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跟匈奴势不两立,为何匈奴人却爱娶汉人女子为妻?

有些国人很不喜欢韩国,但很喜欢韩国的艺人;有国人很厌恶日本,但很喜欢日本的产品,这都是很常见的。汉朝与匈奴之间彼此杀伐了数百年,并非是因为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汉朝女性温婉如水,与粗犷彪悍的匈奴女人完全不同,对于匈奴来说,汉朝女性自然更受欢迎。

匈奴地处苦寒之地,土地贫瘠,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的天气,就非常容易受到饥荒,难以生存,所以匈奴经常进入中原进行劫掠;而对于中原来说,敌视匈奴一方面是匈奴主动挑衅,另一方面也是华夏文化所造成,所谓的“华夷之辨”,使得汉朝将匈奴视作蛮夷,难以容忍。

汉朝,大量的汉朝女性和亲漠北,成为安定匈奴的重要因素。当时,汉朝经过秦朝末年的动乱与多年的楚汉争霸,国力衰弱百废待兴,汉朝之初施行“无为而治”,在外交之上,汉朝对匈奴和亲,将宗室女或者宫人封为公主远嫁,带去大量的陪嫁。对于生产力落后的匈奴来说,汉朝女人就意味着大量的财富,也获得了与汉朝讨价还价的资本。

而后来,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局势扭转,能够迎娶汉朝女子,也成为了保证匈奴生存的重要因素。

汉朝跟匈奴势不两立,为何匈奴人却爱娶汉人女子为妻?

匈奴人爱娶汉人女子为妻,这是因为汉人素质较好,汉人务实朴素、吃苦耐劳,且特别会持家。历史以来,外邦国家对汉文化是极度的崇拜

匈奴也出于不断增加人口的考虑。为了保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让匈奴的人口持续增长,这也可以讲,目的是用来对抗汉朝的一种策略。同时,汉人留下来,对匈奴这种文明比较落后的国家,是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帮助)。

据《史记》、《汉书》记载,历史上汉人因某种特殊原因流落到匈奴国家的,大部分都有娶妻生子的经历。

首先就是张骞,他在出使大月氏的途中,不幸被匈奴人抓获,在匈奴国家流亡长达十几年(史料记载)张骞曾娶了一名胡人女子为妻(匈奴人强迫张骞娶了胡人女子)。

“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比如为汉守节十几年的苏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尽管受到这样残酷的待遇,他们仍让苏武娶胡人女子为妻,从匈奴回来后还生了儿子“苏通国”。

又如:因战斗失败被俘的军人,比如李陵也是娶了胡人女子。他在兵败后被俘虏到匈奴国家,但单于为拉拢李陵,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此后李陵的后裔在匈奴里繁衍生息,形成了强大的黠戛斯族,如今黠戛斯人演化成了吉尔吉斯坦人

《盐铁论》:“匈奴处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天所贱而弃之。无坛宇之居、男女之别。”

从军事角度来说,匈奴人也十分希望汉男子来本族通婚。

根据历史记载,匈奴最强盛时期的人口不过“汉之大郡”,而汉朝时期的一个大郡,人口大约在150万左右,匈奴的人口数量差不多也就在这水平线。为了能够长期跟汉朝对抗,匈奴必须要维持更多的人口。

由于草原环境恶劣等原因,匈奴人除了会优待汉朝精英人士,也会让秦朝普通百姓和匈奴女子通婚。据《史记》记载:

卫律为单于谋划,“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共守之”。颜师古注说:“秦时有人亡入匈奴着,今其子孙仍号秦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