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南斯拉夫怎么样,很厉害吗?

曾经被称作“巴尔干猛虎”的南斯拉夫到底有多厉害,单看它不搭理苏联又不贴近美国的这种举动就能够看出一二——南斯拉夫如此“狂傲”自然也是因为它有足够的本事。毕竟当时无论经济、军事还是国际影响力方面,南斯拉夫都是个十足的强国。

不仅与美苏都不对付,游离在两大阵营之外,还在全世界带头掀起“不结盟运动”。不仅不讨好,还敢对着干,这就是当时巴尔干乃至近东地区第一强国南斯拉夫。

二战时期,南斯拉夫也是唯一一个靠着自身力量将纳粹踢出去的国家。先后,夹在北约与华约之间的南斯拉夫,组建起了规模庞大的强悍军队。1974年,南斯拉夫陆军兵力超过60万,还有200万预备役,空军与海军都有相当规模。因为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即便是苏联也是忌惮三分,不敢在南斯拉夫来一场“布拉格之春”。

当年的南斯拉夫面积大约22万平方公里,经济实力相当强大。上世纪70年代,南斯拉夫人均汽车保有率已经超过36%,按照一家三口的最低标准来算,已经是家家户户都有了汽车。

虽然如今很多家庭都将电视作为装饰与背景,比如每年春晚的时候,玩手机的同时非要开电视,虽然不看。现在的确任性,但上世纪电视机确实相当少见,是“稀罕物件儿”。而在南斯拉夫,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已经拥有了电视机。

南斯拉夫民众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在东欧地区还是放眼当时整个欧洲。

在当时同阵营所有成员中,除了苏联也只有南斯拉夫拥有完整工业体系。1952年到1965年其经济平均年增速超过8.5%,60到80年代平均也在6%上下,远远超过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其人均GDP也是同组小伙伴中最高的一个。

对于冷战结束前的西欧各国来说,南斯拉夫绝对算不上是朋友,可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也不是敌人——南斯拉夫的电影、书籍等在西欧非常畅销广受好评,而南斯拉夫人生活水平很高,街头随处可见光鲜亮丽摩登时尚的女性。虽非“同道中人”,但每年进入南斯拉夫旅游的游客数量超过850万人,大多来自于西欧与苏联。这也证明了南斯拉夫也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能够在美苏之间求寸本就不容易,更何况南斯拉夫不仅保持了中立,还有能力任性做自己,这才是真正强悍的地方。

曾经的南斯拉夫怎么样,很厉害吗?

南斯拉夫,我们今天所说的南斯拉夫是指,在二战结束以后,在1945年,由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他是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国家体制是联邦总统制,国土面积是25.5万平方公里。但这个强大的巴尔干半岛社会主义联邦国家在1992年宣告解体。就此成为历史。

南斯拉夫曾经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处的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捅之说,二战期间被德国占领。在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铁托 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盟军的帮助下取得了国家独立。在1945年,由六个国家联合组成了联邦制国家,应该说,这个联邦有些勉强,有点强行婚配的意思,六个国家发展极为不平衡,民族信仰,生活习性也是千差万别。完全是依靠铁托个人的威望和共产党的凝聚力把六个国家结合在一起的。南斯拉夫成立以后,由于是自己“大打江山”铁托根本不听斯大林的,对于苏联共产党的指手画脚厌恶之极,干涉国家内政是十分讨厌。铁托不听莫斯科指令,退出华约,走出了独立 国家道路,而欧美国家也出于国际战略原因给予南斯拉夫巨额经济援助,再加上铁托治理有方。所以在所有欧洲社会主义国家里名列第一,即便是面对希腊,土耳其,葡萄牙也不逊。

在铁托在世的时候(45年-80年)南斯拉夫经济,军事,文化都极其强大和灿烂。南斯拉夫电视的普及率是70%,南斯拉夫汽车的普及率是36%,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注意这可是在80年代初,西方电影和书籍都可以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经济主要以为矿冶、汽车制造、纺织和食品加工为主。在铁托任内,依靠自己的威望,保证了政治,经济和外部边境的安全,独立。稳定。但南斯拉夫最大问是发展不均衡,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只高不低。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而由于铁托是克罗地亚人,很显然地明显打压主体国家和民族塞尔维亚,做为最大的塞族也只占整个民族的36%。而铁托为了消除民族差别,提出新的民族,南斯拉夫族。但这样强行地作为显然无法消除隔阂。在铁托去世以后,南斯拉夫中央联邦政府采取松散制、新的南斯拉夫总统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最终导致了国家解体,进而造成二战后欧洲最大战事,科索沃战争。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曾经的南斯拉夫怎么样,很厉害吗?

这个问题有意思。

如今的巴尔干半岛,因为一个强国的消失而变得风起云涌,动荡不止,而这个强国是真正可以称为“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南斯拉夫。

说起南斯拉夫,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叱咤风云的足球,而在足球的后面,是政治强人铁托一手缔造的“巴尔干之虎”。

那么这支盘踞在巴尔干半岛的猛虎到底有多强悍呢?静夜史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政治地位高。

我们今天所说的南斯拉夫,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而这个国家的诞生,离不开它的缔造者铁托.正因为铁托的领导,身为共产主义国家的南斯拉夫,取得了崇高的政治地位。

1939年二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肆虐欧洲,并在1941年侵入巴尔干半岛,颠覆了南斯拉夫王国。而不服输的铁托则开始领导南斯拉夫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在1945年赶走德国法西斯,赢得了民族独立。

随着苏德战争形势逆转,苏联军队横扫东欧,扶持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建国,形成以苏联为中心的共产主义阵营。

而此时的铁托因为没有受苏联帮助,因此对于苏联的颐指气使非常反感,最终和苏联主导的华约一拍两散。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对苏联不感冒的南斯拉夫和苏联是平等的兄弟关系,而作为苏联附庸的东欧等国,则是地位低苏联一等的附庸。

崇高的政治地位,不仅使南斯拉夫在共产主义阵营备受尊敬,也赢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好感,比如欧盟就曾经表达过接受南斯拉夫的意愿,不过前提是南斯拉夫放弃共产党的领导。

2、经济条件好

从共产主义阵营发展的趋势来看,但凡没有接受苏联扶持,并最终和苏联闹翻的国家,几乎都成功避免了斯大林模式的毒害,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新生。

东方大国如此,南斯拉夫更是如此。

因为和苏联保持了距离,南斯拉夫不仅仅成功避开了斯大林模式的摧残,更因此获得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因为南斯拉夫地处共产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结合部,使得南斯拉夫具备了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南斯拉夫的发展相当宽容。

铁托统治时期的70年代,平均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到南斯拉夫旅游,他们的到来为南斯拉夫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加上铁托铁腕统治下的工业化道路,70年代的南斯拉夫已经实现高度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

此时的南斯拉夫汽车保有量达到36%,电视机普及率超过70%,所有适龄儿童均能享受到8年义务教育,西方电影和书籍能够自由流通到南斯拉夫。

可以说铁托统治下的南斯拉夫是整个共产主义阵营的标杆,是东方大国不断学习的榜样。

3、军事实力强

铁托之所以对苏联不感冒,对西方国家爱答不理,就是因为铁托的麾下有超过100万的精锐之师。

这支军队的存在是铁托对外护国和对内治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南斯拉夫得以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虽然南斯拉夫的国土面积只有不到27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加海南省的面积之和,但南斯拉夫境内却分布着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等多个民族,流行着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

一战之所以在南斯拉夫境内爆发,就因为这里自古以来民族纷争就异常激烈。而铁托依靠其个人魅力,创造性地提出“南斯拉夫民族”概念,将境内各民族拧成一股绳,进而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彻底摆脱了历史上的被殖民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巴尔干之虎。

而且由于南斯拉夫境内多山的地形,使得南斯拉夫成为美苏两国都不敢轻易得罪的角色。

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成为巴尔干半岛最辉煌的一抹亮色。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南斯拉夫文化也相当出彩,比如南斯拉夫电影大量出口国外,尤其是东方大国,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乌日策共和国》、《桥》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而南斯拉夫的足球,更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不过因为南斯拉夫的建立本就是铁托矢志不移努力的结果,所以在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的四分五裂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由于铁托在世时,从自身民族立场出发,推行“民族均等”政策,对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进行打压,造成塞尔维亚人在南斯拉夫比例不断下降,甚至在1981年掉到36%,这对于国家稳定极端不利。

而且虽然南斯拉夫经济富裕,但地区发展严重失衡,尤其是靠近希腊的马其顿一直很落后,这使得南斯拉夫内部分离倾向日益严重。

而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下,铁托却推行“地区自治”的政策,给了各地区更大的自治权,这导致南斯拉夫中央逐渐被架空。

等到铁托去世,南斯拉夫各民族共同的偶像不再,南斯拉夫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可能。

于是经历了两次解体,昔日令人生畏的巴尔干之虎在陆续分裂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共六个国家,科索沃也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走向自立。南斯拉夫在经历了不可思议的辉煌后,又回到了四分五裂的起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乐史,期待您的关注。

曾经的南斯拉夫怎么样,很厉害吗?

南斯拉夫,这个只存在了78年的国号,和苏联一样,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但它留下的故事,让人们津津乐道。

通常来说,我们把南斯拉夫的建立说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果。一战后,统治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彻底崩溃,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三个小民族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直到1929年才确定了“南斯拉夫王国”的名号。

南斯拉夫王国,在君主制下并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南斯拉夫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刻,在二战后,尤其是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宣布反对斯大林主义后。

铁托,生于1892年,比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还大一岁。铁托是克罗地亚族,在南斯拉夫算是少数民族。南斯拉夫的民族构成中,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等都有一定地位。可以想见,铁托小时候就见证了奥斯曼土耳其对在巴尔干各个省的腐朽统治,铁托当过工人,18岁时参加了社会民主党,从事工人运动。铁托在一战期间参加军队,与入侵南斯拉夫王国的俄罗斯军队作战,被俘虏后长期滞留俄国,却因祸得福,娶到一个俄罗斯美女当老婆。

在俄罗斯铁托了生活了5年时间,参加了2月革命,10月革命,1920年解脱回到南斯拉夫时参加了南斯拉夫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和上世纪我党早期领导人一样,经历了反动政府的迫害,曾多次入狱。

1937年铁托成长为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人,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面对德军入侵时间,10天就宣告投降,铁托领导的难过坚持斗争组建了规模庞大的游击队,铁托和其他反法西斯爱国统一战线,逐渐取缔了设在伦敦的流亡政府一切权力,形成铁托和南宫的一元领导。

1945年南斯拉夫共和国终于独立,但苏联奉行的沙文主义政策想要把南斯拉夫变成一个附属国,于是南苏关系在1948年破裂,铁托不再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是在美苏争霸中谋求中立,正因如此铁托得到了美欧等国经济上的大力援助,在经济上实现了长足发展。

在国际上铁托奉行不结盟政策,与埃及印度等国明确反对美苏拉帮结伙的国际秩序,形成了美苏两大集团之外的第三方势力,对国际关系有深刻的影象。

在国内民族关系上,铁托作为克罗地亚族,对南斯拉夫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进行了打压,1966年到1970年还有4万塞尔维亚族干部被清洗。铁托认为,他的民族政策可以增强南斯拉夫的凝聚力,形成以国家为基础的南斯拉夫,但是没想到南斯拉夫民族矛盾,在铁托的民族政策下,不断加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山族最终分家南斯拉夫解体。

在经济上,铁托用25年时间把南斯拉夫建设成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工业收入达到国民收入的22%,这是了不起的工业化成就。铁托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因为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先后有59个国家为他授予了98枚勋章。

南斯拉夫成也铁托,败也铁托。铁托晚年,在南斯拉夫实行了民族自治政策,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山、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等6个加盟共和国获得自治地位,而塞尔维亚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人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铁托的这一修宪行为,成了后来南斯拉夫分裂的祸根。到1980年铁托去世时,塞尔维亚族已经从42%降低到了36%,塞尔维亚族的分支波斯尼亚、黑山分裂出去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

当各个民族的的加盟共和国获得自治权时,南斯拉夫联邦不至于分裂的纽带就只剩下铁托的威望和强权,以及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凝聚力。

1980年铁托去世,加盟共和国分离主义就已经抬头,苏东剧变后,连苏联都在1991年解体了,南斯拉夫有样学样,一下子分出去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三个国家。1992年到1995年通过3年半的战争,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也分离出去。此时,南斯拉夫联邦中只剩下了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加盟共和国。

不仅如此,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一对亲兄弟也不认同联邦制,而是改成了邦联制,于是国名改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所以,南联盟其实比南斯拉夫小得多。即便如此,分离主义依旧没有停止,到2003年,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自此,南斯拉夫这个国名彻底随历史烟消云散。

塞尔维亚和黑山在2006年最终分裂为两个国家。

2008年,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独立,有108个国家承认。自此,原南斯拉夫联邦的土地上,建立了7个国家。

人们不禁要问:南斯拉夫的分裂还在继续吗?

我认为,应该不会再分裂了,在这7个国家中,大部分都有一个占主体地位的民族,和南斯拉夫那种情形完全不同。前文提到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在塞尔维亚境内有很大的自治权,会独立吗?不会!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面积2万平方公里,被称为“欧洲粮仓”,境内塞尔维亚族占65.05%,匈牙利族占14.28%,匈牙利族想要独立,基本不可能。

曾经的南斯拉夫怎么样,很厉害吗?

南斯拉夫(全称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后面均简称为“南联邦”)是1945年至1992年存在于今天欧洲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也就是有名的“巴尔干之虎”,其缔造者铁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了南联邦,这是当时巴尔干半岛上唯一的强国,号称“巴尔干之虎”。南联邦的体制与苏联类似,是一个由众多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那么,南联邦为什么号称巴尔干之虎呢?第一,南联邦是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在铁托执政的后期,也就是1960年至1980年期间,南斯拉夫的GDP年增长率为6.1%,国民识字率达到了91%,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国民医疗免费。

在铁托执政的那几十年间,南联邦还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工业发达的强国。其工人已经占全国劳动力的19%,工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42%。不过在铁托统治后期,南联邦的腐败问题也十分严重。

此外,南联邦自身的军事力量也十分强大。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左右,南联邦拥有60万陆军以及200万后备役部队,拥有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装甲车共3000多辆,以及各种火炮近万门。其空军和海军也异常发达。正是在强大的军事力量后盾下,南联邦得以在美、苏冷战中保持中立,既不加入北约,也不加入华约。由于南联邦的威慑,客观上使得苏联始终无法在地中海立足。

不过,这条“巴尔干之虎”最终是被自己肢解了。根据宪法,南联邦原本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马其顿、黑山六个国家组成。此外,还有两个自治省,分别是科索沃(科索沃共和国)与伏伊伏丁那。

在铁托死后,南联邦进入了长达10年的衰退期,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飘升,国内动荡不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各民族谋求独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南联邦在1992年瓦解为南联盟(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五国。而南联盟又在1999年~2006年瓦解为科索沃、塞尔维亚、黑山三国。

曾经的南斯拉夫怎么样,很厉害吗?

冷战爆发时期,在苏联和美国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下,现代科技文明起源的欧洲直接被瓜分成了两大阵营,其中一派是美国为老大的西方阵营,一派是苏联为霸主的阵营。

而就在这两大阵营对峙的过程中,有一个国家凭借着其强悍实力保持了不偏不倚的中立姿态,不曾投靠到任何一股阵营中。

这个国家就是近现代史中大名鼎鼎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国土面积

南斯拉夫是在德国战败之后才于1945年建国的,当时他们的国土包括了现如今的塞尔维亚、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黑山、波斯尼亚等国家。

在说到这么多国家名称的时候,大家或许会产生一种南斯拉夫国土极其辽阔的想法,但实际上南斯拉夫的面积只有26万平方公里,跟我们的广西省差不多,人口也仅有2000万人,还不及现如今广西一半的人口。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我们来说的,对于当时的欧洲各国来说,南斯拉夫的体量已经算得上是比较庞大了。

南斯拉夫的军事实力

南斯拉夫是一个红色背景浓重的国家,缔造者是南斯拉夫历史中的英雄铁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南斯拉夫的合法政府因为不敌纳粹德国,所以屈服在了德国人的钢铁洪流下。

就是在这个让南斯拉夫人倍感屈辱的时代,铁托率领着其统领下的游击队向德国人发起了冲击,一直到二战结束,他们所歼灭的德国士兵达到了将近90多万人。

而他们的军队也于战火磨练中拥有了很强的战斗力。

在铁托统领的南斯拉夫联邦建国后,南斯拉夫的军队一度达到了100多万人。

正是凭借着这些军队,南斯拉夫抵挡住了苏联对他们的渗透控制、保持了很强的自主性,没有如同其他苏联的小弟一样被苏联掌控举国上下的所有权力。

因此在后来铁托跟斯大林闹翻的时候,南斯拉夫才拥有了对苏联说不的资格。

在1948年,因为各种矛盾的爆发,原本关系和好的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度闹到了要兵戎相见的地步,只不过斯大林考虑到南斯拉夫强悍的军事实力,才没有选择出兵攻打南斯拉夫。

而在南斯拉夫和苏联闹僵后,南斯拉夫选择了寻求美国人的帮助,通过借助美国人的力量达成和苏联之间的平衡,成为了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中立者,不完全投靠任何一方,也不完全得罪任何一方。

冷战爆发后的不结盟运动,就是由南斯拉夫和印度、埃及主导促成的,可见南斯拉夫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南斯拉夫的经济、体育

在铁托的率领下,南斯拉夫的发展非常迅捷,工业、经济方面均获得了不俗的成就。

仅在80年代,南斯拉夫人的汽车拥有率就达到了36%,也就是说当时100个南斯拉夫人中,就有36人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这点是我们现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可见南斯拉夫当年的发达。

而这些都是其次,南斯拉夫最强的其实是他们的体育,南斯拉夫在排球、网球、篮球、足球等几项球类运动方面都获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现如今很多重量级的足球、网球明星就大多数来自于南斯拉夫分裂后的国家。

因为感慨于南斯拉夫足球的强悍,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南斯拉夫的分裂直接造成了我们国足排名的巨幅下滑。

南斯拉夫的辉煌消散

南斯拉夫的历史确实非常峥嵘辉煌,但一切的辉煌终有结束的一天,在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南斯拉夫第二年就紧随着苏联的脚步走向了解体。

在1992年,在各个加盟国的离心离德下,南斯拉夫解体了。

不过因为南斯拉夫加盟国中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不想脱离南斯拉夫,所以他们两个国家就抱团在一起组建成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南联盟。

大使馆遇袭事件,就发生于南联盟时期。

不过南联盟同样没能持续太长时间,在欧美国家的干预下,他们原本紧密一体的联盟慢慢被打成散沙,最终,在2006年的时候南联盟也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所以说这就是南斯拉夫的大概历史,在美国、苏联这两大国争霸的时候,身处夹缝中心的南斯拉夫能独善其身,就可其强悍之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