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当政时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皇长子刘肥能幸免呢?

汉太祖刘邦驾崩后,吕后大肆诛除先帝宠妃子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戚夫人与其子赵王如意。吕后毒杀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狠辣程度令后人骨冷。刘肥作为刘邦的长子却成功躲过一劫,还成为汉朝最大封国齐国的王,安享富贵。

吕后放过刘肥,无非三个原因:

  • 第一,刘肥作为私生的庶出,地位过低;
  • 第二,刘肥献城鲁元公主,讨好吕后;
  • 第三,吕后也看人,不会无缘无故去诛除谁。

按照宗法制传统,古代重视长子但更重视嫡子。继承制度中,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子中的长子优先,没有嫡子就贵子优先。刘肥虽然是刘邦的长子,却是个庶出,而且还是个私生的庶出,其母曹氏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有。

而当时的吕后,生有刘盈这个嫡子,刘肥的母亲无名无分,在吕后的眼里实在微不足道。由于汉室当时子嗣稀松,刘邦倒是格外心疼这个长子,册封其为齐王,让统辖七十三城的齐国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

刘肥没什么城府,不过帝王家没心眼并不是什么好事——诸侯朝觐的时候,仁慈宽厚的汉惠帝刘盈以兄长之礼待刘肥,刘肥还真心安理得坐到了上宾之位,让吕后很不爽,所以在酒中下了毒。虽然最后让刘肥逃过一劫,但刘肥后知后觉非常害怕。

好在齐国有能人为刘肥献计。吕后膝下唯有一双儿女,除了已经登基的惠帝,还有女儿鲁元公主。刘肥将齐国城阳郡献给了吕后,作为吕后唯一嫡女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尊其为王太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吕后高兴之余觉得刘肥识时务,也就没再为难刘肥。

吕后是汉太祖刘邦的嫡妻,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与皇太后,虽是女子,但吕后一生杀伐决断行事果决,为汉朝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澹奕认为,刘邦驾崩后,吕后狠诛戚夫人等,手段的确让人恐惧,但吕后并非无端妒妇。刘邦诸多妃妾子嗣中,也并非全都被吕后所不容。刘肥乃是庶出,其母并不得宠,也从未生过夺嫡之事,吕后实在没什么理由跟刘肥过不去。

吕雉当政时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皇长子刘肥能幸免呢?

吕后作为统治者,可谓冷血残酷,男人见识了她的手段都得甘拜下风。高祖生前,这对帝王夫妻为了除掉功高震主的功臣,由吕后亲自动手,诱杀淮阴侯韩信、骗杀梁王彭越,而且还把彭越剁成肉酱分给诸侯王。

她当政后,鸩杀赵王如意、用“人彘”酷刑虐杀戚夫人,之后又屠戮高祖诸子。而刘邦众多儿子中,由于齐王刘肥最为年长,因此他的封地也最富庶广阔,吕后的手腕如此狠厉,却为何偏偏放过了刘邦这个儿子呢?

其实对吕后的残酷手段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吕后对高祖诸子的态度一开始并非完全敌视,惠帝在位时,由于他是高祖认可的嫡长子,因此吕后此时对待诸王的总体态度还是尽量容忍的,并努力促成刘家与吕氏共享天下这个局面。但惠帝由于受戚夫人“人彘”事件的惊吓,过度沉迷酒色,导致青年早逝,而他的几个孩子年纪都很幼小。主少叔壮,出于这种不安的心理,吕后自此才过于对外戚依赖、大封诸吕,并加强对诸侯王的控制,导致他们或幽死或自杀。

齐王刘肥是高祖刘邦第一个孩子,他是刘邦没有发达时的私生子,生母是刘邦情人曹氏。汉朝开国之后,刘邦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时,认为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导致宗室力量孱弱,无法形成力量挽救秦国是导致秦国灭亡的重用原因,因此他恢复分封制度,把刘氏宗亲分封到全国各地为诸侯王。当时刘邦诸子皆幼,所以年纪最大的庶长子刘肥肩负重任又沾光不少,汉朝国土上最为富庶的齐地都分给了刘肥,高祖六年,刘肥被立为齐王,拥有封地七十多个县。

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握了实际政权。按照朝廷制度,诸侯王应该定期来长安朝见皇帝。惠帝二年,齐王刘肥进京朝觐,惠帝见到兄长很高兴,于是设宴款待齐王。大概兄弟俩从前感情也不错,因此宴会时惠帝还是按照从前家中的礼节,让兄长居于上首。

吕后见此大怒,她让人端出两杯毒酒摆在刘肥面前,毫不知情的刘肥起身向吕后祝酒,谁知惠帝也起身拿起另一杯酒,准备和刘肥一起向母亲祝酒。吕后怕毒死自己儿子,于是把惠帝酒杯打翻。而刘肥因此生疑,因为他另一个弟弟赵王刘如意刚被吕后鸩杀,受惊的刘肥不敢再喝下去了,于是假装喝醉离开。

刘肥离开后胆战心惊,害怕自己落得和如意一个下场,这时齐国的内史为他出了个主意,当时吕后最宠爱的人是女儿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因为是女性身份,因此封地只有几个县,而齐王有七十多个县,如果献一些给鲁元公主,吕后应该会很高兴。

刘肥依计而行,把城阳郡送给了妹妹鲁元公主当汤沐邑,而且他还毕恭毕敬地把自己妹妹尊为齐国王太后。吕后看到他态度这么恭敬,也就不再追究他的过失,吃饱喝足畅饮一番后,就放庶子回到齐国继续当齐王了。

当然,吕后能放过刘肥,还有一个原因是,很有可能在刘邦没有发达时,刘肥和吕后、惠帝以及鲁元公主就已经建立了一定感情,既然刘肥作出了臣服恭顺的态度,再加上鲁元公主有可能为长兄说情,吕后对他也就没必要赶尽杀绝了。

刘肥躲过了这场劫难,也不知幸还是不幸,他在惠帝六年就去世了,年三十二。而他的弟弟惠帝在次年去世,惠帝去世后,由于少帝年幼,不安的吕后这才真正大规模封吕氏为王,且对刘氏宗亲举起屠刀。而刘肥已然去世,自然不在黑名单其列。

吕雉当政时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皇长子刘肥能幸免呢?

刘邦驾崩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继承皇位。实权在吕雉的手中,她展开了自己翻云覆雨的手,开始铲除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首当其冲的是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接下来,开启了杀戮刘家子弟的模式。 刘邦一生共有八个儿子。表面上看,这八个儿子中只有长子刘肥、二子汉惠帝刘盈、四子汉文帝刘恒和老七刘长没有被吕雉整治(其实,她也间接地害过刘肥与刘盈),其他的都被她整治得惨不忍睹!在这里:刘盈是她的亲生儿子,虎毒不食子,她主观上自然不会动他。刘长母亲去世较早,是自己养大的,也不会动他!刘恒八岁被封为代王,地处偏远,他的母亲不受刘邦待见,娘家又势单力薄,所以吕雉也没动刘恒。

那么,刘肥为什么能在吕雉屠戳刘姓诸王时幸免呢?我用幸免,没用安然无恙!一言以蔽之:刘肥用物质换起了自己的性命。

汉惠帝二年(即公元前193年),十月,汉惠帝刘盈与齐王刘肥在吕后宫中设宴饮酒,汉惠帝尊重兄长刘肥,就按照传统的家人礼节,让他坐在自己的上首。精明的吕后一见怒火中烧,立即想诛杀刘肥。于是她命人斟了两杯毒酒摆在刘肥的面前,示意刘肥端起此酒起身为自己祝福酒。刘肥粗枝大叶,不明就里,便起身敬酒。

刘盈见哥哥敬酒,也起身端起其中的一杯毒酒,准备陪刘肥向吕后祝酒。吕后担心毒死了亲生儿子,匆忙起身打落了汉惠帝手中的酒杯。这引起了刘肥的警觉,所以刘肥没喝这杯酒,他假装喝高了,起身告辞。

后来,刘肥问别人,才知道这是毒酒。刘肥产生了危机感,害怕自己难从长安脱身了。齐国(刘肥的封地在齐)内史士得知后,对刘肥说:“吕后只生一儿一女,她对两个孩子无比疼爱;作为齐王,您拥有70多座城邑的封土,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不如您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吕后,以此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一定心花怒放,而您也就避免了杀身之祸!”。

惶惶不可终日的刘肥,听取内史士的建议。虔诚把城阳郡献给了吕后,并尊鲁元公主(本为刘肥的妹妹)为王太后。吕后自然十分惬意。于是,又在刘肥的府邸设宴款待刘肥,以此表示谢意!众人尽情地喝了痛快淋漓。

后来,吕后果然再没追究刘肥当初的过失了,也放他回到自己的封国 齐地。所以,刘肥实质上是付出利益换取了自己的生命。不过后来,刘恒为汉文帝时,把这封地还给刘肥的儿子刘章了,还就势封他为城阳王。只是事过境迁,我们设想:如果刘肥当时要是不献出城阳郡,估计在长安早就一命呜呼了。

吕雉当政时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皇长子刘肥能幸免呢?

刘邦当初在沛县游手好闲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初恋曹寡妇。刘邦在曹寡妇家蹭吃蹭喝,还跟曹寡妇过在了一起,最后生下了刘肥。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从小撒泼耍赖的刘季,最终灭了吞并六国的秦国,灭了不可一世的战神项羽,创立了大汉帝国。

刘邦的初恋是曹寡妇,但是刘邦的正妻却是吕雉,这个吕雉是刘邦当年在沛县蹭吃蹭喝时候,白捡了一个媳妇。但刘邦这个正妻吕后可不好惹,她在刘邦去世后,大封诸吕,将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都封给高官厚禄。不仅如此,她还大肆屠杀刘氏宗族,将刘邦的儿子杀得个所剩无几。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吕雉当年残杀刘姓皇族的时候,长子刘肥却能够幸免于难。这个原因不在乎三点;其一,刘肥是刘邦与曹寡妇私通生下的孩子,并不是嫡长子,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分。其二,吕雉刚入门的时候,与刘肥生活过一段时间,彼此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其三,刘肥在吕雉大杀刘姓的时候,做了两件事,让吕后放弃了杀心。

刘邦初恋,生子刘肥

刘邦年轻时候,在沛县可算得上一个人物。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整天游手好闲,不爱干农活,天天跟一帮狐朋狗友出去喝酒,回来被老爹拿着扫把打。

不仅如此,他喝酒还爱赊账,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史官为了他的赊账可算下了功夫。史官记载,刘邦每次赊账喝酒,喝醉的时候店家都会看到一只龙盘旋在身上,这一天店家的生意都会出奇的好。当然,这只是史官为了美化刘邦所做出的描写,不这么写恐怕刘邦面子真不好过。

但刘邦最喜欢去的,就是沛县曹寡妇家的酒馆,除了能够赊个酒钱,还能够打情骂俏充实业余生活。不过刘邦虽然无赖,但也很讲义气,刘邦老在这家店喝酒,也就没有人敢欺负曹寡妇。

长此以往,刘邦和曹寡妇渐渐有了感情,刘邦每次喝完酒也就住在了曹寡妇家,至于做什么咱也不知道。许久以后,曹寡妇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刘肥,也就是日后被刘邦分封的齐王。

这个刘肥从小就老实,不像刘邦,却有些像他爷爷刘太公,从小就老实巴交没有多少坏心思。刘肥出生以后,刘邦也没有多少收敛,还是原来的品性整天游手好闲。

迎娶吕雉

那一年,刘邦去吕公家蹭吃蹭喝,吕公是一个名门望族,也是沛县县令的朋友。然而,要想进去吃饭,都得带点礼物,低于一千只能在堂下喝酒,高于一千才能够进入室内把酒言欢。刘邦竟然没多想,就吼了一声“贺钱万”,可没成想这一个举动吓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吕公亲自出门迎接,把刘邦带到自己的桌子上喝酒吃肉。吕公拉着刘邦说,小伙子我看人无数,但像你这样的贵相,我可从来没见过,要不我把女儿许配给你如何啊?就这样,刘邦白吃了一顿饭,白捡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

吕雉过门后,也没多计较刘邦与曹寡妇之间的事,至于刘肥也就跟他们一起生活了。在这段时间里,吕雉与刘肥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小孩子也没多少坏心眼,吕雉也很了解这个老老实实的孩子。

大封诸刘,刘肥获封

刘邦当上皇帝后,封刘肥为齐王,齐国是当时最富饶、最广阔的一片土地。但这天下是刘邦的,刘邦封给大儿子理所应当,吕后也不敢多问。

刘邦在位期间,一直宠幸戚夫人,连带着也十分喜欢她生的儿子刘如意。刘如意和戚夫人也就成了吕后最大的敌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对于刘肥,他只是诸多皇子中唯唯诺诺而又老老实实的一个人,因此也没多么遭吕后记恨。

吕后称制,滥杀刘姓

刘邦去世后,吕后独揽大权,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杀了刘邦最爱的儿子刘如意。不仅如此,吕后恨不得把所有刘邦的儿子都杀光,因为一方面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方面他也怕自己的所作所为遭到刘姓的报复。

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吕后在毒杀刘如意后,赵共王刘恢被逼自杀,赵幽王刘友被杀,就连燕灵王刘建也被逼死。人一旦亏心事做多,就会十分敏感多疑,晚年的吕后也是一样。

刘肥朝见,险些遇难

一个不经意的事件,让刘肥差点就惨遭吕后魔爪,幸好刘肥听了一个计谋而躲过了一劫。

有一次,刘肥进宫拜见汉惠帝刘盈,刘盈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他想着一定要设宴好好招待自己的哥哥。于是刘盈摆下了丰盛的宴席,在宴会上刘盈谦恭地给刘肥让座,刘肥也没有多想就做了上去。

刘盈为了谦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刘肥,但是却害苦了刘肥。吕后听说这件事后,马上闯进了这次宴会,说自己带来了上好的美酒招待贵客。

也不知刘盈是否故意试探吕后,刘盈端起刘肥的酒杯就要喝下。吕后吓得大叫,一巴掌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刘肥虽然老实,但也不傻,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于是马上起身告退。

刘肥无奈,自贬求生

刘肥回去后仍然惴惴不安,他觉得吕后已经杀掉了自己好几个弟弟,经过这件事他觉得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于是,惊慌的刘肥去请教自己齐国的国相,国相给他出了个主意。

国相说,要想保住你的性命,就必须贬低你自己。因此,国相建议他献出自己的两个郡,认吕后的女儿为干娘。这两件事情对任何诸侯王来说,都是十分屈辱的事。

齐国有六个郡,一下子献出两个郡,齐国的实力就会大损。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是刘肥同父异母的妹妹,鲁元公主比刘肥小了有十岁,认自己的妹妹为干娘,这是多么一件丢人的事,但这两件事刘肥都照办了。

吕后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挥了挥衣袖说“准了”。就这样,刘肥吃了一顿饭,坐错了一个座位,丢了两个郡,认了一个干娘,窝窝囊囊地离开了长安,没过几年便离病逝。

因此,刘肥的幸免于难,一方面因为刘肥的出身本身就无法继承皇位,另一方面因为刘肥的自我贬低,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后话——

刘肥虽然窝囊,但他的儿子却是个顶个的能人,吕氏的覆灭就是他的儿子们掀起的。刘章和刘襄都是刘肥的儿子,刘章当年当着吕后的面,一剑杀死了吕氏宗族。在吕后去世后,刘章联合刘襄,发动了反吕之战。功臣派灌婴临阵倒戈杀入长安,杀了吕氏宗族的男女老少,吕氏就此覆灭。

@历史方位 原创,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赞关注我哦!您的一个小小的赞许,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码字不易,来个赞呗!

吕雉当政时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皇长子刘肥能幸免呢?

刘邦四十多岁娶老婆,五十多岁当皇帝,到六十一岁去世时断断续续有了八个儿子。然而当刘邦去世后,他的八个儿除七子刘长外,其余都直接或间接死于发妻吕后之手。想想刘邦为人何其精明,没想到死后竟然被老婆狠狠的坑了一把。

刘邦的皇长子名叫刘肥,光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有货,因为在古代“肥”代表的是富有。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富,自然也就肥不起来了。可见刘邦有意的在打造这个儿子。

刘肥有多趁货呢?汉朝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就是他的,坐拥73座城池,占汉初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领土面积。本来齐国是韩信打下来的,而且刘邦也封了人家为齐王,但是老刘挺不厚道,刚称帝就把韩信撵到了穷乡僻壤的下邳城去当了楚王,然后把这块富的流油土地就给了长子刘肥。

不难看出,刘邦很是偏袒长子刘肥,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对儿子的一种补偿。因为按古制刘肥是皇长子,应该立为太子,做皇帝的接班人,无奈母亲不给力。刘肥的母亲是曹氏,早年与刘邦厮混,生了刘肥后又没讨要名分。刘邦称帝后,人老珠黄的曹氏更加清心寡欲,于是刘邦把对曹氏的感激之情都倾注在她生的儿子身上。(刘肥剧照)

那么,吕后当政大肆屠杀刘姓皇族,为何皇长子能够幸免呢?

刘肥虽然幸免,但刚过而立之年就去世了,他的英年早逝,其实与吕后也脱不了干系。介于整个过程曲折离奇,下面详细介绍:

刘邦去世,次子刘盈继位,是为惠帝。不久刘肥就到京城朝见新皇帝。刘盈就是吕后的亲生儿子,而此时的刘肥也尊吕后为母亲。吕后做为太后,为了显示她的长者之尊,于是大摆宴席为刘肥接风洗尘。本来挺高兴的一个场面,却因为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整个宴会变成了“鸿门宴”。

原来惠帝与哥哥感情很好,二人又好久没见面,惠帝很是热情,入席时请刘肥上座。刘肥一想,既然是家宴,自己又是大哥,所以就没有推辞,直接坐到了正面。这时一旁的吕后就不高兴了,她认为刘肥很是失礼,但是她脸上并没有显露出来不悦的表情,只是不动声色的吩咐下人端来两怀毒酒。

吕后之前肯定在刘肥身上动脑筋,但是需要机会,如今正好是天赐良机。吕后之所以上了两怀毒酒,可能是怕一怀毒不死刘肥,两怀确保万无一失。

吕后赐的酒当然要喝,而且还是千恩万谢。于是刘肥端起其中一怀高高举起,嘴里说了一堆祝福和感谢吕后的话,然后准备一饮而尽。就在这时,惠帝也来了兴致,也想为母亲来个借花献佛,于是伸手去端另一杯毒酒。吕后大惊失色,急忙用手将酒杯打翻。如此一来,刘肥看出了端倪,吓出一身汗,酒也不敢喝了,只好借故离席。(吕后剧照)

虽然刘肥没有被毒死,但不代表吕后就不再对他下手,只不过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理由罢了。事实上,吕后早就派人盯上了刘肥,而且也不准其离开京城。因此,刘肥每天过的胆战心惊,急得团团转,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随行内史给刘肥出了一个计谋,他对刘肥说:“大王,依微臣之见,如今我们只能破财消灾了!”

刘肥急忙问:“内史大人快快请讲,如何个破财免灾法?只要我们能够平安回到齐国,即使破再多的财也不足为惜!”

内史说:“大王坐拥73坐城池,占尽天下富庶之地,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郡县做为食邑,对此吕后早就心怀不满。所以,我们不防把最大、最富饶的城阳郡献给太后的女儿做汤沐邑,并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如此一来,太后自然喜不自胜,我们方可化险为夷!”

于是,刘肥听从内史的建议,奏请吕后,表达了自己的“孝心”。果然吕后非常高兴,并回复刘肥:我儿何时回齐国呀?母后为你送行!

言外之意,吕后决定放过“懂事”的刘肥,刘肥惟恐夜长梦多、迟则生变,于是快马加鞭跑回齐国。所以,不难看出,刘肥虽逃过一劫,但是整个过程很屈辱,不光送了东西,还管妹妹(鲁元公主)叫了一声娘,心里的郁闷不言而喻。回到齐国没几年,刘肥就病死了。

总结:与其说吕后让刘肥幸免,倒不如说她气死了刘肥,因为刘肥不光自己受辱,而且坐视几个兄弟被吕后残害而无能无力。何况长兄为父,可他这个长兄又担负不起保护兄弟的责任,只能在愤恨中苟且偷生,因此长时间的心情压抑致使忧郁成疾,早早离世。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吕雉当政时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皇长子刘肥能幸免呢?

史书记载刘邦共有八个儿子,而吕雉专权之时其中的三位死于非命,分别是刘邦第三子赵王刘如意(即戚夫人的儿子,被吕后所鸩杀)、第五子赵王刘恢(被迫娶吕产之女,后不堪折磨而自杀)、第六子赵王刘友(被吕后囚禁而饿死),并且,刘邦的孙子,即燕王刘建之子也被吕后所杀。吕后之所以这么做,大多都是为了削弱刘氏势力,增强吕氏势力。那么,身为皇长子的齐王刘肥为何没有遭到吕后的迫害呢?

早在刘邦与吕雉结婚之前,刘邦便与“外室”曹氏生下了自己的长子刘肥,在刘邦称帝之前,刘肥的名字很少在史书中出现,我们也无从得知他与吕雉的关系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刘邦对刘肥有着很深的感情——汉初行分封之时,刘邦把富裕且强盛的齐国分给了刘肥,并且宣布“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这句话有多个解释,但是我们一般理解为:会说齐国话的人都要回到齐国境内,属于刘肥的子民。

而刘邦驾崩之后,刘肥的命运也是充满了坎坷,尤其是在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的一次家宴上。当时刘肥是按照规定入京朝觐当朝皇帝,而汉惠帝刘盈性格温顺,并且显然与自己的兄长刘盈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在一天晚宴上,他没有使用君臣礼而是使用了家人礼,把兄长刘肥的座次排在了自己之上(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而刘肥也觉得一家人难得团聚在一起,便也不以为意,坐在了上座,但是这却惹得吕后非常不高兴。

吕后命人倒了两杯酒,让刘肥给自己祝寿,恰好在刘肥起身敬酒之时,刘盈也站起身来,说他们兄弟俩一起给母亲祝寿。此时吕后大惊失色,迅速站起来把两杯酒打翻在地。刘肥见状自然明白这酒中有问题,便以不胜酒力为由提前告辞了(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后来经过打听得知,这两杯酒果然都是毒酒(问,知其酖)。

此事过后刘肥自然越来越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自认为肯定要像自己的弟弟刘如意一样命丧长安城了。此事,他的齐国内史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吕后只有当今皇帝和鲁元公主两个孩子,皇帝已经富有四海了,但是公主却只有几个城池作为封邑,您却拥有齐国七十多座城市啊,为什么不拿出部分土地来送给鲁元公主当她的汤沐邑呢?为什么不把公主尊为太后以让吕后高兴呢?”把自己的妹妹当成太后来供养,确实是一个奇耻大辱,但是能够保命就行了!于是,刘肥按照内史士的建议做了,吕后果然很高兴,把刘肥放回了齐国(吕后喜,许之。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

此时的刘肥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却因经受这一番耻辱而抑郁不乐,三年之后便病逝了,当时年仅三十二岁。刘肥虽然活得很窝囊,但是他的几个儿子却都很争气,尤其是后来的齐王刘襄和朱虚侯刘章,在消灭诸吕的行动中,他们都是首当其冲,立功无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