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现任皇帝的妈妈做太后,还是前任皇帝的老婆做太后?

看到这个问题,想必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清朝同治帝时期,两宫皇太后并尊——母后皇太后钮钴禄氏,也就是慈安皇太后,以及圣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慈禧皇太后。这两宫太后一个是先帝奕詝正宫的皇后,一个是母凭子贵的妃嫔

自古以来,东方世界嫡庶尊卑有别,先帝的正宫嫡妻在新帝登基之后,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如果新帝并非先帝皇后所生,那么其生母能否被尊为太后就是个未知之数。

而所谓的“圣母皇太后”与“母后皇太后”,其实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称谓,不过是如今清宫剧创作者的杜撰而已。

长久以来,由于嫡庶的限制,新帝如果是先帝皇后的嫡出,那么自然就直接尊奉先帝皇后为皇太后;然而历史上以妃嫔所生的庶出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非常多,这个时候,新帝仍旧要尊奉先帝正宫皇后为嫡母,为皇太后;而其生母则为太妃,唐宋之后也可称为太后,不过地位仍旧在嫡母皇太后之下。

例如唐宋时代,皇帝非先帝皇后所出,无论是过继还是庶出,都只能尊奉自己的生母为太妃,如果尊为太后也不能加以封号,一般也就冠以姓氏作为区分。

真正两宫皇太后同时出现还是在明朝宪宗时代,明英宗嫡妻钱皇后膝下无子,而宪宗朱见深是贵妃周氏所生。英宗驾崩之后,仁慈宽厚的钱氏被尊为皇太后,而蛮横的周贵妃凭借是皇帝生母的身份,再三破坏礼法与英宗遗诏,强行让皇帝尊自己为皇太后,甚至欲排挤钱皇后,以庶夺嫡。

所以,先帝皇后成为皇太后名正言顺,而新帝生母成为皇太后不是不可以,但地位仍旧低于嫡后,否则就是逾越礼法。

古代是现任皇帝的妈妈做太后,还是前任皇帝的老婆做太后?

前两年热播的大型历史古装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刘涛所饰演的惠后,对着已经故去的秦惠文王的其他嫔妃大喊道:“我是先王的正宫王后,是所有先王儿子共同的母亲!”虽然这只是影视作品的演绎,但也说明了古代历朝历代皇帝的嫡皇后,拥有着极高的身份和地位,不仅是自己她的皇帝丈夫在世时,即便是皇帝去世,依然有极高的地位。另外一个故事也能说明嫡皇后的地位,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他的生母一直存在着疑问,朱棣一直宣称他的生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皇后,也就是马皇后,但是明朝史料记载,朱棣真正的生母是碽妃,而非马皇后,而朱棣一直宣称马皇后为自己的生母,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自己皇位的合法性。由此可见,皇帝正宫的嫡皇后,地位始终高于其他的妃嫔,不管其他妃嫔所生的皇子是否继位大统,再请安时也是先拜嫡皇后,再拜生母。

清朝以前,由于基本都是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并且即便是庶出的皇子继承,嫡皇后能活到那个时候的也不多,所以很少出现先皇嫡皇后与皇帝生母妃子同时存在的情况,即便有也是优先尊称先皇嫡皇后为太后,自己母妃的地位与称号另行安排。

在清朝时,一方面是由于清朝皇帝的继位并没有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执行,同时,清朝皇帝宣扬忠孝治理天下,新皇帝登基,在册封先皇皇后为母后皇太后的同时,册封自己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于是出现了两宫皇太后并立的现象,最为出名的两宫太后并立就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了。而在地位上,母后皇太后的地位要高于圣母皇太后,也是对于嫡皇后地位的尊重。

古代是现任皇帝的妈妈做太后,还是前任皇帝的老婆做太后?

两宫并尊,嫡妻为嫡母皇太后,生母为圣母皇太后,一般圣母皇太后要比嫡母皇太后低一个等阶的

古代是现任皇帝的妈妈做太后,还是前任皇帝的老婆做太后?

古代男人都可以娶几个老婆,大老婆叫妻子,其余的老婆叫妾。皇帝的妻子就是皇后,皇帝的妾就是妃子。根据旧时的礼教,妻子是所有孩子的母亲,叫做嫡母,生母如果是妾,根本就没有地位。

过去历史上,皇太后一直就只能由皇帝的嫡母来担任,也就是前任皇后升为皇太后。到明朝才有两宫并列的情况,就是皇后以先皇的皇后的资格升为皇太后(也就是以继位皇帝的嫡母的身份升为皇太后),而继位的皇帝的生身母亲以生母的身份也升为太后。清朝延续了明朝的这个做法,所以才有两个太后并列,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西太后那拉氏(慈禧)了,她就是跟东太后(慈安)并列的

古代是现任皇帝的妈妈做太后,还是前任皇帝的老婆做太后?

明之前,皇帝驾崩之后,继任者如果是儿子就给原来的皇后尊称皇太后,且如果自己的生母并不是皇太后,那么皇帝生母好点的会得到一个皇太妃的称呼,差劲的有可能连地位都没有——如果皇太后过于强势的话。如果继任者是弟弟,那么哥哥的皇后一般会加一个尊号,称昭德皇后之类的,以便与自己的皇后区分,至于其他妃子们一般就没啥特殊待遇了,保持现有地位守空房是也。

明宪宗开始有两宫皇太后之设,一个是原来的皇后,还有一个是皇帝生母。这两个皇太后理论上是由皇后升职过来的地位更高一点,名头也更响亮点,但是实际情况都是皇帝更接近生母,因此这样一来,正宫皇太后其实不怎么吃得开。后来的清朝基本延续明朝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明英宗与明代宗兄弟两个(不是一个妈)。这两人年龄只差三岁,代宗被推上去的时候英宗与他的老母与后宫团都活着,所以代宗给时任太上皇的英宗的皇后、亲妈都加了尊号,以便区分自己的皇后与亲妈。这么庞大的皇后与太后团基本上是空前绝后的(南北朝那些乱搞同时立了好几个皇后的不算)。

古代是现任皇帝的妈妈做太后,还是前任皇帝的老婆做太后?

一般来说,旁支入继大统,往往压根不会有太后太妃的名号考虑。

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汉灵帝当皇帝,给自己的母亲一个皇后封号,但没有追封父亲为皇帝,那么这个皇后是谁的皇后?历史上一直被吐槽。还有一个是明世宗嘉靖帝的大礼仪事件,争取追封自己过世的父亲为皇帝成功,稍带母亲也就成了皇后。

此外宋孝宗,清朝光绪宣统登基,几位皇帝的生父生母都没有皇帝皇后封号。

而庶子为帝,则是另一种情况。如果是立庶子为太子,往往会同时换皇后。比如汉景帝立汉武帝,就是典型。北魏流行立子杀母,也就不存在这问题了。

到了明朝,出现了两位太后同尊的现象,但嫡庶之分仍在,一般原配为母后皇太后,嫡;皇帝生母为圣母皇太后,庶。死后上谥号,母后皇太后祔庙,圣母皇太后不祔,就是明证。

清承明制,但两位太后都祔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