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阿根廷的德裔虽然不少,但并非占据主体,而且当年在二战之后大量移民到阿根廷的德裔大多都非常低调,在阿根廷并没什么存在感与影响力。相对于当年流入美国的大量德裔精英,前往阿根廷的德裔整体质量也差了不少。

同时,当年的阿根廷经济实力不俗,非常富有,一度被称作“南美洲的美利坚”,只不过后来阿根廷的经济出现衰落,成为了如今的样子。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非常多,并非只有人的因素,阿根廷当初虽说很富裕,但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之后阿根廷的经济不断倒退,也是多方面原因影响,并非当地的德裔没起什么作用的缘故。

新航路开辟之后,来自欧洲的大量移民与当年作为劳动力而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与当地的印第安人不断融合,所以如今拉美大多数国家的居民都以混血为主。不过阿根廷与乌拉圭是例外,这两个国家90%以上居民都是白人,在拉美地区非常少见。尤其是阿根廷,由于当地气候与欧洲更加类似,深受欧洲人青睐,成为拉美白人比例最高的国家。

目前阿根廷的主要居民,以意大利、西班牙还有德意志三支后裔为主。非常令人意外的是,阿根廷虽然当初是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说西班牙语,但当地超过60%人口都是意大利移民后裔,其次才是西班牙后裔,比例大约在25%。阿根廷的德裔虽然位居第三名,但实际上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其实也只有8%上下,还不到一成。

阿根廷地广人稀,在普遍气候炎热的南美洲,阿根廷由于维度比较高,其气候更加温和四季分明,与欧洲更加类似。近代时,气候宜人且资源丰富的阿根廷,成为了欧洲移民南美洲的首选之地,远远超过了巴西与安第斯山脉西侧各地。而当时来到阿根廷的大多数移民,比如意大利与西班牙移民,大多都是在工业化时代破产的手工业者与农民。

而相对于西班牙与意大利,德国情况比较不同,德国建立时间比较迟而且其工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实力很强,在西班牙与意大利移民大量涌入阿根廷的时代,德裔移民主要前往北美而非南美洲,直到20世纪前期才改变。在一战二战期间,尤其是二战之后,有大量德裔逃往当时比较亲近德国的阿根廷寻求安身立命之所。

由于德裔的移民时间非常晚,持续时间也没那么长,所以至今阿根廷的德裔人口都不算太多,在阿根廷占据主导的还是意大利与西班牙这两大来自南欧地区的移民后裔。而且由于当初德裔来到阿根廷的目的本身就比较特别,所以导致德裔在阿根廷向来都非常低调,甚至大多都不再使用母语,在阿根廷,德裔其实并没什么存在感与影响力。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凭借巨大的农业产出与丰富的资源,加上当时欧美对于原材料与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一度成为世界最富有国家与主要经济体,然而阿根廷本身的工业水平很低,经济发展非常脆弱。二战后欧美等市场需求量骤降,以及金融中心从阿根廷非常依赖的英国转移到美国,阿根廷的经济不断衰微,少数默默无闻的德裔也无可奈何。

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德裔是阿根廷人口构成在仅次于西、意的第三大欧裔群体,在阿人口占比最多也就7%-8%(一般认为有350万或再少些)。

据不同材料,二战后期,纳粹德国移民阿根廷的人数有约30 万,他们为何没有带来一个工业发达、经济稳定的局面?

从历史看,德国人移居南美要比南欧人晚得多,也不构成人口主流、权力中坚、实业大亨,无权无势之下不能“苛求”德裔

整个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南美,西班牙人成为阿根廷最早的欧裔殖民定居者。彼时意大利被西班牙统治,意南部贫穷农民中的一部分移民南美,寻求创业和幸福,他们的后裔占当代阿根廷人的3/4。

那时轮不到德意志人移民南美,西半球没有他们的立足点。据称1870-1914年间,仅有23万德国人移居阿根廷,而西、意是德的近30倍。

后来者政治经济地位可想而知,撼动不了南欧人。

纳粹德国后期来阿根廷的移民大多有“案底”或“血债”,到阿根廷得“低调”

因为历史原因,阿根廷对英国一直“仇视”或冷淡,这包括西、英在欧洲一直是对手,还有马岛之争。且阿根廷相当一段时间不睬美国(主要利益与英国一致)。

因此,二战初期阿根廷是倾向于德国的,特别是西、意后裔的“母亲国”与纳粹德国基本保持一致。

只是在欧洲战事的后期,阿根廷才从“中立”转向协约国。但对纳粹德国移民,它还是“敞开大门”欢迎。并且长期不追究其历史罪过。

至于30万左右的德国移民,老老实实低调“做人”是第一位,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阿根廷经济?他们也不想发财,只管平安;再说也没有太多机会和空间。

总之德国人从个体看还是安分守己,中规中矩,没有宏大的志向,环境也不允许。

最后一点,阿根廷已形成南欧人特有的“散漫、浪漫和傲慢”,德国人的严谨和工匠精神难成主流

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这话问的很奇怪?二战后什么德国人跑阿根廷去?为什么跑阿根廷去?这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吗?!二战的德国开始跑人时已经打成什么样子了?这时很难说没有普通德国人也跑到阿根廷去,但这些要靠出卖劳动力养活自己的人,又能改变什么?德国工匠精神带过去的技术革新和效果,对一个国家来说,任何一条小小政策变动擦到一点点边,就足以让底层几十年的积累泡汤,而当时在全世界被波及的大战之后,阿根廷却是一个中产阶层总量排名非常靠前的国家,想通过个人财富来占据这个国家有话语权的层面,也只有那些席卷了纳粹财宝而来的纳粹高层人员勉强可以做到,不过阿根廷到底是个南美国家,说起来是中立国家,并没有对纳粹有偏见,但是这时候的世界到底是反纳粹国家说了算的世界,阿根廷也没有挑衅的能力,最多也只能装作没看见逃来的纳粹,自己不主动去抓捕,要是自己乱嚣张暴露了,指望阿根廷出面保护肯定不现实。同时在南美国家,一个见不得光的大富翁莫名其妙消失了,财宝也都莫名其妙消失了,还是件很离奇的事不成?装着有点小钱,买个偏僻小庄园安安静静过隐姓埋名的日子才是正经!而且阿道夫·艾希曼同志即使这么做了,老老实实过到五十年代末,不幸生了个纳粹二代坑爹儿子,他老子身上有论百万的犹太人血债,他居然认不出犹太人,迷上了一个犹太姑娘不说,为了吸引姑娘,还成天宣扬极端反犹言论,吹嘘自己老子是纳粹高官的光辉历史,结果这姑娘的爸爸,就是他爸爸手下逃出来的一条游魂,两只眼睛都瞎了,一听女儿说了这件事,立刻嗅觉敏锐的闻出纳粹分子的臭味,事情立刻报到摩萨德那里,人家老总都亲自赶了过来,于是在1960年,阿道夫·艾希曼被摩萨德绑回以色列受审,光荣的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判死刑的人。而且阿根廷抗议以色列跨国绑架毫无用处,反而引发摩萨德在南美追杀漏网纳粹的一波高潮,这种情况下,那个纳粹敢拿出钱财来经营一个,足以整体提升阿根廷国家层面经济水平的项目?!没活够吗?现在的年青人感觉不到这种社会氛围,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还在强烈的反美反以情绪当中,这股风潮都挡不住的涌进国门,我现在都记得那时还不多的翻译作品里,什么《羽毛蛇的秘密》、《青铜棺材》,这类到处抓捕纳粹漏网之鱼的小说都成了一个专门分类,我印象里小人书里都有很多类似故事,一个是自己下棋下疯的,一个是在集中营给纳粹当肉靶子的,后来巧遇当年的纳粹,抓捕报仇的故事。所以你看,纳粹进不来的地方,这类书籍都大量流入,南美、阿根廷这种纳粹逃亡胜地,这些头上顶着金晃晃悬赏的纳粹分子,为了逃命就操碎了心,那里还有精力去帮阿根廷发展经济?战争对他们可远没有结束呢!

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肃清法西斯的国际潮流,

迫使纳粹残余流亡国外!

因阿根廷亲纳粹的传统,

一些纳粹残余苟延残喘!

他们隐姓埋名,深居简出,

只为逃避国际正义惩罚,

而不是为了建设阿根廷!

同时这些法西斯的战犯,

也缺乏和平建设的能力!

因此他们没有发展阿国!

当然与阿根廷政府有关!

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阿根廷作为国际知名的“老赖”,开启了新一轮的债务违约。

回看阿根廷,过去百年间,有过辉煌,有过动荡,如今已深陷泥沼。

阿根廷之路,应该说是“成于开放,败于保守和动荡”。

100年前,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1880年—1920年的近四十年间,阿根廷凭借开放自由的贸易政策,优越的地理优势,良好的法治环境,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一跃成为发达国家。那时候,阿根廷的人均收入跻身世界前十,一度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期间,来自英国的投资占了近一半,英国资本对阿根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仅1880年到1890年的十年间,英国对阿根廷的投资就翻了8倍。

但是,阿根廷经济过度依赖外资的特点,也决定了其经济的脆弱性。

阿根廷从贵族,沦为没落贵族,再沦为国际老赖

一战爆发后,英国在战争中消耗了巨大的资本,也从此又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也逐步被纽约取代。此时,英国已无力大规模向阿根廷继续提供投资。

祸不单行的事,巴拿马运河在1920年正式通航,导致阿根廷的战略地位下降,投资者纷纷转向加勒比海。

面对双重冲击,阿根廷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缺血”,急需资本输血。阿根廷当时视图建立自己的金融资本市场,但其规模有限,远远不足以弥补国内资本的缺失。

阿根廷的贸易政策也逐步转为保守的贸易保护主义,农产品等经济命脉出口受挫,让阿根廷的经济雪上加霜。

再然后,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来了。欧美国家都被卷入其中,阿根廷也不例外。内外双重打击,更是让阿根廷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最终,被军队推翻。

之后几十年间,阿根廷长期陷入军队和民选政府争权夺力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内政策也越来越保守,限制进口,大力推进国有化。然后政局动荡之下,阿根廷的经济要恢复谈何容易。但即便如此,1965年阿根廷人均GDP依旧高于日本、西班牙等国。

上世纪80年代后,阿根廷逐渐重回贸易自由主义,经济得到短暂恢复。然而好景不长,阿根廷又在21世纪之初卷入了“拉美主权债务危机”。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收紧后,拉美国家陷入资本撤离,贷款利率上升的巨大阴影之中,无力偿还国家债务。阿根廷也是其中之一。至此,阿根廷走上了国际老赖之路,多次的债务违约让阿根廷的翻身之路,遥遥无期!

阿根廷确实是一个主要由欧洲白人移民组成的社会,所以它并不排斥欧美化,这也是它早期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但是应该算是时运不济吧,阿根廷在辉煌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再“顺”过。阿根廷错过的这100年,怎么才能补得回来!

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二战后去阿根廷的德国人,不是普通劳动者,不是商人等搞经济的,更不是科技人员,而主要是隐姓埋名逃避战争审判的大小纳粹战犯。他们除捲了钱财来阿根廷生活外,并无多少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技能,又担心暴露被抓捕归案,故都深藏不露,那能帮阿根廷发展经济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