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有何意义?

当初还是IWC成员的时候,日本尚且在掩耳盗铃,如今正式退群,也就代表着日本真的彻底撕破脸了。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以后,对于日本来说可不仅仅是能名正言顺捕鲸这么简单:
  • 第一,不再受《禁止商业捕鲸公约》的约束,主要在捕鲸种类上不受限制;
  • 第二,带来大量的经济利益与选票利益;
  • 第三,捕鲸是日本海洋开发战略的敲门砖,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加入国际捕鲸委员会以后,由于1986年《全球禁止商业捕鲸公约》的实施,多年来一直不肯放弃捕鲸的日本,以“科研”作为伪装继续大肆捕杀鲸鱼。从1988年日本正式停止商业捕鲸后到2018年,日本用科研的名义捕杀的鲸鱼数量超过1.7万头。

虽然大众都知道日本人在挂羊头卖狗肉,不过日本也的确遵循着一部分公约,就是捕捉的鲸鱼种类被限制。如今日本退群,日本捕鲸的数量、种类等都不再受限,原本公约禁止捕捉的鲸鱼种类很可能被日本人送上餐桌。日本如此执着于捕鲸,到底捕鲸能赚多少呢?日本平均年出产鲸鱼肉超过3000吨,还有上千吨鲸鱼皮等。日本市场上鲸鱼肉的平均售价每公斤约20美金,鲸鱼皮约30美元,而上等的鲸鱼尾巴每公斤售价超过60美元。每年仅是鲸肉的零售利润,就超过三千万美元。

在日本有超过1200艘可以捕杀鲸鱼的渔船或专业捕鲸船,部分或者完全依赖鲸鱼为生的人群超过10万。作为岛国,渔业在日本具有重要影响,渔民在日本也是出了的“大票仓”。虽然日本退群在国际上引发批评不断,但日本内部却支持者甚多。其实对于日本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来说,鲸鱼创造的经济利益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巨大,主要日本人认为日本捕鲸被欧美等国反对期批判,是日本在国际上被欺负、被矮化的象征。于日本而言,如果在捕鲸问题上屈服,那么将来日本进一步开拓海洋的时候,就更可能被其他国家牵制。

不过,由于日本退出IWC,日本不再有资格进入受到国际公约保护的南极周边海域进行捕鲸活动,而日本当年以科研名义捕鲸最主要的猎场就是南极海域。日本退群后,其捕鲸规模究竟是能扩大还是缩小,不得而知。

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有何意义?

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意义是:

1,日本可以为了本国政治经济利益,不择手段,背弃国际承诺,抛弃国际道义,与关系到地球生态平衡的世界环保利益,背道而驰。

这或许标志着日本独断专行的作风,开始回归。如果这意味着某一种的趋势,估计日本就离公然与美国摊牌,要求摆脱受美国掌控的那一天,不远了。

2,美国、日本先后退出国际框架性协议,一是证明现行国际框架的约束力在快速下降,现行国际秩序正在逐步走向瓦解。

二是证明现在全世界,有必要考虑制定新的国际新秩序,来取代当下不合时宜的现行国际秩序。

3,日本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证明西方掌控的国际秩序丶权力架构丶国际话语权…开始崩盘。或许也意味着西方引领世界的时代即将结束。

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有何意义?

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并将从7月1日起时隔31年重启商业捕鲸。日本渔民将可以在日本海域和其专属经济区捕鱼,在南极洲则不被允许。

一东一西,日本与挪威是全球“臭名昭著”的商业捕鲸国家,虽然他们打着“科研”与“文化传统”的旗号,其行径一直被IWC和国际绿色环保组织重点监视和坚决反对。

从文化与传统看,日本人确实是“食鱼”民族的代表,据称其餐桌上的鱼类多达300余种,人均年食鱼量约在60公斤,鲸鱼难以幸免,旧时候它是渔民炫耀功力的一部分,1986年国际社会禁止商业捕鲸,日本何以置之不理?

商业利益与政治利益双重因素作怪。在日本人看来,鲸鱼的商业价值在于肉食与油脂,后者可以做成润滑油,据称其肉食下脚料还是毛皮动物的饲料。其政治价值在于,日本各政党都不想得罪渔民农民,“保护日本文化传统”既是捕鲸的借口,更是保证选票的需要。

从国际社会态度看,日本、挪威两大渔业国家持续捕鲸,并未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他们认为在与主流意见对立中凸显了其文化个性。

从数据看,挪威近年年捕鲸量在千头左右,而它又大量出口日本,后者表面小心翼翼,今年设定量为227头,实则是最大消费市场。

据称这是日本战后70多年来首次“退群”,似乎表明日本在国际舞台“隐忍”大半个世纪,要堂堂正正直抒胸臆......

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有何意义?

无疑,日夲人酷爱食用鲸鱼,是满世界鲸鱼食用最大国,还用鲸鱼制造灯油、皮革、肥皂等。同时,日本也是相关鲸鱼事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国家。

日夲1951年加入国际捕鲸委员会,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决议暂仃商业捕鲸,日夲一直要求恢复啇业捕鲸最后失败告终,1988年日本被迫终止啇业捕鲸。

其实1988年后日夲並没彻底仃止捕鲸,而是以科研为名义,继续在南极附近海域及西太平洋海域,进行“科研调查捕鲸”。这当然给日本国内鲸鱼行业带来极大不便和损失。

日夲从事鲸鱼行业的约十万人上下,如今经济不振,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日本便可正宗开展商业捕鲸,不但能满足日人对鲸鱼肉特殊嗜好,也能恢复日夲传统的鲸鱼灯油、鲸鱼制皂、鲸鱼皮制革行业,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增加了国民就业机会。

美国也没参加国际捕鲸委员会,无形中增添了日夲退出该委员会的底气,但美国并未大力捕鲸,日夲一脱离国际捕鲸委员会,可叹鲸鱼要倒霉了!

唯一可庆幸的是,在世界很多国家反对下,日本捕鲸只能在日夲领海及日本经济专属海域进行,不可在国际海域捕鲸。

谢邀!

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有何意义?

2018年,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这对于有着“海洋古猿”美称的鲸鱼来说,无疑是一场大劫难的开始。

日本这个民族有着很深的“鲸鱼情节”,早在8000年前的蛮荒时代,鲸鱼就成了日本人口中的美食,尤其二战结束后,粮食短缺,鲸鱼肉救了很多日本人的命。如今,日本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对鲸鱼肉需求不在那么强烈。据统计,有4%的日本人常吃鲸鱼肉,9%的人偶尔吃一次,53%的人从没吃过,33%的人表示永远不吃。既然这么多人不吃鲸鱼肉,日本政府为何每年都打着科学的幌子大肆捕鲸呢?

追逐利益才是日本人捕鲸的初衷。日本负责调查捕鲸分为“日本鲸类研究所”,和“共同船舶株式会社”两个部门,前者负责调查,后者负责捕鲸和销售。而这两个部门都和日本农林水产省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水产省的官员每年都有上千万日元的收入,很大部分来自这两个部门的孝敬,这些官员退休后,“日本鲸类研究所”成了他们发挥余热的去处。正式官商勾结的存在,面对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反对,日本政府非但不“改恶从善”,相反,每年拿出数十亿日元,对日本的捕鲸产业进行补贴。在太平洋地区,日本的捕鲸船有1000多艘,从业人员有10万之中。

1986年,在美国的游说下,日本加入捕鲸委员会。但每年都会打着科学研究幌子进行捕鲸,还冠冕堂皇的辩称:过度保护鲸累,会严重危机其他小型鱼类的生存,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如今,日本不顾美国的反对,退出捕鲸委员会。这让日本人有一种自豪感,因为他们可以第一次在美国人面前说“不”字。宰杀鲸鱼时,场面血腥,海水都被染红了。日本政府还大规模组织学生前往观看,名誉上说是让学生了解鲸鱼的生理结构,实际上就是在锻炼日本学生的胆量。可以这么说,日本退出捕鲸委员会,表面看是利益驱使,背后暗含着跟美国的政治博弈,他已经厌倦做美国的小弟弟了。

200年来,人类毫无节制的捕杀,使鲸鱼数量锐减,其中一些种类已经灭绝 。鲸鱼是海洋中最聪明的一种大型动物,其智力相当于人类的四岁。按照“日本鲸类研究所”的说法,日本捕鲸时,使用爆破鱼叉,可使鲸鱼瞬间毙命,没有痛苦可言。实际上,鲸鱼被叉住后,平均死亡时间是14分钟,有的甚至拖到几个小时。鲸鱼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活活淹死的。

日本虽然退出捕鲸委员会,但并意味着日本的捕鲸船,可以在四大洋中横冲直撞。因为保护鲸类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这种大型的海洋精灵,就这样因人类捕杀而灭绝。日本的肆意的捕鲸行为,也仅限于日本的周边海域,及其所属的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有何意义?

日本师从美国,退出了国际捕鲸委员会,令人遗憾。同时,7月1日起,日本时隔31年重启商业捕鲸。日本渔民将可以在日本海域和其专属经济区捕鱼,但在南极洲则不被允许。

日本一直称自己有食用鲸鱼肉的传统。在日本一些地方,渔民捕杀鲸鱼,染红海域的血淋淋的画面,被拍成了纪录片《海豚湾》,一度令国际社会震惊。而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打着“科研捕鲸”的幌子,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持续在南极海域及西北太平洋捕鲸。

早在2014年,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庭就要求日本停止捕鲸计划,称日本的行为并非是出于科学目的,而是商用考虑。日本对此持续诡辩就是“科学研究”。但有人指出,科学研究并不需要宰杀那么多的鲸鱼,每年数百条。

日本退出该群,是日本战后退出的第一个国际组织,势必引发国际社会对日本无视国际规则的担忧。不少舆论指出,日本师从特朗普玩退群游戏,不会有好的结局,国际环保组织将持续对日本捕捞施加压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