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20万。韩国是怎么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
尽管很多人不愿承认,可事实终归是事实,地处半岛一隅的韩国是不折不扣的发达国家。韩国总面积不过1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0万,各种资源都非常匮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赋条件不怎么样的国度,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体量巨大资源丰富的俄罗斯,人均GDP也位居全球前列。
韩国能够成长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除了其自身的奋起之外,也是韩国能够把握住机会,占尽天时地利。当年的韩国为了经济的发展,的确也是动用了很多不惜代价的方法,最终韩国得以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成就了著名的“汉江奇迹”。原本的半岛从古代开始就不是个物产丰饶的地方,近代又受到日本殖民掠夺,使得韩国的经济起点就非常低。近代日本根据半岛南北的特色,进行了“北工南农”的经济布局,经济以农业为主的韩国一直都相当落后。直到1960年,韩国的人均GDP也只有当时菲律宾的一般而已,与北方的兄弟也是没法相比的。
二战与朝鲜战争结束以后,韩国经济低迷百姓生活难以为继,甚至崩溃边缘。为了发展经济,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不得不采取诸多非常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为了获取外部支持,韩国当时放弃了对日索赔,深化与美日同盟,来自日本与美国的大量资金、技术涌入韩国,奠定了后来韩国工业化腾飞的基础。不得不说,韩国当时为了经济发展也是不惜一切。青瓦台几乎管控着韩国内部所有的资源分配与经济发展,一方面韩国以减税等方法大力扶持国内企业,一方面又以关税保护着民族企业的发展。60年代,韩国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分工,利用韩国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
当时的韩国,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西方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并且积累了大量财富。初步奠定经济基础以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又开始布局钢铁、造船、汽车、机械、化工等重点工业。工业起步非常迟的韩国,竟然也迅速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上世纪90年代,韩国年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成为亚洲第二个进入“富国俱乐部”的成员。很多人认为韩国的崛起是美国的扶持,这话对也不对,美国扶持的那么多,能有如此成就的却屈指可数。韩国从美国、日本引入了大量资金与技术等之外,又因其庇护获得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得以安心发展。韩国的历史节拍踩得都很准,世界产业转移、信息化革命、文化产业崛起等时机,韩国都及时抓住了,这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事,也是韩国成功的关键。
上世纪石油危机时,韩国大胆提出“化危机为机会、从中东赚回买石油的钱”的口号,以逆向思维应对当时的危机。从当年世界最贫穷落后国家变成如今全球主要经济体,韩国的经历的确堪称奇迹。以韩国的体量,却是全球第七大出口国、第九大进口国,经济总量位居亚洲第四、全球第11位。在世界半导体、造船、钢铁、电子、文化产业等领域长期都处于高度优势的地位,影响力极高。
韩国得以成功,第一是能够把握时机、抓住所有的发展机会;第二是突破固有思维限制、能另辟蹊径。而所谓贵人相助也不尽然,毕竟世上多了去是阿斗。
韩国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20万。韩国是怎么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
韩国经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靠的当然是韩国人。人才是生产力发展中最能动的因素,经济的发展不是坐等靠,终究是靠人的发展而得来的,当然也有外部环境和对机遇的把控。韩国可谓是一个由穷国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韩国在刚建立时的“家底”在世界上简直就是贫农的感觉:1948年韩国在半岛南部建立,韩国的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韩国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约占三分之二,平原面积比较狭窄,数块小型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比较知名的就是韩国首都所在的汉江平原。韩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韩国2018年的人口约为5100万,如果从人均耕地的角度来看,韩国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韩国农业的禀赋实在谈不上好,或者叫很差,由于三面环海,渔业资源丰富,另外现在韩国水稻和薯类能够做到自给,蛋类和砂糖也能做到自给,其他80%以上的粮食需要进口,另外像牛肉、禽肉、奶类、水果蔬菜等依然需要大量进口。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从历史到现在,泡菜在韩国一直比较流行,没办法,农业资源稀缺。
另外,韩国的矿产资源很少,韩国至今也没发现啥油田,能够开发的矿产更少,主要的工业原料(约90%)主要是依赖从国外进口。在1953年,由于战争等因素,韩国当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只有67美元,可谓穷的冒烟的一个国家,而在2018年韩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31000多美元,早已经是发达国家中的一员。那韩国的经济是如何做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逆袭的呢?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朴正熙(1917年-1979年),他是韩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第5至9届总统),也是朴槿惠的父亲。
朴正熙出生于穷苦人家,自幼好武,有强烈的的爱国思想,后来他从军,在1959年他担任了韩军第6军管区司令。1961年5月16日凌晨,他率领大约3500名军人发动了军事政变控制了当时的首尔,当时的驻韩美军高层要求当时的韩国总统尹潽善对这场军事政变镇压,在5月17日,美国第八集团军决定联合韩国第一野战军一起镇压这场军事政变。尹潽善要求当时的韩国军队不要自相残杀,随后韩国的一部分军队开始支持朴正熙,韩军第一野战军司令李翰林中将也被软禁,驻韩美军镇压的计划泡汤。朴正熙开始重组韩国政府,取得了执政地位,从1963年到1979年朴正熙一次身亡的这段时间,他一直担任韩国总统。
当时朴正熙面临的是一个极度贫穷的韩国,韩国本身的农业资源是极为稀缺的,但是在那个时代,韩国的农业就业人口约占一半以上,1961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只有82美元。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一般也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比较优势产品,比如有的地区适合种红枣,有的地区适合种地瓜等等,通过产业分工,国内贸易也就开始了蓬勃发展,整个财富在整体上也就是相应地增加了。根据经济学上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通过积极发展的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也能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摸索,并且结合韩国的本身情况,韩国确定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模式,朴正熙在重视韩国的乡村发展以及环境的绿化的同时,确立了非均衡发展、政府主导、出口主导的发展战略。韩国的大企业(财阀)受到大力和重点的扶植,依托大的企业来撬开国际贸易的大门,韩国的大企业也成为了韩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中流砥柱”,涌现出一批大型的跨国企业。如今韩国虽然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90%以上,但是韩国财阀经济在韩国依然占有最重要的分量,在2012年韩国十大财团的资产占到了韩国当年GDP的85%。
朴正熙不仅善于政策刺激,也善于精神鼓动:他提出“对待工人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做工厂的工作要像做自己的事一样”的口号,大大鼓舞了韩国的工人的生产热情,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到1979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644美元,韩国成为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同时韩国也抓住了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的欧美制造业产业往外转移的战略机遇,不断发展本国的制造业。韩国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也不断调整,在朴正熙时期,韩国国内市场受到了忽视,过于偏重出口和重工业,在1980年以后韩国也在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通过不断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韩国形成了手机、半导体、电子、汽车、造船等比较优势产业。
综合韩国这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发展,我觉得韩国发展经济有两大法器,第一就是依靠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第二就是韩国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农业矿产等各种资源比较贫瘠,所以大力发展国际贸易,通过扶植大企业培植和发展在国际上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在2018年,韩国的GDP约为1.6万亿美元,在该年韩国的货物进口总额约为5352亿美元,出口为6048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韩国的进出口经济在韩国经济中的比重。在2018年,韩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中约为第12位。做个比较,目前全球第三经济体的日本面积约为37万多平方公里,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面积约35万多平方公里,两者在世界大国中的面积并不大,国内市场也不能称之为巨大,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一样都是各种资源贫乏,他们对国际贸易都有很深的依赖。比如在2018年日本的货物进口总额约为7482亿美元,出口为7382亿美元,德国的货物进口总额约为12928亿美元,出口约为15625亿美元。所以,对于这些资源相对贫乏,面积不是太大,不是地大物博的国家来讲,发展经济的一个利器就是国际贸易。
同时韩国还注重自身“品牌”建设,198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韩国也注重文化发展,近年来韩剧也颇为流行,韩剧表现出的韩国只是艺术化和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其实世界都是现实的,现实的韩国也是竞争压力很大,蔬菜水果肉类等都不便宜。韩国在经济发展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不能过度扩大,也不能刻意贬低。还是那句话,在世界上所有的资源中,只有积极努力的人才是这个世界最核心和最宝贵的的资源。
欢迎关注和指正
韩国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20万。韩国是怎么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
韩国真正的经济起飞是从上世纪70~ 80年代开始的。
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一个数据图,韩国经济在七八十年代才开始飞跃发展。
而经济增长的发力是有周期的,韩国经济真正开始显现态度增长,应该是往前再推10年,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
1962年到1996年的34年时间中,韩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7美元增长到了10,548美元,34年间增长了超过120倍。
韩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农业在韩国GDP的比重不断快速下降,如今韩国的农业比重在国民生产经济中的比例仅仅只有2.3%。
而说到使得韩国经济有一个如此巨大改变的最大功劳者,可能就有必要提到朴槿惠。
当然并不是说,朴槿惠使得韩国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是她的父亲,朴正熙。
在朴正熙之前,韩国属于经济的恢复期。受二战影响,韩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更是因为朝鲜战争之后,恢复中的韩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因为美国通过占领区救护资金和经济协助处的支持,向韩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包括粮食救护用品,生活必需品,能源通信设备,建材等经济援助缓解了物资供应短缺。
同时,韩国本国政府在大韩民国成立之后,就确立了自然资源,国有重要产业国营和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原则,新成立的政府成功稳定物价,发展农业和这种消费品,按照耕者有其田的原则,韩国开展了土地改革。
dan1在朝鲜战争中,韩国的经济再次遭到摧毁,85%的金属工业,80%的机械工业,15%的化学品和65%的纺织工业全部遭到破坏,韩国国民物价倍增。
若非是联合国和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和贷款,恐怕韩国政府早已坠入深渊。
而且即便如此,1954年到1957年,韩国出现了年均40的通货膨胀。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在实施经济开发计划之下,也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奠定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
这是后来得以使得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朴正熙时期,飞速崛起朴正熙通过政变上台之后,全力发展韩国经济。
1961年朴正熙上台,至韩国长达18年之久到1979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汉江奇迹。
韩国经济改变低资产,低生产,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同时也改变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的状态,为二三产业解放劳动力。
为了经济发展,他将主要决策部门合并成为经济计划院,常务副总理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等同于举全国之力发展经济。
同时他将商业银行进行国有化,组建一批专业化银行,发展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取代了以前的进口替代政策。
同时韩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经济中心发展到钢铁,造船,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产业为重点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产业中。
即便从今天来看,这些仍在决定了韩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向。
这些政策的成效是显著的,1962~1979年韩国经济高出了,年均9.8%的增速,19 65~1980年,韩国绝对贫困人口的比例从40%下降到10%,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
朴正熙之后,科技发力以及后上台的文人总统金泳三,提出了新经济发展5年计划,开始面向21世纪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做准备。
1996年韩国成为OPEC的第29个成员国,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体现韩国,但是在IMF体制下,金大中政府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改革,迅速成长成长成为东亚最早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国家。
21世纪韩国更把发展高科技提升为国家战略,在2003年后实施第2次科技立国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韩国的电子,汽车和钢铁产业实现了新的飞跃。
2006年韩国已经在半导体,手机,液晶显示器,互联网普及率,和造船业的竞争力,在Imd科技竞争力排名中世界第一,技术竞争力世界第一,科学竞争力世界第七。
亚洲金融危机出口,韩国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韩国政府的扶持下蓬勃发展,形成韩流……
影响东亚,甚至东南亚各国。
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份额为2.2%,全球排名第九,尤其是游戏产业为重要支柱,是韩国文化产业的出口主力,2012年韩国游戏产业的出口在韩国文化产业出口总额比重为57%。
总结由于韩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我们也就明白,为何这个韩国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经济发展如此之巨大。
关于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方案,虽然韩国早期大力发展你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由于韩国始终在不断去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幅度解放了劳动力,使得更多原本的农业人口成为工人,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国小人少还服兵役,但是韩国仍旧有大量劳动力的原因……
此外,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密集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也在逐渐变得不那么饥饿了!
2011年,韩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113%以上。韩国不仅出口向外,因为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所以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在韩国的进口中也有极大比例。
韩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由于自己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和多次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改革,顺应历史变化,和世界潮流,积极加入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努力发展国际贸易。
抓住发展重要各类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实现科技战略,新世纪以来,积极发展高科技和文化产业,使得韩国成功步入发达国家之中……
韩国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20万。韩国是怎么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
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国家中,韩国是为数不多的翻越高收入之墙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创造了媲美西德“莱茵河奇迹”的“汉江奇迹”。
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初,韩国还是一个在贫困线下挣扎的小国,数以百万的韩国国民在贫困和失业的泥潭中挣扎,短短几十年,就摇身一变成了高收入国家。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期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那时“大韩民国”出了一位截止目前都很有争议的人物———朴正熙。
朴正熙是1961年“军事政变”上台,他的前任尹潽善是依靠民众的街头运动迫使李承晚辞职就任韩国第二届总统。他的运气很糟糕,只干一年,就被朴正熙的“军事集团”赶下台。朴正熙成为“大韩”第三任总统,一直干了19年到1979年遇刺身亡。
韩国的史书和民坊对朴正熙时代褒贬不一,反对派党群称他领导的政府是“军阀专制的独裁政府”。可偏偏就是朴正熙的“独裁”,把韩国带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朴正熙上台前,韩国的人均收入不到90美元,比北面还要穷苦。朴正熙被枪杀的1979年,韩国人均收入达到了近2900美元翻了32倍。
朴正熙执政后,发展国家经济为第一要务。政权的高度集中保证了他的政令畅通。外交上依靠美国敦促日本改变对韩态度,这一步现在看来很正确。
日本殖民韩国35年,对韩国的一切了如指掌。战败后的日子退出韩国,留下的日企变成摆设。那时候韩国回到了“农耕时代”,日本却因为美国的别有用心放松管制,借机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急需开拓国外市场,朴正熙政府恰到好处与日本改善关系,搁置历史发展经济。两国各取所需才有了韩国的“汉江奇迹”。
1965年,韩日建立外交关系,这对韩国经济发展很重要。《日韩请求权协议》的签订,让日本人投资韩国吃了定心丸。
朴正熙打开国门招商引资,鼓励国内的民营企业发展外向性经济,政府从中担保让韩国的私企蓬勃发展。朴正熙政府帮扶了一大批私企成为跨国公司,这对当时的韩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埋下了“财阀干政”伏笔。总之,韩国经济在朴正熙执政期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为韩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朴正熙的强权政治,没有与日本改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的高瞻远瞩,或许就没有今天发达的韩国。
韩国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20万。韩国是怎么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
日韩德二战后崛起,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和扶植,在经济技术军事都有很重大的援助,他们都有美国的驻军,不但心国家的安全,就可安心的发展经济,减少了国防的开支,这笔钱也就可以安心的发展经济了。在加上大哥美国朋友圈都是有钱的主,他们的市场也很大,为日本韩国德国商品进军国际市场,打开了大门,所以这几个国家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韩国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120万。韩国是怎么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
支撑经济发展有几个要素:第一:土地,第二:生产,第三:分配先说土地
土地不是泥土,而是可以用于工厂建设的土地和土地下蕴藏的各种资源,不要小看这两者,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很重要,例如中国的江浙两省都很发达,但江苏的经济发展潜力和规模都高过浙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苏多为平原,拥有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土地资源,可以大规模兴建工厂仓库,而浙江多山,交通不便,工业很难发展起来。
土地下的资源就更不用说了,中东地区在发现石油资源以前就是不毛之地,圣经上记载“流淌着牛奶与蜜糖”,简直和说梦话一样,水都喝不上,还想着牛奶。但石油时代到来以后,立马身家暴涨,比之国内的拆二代不逞多让,从此以后,不用干活也能锦衣玉食,除了羡慕嫉妒恨不知道说什么好。
再说生产生产是改变经济状况的不二法门,不管有没有资源,都的生产。决定生产有几个因素,首先是人口,过去我们总是认为人口是负面资产,人口太多导致我们国家经济贫弱,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人的确消耗资源,但人也是生产的主体,没有人谁来劳动,没有劳动又何谈价值,过去是因为经济凋敝,没有工作机会,对人力缺乏需求,就认为人口是负资产,现在生产发达,劳动力紧缺,又开始放开计划生育,说来说去,不是人口的问题,而是需求变化使然。
除了人口,现代生产还需要技术,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生产处更好的产品,从而创造更多价值。欧美发达国家都走到了技术前列,所以产品卖的贵却卖的好。技术从哪里来呢?两个办法,一个苦心孤诣,自主钻研,这个做法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千难万难,要知道,现代工业可不是爱迪生那个年代,坐家里灵机一动,就发明出个专利,而是需要千人万人紧密分工,多次试验,才有一点点进步,如果不幸把技术方向走错了,还白搭大量的时间金钱;第二个办法省事,拿来主义。花钱引进或者去偷,这办法来的快,来的容易,但技术这玩意不是珠宝首饰,到谁兜里就是谁的,偷只能偷一时,偷不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那么如何拥有自己的技术呢?也是两个办法,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加大技术投资。
归根到底,生产做的好不好,还是人的问题。
至于分配,等会再说!韩国面积狭小,资源有限,交通不便,既没有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石油,金属,也没有做燃料的煤炭天然气,大多数工业资源需要进口。除此以外,北边的兄弟还虎视眈眈,随时想要咬他一口。
怎么看,都是穷国的标准样板,但就是这么一个四六不着的半岛国家,却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发展成为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整体规模力压俄罗斯的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
韩国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靠三个方面:
(1)美国援助南北分治后,北朝的日子远远好于南朝,上世纪60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北朝早早过上了米饭加肉汤的美好生活,而南朝还在为了吃饱穿暖闹腾不休,丝毫感觉不到自由社会的温暖,这一现状让美国大为光火,认定再这么发展下去,不等北朝进攻,南朝就主动投降了,于是慷慨撒钱,协助南朝发展经济。
据统计,1945年-1970年美国对韩援助总额为37.87亿美元,国际社会其他援助为6.26亿美元,两者共计44.13亿美元。44亿美元放在今天,连个省级首富都算不上,但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让一穷二白的韩国得到了急需的启动资金。
钱很重要,但韩国更需要的是自主造钱的能力,美国当然懂这个道理,在援助资金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援助,并无偿转让了许多技术。
许多人讽刺国内汽车抄袭国外品牌,殊不知韩国许多产品就是靠抄袭起家,现代就是个例子,早期造车,谁的都抄,这是后发工业国家的通病,也是必由之路,任何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那都是骗小孩子的玩笑话。
有钱有技术,韩国的工业从无到有,开始发展。时至今日许多韩国大企业,都起家于美国的援助。
除此以外,美国在半岛的驻军还给韩国带来了一项隐形福利,那便是不需要过分担心国家安全,这就省去了大笔军费开支,对于经济起飞阶段的韩国,至关重要。
(2)宏观调控,埋头苦干朴正熙上台后,韩国政治趋于稳定,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若干个“五年计划”。
不要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计划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后发国家要想追赶发达国家,光靠市场经济自由发育是远远不够的,即便能够发展,也因为资本的短期逐利属性变得难以掌控。朴正熙深刻理解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就从顶层设计方面做到高瞻远瞩,将韩国经济的发展定为外向型,对内通过国家投资扶持,拉动增长,培养核心竞争力,对外大力出口,赚取外汇。
方向确定了,剩下的就是具体执行方案,朴正熙采取了十分务实的国家主义做法,以补贴的形式大力扶持国内大企业,按照美国的标准,这都是违反市场经济原则的,但对当时的韩国来说,没有国家的支持,放任自由发展,可能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今时今日韩国的优势项目,例如钢铁、造船、化工、半导体、汽车等,都源于这段时期的国家政策。
而韩国人的苦干精神,也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充分发挥,要知道,欧美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基础雄厚,想要迎头赶上,就要付出代价,比如说别人不想干的脏活累活,你来干;别人不想生产的低利润产品,你来生产。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学习,努力创新,最终超越对手,成为行业领先者,这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的道路,我们现在也正走在这条道路上。
同属中华文化圈的韩国,是典型的苦干一族,其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在我们之上,经历几千年的贫困,一旦看到翻身富裕的机会,哪个人都不愿错过,加之政府对内实行政治高压政策,避免了国民将过多经历放在争斗上,韩国经济得到平稳运行。
正确的政策导向,稳定的政治环境,加上底层为了改变命运,不惜一切的努力奋斗,共同造就了韩国的“汉江奇迹”。
(3)平稳的政治演变韩国虽然是美国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民主国家,但无论是开国的李承晚,还是后来的朴正熙,都是实质上的独裁者,伴随他们的集中精力办大事的政治制度,能够有效调配资源,确立方向,避免争议带来的浪费,对于国家早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死板僵化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但韩国的国运还不错,虽然出现了“光州惨案”以及军人政变上台等严重的政治危机,却也最终完成了政治上的转变,1987年卢泰愚颁布《6·29宣言》,开启了韩国的民主化之门,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召开,打开了韩国现代化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把这一部分单独罗列出来,这就要回到前文说的经济发展第三个主要因素:分配。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经济体,在经历了开始阶段的高速发展以后,都会逐渐减速,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也是必然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经济基数太低、技术模仿带来的后发红利耗尽等等,这时候,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就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降下来并不是坏事,关键是,降下来以后如何保持经济继续发展。
分配的作用就登场了。分配有几个作用,第一,有效的分配能够让社会各阶层共享经济发展红利,保持社会安定,拉动社会消费,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第二,有效的分配能够调配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人工作很繁忙,时间排的满满的,但还是忙不完,这时候,就要从时间安排上想办法了,怎么样合理安排时间,才能让自己保持充足休息的同时,还能做更多事情?
明白这个道理,分配的意义就说清楚了,他不直接创造价值,但能够促进价值的创造。
韩国的民主化在政治的变革下,实施完成,相当于完成了经济增长的最后一道难题:社会分配,从此以后,经济发展迈入良性轨道,再无隐患。
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不要因为人家规模小,就小看,要知道,国土面积是韩国一百七十倍的俄罗斯都被踩在脚下了,什么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老牌强国也被甩开,短短几十年能做到这一步,简直不可思议。
当然,韩国经济也不是没有隐患,例如其外向型经济容易遭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其发展必然遭到影响,再比如其工业和制造业规模有限,供应链受制于其他国家,除此以外,北方的安全问题始终是韩国的一大隐患,夹在在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也是起起伏伏,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韩国经济几十年来取得的进步。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