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宜修处处算计,最后却被剪秋背叛,这是为什么呢?

剪秋六阿哥与甄嬛的汤羹里下毒被发现之后,被送进了慎刑司,但按苏培盛的说法就是:“剪秋受尽了酷刑,什么都没招,倒是那个江福海,招了个干干净净。”剪秋从没有背叛过皇后,她下毒也是为了皇后,是剧中为数不多的忠仆之一,不过宜修最后彻底垮了,也算是被剪秋给坑了。

原著中,皇后宜修身边有绘春、绣夏与剪秋三名贴身婢女,剧中没了绣夏,而剪秋是宜修身边最贴心的一个,她不仅仅是景仁宫的掌事宫女,更是宜修的心腹,可以算得上是整个后宫唯一一个能让宜修推心置腹说话,从不用装模作样的人了。虽都不是好人,但宜修剪秋两人主仆情深在深宫之中却是难得。

论忠心,剪秋在宫中绝对能与流朱、崔槿汐等相提并论,但论智商,剪秋实在是个缺,而且是个是非不辨的愚忠之人。“娘娘仁厚,皇上亲赐景仁宫,这才叫和和美美呢。”旁人不知道就算了,而日日将皇后恶行看在眼里甚至还助纣为虐的剪秋,竟大言不惭夸宜修仁厚

而且剪秋也未必是没有私心,当初甄嬛在御花园里被皇帝破例晋封为贵人,剪秋就在皇后身边碎嘴,称“不符规矩”;而后华妃将颂芝送上空床,这更引起了颂芝的不悦,为皇后梳头满脸不快。剪秋是个忠仆,却又是个有私心的愚仆,她没有流朱、崔槿汐那般毫无保留为了主子,也没两人聪明

作为宜修的心腹,剪秋为皇后在宫中“修剪”妃嫔子嗣也是出了不少力气,尤其是在挑拨是非这方面。比如甄嬛替安比槐求情,被剪秋说成了是皇后之功劳,还连带着排挤了沈眉庄,让安陵容心中生恨。剪秋在宫中各处奔走,收买斐雯构陷甄嬛,将齐妃与三阿哥对话告诉皇后等等,都有剪秋参与其中

剪秋无愧其“剪”之名,帮皇后把后宫剪得秋风萧瑟,一片空凉,差点让皇帝断子绝孙。宜修恶事做尽,剪秋也不是省油的灯,她没有安陵容、曹琴默等那么阴狠本事大,但做出的事丝毫都不逊色。剪秋是纯粹的为宜修做坏事,甚至她认为宜修让她所做的事都是理所应当,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永寿宫中,甄嬛用自己的龙胎成功绊倒了皇后,但皇后毕竟是皇后,还有三阿哥这个王子,最终只是软禁景仁宫而已。甄嬛纵然让四阿哥弘历成功除掉了头脑简单的三阿哥,但终究不能彻底除了皇后。而剪秋为皇后出气,想替皇后除了甄嬛这个障碍,结果剪秋的法子太过简单粗暴,弄巧成拙坑了自己的主子

孟静娴身死,剪秋下毒之事败露,而当时后宫之中全都是甄嬛的人,加上之前甄嬛端妃等人已对当年纯元皇后死因生疑,自然不会放过剪秋送上门的机会。一个口子扒开,所有的事就都堵不住了。剪秋确实忠心,可景仁宫毕竟还有江福海等不靠谱的人,若非剪秋一心为皇后做出如此莽撞的事,甄嬛一时半会还真奈何不了皇后

《甄嬛传》宜修处处算计,最后却被剪秋背叛,这是为什么呢?

剪秋何时背叛过皇后?剪秋是受尽了折磨,也没有招供!

至于皇后做的那些事情,被供出来也是江福海招的,并不是剪秋。

剪秋对皇后,可谓是忠心耿耿。

只是说,因为剪秋想要毒害甄嬛而不成,才开始抓住那些人审问。从这个角度讲,是剪秋的关心则乱,加速了皇后的失败。

皇后一个眼神,剪秋就知道如何做了!

剪秋姑姑演得很好,对主子的忠心与呵护,那是可以用自己的命去的。

剪秋与崔槿汐有一拼,两个人都聪明能干,是主子的得力助手。

在外可为主子打听消息,不高兴了或者有人过分了还可以出言训几句,再有就是为主子处理一些事情。

对内可以帮主子整理好内务,安排好人手,也是主子倾诉的对象。遇到一些事情,也是主子们商量的对象。

所以,剪秋对皇后,是十分忠心,也很了解。皇后一个眼神,剪秋就能心领神会。

比如,熹贵妃生完孩子以后打了冷颤,然后说是窗户没关,斐雯就被打了耳光。

一脸委屈的去领东西,碰见了皇后等人,皇后看了一眼,剪秋姑姑便跟上去搭话了。

之后,我们也就看见了滴血验亲那一幕,斐雯出来揭发温太医与甄嬛有私情。

如此见机行事,还能把重要的事情交给剪秋,可见剪秋与皇后之间,也是信任的。

剪秋说帮不了主子,那就是奴才无能

皇后被禁足,三阿哥被四阿哥算计,撤去了黄带子。

皇后气得要死,害死齐妃就是想要把三阿哥养在身边,成为太后。

那么多年的培养,教诲,为三阿哥可以成为太子,皇后也是费尽心思。

然而三阿哥被四阿哥几句话就废了!此时的皇后被禁足,知道这个消息后曾说过再不济还有六阿哥。

六阿哥是甄嬛的孩子,关键是皇后必须是皇后才能做太后。

那么此时剪秋姑姑心里就有了盘算,她必须除掉威胁皇后的人。皇后最大的威胁就是甄嬛了!

于是,剪秋姑姑就动手在甄嬛和六阿哥的饭食里放了毒药。

只是没有伤到甄嬛,也没有伤到六阿哥,而是孟静娴死了!

于是,也就有了皇后宫里的人被审问的事儿。剪秋当然不怕,因为她说过,无法帮到主子,就是奴才无能。

知道也能接受这个结果,并且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此还不忠心呢!

受尽酷刑,也未招

剪秋姑姑在被拉去审问后,可谓是受尽了酷刑。

毕竟,甄嬛也没有把握可以通过审问这些人可以得到什么,但是她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去审问。

剪秋不会招,甄嬛是知道的。甄嬛的指望也没在那里,她也只是希望江福海那些太监能招。

果然,江福海那些人招了!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关于纯元皇后的。

然后,皇后就玩完了!

所以说,剪秋姑姑从头到尾都是对宜修皇后忠心的,毒刑拷打也没有动摇过。

如此奴才,真是忠心。不过,忠心耿耿也没有用,并没有能帮助皇后娘娘,反而加速了皇后权力的结束

《甄嬛传》宜修处处算计,最后却被剪秋背叛,这是为什么呢?

剪秋是个坏女人不假,她跟着皇后为虎作伥干了很多坏事,但他是皇后的忠实走狗,从没背叛过皇后。

作为奴婢,最重要的一点是忠实。忠实主子,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后身边的剪秋如此,华妃身边的颂芝如此,甄嬛身边的槿汐同样如此。而背叛主子的人,那就是臭狗屎,走哪儿日子也不好过,康禄海就是例子。

皇后坏事做尽,但在剪秋眼里她却是最好的人,挂在剪秋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娘娘仁厚。皇后做的所有事就是应该做的,皇后就该安享尊荣。

甄嬛从甘露寺回宫后,其势如日中天。与四阿哥母子同心,配合默契,步步进逼,把皇后打的亳无招架之力。先是皇后禁足,然后革了三阿哥的黄带子,赶去做罪臣八爷的儿子。皇后气极败坏,剪秋心疼无比!

皇后最后声嘶力竭地说:都不要紧,没了三阿哥,还有四阿哥,还有五阿哥,最不济还有六阿哥,只要本宫还是皇后,就都是本宫的孩子。

剪秋不解:六阿哥?

皇后说就像当年的齐妃一样,三阿哥成了本宫的孩子。

这句话点醒了剪秋,问题的症结就在甄嬛那儿,除掉了甄嬛就万事大吉,不论将来哪位阿哥登基都一样。

剪秋让江福海帮她找鹤顶红,准备毒死甄嬛与六阿哥。江福海劝她慎行。剪秋说:

主子受辱就是奴才无能,我跟着娘娘这么多年,就没见她受过这样的屈辱,堂堂皇后居然被妃嫔陷害禁足,又害得娘娘没有了三阿哥这个指望。我拚了命不要紧,只要除了熹贵妃,娘娘以后也就能安乐了!

结果孟静娴误食了六阿哥的羹汤,做了替死鬼。剪秋与江福海都被送去慎刑司严刑拷打,江福海受不住酷刑,一五一十把皇后做的坏事都招了。剪秋是打死不屈服,一口咬死什么都是她干的,与皇后无关。剪秋最后惨死!

《甄嬛传》宜修处处算计,最后却被剪秋背叛,这是为什么呢?

在《甄嬛传》中,剪秋是皇后身边很忠心的奴才,资历和经验都比较丰富,在她们的那些坏事被发现的时候,她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意供出皇后,直到最后一刻还在维护她。但她一边帮着她去扫清前面的障碍,一边还会在头发中藏一些麝香,导致皇后不能怀孕。所以说剪秋对皇后是爱恨交加色。

第一,她的建议宜修皇后有的时候并不采纳,甚至是直接反驳。但剪秋一直任劳任怨,所以,最后剪秋“背叛”宜修皇后,也是多年来积怨不满的爆发。

第二,本身剪秋心里就觉得很委屈,再加上同样身为丫鬟的颂芝如今却翻身做了主子,这让她心里难免又不平衡。因为一时的走神,扯疼了宜修。她便狠狠的来了句“你怎么梳的”。自然剪秋内心委屈不已。

第三,宜修最后一败涂地,最大的问题还是她不懂得怎样做主子,难得人心,和甄嬛恰好相反。大家都看到了她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时间一长也就不愿意站在她这一边了。

看到最后皇后也是挺可怜的,想要皇上的爱,却一直未曾得到过,连荣华富贵也烟消云散。

《甄嬛传》宜修处处算计,最后却被剪秋背叛,这是为什么呢?

说实话剪秋并没有背叛皇后,即使在慎刑司被严刑拷打也未透露半个不利于皇后的字,只是和他同谋的首领太监江福海忍不住酷刑供出皇后的种种恶行。

如果硬要给剪秋扣一个罪名,那就是太忠心护主,以至于在家宴上毒害甄嬛和六阿哥,最后被抓导致景仁宫一干人等受审,而皇后心腹江福海经不住慎刑司的拷打,把皇后多年来残害皇嗣、戕害妃嫔等事一一吐出,最要紧的是皇上心里放不下的纯元也是被宜修所害。

剪秋是忠心的,只是太急于求成,看着皇后被甄嬛陷害困于景仁宫,三阿哥又被四阿哥设计撤去黄带子。

剪秋打心里替皇后,而皇后听闻三阿哥如此“无能”急火攻心,直言“三阿哥没了还有四阿哥、五阿哥最不济还有六阿哥,就像齐妃死了那样,没了甄嬛本宫就可以抚养六阿哥,都不要紧,谁的孩子都不要紧,直要本宫还是皇后,还能东山再起,他们就都是我的孩子,我还是唯一的皇太后。”

剪秋看皇后如此,出门找江福海要鹤顶红,江福海虽也忠心,却比剪秋清醒,他提醒剪秋事情一旦出纰漏,他们两都得死,愚忠的剪秋已经迷了心智,一心要为皇后除去甄嬛,丝毫忘了主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她的行为不管皇后知不知情,都会连累皇后。

正如敬妃所说“剪秋一直对皇后忠心耿耿,就怕她不肯招”,确实,剪秋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慎刑司里,受尽酷刑也没招,倒是江福海招了个干干净净,论忠心景仁宫无人可比,只是没用对地方,以至于皇后被拖下水。

剪秋是后宫为数不多的忠仆之一,和槿汐、颂芝一样是主子的贴心人,众人皆知皇后恶事做尽,只有剪秋一直强调皇后娘娘仁厚,而且两人默契十足,皇后不用亲自出手,只用一个眼神,剪秋秒懂还能直接替皇后善后。

安陵容和甄嬛决裂,齐妃之死,宁贵人不孕,都与剪秋脱不了干系,她在皇后身边既是眼线又是枪手,关键时刻能三言两语挑唆安陵容,偷听齐妃与三阿哥的对话,煽风点火说予皇后听,终让皇后痛下杀心,设计齐妃送宁贵人红花,致使宁贵人不孕,齐妃暴露自杀身亡,诸如此类,剪秋是个头脑简单属实忠心的奴婢。

比不了甄嬛身边亦师亦友的槿汐,槿汐忠却不愚,甄嬛多次陷入险境,槿汐从未慌不择路的做出蠢事,甄嬛与槿汐虽是仆人,却更像亲密无间的战友,彼此信任。

反观剪秋与皇后就是主仆,皇后意思剪秋领会,却做得不如人意,而剪秋的意见皇后也从不采纳,剪秋会抱怨会发牢骚,有一颗替皇后铲除异己的心,却没有精明如皇后的手段,日常就是打探消息、听墙根、挑唆是非、跟皇后吐槽抱怨,不如槿汐来的实在,能够正真替甄嬛解忧。

或许剪秋自己也没想到,忠诚了一辈子,满心满眼都是皇后娘娘,临到最后却是自己把皇后拉下马。

忠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头脑,愚蠢加笨拙的忠最伤人,处在深宫多年,剪秋却忘了连带责任,即使毒害甄嬛与六阿哥成功,身为剪秋的直属上司,皇后必定脱不了干系,结果还是拷打江福海,揭露皇后恶性,没了甄嬛还会有敬妃、端妃等,剪秋的实名送人头着实愚钝。

《甄嬛传》宜修处处算计,最后却被剪秋背叛,这是为什么呢?

剪秋受尽折磨到死也没有出卖宜修,反倒是江福海最后出卖了宜修其实在我看来人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不可以出卖的,亲兄弟尚且有如此的何况是主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