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实行“剃发易服”,“易服”具体是什么样的改变?
汉服的特色是右衽、交领和无扣,而满清入关后禁止汉服,改穿满洲服装(立领、对襟与盘扣)样式完全变成了满式。无论是背叛明朝主动投诚满清的,还是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一律都要改变发型与服装,作为当时臣服于满清的一个重要标志。
原本的剃发易服因为受到江南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而废除,然而,后来投靠满清的孙之獬因为受到其他汉臣的排挤,一怒之下怂恿多尔衮重新发布“剃发易服”的命令。而剃发令之后,满清又施行“易服令”——就是既然头发已经剃了,那衣服也应该遵循本朝的样式。除了道士、僧侣、戏子等少数人群之外,所有人都要废弃原本的汉式服装,改穿满洲人的服饰。
剃发易服以后,清朝男性的服装多变成了长袍马褂,袖口呈马蹄状,无论男女,衣服整体都呈现类似于棺材板样的直统统模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