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杨坚取代北周一统天下,北周鲜卑人会把汉人鲜卑化吗?
不可能,北周本身就已经是高度汉化的鲜卑人群。北朝从北魏时代就已经开始全面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全面使用汉语、汉字,严禁鲜卑语,尊奉孔子与儒家文化。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后来,西魏逐渐演变成北周,东魏要变成北齐。北周继承了北魏的风俗文化,仍旧禁止鲜卑语的使用,继续推崇儒家文化,已经汉化数百年的鲜卑人,早就已经与汉人没太多的差异,无论语言还是衣冠、制度等。
(北周皇帝宇文邕与陈后主陈叔宝画像)
北周皇族仍旧推崇汉服衣冠,使用中原汉文化的礼仪制度,除了血统上仍旧还是鲜卑人,实际上北周的鲜卑人已经与汉人没有多少区别。而即便是北周末代皇帝宇文阐,也是一半鲜卑一半汉人血统,并非纯粹的鲜卑人。
当年鲜卑人建立的北朝,因为大规模深入汉化而得以真正入主中原,最终彻底融入了汉民族。然而因为这场彻底的改革,也让鲜卑人“尚武”的风气逐渐丧失。
假如没有杨坚取代北周一统天下,北周鲜卑人会把汉人鲜卑化吗?
如果没有杨坚,直接由北周统一中国,汉人会不会被鲜卑人同化?
其实如果历史真的没有杨坚,也没有什么元坚或者王坚,而是由北周统一中国,这么一个发展进程的话,汉人不用担心被同化,反倒是他们要担心:咱们强悍的大鲜卑人,如何才能不被汉化呢?
北周是哪打来的?北周和北齐都是从西魏和东魏那来的,如果再要挖坟的话,那就是北魏,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前身北代在五胡十六国时代是存在感相当弱的一个政权了,都城都定在现在的呼和浩特的和林格尔县,。虽说北魏共有20帝,享国148年,但乱世中的王朝,存在着实艰难,北魏也一样,最初几代,太难了。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398年迁都平城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元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北魏能飞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较于其他政权,他学习的能力相当强,其实也是汉化的速度相当快,也相当彻底。咱们看啊,那个时代,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夺取了汉族人的故地,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和蒙古人一样把良田改成牧场,把汉人变为奴隶或者杀个干净,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们,以汉人自居,改汉名,穿汉服,在汉人士大夫的建议下,改正朔,尊礼仪,比南朝汉人们建立的政权,简直不要更有汉族范儿。在这样的情况下,胡汉通婚是常态,汉化的路走得又急又稳。
北周的主要成分,还是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它走着的,仍然是当初的那条路,只不过是这条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文化上崇尚汉文化,后来几乎没两样,鲜卑文字没有了,汉字多漂亮啊,血统上也不再纯粹,审美也汉化了,谁能分得清谁是真正的纯种鲜卑人?——事实上也基本没有了。没有谁有这本事,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已经习惯了汉族的方方面面,成了汉人一份子。
杨坚接收了北周,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何况杨坚本身,也是有着鲜卑血统的,不但是他和他的王朝,就是后来的李唐王朝和他的支持者们,也是一样的,为了向大汉文化表示尊重,他们都表示自己是汉人的后代,至于真假,无所谓了,能推动历史前进的,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行,反正中华一家亲。
珠玉在前,叶之秋仍期待您的关注哈。
假如没有杨坚取代北周一统天下,北周鲜卑人会把汉人鲜卑化吗?
杨坚是普六茹家,与宇文家有任何不同?
其实北朝鲜卑,从孝文帝起,就彻底汉化了,所有人连姓都改了,以至于我们根本分不清什么很多人的血统。
反正鲜卑人也号称黄帝子孙,又全盘接受中华文化,完全可以按照圣人“在华则华”的原则,不纠结这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