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汶是如何从印度尼西亚独立的?
面积大约1.5万平方公里的东帝汶是世界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之一,东帝汶人口160多万,于1999年脱离印度尼西亚,2002年正式成立,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
东帝汶原本是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随着荷兰帝国在海外的不断扩张,葡萄牙的地盘越来越小,1859年葡萄牙与荷兰签订的条约,重新划分了在帝汶岛的势力范围,葡萄牙控制了东帝汶。二战以后,葡萄牙将东帝汶升格为海外省,后同意其进行自决。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帝汶因为是否独立,或者并入印度尼西亚而发生内讧,最终印度尼西亚趁机出兵,将东帝汶变成了印尼的第27个省。
然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印尼国内本身元气大伤,局势不稳,对于东帝汶的控制力也随之下降。加上联合国等外部的干涉,印尼被迫同意东帝汶再次进行自决,最终,2002年,东帝汶成为了21世纪第一个诞生的新国度。
东帝汶经济非常落后,是世界上最落后国家之一,但是资源非常丰富,除了森林、黄金、渔业资源,东帝汶还有大量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东帝汶是如何从印度尼西亚独立的?
位于东南亚的帝汶岛面积30777平方千米:该岛西部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努沙登加拉省,东部则属于独立国家东帝汶。严格意义上这个并不大的岛屿其实分成三部分——在帝汶岛西部的印尼国土包围之中有着东帝汶的一块飞地——欧库西地区。位于帝汶岛东部的东帝汶全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国土面积约14874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人口数量在160万左右。作为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东帝汶在世界上极没存在感,同时2002年5月20日才正式独立的东帝汶也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
之所以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岛屿又被分割成为两个国家的领土其实是近代殖民主义导致的——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岛上的土著居民并没形成自己独立的成熟文明,兴起于苏门答腊岛的室利佛逝王国和兴起于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国都曾先后统治过帝汶岛。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1613年荷兰侵入帝汶岛,1618年荷兰在帝汶岛西部建立基地,葡萄牙的殖民势力被排挤到东部地区。1859年葡、荷两国以条约的形式正式分割了帝汶岛:东部划归葡萄牙,西部则并入荷属东印度殖民地。1942年日本占领了荷属东印度和帝汶岛东部,二战后帝汶岛东部成为澳大利亚托管的地区,但不久葡萄牙就恢复了对帝汶岛东部的殖民统治,葡萄牙于1951年将东帝汶改为葡海外省。与此同时原荷属东印度则独立成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荷兰治下的西帝汶并入独立后的印尼。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42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非自治领土",由葡萄牙管理。
1974年4月25日爆发的葡萄牙康乃馨革命推翻了独裁政权,新政府开始推行非殖民化政策。1975年葡萄牙政府允许帝汶岛东部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在这一过程中当地出现了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政治势力。1975年11月28日革阵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1976年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第27个省。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要求印尼撤军的决议,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权利。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问题。1982年联大表决通过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从1983年至199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的斡旋下葡萄牙与印尼政府就东帝汶问题进行了十几轮谈判。当时世界各国的地图上只标明印尼有26个一级(省级)行政单位——东帝汶从未被看成是印尼的领土。印尼为强化对东帝汶的统治一方面在该地加紧移民,另一方面还采取种族清洗和文化灭绝政策,试图以此从肉体和精神上彻底抹去东帝汶人民的特性。据联合国报告称:在印尼占领东帝汶期间印尼的种族清洗政策一共造成当地超过18万人丧生,占今天东帝汶总人口的10%以上。然而印尼的种族迫害政策不仅没平息当地人的独立意识,反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独立运动。印尼是由大约17508个岛屿组成的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全国一共有300多个民族,而主体民族爪哇族只有1亿人左右,不到印尼总人口一半,复杂的地缘格局和民族关系使印尼中央政府一直缺乏对地方的向心力。越来越声势浩大的东帝汶独立运动开始使印尼担心这会给西帝汶、亚齐、伊里安查亚等省制造一个效仿的榜样,因此迫切想要尽快平息东帝汶的独立运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印尼苏哈托政权下台。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印尼国内本就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扩大,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局势,而东帝汶这一老问题也再次爆发出来。1999年1月新上任的印尼总统哈比比为换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而表示同意东帝汶以全民公决的形式决定自身命运。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就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签署协议。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的决议,8月30日在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的主持下举行了东帝汶全民公决。在东帝汶的45万登记选民中约有44万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5%赞成独立。当天印尼总统哈比比总统表示接受投票结果。然而印尼在东帝汶经营多年,直到此时东帝汶境内还有印尼一手扶持起来的超过3万的民兵力量。在印尼军队的支持下东帝汶内部的亲印尼派一举捣毁了首都帝力几乎所有建筑物,东帝汶全境约70%的经济设施遭到亲印尼派人士的破坏,20多万难民逃到西帝汶,众多反印尼的东帝汶人被迫逃进山里,数万人被抓到西帝汶……印尼试图以这种方式迫使东帝汶选择归属印尼的自治地位,同时又以东帝汶局势不稳作为理由而继续留在当地维持秩序。然而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之声,联合国随即组成以澳大利亚为主的8000人维和部队于9月20日进驻东帝汶,印尼军队和亲印尼派被迫撤至西帝汶。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东帝汶退出印尼。同月安理会通过第1272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1999年11月东帝汶成立了具有准内阁、准立法机构性质的全国协商委员会,2000年7月东帝汶首届过渡内阁成立,2001年8月举行了制宪议会选举,9月15日成立制宪议会和第二届过渡内阁,2002年4月举行总统选举,东帝汶独立运动领袖沙纳纳·古斯芒当选。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宣布成立并得到联合国的承认,东帝汶民主共和国由此成为本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
东帝汶是如何从印度尼西亚独立的?
1520年之前,帝汶岛先后被苏门答腊和爪哇的王国统治,其时,印尼远未形成今天的规模和大一统。葡萄牙人对帝汶岛的兴趣更多聚焦在当地紫檀木等特产上,16世纪末进入印尼的荷兰人也不甘示弱,于1613在帝汶岛西部建立据点,逐渐将葡势力排斥至岛屿东部。1859年,两国终以条约划定该岛东部+欧库西属葡萄牙,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印尼独立前名称)。1864年东帝汶曾划归澳门辖区,1926年改为葡直辖殖民地。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澳大利亚支持当地游击队坚持抗击日军,三年间有5万多东帝汶人丧生,占当时人口12%,成为二战死亡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战后葡萄牙势力卷土重来,1960年联大第1542号决议承认东帝汶归属葡管理。1974年葡右翼独裁统治垮台,葡新政府于1975年宣布将以全民公决方式让东帝汶人民决定自己的未来。
成立不久的三个东帝汶政党在决定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关键时刻陷入尖锐对立。1975年8月,主张维持现状的民盟发动政变,排斥主张并入印尼的民协,逮捕主张独立的革命阵线成员。革命阵线在随后的反击中占领了东帝汶大部,于同年11月28日宣布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不甘心革命阵线独享独立成果,民盟与民协联手,宣称东帝汶是印尼的一部分。觊觎该地多时的印尼趁此天赐良机,于东帝汶独立建国的第10天、12月7日出兵数万一举攻占其全境。
1976年5月,东帝汶“人民议会”通过“一致同意东帝汶同印尼合并协议”。7月,印尼国会以特别法案将东帝汶划为其第27个省。然而,世界各国的地图上仍标明印尼只有26个一级(省级)行政单位——东帝汶从未被看成是印尼的领土。联合国也一直承认葡萄牙为东帝汶的管理者,并以联大决议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自决权”。只因当时冷战背景下印度支那“红彤彤”加剧了西方对共产主义恐惧,听任印尼放手镇压东帝汶左翼势力。
印尼强占东帝汶的核心考虑并非疆土扩大不到1%,将军们最担心独立的东帝汶扯断整个群岛国家的统一链条,为亚齐和伊里安查亚等树立榜样。占领者先后经历帝力人民起义,古斯芒领导的游击战袭扰。投入数亿美元用于经济开发未见成效,教科文卫等政策得不到当地人认可。军队常驻耗费巨大,当地财富被腐败官员和将军中饱私囊,境内伊斯兰教和天主教教派对立、统一与独立势力的矛盾日益加剧。印尼一手扶持的民兵力量超过3万,为1999年9月震惊世界的动乱埋下伏笔。
1999年5月5日,安南秘书长与印尼、葡萄牙外长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东帝汶全民公决的协议。8月30日,45万当地登记选民几乎全部参加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投票,约78.5%的有效选票选择独立。动乱由此而生,在印尼军队支持下,东帝汶民兵和暴民走上街头,捣毁了帝力几乎所有建筑物,全境约70%的经济设施被破坏,20多万难民逃到西帝汶,众多反印尼的东帝汶人被迫逃进山里,数万人被抓到西帝汶……然而,印尼又一次失算,哈比比的赌注是东帝汶人会选择归属印尼的自治地位,而国际社会同声谴责动乱的导演者印尼,联合国随即组成以澳大利亚为主的8000人维和部队进驻东帝汶,印尼军队和暴民被迫撤至西帝汶。2002年5月20日,独立的曙光第二次降临。现今东帝汶定下三个重要政治节日:5月20日建国日,11月28日(1975年)为独立日,8月30日为独立公投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