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相信对于巴基斯坦,大家都不是太陌生。地处南亚的巴基斯坦是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也是咱们的邻居。
巴基斯坦面积不到9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青海与贵州之和,人口却将近2亿,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全境60%以上都是山区与丘陵地带,南方沿海平原有不少的沙漠,只有北方有比较肥沃的河谷平原与高原牧场。终年也比较炎热干燥,大部分地区降水都不是很多。
除了煤炭与天然气之外,巴基斯坦的铁矿、铜矿、镍矿、石油等目前已发现储量都不是很大,并不具备商业开发的价值,森林覆盖率不到5%,且大多位于北部山区。
巴基斯坦所在的印度河流域,正是当年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如今伊斯兰文明也在此兴盛。巴以乌尔都语为国语,不过因为当年英国殖民历史,巴基斯坦也通用英语。
尽管近年来巴基斯坦的工业逐渐崛起,不过仍旧以轻工业为主,而且经济中第二产业比例仍旧不高,大多数人口以从事农牧业为主。受到自然条件等影响,巴基斯坦农业出产波动很大,有时候可以出口粮食,有时候却又需要大量进口。棉花与水果享有盛名,被称作“东方水果篮”。
如今的巴基斯坦经济并不发达,其经济总量仅3000亿美元出头,比新加坡还要少一些。不过人口近2亿的巴基斯坦拥有众多优质劳动力,同时这里靠近世界石油宝库中东,地处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要冲,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
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等都在不断建设之中,伊朗也在谋求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油气管道,进行更大规模的石油资源出口。
作为文明古国,巴基斯坦名胜古迹众多,也拥有名山大川,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不过其旅游业发展不足,游客大多来自于海湾地区,以及定居海外的巴基斯坦裔。
巴基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巴基斯坦别称清真之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
国旗巴基斯坦国旗分为两个部分,左边小部分为白色,右边大面积为深绿色,深绿色部分的中央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一白色五角星。白色和深绿部分分别代表穆斯林少数教派和多数教派,其中的新月代表进步,五角星代表光明和知识。
国土面积与人口巴基斯坦国土面积是79.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青海省的面积。总人口在2.12亿。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290人。巴基斯坦是纯正的伊斯兰教国家。在这个国家是不能喝酒吃猪肉的。这个国家主要有六个民族,旁遮普族占总人口的44.7%,普什吐族占总人口的15.4%,信德族占总人口的14.1%,佐良木族占总人口的8.4%,穆哈吉尔族占总人口的7.6%,俾路支人占总人口的3.6%。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跟英语。
地形地貌巴基斯坦地形地貌多为丘陵与山区,还有一些地方是沙漠,位置在南边的沿海地区。巴基斯坦的北部有着沃土肥田与牧场高原。巴基斯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山峰,乔戈里峰,海拔约为8000多米,也是世界第二大高峰。在巴基斯坦西北方向聚集了全球最著名的三条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喀拉昆仑山以及喜马拉雅山,这也是一种比较奇妙的景色。
主要城市巴基斯坦的主要城市有伊斯兰堡、卡拉奇。首都是伊斯兰堡人口总数120万人,它是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有着伊斯兰教的传统色彩,但它却不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卡拉奇,人口约有2000万人面积达到了3527平方公里。在2019年卡拉奇也被评为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的第117名,拥有着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与军港。这两个城市就好比我国的北京与上海。
经济状况巴基斯坦2019年GDP总量是2876.7亿美元,人均GDP1500美元,折合人民币1万人民币,平均每个人每月收入800多人民币,可以说这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并不好。由于国内原因,巴基斯坦产业结构得不到升级,它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外汇储备151.42亿美元,说明这个国家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能源物资与产业巴基斯坦的资源也是十分丰富,如煤炭资源。巴基斯坦的煤炭约为1.8千亿吨,而且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矿产储备是铝土约为7.4千万吨,铁约为4.3亿吨,石油约为1.8亿桶以及天然气约为4.9千亿立方米。更拥有很多的宝石、大理石以及铬矿。
巴基斯坦的棉纺织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产业,其他产业还有,石油、天然气、水、钢铁、机械制造、烟草、造船、造纸以及皮毛纺织等,不过都没有棉纺织这个工业大。
巴基斯坦的农业也是非常不错的,还有一些农产品会出口,如棉花以及大米。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水果也是十分多,巴基斯坦也称为水果篮,在高原山地可以种植柿子、桃子等水果,而在洼地的平原可以种植番石榴、芒果、橘子、香蕉等水果。
旅游巴基斯坦有着6处世界遗产,分别是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1980 世界文化遗产)、塔克希拉(1980 世界文化遗产)、 塔克特依巴依寺庙和萨尔依巴赫洛古遗址(1980 世界文化遗产)、塔塔城的历史建筑(1981 世界文化遗产)、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1981 世界文化遗产)、 罗赫达斯要塞(1997 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在巴基斯坦还有这很多出名的景点,巴基斯坦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山谷罕萨山谷,风景非常漂亮,这也是宫崎骏“风之谷”的原型。在伊斯兰堡的南边部分是夏克巴里山,它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圣地,区内是有着茉莉跟玫瑰的茉莉公园,是网红必打卡的地方。费列尔大厅也是必打卡之一,原本他只是一个教堂,现在改成艺术馆等。
期待你的关注与评论。
巴基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严格意义上来说,巴勒斯坦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的代名词,位于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枢纽,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主要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
当然事情要分两方面来看,的确有一个以巴勒斯坦命名的阿拉伯人组成的国家,虽然阿拉伯人组成的“巴勒斯坦国”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所承认,但依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建国,包括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势力还处于分裂当中。
这就牵扯到国际上非常难解决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巴以问题可以说是二战后,最热点也是最难解决的国际问题之一,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有巴以问题的热点新闻。
先说一下所谓的“巴勒斯坦国”的概况:巴勒斯坦是一个中东国家,由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两部分组成,其中加沙地区365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地区面积5800平方公里。整体的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口共计1200万人,其中居住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人口为481万,居住在加沙地区的人口为308万,另外还有400万巴勒斯坦人成为难民,流落在中东很多国家,比如黎巴嫩、约旦和叙利亚等。
而巴勒斯坦内部又分裂成为两个政治实体,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法塔赫组织,实际控制约旦河西岸土地2500平方公里,其余的土地是被以色列人控制。另外一个就是控制加沙地带哈马斯抵抗组织。也就是说阿拉伯人组成的这个巴勒斯坦国,是一个四分五裂领土及其不完整的国家。
巴勒斯坦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的原因:事实上巴勒斯坦地区最早属于奥斯曼帝国,一战奥斯曼帝国战败,这些地区被迫割让给英国,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殖民地,二战后,英国人即将结束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1947年经过联合国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以犹太人为主的犹太国和阿拉伯人为主的阿拉伯国,两个国家分别占有巴勒斯坦地区的55%和45%的土地。
然而这一决议让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十分不满,而另外的阿拉伯国家也反对联合国的决议。在1948年5月,以犹太人为主的国家以色列正式成立后,就迎来了埃及、约旦沙特,叙利亚等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联合围攻,这就是中东战争的开始。
后来我们都知道,连续打的多次中东战争,以色列都取得了胜利,甚至扩张了不少领土,一度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阿拉伯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很多巴勒斯坦人因此沦为难民,直接导致后果就是巴勒斯坦境内的阿拉伯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的执行联合国决议,也就没有正式建国。
另外,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反对联合国的决议,绝对不是想要帮助巴勒斯坦地区上的阿拉伯人独立建国,实际上是想要驱逐以色列人,瓜分巴勒斯坦地区领土,结果那么多的阿拉伯联军没有打过以色列人,直接制造了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最难解决国际问题的“巴以冲突”。
巴基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很多人分不清“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的区别,实际上巴基斯坦是印度的邻国,也是一个南亚的大国;而巴勒斯坦只是一个位于中东(西亚)的渺小国家,两者之间可谓有天壤之别。
现在进入正题,巴勒斯坦这个词既可以指“巴勒斯坦国”,也可以指“巴勒斯坦地区”,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如果是单指“巴勒斯坦地区”,那么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两国都属于“巴勒斯坦地区”内。
巴勒斯坦建国由于历史争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于上世纪分别在这块地区内(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这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不过,以色列在二战后就建立了;巴勒斯坦国却直到1988年才正式宣告成立,巴勒斯坦人就是阿拉伯人。
在美国人的帮助下,犹太人的以色列很快就在几十年内崛起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巴勒斯坦至今仍然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是许多武装份子的老巢穴。因此,巴勒斯坦地区内共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两个国家。
巴、以冲突由于以色列国力和军力强大,所以逐渐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内的多数土地(91%以上),剩下一小部分(不到10%)由巴勒斯坦人掌握。并且,巴以冲突至今仍然是全球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内部分裂除了有以色列这个外敌存在以外,巴勒斯坦国内部也是分裂的,分为法塔赫组织、哈马斯组织两个部分。也就是说,现在的巴勒斯坦国是一个四分五裂领土且内部也不完整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承认的巴勒斯坦国的存在,有很多国家只承认以色列,并不承认巴勒斯坦国,所以巴勒斯坦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第一、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的疆域划分未定,只是以双方的实际控制线为准;第二、巴勒斯坦国内未形成统一,国内有多股执政势力。
巴基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真实友好的国家
巴基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它的名字一语双关:纯洁的土地/境内所有族群名称的组合;它以伊斯兰教和乌尔都语为国家特征,却因族群、地区、宗派利益高于国家认同和地缘争斗而迷失。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翼、南亚与西亚、中亚的交汇处,握波斯湾连接印度洋的锁钥。国土轮廓呈东北/西南延伸的长方形,东部与印度有长达2912公里的共同边界,东北以巴控克什米尔与中国相交,北部和西北以2430公里连接阿富汗,西南毗邻伊朗,南部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近1100公里。国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不含巴控克什米尔1.3万),人口1.93亿(2016年。另据巴统计局2017.8.25第二次人口普查报告,全国人口已达2.08亿,年均增2.4%。1998年首次普查为1.3亿),居世界第6位。
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主要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类各两部分构成,山区和丘陵约占全境的3/5。平原包括旁遮普和信德两大印度河流域冲积平原,前者古称“五河之地”,河流密布,灌溉发达,素有“巴基斯坦粮仓”之称,工业化和城市化最高,集中了全国56%的人口。信德平原地区商业发达,有卡拉奇、海德拉巴等商贸中心。
巴矿产资源平平,只有铬铁储量丰富,能源更是弱项,石油对外依赖度超80%,天然气自给,煤炭基本为褐煤和次烟煤,能源价值不大。森林覆盖只有4.8%,水产资源尚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小麦、大米和棉花。巴基斯坦是典型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吸纳了全国近半劳动力,创汇占40%以上,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1/3以上。
巴经济规模一般,2016年实现GDP2836亿美元,贫困率29.5%,预期寿命66.3岁。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20%、22%和58%,主要出口纺织品、体育用品、皮革制品、食品和土特产等,进口远大于出口。封建土地制度和种姓制度束缚广大农民和平民,宗教约束和男性至上的社会经济结构剥夺妇女权益,人口红利难现。政局动荡,法律缺失,安全形势恶化,海外投资逡巡。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极大地占用国家资源,宗教政治化和教育等社会资源缺失导致极端激进势力滋长,和平红利更遥远。在当今世界各种名称的新兴经济体榜单上,巴基斯坦缺席已成常态。
旁遮普、信德、普什图(帕坦)、俾路支是巴基斯坦4大主要族群,巴行政区划共4省份与族群分布基本吻合(普什图人聚居地原称西北边境省,2010年更名为开伯尔—普赫图赫瓦),旁遮普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信德人18%、普什图人11%、俾路支人4%。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伊斯兰教义的现代国家,一直以来,伊斯兰教(而不是地理或印度河流域文化的多元性精神)塑造着巴基斯坦人的感性认识和生活方式。巴居民中97%为穆斯林,印度教徒、基督徒等占3%。宗教信仰看似单一,实则繁杂,教派形势复杂。其中逊尼派占90%,分为代奥本德、圣训和巴雷尔维三个分支,与阿拉伯正统逊尼派在教义和教派关系上不尽相同。什叶派人数少但派别分明,主要分三派,其政治影响和经济实力相当可观,国父真纳和许多军政要员都来自什叶派。
从构成一国身份认同的族群、宗教和语言上看,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力量强大,全社会充塞着泛宗教救世主情结,却难以把不同宗教派别、不同族群、众多部落凝聚起来,表现为多数居民与本族群、部落的关系远远大于对全国性巴基斯坦人的认同。人们对族群利益和权力的尊重超过法律,因此,在巴基斯坦大约半数人口的地区,家法、私刑盛行,名誉杀人等对妇女权益的侵害屡见不鲜,女孩马拉拉因求学被巴塔利班枪击事非偶然。同时,城乡差别凸显,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呈多族裔结构,旁遮普人握有政治及专业服务权力,信德人和穆哈吉尔人在经济和商业上得心应手。在普什图和俾路支人聚居的西北、西部,部落群体众多,部落遗产深厚。即使在发达的两省,仍然保留种姓和封建土地制度。
印度河流域被公认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说巴基斯坦与印度共享该盛誉恰如其分。在巴境内,第一、第二石器时代遗迹斑斑,公元前2800—前2000年进入“城市文化”,其最早居民为达罗毗荼人。此后,雅利安人用数百年时间移民至此并征服该地,于前1000年向恒河流域等地扩展,史称印度河文明的吠陀时代。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波斯、马其顿、希腊、安息、贵霜、匈奴、阿拉伯、突厥、阿富汗、蒙古等列强先后踏入该地区,建立了疆域不一的若干王国。公元1206年,次大陆出现第一个穆斯林王朝。1526—1707年,莫卧儿王朝一统次大陆。1857年,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步步紧逼的英国殖民入侵结束了伊斯兰王权在南亚长达650年的统治。
19世纪中期后,残酷镇压“穆斯林暴乱”的英国殖民者在英属印度实施“分而治之”政策,“拉印(教徒)压穆”,声称“我们将极力保持各宗教和种族间的分离,绝不给他们填平鸿沟的机会”。与此同时,印度教人士发起以印地语代替乌尔都语运动,双重重压下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崛起,从“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一起构成一个穆斯林民族”,发展到1940年全印穆斯林联盟年会包含“独立国家”的《拉合尔决议》,巴基斯坦呼之欲出。
“巴基斯坦”是个人造词,1933年,由留学牛津的穆斯林学生“发明”,乌尔都语pak意为“纯洁的”,stan即“土地”、“国家”,同时,该词前5个字母分别是旁遮普、阿富汗、克什米尔、伊朗、信德五地的首个字母,后3个字母是俾路支斯坦的后缀(只是没有普什图的印记),英属印度西北的五个地区中穆斯林占多数。1906年成立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真纳率领下,坚持印度“分治”并建立包括所有穆斯林的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根据《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以英联邦内自治领地位宣告独立,领土包括西巴(现巴基斯坦)和东巴(现孟加拉国),两地间被印度隔开1600多公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