴,种种动作。
晋代的葛洪认为,三尸就是寄生在人体之内的害虫,“三”说的是害虫的数目很多,而后来的陶弘景认为,三尸中的“三”是实指。
三尸内的上尸寄居在脑后的玉枕穴,是一种蓝绿色的蠕虫,长二寸,会引起头痛。
中尸寄居在夹脊穴一带,脊椎的两侧,也是一种蠕虫,一旦中尸偏离,寄主就会驼背。
下尸生活在尾闾穴内,是决定人之生死的关键,下尸与蚕相似。
道教将三尸称作“三尸神”,认为这是在人体之内作祟的三神,每于庚申之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错罪恶。
上尸为彭踞,在人的脑袋里,会让人头昏眼花胡思乱想,头发脱落甚至没有智慧、
中尸为彭踬,在人的胸腔里,会让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
下尸为彭矫,在人的下腹部,会让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
《抱朴子》说,三尸神属于魂魄类,传说三尸神喜欢自行放纵游荡,欲使人早死,以享祭,故每岁庚申日,上天庭报告司命,诉人罪过,所以求仙者必先去三尸,恬淡自守,无知无欲,神静性明,广积众菩,才能得道成仙。
《历代神仙通鉴》卷八:欲作地上真人,必先除去三尸,杀灭谷虫。
所以由此来看,道教的三尸神要比佛教李所说的具生神更加恶劣,具生神依附于人体,有功记功,有过记过,还算比较公允,而三尸神,完全就是只言过错不说好。
道教认为在修行的过程之中,各种阻碍人们修道的欲望、贪婪、酒色财气、忧愁思虑等等,全都是因为体内的三尸虫在作怪,而三尸虫每到庚申日就会离开人体去天庭奏告过错。
因此,道教就有了“守庚申”的修行之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庚申日不睡觉,三尸神等不到人睡觉,自然无法离开人体,每逢庚申日就用这个办法,那么三尸神就会根绝,达到“斩三尸”的根本目的。
《封神演义》中多次提到,阐教十二金仙因为修炼一千五百年未斩三尸,所以犯了红尘之厄,因此犯了封神之战,而斩三尸,就是斩断贪嗔痴三种妄念。
道教认为,要得道成仙,如果不斩除体内的三尸神,那么就算服用再多的仙丹妙药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以“守庚申”之法,连续三次就会让三尸神惊恐,不敢妄动,连续七次,就会彻底断绝三尸神,最终就能够得道。
神话传说中,神仙修行所谓“斩三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道家书籍《梦三尸说》中曾有言:“人身中有三尸虫。”古代道家修道之人深信,这三尸虫分别位于人体的上中下三个丹田的位置。三尸虫让人有欲念,并且容易被俗世所干扰。只有斩掉三尸虫,人才能变得无欲无求,灵台清明,从而飞升成仙。
斩尸成金仙这三只虫还被人赋予了名字,每一个都“神通广大”,让人看了有些起鸡皮疙瘩。这三只虫的名字有很多种说法,这里只采用共识最多的。毕竟叫什么没太大的所谓,主要是弄清楚这三位是干啥的。
- 上尸虫名为彭候,存在于人的脑袋里面,它的存在让人呆笨失智。并且它还左右人的梦境,甚至化作逝去的长辈亲戚,在你的大脑里给你编排梦境故事。
- 中尸虫名为彭踬,寄生于人的胸口。它让人整日里痴心妄想,总是为得不到的东西而烦恼。
- 下尸虫名为彭矫,在人的肚腹。它让人沉迷饮食男女之欲念。
听起来虽然可怕,但它们是没有实体的,所谓“斩”也肯定不是对自己下死手。说白了,就是人生在世的所想,所思,所欲。道教里一直认为凡人斩掉三尸虫,才能白日飞升。《封神演义》里南极仙翁、赵公明等人都是因为斩了三尸虫才成了金刚不坏的神功。就算都是能腾云驾雾的神仙,有没有斩掉三尸虫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元始天尊座下的“玉虚十二仙”。有些人也叫他们“十二金仙”,但实际上《封神演义》小说里并没有出现这四个字,所以在这里我们尊重原著,依旧叫他们“玉虚十二仙”。这十二位以广成子、黄龙真人为代表,但却被赵公明吊打。原因很简单,赵公明早早的就斩掉了所谓的“三尸虫”,而这十二位还没经历那一关。
赵公明之所以能早早的斩掉“三尸虫”,是因为他的来历不凡。关于他的出身,有人说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就有他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后羿射日掉下来九个太阳,其中八个变成了鬼王,只有一个变成人。也就是说赵公明是太阳成精了。后来天师张道陵让他保护丹室,仙丹炼成了就给了他一份,结果就让他法力大增,变化无穷了。
不是“虫”,而是“神”关于三尸虫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来自宋朝的一位道教狂热爱好者张君房。他认为这三尸不是“虫”,而是“神”。这三位神仙寄宿在人体当中,但每到庚申日,等宿主睡着了,就悄悄跑到冥界汇报工作,阐述一下这个宿主这个月都干了些什么事儿。冥界的判官小鬼们则拿个小本本一五一十的记下来。至于记下来干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秋后算账呗。
这样的想法把他自己激动坏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庚申日自己不睡觉,这三位就没办法离开了。那么他自己干了什么,冥界也就没办法知道了。他甚至推测,如果冥界一直不知道,是不是就把他名字从生死簿上划掉了。这样的话,岂不是长生不死了吗?
但是既然神居住在体内,那么他每到庚申日就不睡觉一定会被察觉。那怎么办呢?他找到了一位风水大师,这位大师告诉他:“吃药,让他们迷糊!”
据说就这样坚持了三十年,他还真的就白日飞升了。白日飞升干什么去了呢?被派到他一个弟子的体内当下尸虫去了。
从此还多了一个说法,叫“守庚申”,成了道士修仙的一种方法。据说道教没事给自己炼点逍遥丸吃的习惯,也是为了克制“三尸虫”或者“三尸神”,让自己早日飞升上仙。按照张老先生的方法,至少也能混个虫子当当。
现实中,三尸虫并不存在,毕竟谁也没掏出来看过。不过所想,所思,所欲正是人性的一部分。真的灭掉这“三尸”,别说道家一家,就把儒释道三家放在一起,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太上老君和释迦牟尼两位“教主”真的把这些放在了一边。
这就是关于“三尸虫”的两种说法。斩三尸虫仅仅是古代道家修炼中所讲求的方法,现实中也不存在三尸虫,存在的只有欲念对人的控制。
神话传说中,神仙修行所谓“斩三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斩三尸到底是斩什么?
(三尸图)
在道教的信仰中,“三尸”代表人体内部的三种“恶欲”,其原型是三种虫子。道书《梦三尸说》曰:“人身中有三尸虫。”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故称为“三尸九虫”。修道者要走上成仙之路,必须铲除和消灭“三尸之根”。上尸虫名为彭候,在人头内,令人愚痴呆笨,没有智慧。中尸虫名为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下尸虫名为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
是不是似懂非懂?简单来说,就是无欲无求,达到天一合一的境界。
斩三尸后方可成就大罗金仙之位只有斩了三尸,才能修成大罗金仙,而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仙首距离大罗金仙还差着一个境界。所以,十二仙首被赵公明、三霄娘娘等吊打,也不足为奇了。(赵公明剧照)
封神演义中的未斩三尸指的是没有斩杀妒忌、杀戮等多种阴暗面恶行的恶神;没有斩却仁义、热心、正义等处于善行一面的善神;没有斩却自身执念。三尸中的每一尸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都能够独立于天地之间。只有大神通的人才能够真正斩却三尸,也只有斩了三尸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大罗金仙或者圣人。
斩三尸的真相按道理来说,大罗金仙已经斩却三尸,为何赵公明、三霄娘娘,甚至是通天教主这样的圣人都能再次变成“俗人”呢?(姜子牙剧照)
所谓的斩三尸、渡杀劫等等都是封神榜的借口,背后的阴谋则是三教势力的平衡,大BOSS鸿钧老祖在玩的平衡术罢了,参与封神的所有仙人,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死去的,都只是炮灰而已。(元始天尊剧照)
哪怕连武王姬发都不例外,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他看见了生灵涂炭、看见了姜子牙九死一生、看见了各路神仙的惨死。他每次都掩面哭泣,要求姜子牙退兵,他希望和平。可是每当他提出退兵时,就会有阐教的神仙出现,挑唆并帮助武王和姜子牙继续战争到底!
神话传说中,神仙修行所谓“斩三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神话传说中,神仙修行要想达到最高层次——金仙的地位,必须要把自己前生的“三尸虫”斩尽杀绝,这是道教上的一种修炼方法。
据“道德经”书中所言,人死后,三魂升天,七魄入地,尸体里只剩下了生前寄居人体的“三尸虫”。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要想死后得道升天,必须斩尽留在尸体里的三尸虫。”
所谓的“三尸虫”指的是上尸虫、中尸虫和下尸虫。
据《太清玉册》卷八记载:上尸虫名叫彭琚,又名青姑。居于人的头部,这种虫破坏人的大脑细胞,令人愚蠢迟钝,具体表现就是整天浑浑噩噩,头昏脑胀,丢三落四。
中尸虫名叫彭质,又名白姑。居于人的腹部,这种虫令人心焦气躁,忐忑不安心神不宁等,具体表现是狂怒、痛哭、失望。
下尸虫名叫彭娇,又名血姑,居于人的下腹部。这种虫令人神魂颠倒,好色、淫欲。
道德经所说的“三尸虫”,其实就是人类的三种邪念的具体表现。
“上尸虫”其实是指人的思想和观念。人的行动取决于思想,一个人要想修行成仙,必须端正思想,也就是消灭上尸虫。
端正了思想,还要加强修养,检点行为,不能追求物欲和生活上的享受。
要想修仙,必须达到身心一致,不是断绝了物质上追求就能得道升仙。
这就好比有些和尚,虽然吃斋念佛,但心中却存有邪念,依然不能成仙。
断绝物质上追求只是初级阶段,更高级的是净化心灵,也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断绝肉体上的享受,即远离色欲,钱财等诱人邪恶的一切。
只要去除这三种执念或邪念,就如同斩除了“三尸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修炼成仙。
文/秉烛读春秋
神话传说中,神仙修行所谓“斩三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所谓三尸虫,蛆虫死亡之因,虫动心神不宁也。其一,未来的妄想。其二,早矣先矣,过矣不道。过往的留恋。其三,当下的欲望邪念。入静出现的幻觉。三尸干绕入静,放松可斩之。也就是排除静养的干扰。可长寿。
神话传说中,神仙修行所谓“斩三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尸,说的是道教中的"三尸神",属于魂魄鬼神一类中的坏神,会阻碍道家修行。
尸者,神主之意。传说三尸神好放纵,喜游荡,专门害人早死,如此三尸神便可享受酒食祭酹。据说人死后,三尸脱离人体,化为游离状态,但仍具有生前形象,谓之"鬼"。
(人)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
——云笈七签卷八十一
原来"鬼"并非我们所说的魂魄,而是游离状态的三尸神……小伙伴们惊讶不惊讶?
道教中的"三尸"所谓"三尸神",类似我们说的酒虫那个"虫",因此,"三尸"又称"三虫"。它是一种强大的诱惑,于我们本身而言就是"执念"。
道家观念里,人体上中下各有一个丹田,各有一神驻其内,合称"三尸",也叫"三虫"、"三毒"等,大概就是人体内的病邪之气。
三尸神专门与人作对,阻止道家修行。上尸好华物,中尸好五味,下尸好淫欲。
上尸又叫彭候,在人脑,会致人愚笨蠢,少智慧;中尸又叫彭质,在人胸,会致人多妄想,不清净;下尸又叫彭矫,在人腹,会致人贪色欲,难安分。小编觉得这事确实很难,据说仙人层次的不这样。
《悟真篇》言"斩得三尸,即证金仙",看来不除不足以成仙。要如何对付三尸呢?
"斩三尸"的传说①炼丹"斩三尸"
"斩三尸"历来是道教修行的大难关,欲得仙道,必"斩三尸"。此说在早期炼丹时期尤为盛行,道家热衷于炼制丹药,以达目的。
道家有"五术",其首为"山术",其中三项为食饵、丹法、符zhou,本质上是借助采药炼丹,通过补和炼的方式来提升肉体和精神能量。
老君天天在西游记里炼丹,明白原因了吧?天庭很多仙人也无法彻底"斩三尸",顺便也逮逮猴哥这种更赖的。
澄其心……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上面老君说的"三毒"就是"三尸"。道教认为欲"斩三尸",必先恬淡寡欲,神静性明。
老君讲得明白,修行要"遣其欲,澄其心",方可斩除执念,达到"三毒消灭"的境界。
在道家炼丹时代,古人为斩三尸沉迷于炼丹服药,这种态度本身不就是"执念"吗?
②张君房"守庚申"的故事
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丨太上感应篇
常居人身中,伺察其罪,每至庚申日,籍于上帝丨宣室志卷一
意思说,三尸神其实是天帝驻派人体的监察神。每逢庚申日这天,三尸便趁人酣睡之际脱离人体,把某某当月的所作所为一一细报天帝。
敢情"三尸神"原是天帝故意派驻人体的"蛊"……要灭"三尸",庚申日这天很关键。道教中有"守庚申"的习惯,就是此因。
宋代有学者叫张君房。此君每逢庚申不歇不睡,保持打坐诵经的习惯。他相信,如此可让三尸神无法脱身给冥界打小报告。自己在冥界的档案就查无可查,自然就不会死去。
或许张君房还是不太放心,又多了一个心眼。为了迷惑三尸神,他还服食方药,据说方法来自晋代那个文学大家郭璞。
传说此君一坚持就是三十年,最后让弟子亲眼见证了自己的飞升。后来还托梦给弟子,说自己以"三尸神"的身份被派驻进他体内了。
这敢情是,自己开小灶得道了,然后却堵死了弟子的修炼捷径……
小编结语小编认为,所谓"三尸",不过是修炼者心中的俗念;上中下三尸虫分得清爽,也不过是诸多执念之三而已。佛家说破执念,是也。
很多事要靠天赋,也要讲缘分,明明就没有那个潜力修道,如此沉迷本来就违背中了"斩三尸"之道吧?
老子说得好,"清静为天下正"。遣其欲,澄其心,万事清宁,万事如意。人生难得一个洒脱自在,成不成仙也没那么重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