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南美洲的马拉开波湖与海洋相通,为什么却是湖?

海指的是与大洋、海域相通的大面积咸水所覆盖的自然水体,其主要特征是面积巨大、整体海相通、主要为咸水水域。

马拉开波湖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倒是比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海域“马尔马拉海”稍微大一些。另外,马拉开波湖与马尔马拉海一样,都是仅有狭窄水道与主体海洋相连接,但最大的不同是,马拉开波湖几乎都是淡水,仅有北部与委内瑞拉湾相连的一小部分水域,因为淡水涌入不足,才是咸水。马拉开波湖是整个南美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生产地,其本身是个巨大的构造湖,是因为曾经的地壳变动使得地层断陷而形成,与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等类似。

整个湖泊仅北部有一条非常狭窄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连,而这个北部的缺口仅占马拉开波湖湖岸线的一小部分,而且这里基本上是马拉开波湖湖水的出口,并非水体的来源。

马拉开波湖的水,来自于周边陆地部分大大小小150多条淡水河流的密集涌入,以及流域之内常年极其丰富的降水量。也正因如此,马拉开波湖大多数水域其实都是淡水,虽然与海直接相连接,却并非咸水。由于马拉开波湖是安第斯山脉的断陷构造湖,加上流域内常年湿热的天气,这里经常形成非常强烈的夜间风暴,平均每年有297次,这里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雷电风暴聚集之地。

这里除了是世界上唯一与海直接相连的湖泊之外,也是极其罕见的出产石油的淡水湖。委内瑞拉是西半球石油储量最高的国家,而其石油出产中心就位于马拉开波湖,小小的马拉开波湖如同“南美洲的波斯湾”一般,湖面有超过7000口油井,石油开采工业非常发达,马拉开波湖也被称为“石油湖”。同时,也正是因为马拉开波湖的油气开发,委内瑞拉为了方便石油运输,不断人为拓宽了北部的水道,原本马拉开波湖北部与委内瑞拉湾相连的水道并没有如今这么宽。

不仅不是海,连海湾都不是,按联合国的标准,水曲除其面积等于或大于横越曲口所划的直线作为直径的半圆形的面积外,不应视为海湾。马拉开波湖北部与海连接口太窄,几乎完全是四面环陆,够不上“海湾”的标准。

海洋地理南美洲的马拉开波湖与海洋相通,为什么却是湖?

对于马拉开波湖是湖是海?为什么会产生疑问,可能是源于与黑海的比较。我们看看黑海与马拉开波湖的地形图。

看上图,黑海是海不是湖泊,里海是湖泊不是海,马拉开波是湖不是海,是有些乱,我们到底怎么认定湖与海呢?

湖泊是地表相对封闭可蓄水的天然洼池及其承纳的水体,对于里海而言,四周被完全封闭,没有下泄口,是一座标准的湖泊,我们没有什么可怀疑的,类似的还有我们青海湖及青藏高原上的湖泊。

对于黑海与马拉开波湖可不是完全封闭,黑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地中海相通,而马拉开波湖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与委内瑞拉湾海域相连。从湖盆的形成来看也有一致性,都是由于地壳运动断陷形成的构造湖盆,从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来看,二者也表现出了一致性,我们今天之所以把马拉开波湖认定为湖,黑海定为海,这主要是水体性质有差别,马拉开波湖为淡水。

黑海形成初期,由于与地中海相通,呈现出海水性质,盐度较高,后来在外力作用下,河流开始发育,溯源侵蚀,逐渐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河流,如第聂伯河,顿河、多瑙河等汇入黑海,年平均入海水量达355亿立方米(其中多瑙河占60%)。

黑海区域年降水量600~800毫米,这些淡水量总和远远多于黑海蒸发量,淡化了表层海水的含盐量,使平均盐度只有12~22‰。由于黑海海水含盐量较地中海小,海水便发生特殊的水交换现象:即表层10~20米的水流向地中海,底层的水流向黑海,形成了与地中海之间交换的循环,最终演化到今天,黑海还是具有海水性质,所以我们认定为海。

马拉开波湖位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境内,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15千米,湖岸线长约1000千米。面积1.43万平方千米。湖的北端有一条长约35千米、宽 3~12千米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通。

马拉开波湖降水量并不是很高,(上图,数据来源于中文维基)年降水也只有580mm,但湖区面积大,能超过1万多平米,而且地形较封闭,降水集聚效率高,湖边发育了大大小小150多条内陆河注入,湖水性质为淡水,只是湖北部出海口有近10公里宽的水面与加勒比海相接,有一些区域与海水交换,水很咸,呈现出海水性质。所以我们认定为湖,不是海。

为什么黑海却能与海水交换循环,而马拉开波湖却不能呢?

我们打开Google地图查看一下,与之交换的海水通道深浅和宽度便找到了答案。

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全长30.4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

马拉拉开波湖水道长约35千米、宽 3~12千米,水深才1-2米,

二者差距主要表现在深度上,由于海水密度大,海水从下层流入湖泊,上层淡水流出湖泊,黑海的深度能够达到水体的垂直循环要求。而马拉开波湖这么浅,不能形成水体的垂直循环。

黑海与马拉开波湖的初期形成也会不同

黑海初期形成是海,后来河流发育完全后,海水性质慢慢发生变化,也就是由咸慢慢变淡,盐度降低。

马拉开波湖最初地形比较封闭,形成的是淡水湖,没有与海相通,只是后来湖水越来越多,湖满水溢,久而久之形成的与海相通的水道。

在我们今天看来,黑海之所以称之为海,就是因为河流汇入水量不足,这也黑海面积太大也有关系,如果有亚马逊河汇入黑海,估计也会变成的淡水湖了,就不会称之为海了。

马拉开波湖靠不住,会在湖与海之间变换,它是一条“变色龙”

马拉开波湖靠海的位置就决定了它的一生坎坷,会与海洋扯不清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地质历史时期的间冰期,海平面上涨,大量海水涌入马拉开波湖,这个时候湖水会变成海水,是不是就象咱们的渤海呢?可以想象一下。

其次人类活动的影响,马拉开波湖盛产石油,1918年因马拉开波湖发现大量石油,10年内成为著名的石油城,湖区原油产量最高时占全国总产量2/3。当地人说,马拉开波湖的形状就像是个朝向加勒比海开口的钱袋,湖口的乌尔塔内塔将军大桥是扎着袋口的绳子,湖底和四周深藏的全是石油和“美元”。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水上交通便利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湖水的含盐量增加了,海水涌入了,湖水盐度变高了。时间是对湖水性质的考验,未来你看是湖还是海?也有可能成海的那一天。

大家不必纠结是湖还是海,只能看当下。

海洋地理南美洲的马拉开波湖与海洋相通,为什么却是湖?

谢谢邀请,马拉开波湖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是一个南北长度约为190千米,东西宽度约为115千米的湖泊,湖泊总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千米,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是我国最大湖泊青海湖的三倍多。马拉开波湖的北部通过一条长度约为35千米,宽度大约在3至12千米的水道与加勒比海的委内瑞拉湾相连。所以,就会有疑问产生,一个明明直接与海洋相连的水域,为什么不是海洋呢?为什么不是叫“马拉开波湾”,而是叫“马拉开波湖”呢?

“湖泊”是指地表的湖泊以及所承纳的水体,根据湖泊中湖水的性质可以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两大类。马拉开波湖为什么是湖泊,我们来看看它是否符合湖泊的标准,首先我们发现马拉开波湖虽然和海洋相连,但是其与海洋相连的缺口宽度很窄,仅占整个马拉开波湖大约1000千米湖岸线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在形态上马拉开波湖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湖泊”形态。实际上马拉开波湖是一个由安第斯山脉北段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地势北部浅南部深。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关于马拉开波湖湖水的性质,如果里面的水是“咸水”,也就是和海水差不多,那么这里就很有可能被视为是和海洋一样的海湾了,或许就会被称为“马拉开波湾”。不过马拉开波湖虽然和海洋相连,但是其湖水却是淡水,也就是说这么大的一个湖泊,是一个“淡水湖”,既然湖水性质和海水完全不同,那么可定是一个湖泊了,而且是淡水湖。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一个与海洋相连的水域,却是淡水呢?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马拉开波湖虽然与海洋相连,但是连接的水道比较狭窄,湖水和海水的交换十分缓慢,特别是对于湖泊的中部和南部区域影响甚微。其次马拉开波湖所在的地区,除了北部年降水量较少之外,其他地区都是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马拉开波湖周围大量的降水,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都汇入了马拉开波湖,数量在150条以上,巨大的水量冲淡了湖泊中的盐度,而且使得外海的海水难以进入湖泊内,使得湖泊大部分区域的水都是淡水。

海洋地理南美洲的马拉开波湖与海洋相通,为什么却是湖?

中国有个聚宝盆一柴达木盆地,南美有个聚宝湖一马拉开波湖。

马拉开波湖,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西北部,是一个南北长约190千米,东西宽约115千米,总面积达1.43万平方千米的湖泊;北部通过一条长约35千米,宽度在3~12千米,水深只有1~2米的既狭又长还浅水道与加勒比海的委内瑞拉湾相连;北浅南深,最深达34米,容积约2800亿立方米;含盐度15~38‰,除了北部少部分区域的湖水为碱水之外,其余大部分区域的湖水都是淡水。

为什么马拉开波湖与加勒比海的委内瑞拉湾相连却不叫“马拉开波湾”和“马拉开波海”呢?

其一,马拉开波湖接近封闭,整个湖泊仅北部有一条非常狭窄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连,这个缺口仅占湖岸的一小部分,而且并非水体的来源;很显然,地理上讲,马拉开波湖N面环陆,远远达不到“海”的标准。

其二,按标准,除了N面环陆,水曲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横越曲口所划的直线作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才称为海湾,如杭州湾、阿曼湾;很显然,马拉开波湖远远达不到“海湾”的标准。

其三,马拉开波湖除了北部少部分区域的湖水为碱水之外,其余大部分区域的湖水都是淡水。

一是马拉开波湖集水区虽然不大,但降水量丰富,除北部少部分区域年降水量为500毫米外,其他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周围的150条河流都汇入马拉开波湖;具体来讲,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量丰富,而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海洋和湖泊带来丰裕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迎风坡);巨大的水量冲淡了湖泊中的盐度。

二是马拉开波湖仅北部通过一条长约35千米,宽度在3~12千米,水深只有1~2米的既狭又长还浅水道与加勒比海的委内瑞拉湾相连,密度流与补偿流无法有效形成,使得淡水和海水的交换十分缓慢,海水仅仅影响湖泊北部一小片区域;在海水交换上,大西洋与地中海、地中海与黑海都是密度流/补偿流的典型,但交换的海水通道在长度、宽度、深度上都是有讲究的。

其四,马拉开波湖全域都为委内瑞拉一国所有,不存在国际纠纷;既便有一天淡水变为碱水,也顶多称为“内水”,因为天然入口两端的低潮标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4海里。

其五,马拉开波湖的盐度也是动态变化的,说不定真有变“碱”的那一天。

一是马拉开波湖盛产石油,人们为了发展湖内石油业,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必然导致海水与湖水的密度流/补偿流加大。

二是马拉开波湖地区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还是有季节性的。

小本认为,马拉开波湖,真的是聚宝湖,还是难得的直通大海的淡水湖,是大自然对委内瑞拉人的恩赐!

海洋地理南美洲的马拉开波湖与海洋相通,为什么却是湖?

这是因为马拉开波湖的成因和构造。

有些资料说它是个“潟湖”,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潟湖是指原本为海的一部分,因为陆海变化或沙洲堆积,堵塞了出海通道,形成一个湖泊,这种潟湖如果离海越来越远,在注入大量河水的情况下常常会逐渐变成一个淡水湖,而如果仍然离海较近,就有一定概率在下一次沧海桑田转化中再度变成海洋的一部分。

而马拉开波湖则不同,它原本是陆地,在板块冲撞和安第斯造山运动导致板块边缘地壳坍塌的情况下导致地质结构断层,被海水灌入,但湖口处断层相对较浅,结果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半封闭状态下的结构湖。这种结构湖虽然和海洋相通且相距不远,但湖底的构造和附近海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并不是海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湖。

马拉开波湖距离加勒比海的边缘海——委内瑞拉湾虽仅55公里远,但湖水咸淡度差异极大(北部湖水微咸,南部几乎是淡水),湖中生物链也和委内瑞拉湾完全是两个体系,加上前面提到的湖底和海地结构迥异,因此公认它是湖,不是海。其实马拉开波湖和海的近似度,还远不如远离大海、但历史上曾是海洋一部分的最大内陆湖——里海,里海的生态链完全是海洋性的。

地球上也有些出口狭窄、近乎封闭的陆间海、内海,甚至“内海之内海”,如地中海、黑海、亚速海,但它们的海底结构、生态体系、地质成因等,都和相邻的海洋一脉相承,因此它们是海,不是湖——至少在变成又一个里海前如此。

海洋地理南美洲的马拉开波湖与海洋相通,为什么却是湖?

只有直接与海洋相通的才是海,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咸水通道与海洋相通的是海。凡是通过淡水河流或人工运河与海洋相通的,都应该是湖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