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何如来不怕玉帝却怕太上老君?

如来地位不如玉帝,但实力却比玉帝要强,而太上老君地位不必说,实力也着实让如来犯怵,如来怕太上老君而不怕玉帝也很正常。

玉帝如来地位不同,如来对玉帝算是客气

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时候,拥有两亿年修为的玉帝却并没有出手,而是让两位殿前的灵官前往雷音寺请如来佛祖。

原著:

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这里用了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词语,叫做“救驾”,很多人都认为如来与玉帝的地位一样,只不过管辖范围不同,但是“救驾”这个词只有臣下救君上才叫做“救驾”,而且这话还是如来自己说出来的,很显然,如来默认奉玉帝为君。

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难迦叶同转西方极乐,时有天蓬、天佑急出凌霄宝殿: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请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从这段描写也可以看得出,如来与玉帝的地位还是存在明显差别的,玉帝称如来为“大法”,而如来则称玉帝为“大天尊”。

在《西游记》里,玉帝的设定是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也就是说,玉帝有两亿多年的修为,然而,拥有如此雷人的修为的玉帝,却似乎法力不怎么样,虽然原著里孙悟空闹天宫时,玉帝可没躲桌子底下,但他也没有出手,而是慌慌张张让人去请了如来佛祖。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如同人间的君王,虽然地位很高,但是论专业方面的本领,不一定就能胜过臣下,玉帝虽然有两亿年的修为,但是不代表他的法力很高深,就像金蝉子转世之后也是“修行十世”,但依旧肉体凡胎,因为他修的并不是法力。

玉帝是三界主宰,名义上他的地位极高,要高于如来,但是如来不仅是掌管西天的佛祖,他更有无上的法力,这是玉帝所没有的,因此其实力要远远胜过玉帝。

虽然三界的范围理论上应该包括了西天,但实际上,也是井水不犯河水,西天轮不到玉帝来管,就像现在的英国女王管不到那些奉她为君主的国家,是一个道理。

说白了,如来对玉帝,自谦礼敬是出于客气,若是甩脸子,玉帝也不敢把如来怎么样,退一万步来说,如来至少绝对不会怕玉帝。

如来对太上老君,是打心眼儿里畏惧

在《西游记》里,有个按理来说实力极强,但各种表现却像全程打酱油的角色,那就是太上老君,作为道祖,他居于三十三重天上,无论法力还是资历,都堪称是个无敌的存在。

西游记中,有一处直接描写如来畏惧太上老君的,那就是青牛精一劫。由于青牛有金刚镯在手,诸天神灵没有一个能够降住他,而且真打起来,青牛的本领也不在孙悟空之下,无奈之下孙悟空只能上灵山找如来求助。

原著:

如来听说,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最终,如来只是让十八罗汉带着十八粒金丹砂去敷衍,结果十八座金山都被青牛用金刚镯收走,而十八座金山送出去之后,降龙与伏虎两个罗汉才告诉孙悟空,如来之前吩咐了,如果失了金丹砂,就让孙悟空上离恨天找太上老君帮忙。

这里就非常奇怪了,如来明明知道青牛的本事,也知道他的来头,明知道十八座金山拿出去就是有去无回,但最终还是送了出去,很明显,这十八座金山,其实就是如来为唐僧师徒付给太上老君的买路钱。

而孙悟空上了离恨天后,告知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道:我那金刚镯,乃是我过函谷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儿,连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所谓一物降一物,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乃是上古神兽,法力本来就非同一般,加上又有老君的至宝金刚镯,想要降服他实在是难上加难,如来那句“反而遗祸于我”说的可不仅仅是太上老君,他座下的青牛也不是个好惹的主,若非老君还有芭蕉扇在手,连老君自己都说他没有把握能够奈何得了金刚镯在手的青牛。

金刚镯也并非寻常的法宝,孙悟空闹天宫的时候,观音本来准备用自己的玉净瓶砸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拦住,当即拿出了金刚镯,说是当年化胡为佛的宝物,而观音作为佛界的大尊,对此也表示默认,很明显,《西游记》的体系整体来说是佛道一家,但依旧采用的是太上老君才是佛教的创造者的概念。

在《封神》体系之中,如来原本乃是通天教主座下的掌教大弟子多宝道人,按理来说还要叫太上老君一声师伯,因为在诛仙阵中想要暗算太上老君,结果被太上老君用风火蒲团卷走,关在了玄都,之后皈依西方教。

实际上,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绝对是个狠角色,只不过他一直在装楞而已,有很多的情节细节都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比如,孙悟空酒醉上了兜率宫时,偌大的兜率宫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守,表面上的确是太上老君去见燃灯古佛,但燃灯古佛再厉害,也不至于整个兜率宫都去,镇元子去听混元道果的时候,五庄观也留了很多人看门。五庄观里有宝物,兜率宫里的仙丹,也不是普通宝贝,太上老君没道理将兜率宫大门敞开,让人闯入。

再者,孙悟空被擒住之后,在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非但没有炼化,反而还变成了火眼金睛,结果在取经路上,孙悟空却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得差点提前去了西天,这也是非常奇怪的,毕竟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其在火焰山修炼了三百年才得来的,而火焰山的火,本来就是八卦炉里的砖头落入人间所化。

这些其实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太上老君在故意放水,他其实有足够的实力灭了孙悟空,但他非但没有,还故意让孙悟空吃了仙丹,炼化成为金刚不坏之身,附赠了火眼金睛的技能,而目的,很可能只是为了敲打玉帝。

总体来看,如来无论是地位还是实力,都不如太上老君,更重要的是,如来要想唐僧等人西天取经让大乘佛法顺利传入东土,也少不得太上老君的帮忙。就像青牛之事,倘若太上老君不出面的话,孙悟空等人断然是过不去金兜山的,那西行计划也就到此为止了,所以,如来对太上老君忌惮,也很正常。

《西游记》中为何如来不怕玉帝却怕太上老君?

由于《西游记》电视剧的热播,如来的形象高大了许多,成为超越玉帝和太上老君的存在,而如果去看书,就会发现如来对玉帝和太上老君都是十分忌惮的。不过对于玉帝,他是表面尊重背后暧昧,对于老君,他是表面暧昧背后忌惮。

在书里面,玉帝的地位十分尊崇,是名义上的多界共主,无论是如来这个佛界老大还是老君这个道家师祖,明面上都要给玉帝面子。孙悟空闹腾的厉害,搅了蟠桃会,闯入兜率天宫吃了老君金丹,那老君是什么反应呢,直接跑去汇报玉帝。而且里面说的明白,他见玉帝先要行礼,然后开始讲事情来龙去脉,特意强调说自己金丹是为了伺候玉帝做“丹元大会”用的。老君这么说,一来表明自己名义上是给玉帝服务的,姿态较低,二来也是给玉帝抱怨诉苦,说我做的事都是为了你啊,现在有麻烦了,你可要给我做主啊。这时候看老君姿态的确不高。

后来如来的代言人观音菩萨参加蟠桃会知道了猴子祸事,举荐了一个二郎神降妖,二郎神果然厉害,隐隐压孙悟空一头但要捉杀他却也不能。这时候观音和老君进行了一场小小的争功,观音说我拿磁瓶打他,老君说用我的金刚琢更稳妥,最后老君争了先,拿下一功。捉住孙悟空以后,老君把他在八卦炉里练了四十九天,却被孙悟空破功,最后还是请了如来降服。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老君不要说跟玉帝比,跟如来比都要差了一筹,甚至要跟如来的代言人观音争功,似乎段位不高。然而这里却没有任何说老君忌惮如来的地方,相反,老君看管丹药不力,后面又让孙悟空逃脱,如果是寻常神仙,这就是死罪啊,可以参考一下猪八戒沙僧的罪过,玉帝可是个狠角色。但是呢,老君却一点事情没有,足以看出老君超然的地位,表面上他虽然对玉帝称臣,实际上两人关系绝没有那么简单,从老君生活在最高的三十三重天也可以看出他不一样的地方。在玉帝的管辖范围内,大部分神仙都是道家出身,太上老君是道家始祖,玉帝绝对不敢轻易开罪他。同样的,如来也绝对不愿意轻易得罪这老君,毕竟资历在那呢,谁知道他老人家咋想的。

在对付孙悟空的时候,如来也没有直接跟太上老君有任何冲突,但毕竟是他折了老君面子。这事如来也不敢怠慢,后来老君坐骑青牛精为难孙悟空师徒,如来想想看这次是补救的好机会了,他明明知道这是老君的坐骑,有个可以收万物的金刚琢,却仍然用十八罗汉打了十八颗金丹砂,那可是十八座金山啊,老君也就见好就收,最后亲自收服了青牛精,也从如来那里讨回了面子。

说了老君和玉帝,老君和如来的关系,再来看看如来和玉帝的关系。玉帝是多界共主,如来见了他也要叫一声大天尊,并且在出手收服孙悟空之前明确跟弟子说自己是救驾去了。也就是说,如来对玉帝的各种身份地位全部认可,并且展现出来足够的尊重。

然而,如来在降服猴子的时候,却言语十分狂妄。他怎么说的,他说跟孙悟空做个赌赛,如果孙悟空赢了就让玉帝把天宫让出来,让玉帝去西天住。也就是说,如来直接拿玉帝的位子做赌注,尽管如来法力无边,可以百分百收服孙悟空,但是一般的臣子哪里敢拿皇帝的位子做赌注,这可是大不敬啊。可见如来跟玉帝也不是普通的臣服关系,他的地位也是超然的,甚至某些层面说,他并不是特别在意玉帝。他甚至收服孙悟空以后直接就要离开,根本不会像一般臣子那样做个汇报什么的,还是玉帝觉得他收服孙悟空,承了他人情,还特意派人把他请来,会同各位仙界大佬一起搞了个什么安天大会。也就是说,玉帝对如来还是有相当的尊敬的。

到了玉帝如来太上老君这个层次,已经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不死不灭,法力无边,他们早已经不受天地自然的束缚,也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没有必要互相之间非要分出个高低来,因为他们彼此牵制,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样才维持着天地万物的平衡。

《西游记》中为何如来不怕玉帝却怕太上老君?

西游记中,天下之地域,分为东方和西方。

东方地界大,道魔共存,混乱而不太平。

西方地界小,灵山净土,为佛之世界。

玉帝居东方,太上老君比邻之,老君与众仙,降魔伏怪,尊玉帝而佑万民。

玉帝、老君和如来,皆为执权柄之神仙,自盘古开天地,三圣有渊源,老君年长,如来次之,玉帝又次之,还有众仙和群佛,都有渊源,有师承关系的,有亲戚关系的,排列着辈分呢。

玉帝为盘古至亲嫡系,佛、道、凡三界,皆尊为共主,西方地远,如来为外援。

东方之地,凡人芸芸无数,又有草木昆虫走兽,以老君为首的众仙神,管理起来,稍显吃力。

如来佛慈悲,传经书以渡世人,对玉帝的统治,起到协助作用。

如来比玉帝的辈分高,玉帝虽尊崇,但如来见玉帝唅首不拜,并无惶惧之意。

如来与老君相比,同为天朝顾命大臣,法力在伯仲之间,但老君资格老一点,如来见之,多了一些敬重之心呢!

《西游记》中为何如来不怕玉帝却怕太上老君?

如来是佛界法力无边的总瓢把子,玉帝和太上老君分别是道家的现任领袖和太上皇,而佛界与道家是天界两派分庭抗礼的势力,但要说谁怕谁,这还真没有。

如来和玉帝,做为各派势力的领军人物,按理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玉帝只是道家的传承者,相当于如来的一个晚辈,在法力和实力方面也比其逊色很多,特别是许多当年创立道教的有实力的法力强大的人物都做了道界的长老,如镇元大仙,菩提老祖等并不受玉帝管辖,因而如来面对玉帝是超然的,洒脱的。而玉帝面对如来是恭谨的,客气的。

如来是佛家的创始人,太上老君是道家的创使人,二人功力都是深不可测,修养又好,心胸也宽,格局也大,二人伯仲之间,更何况二人的境界一高,根本就没有争斗之心。哪里说得上谁怕谁,只是如来仍然日理万机,掌管佛家事物,属于实权派,太上老君却己退出权力中心,每日炼炼丹,教教徒,属于逍遥派。

《西游记》中为何如来不怕玉帝却怕太上老君?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说说如来佛祖,玉帝和太上老君。

首先,身为西天之主,佛祖如来。先不论如来有多厉害,单单一位观音菩萨就享誉三界,这只是个菩萨级别的实力,更何况是更高级别的佛。

就单从西游记中来讲。

如来单手解决孙悟空,就说明他法力无边无人能敌。

降服而不杀,就说明他慈悲无上,爱惜人才,更说明超越三界之才,只有佛祖那能降,能容,能用,能造福一切。

孙悟空这种三界无法得到安排的旷世奇才,都要去西天取经成佛,足以说明佛法的无上地位。

玉帝,三界主宰,能成领袖,必有过人之处。在三界内也是无上荣耀。可惜的是并无过大的心胸,太大的本领,更没更有的职位,去收服一个超越三界实力的孙悟空。

只能说明玉帝的实力,只能触及三界之内。对于界外高人,无才也无能为力。这就是他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

太上老君,在天庭地位崇高,本领超群,单是他炼的仙丹,就足以让人长生不老。手中法宝也是众多,超强。是三界中的顶级高手。

正因为是三界内的人物,因而对三界外的实力人物,自然也就无能为力。

看下他在对庭对付不了孙悟空,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最后,大家不难看出,他们三人,谁强谁弱。不存在谁怕谁。都是正道维系者,正法执行者,只是各自层次不同,能力不同,更是职责差异而已。

因而,不存在如来怕玉帝,还是怕太上老君。只是相互尊重,互为补充而已。

老君的道法自然和如来的因果,都是构成正法思想体系的根基。都当得到传承和宏扬。

《西游记》中为何如来不怕玉帝却怕太上老君?

说实话,有些时候一部影视剧作品真的可以影响整个人的价值观,就拿西游记来说,一本西游记,完美的演绎出来的玉皇大帝是多么的无能,如来佛祖是多么的强大,可是谁又想过,这是作者有心这么写的,里边完全是扭曲了一部分人物的形象呢。

西游记中重点写了两个教派的故事,一个是玉皇大帝的天庭,这个属于道教,这个教派在西游记中,就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天庭的没有一个人物,仅凭孙悟空一个人就可以推倒凌霄殿,打的玉皇大帝钻进桌子底下。

而另外的一个教派,西天佛教,那是相当的牛逼了,随便来一个菩萨佛陀啥的都能给孙悟空干趴下。这明显就是在推崇佛教,打压道教的作品。

就是因为这些影视作品的原因,导致了大多数人真的以为佛祖真的要比玉皇大帝厉害这么多。其实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我给大家简单说几句。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第一,佛教道教既然实力这么不均衡为什么还能一起存在。

在整个西游中,可以说佛教是压着道教欺负呀。连道教名义上的老大都被一只猴子打到了桌子下边。这可能吗?如果道教真的实力低到这种程度了,那么佛教随便出个人给他灭了不就完了,还至于这么费劲的搞个西游干嘛呀。完全是费力不讨好呀。

从佛教搞西游就能看出来,佛教对于道教很是害怕,完全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只能是找一个大家都找不出的理由,弄个西游,剩下的全靠我来发挥了。而在整个西游的路上可以说是,基本上全是道教的妖魔鬼怪(准确来说,妖怪算是道教的人,因为通天教主座下全部是妖怪成精)最为被佛教收走了。都成为了佛教的打手。这一加一减可不是1+1那么简单的。从这就能看出来,道教的势力肯定是比佛教强大的,所以佛教只能搞这种手段。

第二,从天庭和佛教起源来讲。

天庭的建立是在上古色时候,当时的天地还不是现在的玉皇大帝,而是鼎鼎大名的东皇太一,东皇和帝俊建立的是妖族的天庭,后来因为巫妖大战,妖族天庭被毁,这才有了第二代的人族天庭,第二代的人族天庭是鸿钧的童子来做的玉帝,后来又因为少昊被杀,第二代天庭又开始分崩离析,这才有了大家看到的西游的天庭,第三代封神的天庭。第三代天庭完全是由鸿钧老祖和座下弟子们一起联手组建的一个维护天地秩序的组织。这里边名义上最高指挥者是玉皇大帝,也就是西游中所看到的玉帝。而这个天庭中的三清四御五方神六丁六甲都是要在玉帝的统领其中的,可以说玉帝这个职位,不一定是战斗力最高的,但是一个是一位有着优秀统筹能力的人才。

第三代的天庭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正直道教的巅峰时代,而就在这个时候,西方教(佛教的前身)开始悄悄的兴起了。封神大战的时候,西方教的二位领导,以西方教太过冷清,来东方连抢带借的弄走了不少道教的人才。这些人才就是西方教最老的班底了。而这个时候的佛教,出来有两位教主实力很不错之外,几乎这个教派就可以被忽略掉了。一直到了西方教如来的出生,也就是印度佛教开始传入了中国,印度佛教的文化和中国西方教的文化开始合并,最后出了一个三清级别的大boss,如来佛祖,西方教在如来佛祖的带领下,才开始渐渐的能与道教相抗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西游时代。而整个西游完全就是佛教的一个阴谋。他们要做的就是打压道教,弘扬佛法。所以再有新人的笔下,玉帝的真是太窝囊了。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道教真的没有这么窝囊。大家看事情一定要客管一点,不要被一部电视剧给带歪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