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最后连皇位都无人继承?

并非如此,当时太宗后嗣数量并不比宋太祖的后嗣数量少,宋高宗时代将皇位传回太祖赵匡胤一系也有非常复杂的考量,而不是因为太宗后嗣悉数断绝无人继承。

要知道,后来继承皇位的宋孝宗赵眘虽然是宋太祖的六世孙,但其家早就已经沦为闲散宗室,赵眘的父亲不过就是个五品官阶而已。

太祖子孙数量并没有太宗多

宋太祖赵匡胤,其膝下只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人早夭没有后代,剩下赵德昭与赵德芳两子。而赵德昭有五子,赵德芳有三子。后来的宋孝宗就是赵德芳次子的后代。

而宋太宗就完全不同了,太宗膝下共有九个儿子,其中大多都子嗣繁盛,比如长子赵元佐有三个儿子,十五个孙子。而后宋仁宗时代子嗣传承出现问题,仁宗册立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为储君,而赵允让有十个儿子。

近支已绝,高宗立嗣更多出于利益考虑

由于宋高宗独子死去,后来又无法生育,所以只能立嗣。而其实从血缘上考虑,当时高宗赵构选择太宗后裔还是太祖后裔都是没有区别的。高宗父亲宋徽宗乃宋英宗后裔,宋英宗是太宗第四个儿子赵元份的孙子。

虽然太宗后代的近支几乎都被女真人一网打尽,但还有一支在南方繁衍壮大,那就是太宗长子赵元佐后代,赵元佐就是赵元份的亲兄弟。

不过,这些太宗后裔几乎都已经出五服之外,已经不能算是亲戚,太祖后裔也是一样。当时太宗太祖后裔都已经属于远支,只能说是“后裔”而已。

对于宋高宗来说,将皇位传回太祖一脉更多是为了朝局安定的考量——宋朝民间对于当年太祖开国却没能让后代坐上皇位一直非常同情,而高宗若传位给关系本来就不大的太宗远支,必然引起宋民不满。与其这样,不如将皇位传给太祖血脉,也绝了太宗后裔宗室动别的心思。

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最后连皇位都无人继承?

赵光义的子嗣当然不会越来越少,太宗得天下之后,他的子孙自然而然地就布满天下了。但是到了“靖康之变”发生之时,太宗的子孙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皇室宗亲大部分都被俘北上,后来又基本上丧命北国。而有幸存留在南宋疆域之内的宗室数量就很少了,但是即便他们与宋高宗赵构是一脉,即便是赵构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也失去了生育能力,太宗后裔也几乎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原因有二:

第一、高宗近亲全是远属

我们先来看一下太宗嫡系一脉的子嗣情况:宋太宗有九子,全部活到了成年;宋真宗有六子,只有一子活到成年;宋仁宗非常不幸,四个儿子全部夭折;宋英宗四子,其中三位活到成年;宋神宗十四子,其中六子活到成年;宋哲宗一子早夭;宋徽宗则是佼佼者,他一生至少生育了31个儿子以及34个女儿。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太宗一脉掐头去尾,中间这些皇帝的生育能力都一般般啊,真宗只有一个儿子,仁宗、哲宗甚至都没有儿子能够活到成年,所以只能让养子或者弟弟继承皇位。

另一个特点就是,宋徽宗虽然子嗣众多,但是除了康王赵构,其他的全部都被俘虏了而神宗的子嗣如赵娱、赵偲等人也都被俘北上,这也就导致与赵构血缘关系最近的,只能是他曾祖父宋英宗的后裔了。并且,赵构也只能在这些堂兄弟的儿子中挑选优秀的作为养子,要不然就差辈了。那还有什么意思,还非得要找个血缘关系最近的吗?

第二、让高宗传位给太祖一脉的呼声很高

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大臣们普遍希望赵构能够传位给太祖一脉,比如同枢密院事李回表示,太祖当年“不以大位私其子”,那是陛下的好榜样啊。参知政事张守表示,陛下如果能够学习太祖,那就能成为尧舜一样的人。上虞丞娄寅亮则描述了太祖后裔的现状,并将这种现象与“靖康之变”联系起来:“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也就是说,宋朝对太祖后裔太不公平了,所以太祖才不保佑大宋,让大宋遭遇亡国之难!

正因为以上两个原因,赵构才下诏书:“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确认在太祖后裔“伯”字辈(太祖七世孙,赵构的侄子辈)挑选继承人。

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最后连皇位都无人继承?

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弟弟,但赵光义没有履行诺言,将皇位还给哥哥的子孙,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靖康之难,金兵俘虏了大部分的皇族成员,遭到迫害。只有少数皇族逃往了江南建立南宋。

由于战争原因让赵光义的子孙越来越少,但南宋是赵匡胤的子孙建立的,又归还了皇权。

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最后连皇位都无人继承?

提问者明显对宋朝历史不了解,靖康之役时,太宗一脉后人是要比太祖一脉多的,但距离当朝皇室血脉较近的神宗子嗣大部分被金人掳走,尤其徽宗子女,除了康王赵构外全部被抓走。剩下其余太宗血脉距离当朝皇室则比较疏远了,原则上在赵构眼里和太祖一脉并无区别。在朝臣建议下,赵构就在太祖一脉选了两个小孩做子嗣,一来博个好名声,二来这两个小孩父母早已经是普通农民,背后也没有宗室中大宗势力支持,万一到时赵构有了自己亲生儿子,也更好扶上位。

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最后连皇位都无人继承?

很多皇帝都是这样。自然规律。或是上帝的安排。不可能让一个家族统治的。不然人类没有进步了。

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最后连皇位都无人继承?

子嗣少要看是生下来的少还是活下来的少。但不管怎么说,这都和皇帝及皇子在皇宫中的生活方式有关。

先说皇帝。宋朝皇帝制约相权,虽然比不上明朝皇帝,但日常工作还是很繁重的。日常工作繁重,娱乐时间就少。而且繁重的日常工作下(一直坐着),身体素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生育。在受孕概率低下的情况下,没有提高次数,出生率当然就低了。

再说皇子。皇子一生下来就有很多人照顾他。从奶妈到宫女到太监。这么多人的频繁接触,生病感染就不可避免了。加上那个时候医疗卫生的落后,存活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这是个社会卫生加育儿问题,和因果报应无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