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仅在位13年便暴毙身亡,背后隐情如何?
雍正去世的时候,享年57岁,虽然算不上长寿,但是这个年纪也不算是短命了。关于雍正的死,除了各种暴毙的疑点外,最多的就是说“过劳猝死”。
雍正在位十三年,确实勤于政事,他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建立军机处,对康熙年间朝廷的财政亏空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解决。
根据内务府记载,雍正在位十多年,平均每天休息四个小时,一年里也就他生日的时候会休息放假,纵观中国历史,像雍正这样勤于政事的皇帝真的非常罕见。
雍正最著名的就是对青海用兵,在西南改土归流,秘密建储,设立军机处以及大力整顿贪污,尤其是整顿贪污,雍正手段凌厉,朝野上下胆战心惊,基本没有官员敢贪污受贿。
这样的工作狂,猝死也是很正常的。另外也有说法就是,雍正迷信炼丹,造成了身体的虚亏而暴毙。。。
雍正帝仅在位13年便暴毙身亡,背后隐情如何?
关于雍正皇帝的突然驾崩,有很多种说法,毕竟雍正皇帝还很年轻,不到58岁。
要知道,康熙皇帝在位60年,寿命将近70岁。所以很多人觉得雍正皇帝的死亡是一个意外事件。
关于雍正皇帝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刺杀说民间传说雍正皇帝是死于吕四娘之手,吕四娘是吕留良遗落民间的女儿。后来成为刺客,他与雍正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刺杀雍正皇帝纯粹是为了报仇。
当然,历史上的雍正皇帝被刺杀的可能性很很小。冷兵器时代,刺杀皇帝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要知道大内高手如云,民间的刺客是很难行刺成功的。
就算能够行刺,也不可能安全脱身。所以刺杀说很难令人信服,一般只有民间的野史和小说认为雍正皇帝是死于刺杀。
其二、死于过度疲劳很多历史学者认为雍正皇帝是死于疲劳过度,也就是过劳死。
雍正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勤政爱民的一个皇帝,他每天要批阅大量的奏折,可以说是日理万机的皇帝。
他在短短的10来年的时间,朱批奏折是清朝皇帝当中最多的,他甚至还发明了密奏制度。全国有几百个大臣拥有密奏的权利。
所以,雍正皇帝每天都要批阅很多奏本,而且对大臣的奏本还要认真的阅读和亲自批示。
想一想,咱现代人朋友圈有多大呢?如果你有几千个朋友,而且每个朋友都要回复,做得到吗?雍正皇帝每天都要面对很多大臣的奏本,而且必须要及时阅读,还要亲笔批示。
这是多么艰苦的事情,还仅仅是他日理万机当中的一件事情而已,他还有很多军机要务和朝廷的日常事务。
所以说他10多年的时间,做了几十年的事情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可能是活活累死的。
其三、中毒说雍正皇帝喜欢追寻长生不老药,经常服用各种莫名其妙的仙丹蜜丸。
所以,他的死可能与过度食用这些有毒的物质引起的,当然这些都是推测。
雍正皇帝到底是死于什么原因?为何会这么快离世?可能还是一个历史之谜。
仔细推敲后,我个人认为,雍正皇帝可能是操劳过度。还有压力比较大,当时社会舆论对他非常不利。再就是不善于养生,以及喜怒无常的性格。这些性格因素,可能也对他的寿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我觉得这应该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毕竟雍正皇帝只活了57岁,他于1723年继位,在位只有13年。
而他的父王康熙皇帝活了70来岁,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也活了90来岁。所以,他的驾崩,确实是非常可惜的,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我是@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热心评论和分享!
雍正帝仅在位13年便暴毙身亡,背后隐情如何?
谢邀!
别看雍正在位只有短短十三年,但雍正并不短寿,只不过是因为即位年纪较大罢了。
首先,康熙是在1722年底驾崩的,那时雍正已经45岁了,早已过了壮年。到雍正十三年他暴毙时,已是58岁了。
在那个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古代,58岁并不算短寿。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但他的寿命也只比雍正高出十年而已。所以,雍正执政期的短暂,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有个高寿的父皇。
其次,就是工作压力和强度过大。其实雍正还是四爷的时候,身体素质还是蛮强的。但是他即位所面临的危机和压力却空前的大。
康熙虽是一代雄主,但晚年殆政严重,为政过宽,导致吏治腐败,偌大的清王朝国库却只有区区几十万两存银。
而即位之初,雍正还要面临八爷党的咄咄进逼。
但为了扭转困局,雍正还是顶着各种压力,推行改革。他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改革,虽然都对清朝的国计民生有极大的帮助,然而却极大的触动了广大特权阶级的利益。
于是他们制造各种留言和谣言,抹黑妖魔化雍正,明里暗里抵抗改革。使得雍正举步维艰,每一项政策都需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阻力。
而雍正本身又是个工作狂,他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勤政的皇帝,每天工作至深夜,据说平均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因此,在压力和强度的重重打压下,雍正身体每况日下,最终不得不依赖丹药,又进一步恶化他的身体。这就导致雍正日后的暴毙!
雍正帝仅在位13年便暴毙身亡,背后隐情如何?
原因有四:
一、雍正即位时已经45岁了,当了13年皇帝,也就是说活了58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帝王中算不错了,比他早死的皇帝多的是。、
二、雍正十分勤政,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长此以往,怎能不油尽灯枯。
三、雍正晚年迷恋仙丹,加速了他的死亡时间。
四、雍正性子很急,急性子的人往往比慢性子的人命短。
雍正帝仅在位13年便暴毙身亡,背后隐情如何?
雍正登基的时候44岁,死亡的时候57岁,他老爹康熙活了68岁,在位60年,看起来,雍正似乎有那么点短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如此这般“英年早逝”呢?
有关于雍正的死亡之谜说法很多,各种牵强附会,有反清势力故意传播的被吕四娘刺杀、有民间传播的被宫女、太监在熟睡时用绳子勒死,这总说法明显是把明世宗的事情安插到了清世宗头上。而这种说法的动机,估计也是因为雍正执政时期比较刻薄,真正做到了孤家寡人,遭了文臣们的某些“不爱戴”行为。
其实雍正某些方面还真有点像明世宗嘉靖,两个人都比较刻薄寡恩,只是嘉靖比较喜欢深居宫中玩提线木偶的游戏,而雍正比较勤快,时时刻刻要把大权握在手中。有一种说法,讲雍正是死于太过勤政,夸张说雍正干一年只休一天,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过了。
历史上另外一个鼎鼎大名的劳模皇帝朱元璋,可是活到70岁的哦。虽然四爷从小长于清宫,不像老朱从小就放养,后来前半生都是在战争中度过,可满清向来重骑射,四爷的身体素质应该也不会太差 ,儿子乾隆不也活到了88岁的么。
清末民初时有学者提出:“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或出有因。”
当代学者杨乃济先生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等第一手资料,撰写了《雍正帝死于丹药毒发旁证》一文,康熙皇十四子(胤禵)之第七代孙,从事清史研究工作的金恒源认为,杨乃济先生的论述是客观、可信的。
雍正年轻时候好佛、崇道(好矛盾的宗教信仰),据说他做了皇帝以后,求仙访道、乞求长生,更是为此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把道士请进宫,还待以上宾为他炼丹服用。由此可见,明清两位世宗陛下都有嗑药这种相同爱好啊,不过明世宗比雍正多活了三年。由此可见嗑药这个事情是相当不靠谱哎。
其中有一份史料上说,雍正死亡的时候“七孔流血”,七孔流血是严重的中毒反应,而道士所炼的丹药中国汞、铅、朱砂等矿石含量比较高,又都是高温烧锻而成,热性很大。十三阿哥允祥去世后,为渴求长生不老,雍正加大剂量服用丹药导致中毒,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后来乾隆登基活,驱逐宫中道士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些问题。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雍正长期贪图女色,乱服用春药。
金恒源认为,雍正执政的十三年里,基本上处于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状况,他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请同胞兄弟辅助有遭拒绝,由此可见雍正做人真的是好着急的说。在雍正七年摆平政敌以后,雍正就开始相对“闲”了下来,而一旦闲了下来,后宫也就不宁静了....
当然这种说法我本人持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性生活这个事情,很难讲得清楚什么程度算是严重透支体力导致死亡。
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服用丹药所造成的各种伤害,最后导致雍正猝死。至于更多的真相,或许已经隐藏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雍正帝仅在位13年便暴毙身亡,背后隐情如何?
雍正皇帝44岁高龄继位,在位12年零八个月,在他执政期间,整治贪官污吏、改土归流、大兴文字狱、重农轻商、迷恋道教。后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暴君,也有说他勤政爱民,作为康乾盛世的清朝,他的功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一代名君在不到13年就“病死”了,他的死至今是个迷,他的死也有几种说法,下面具体说说有哪些说法。一:自然病亡
▲雍正皇帝画像
雍正逝世时已经58岁“高龄”了,在17世纪人类平均寿命不过40岁,在中国封建王朝大小83个,帝王多达559个,寿命超过80岁的才4个(梁武帝萧衍86岁、女皇武则天81岁、宋高宗赵构81岁、乾隆89岁),寿命超过70岁才11个,寿命超过60岁的才30 个。雍正58岁逝世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算是偏中上,只不过康乾盛世134年,他只占13年,相比与康熙61年、乾隆60年。他的13年显得时间太短,这得益于他父皇在位61年,等到他继承父业时就44岁“高龄”了,到他病逝已经58岁了,这个年龄已经超过大半中国历代皇帝,自然病亡这个说法在古代也能接受。
二:他(她)杀▲相传吕四娘刺杀雍正
野史《满清外史》、《清宫遗闻》、《清宫十三朝》记载,雍正是被吕四娘刺杀而死,还被割了头颅,导致下葬时只能用金头。持这种说法原因是“吕留良案,”吕留良是清初思想家、学者,早年参加抗清队伍,失败后归隐讲学并著有大量反清思想书籍。他死后四十余年,湖南文人曾静对吕留良的书籍非常崇拜,萌生了反清复明的想法,他写策反信命门人张熙送给岳飞后人川陕总督岳钟琪。然而岳钟琪不为所动并将此事上报雍正皇帝,结果导致吕留良后人被牵连。清庭为了泄愤将已故的吕留良父子开棺戮尸,族人除孙子辈被流放到黑龙江宁古塔终身为奴,其余族人都被诛杀,吕留良所著书籍被焚毁。野史为了贬低雍正,就来了这么一出吕四娘刺杀雍正。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吕家被抄时逃脱,从此隐姓埋名,为替祖父报仇并成为一名武功高强的剑客。她得知雍正在圆明园,于是飞檐走壁闯入寝宫,将入睡的雍正头颅割下逃走。
这种说法可信度极低,吕四娘只是民间传说人物,再者圆戒备森严,凭借一人之力行刺皇帝更本不可能。当然还有宫女勒死之说、林黛玉刺杀之说,这就更不可信了。三:疲劳过度而死▲大臣鄂尔泰的奏折,雍正的朱批
雍正可以说是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最勤政的皇帝,有活活被“累死”的说法。这种说法来源于现存4万余件批阅的奏折,其中汉文批阅的奏折35000余件、满文批阅的奏折6000余件。除了批阅奏折以外,雍正还要批阅各类题本,据统计雍正朝题本多大19万余件,也就是说雍正在位12年零8个月,一天至少要批阅10件以上奏折、40件以上题本。据说雍正一天睡眠不足4小时,批阅文件常常到深夜是常有的事。看到这个数据,如果世界君王勤劳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雍正肯定能拿第一名,不得不说是明君啊。被累死的说法也被很多学者认可,但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帝王很多,如朱元璋也是批阅奏折到深夜,还活到了70岁。所以这种说法也被质疑。
四:吞食丹药而亡▲清《雍正行乐图》
雍正迷恋道教在中国历代帝王是比较有名,雍正七年冬生过一场大病,总是好不了。于是他留给封疆大吏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下了秘谕,意思是要这些封疆大吏留意走访可以求仙的道士……对这事要保密。现存在中国档案馆和台北故宫就有雍正给封疆大吏寻找长生道士的密谕多达15份,而且都是一模一样的15份密谕。
原文密谕:“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倘遇缘访得时,必委曲开导,令其乐从方好,不可迫之以势,厚赠以安其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优待送至京城,朕有用处,竭力带朕访求之,不必预存疑难之怀,便荐送非人,朕也不怪也。朕自有试用之道。不可视为具文从事,慎密为之。”
据清朝《活计清档》记载,从雍正八年至十三年,秘密往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运送的黑煤高达192吨、木炭42吨,还有大量的铜、铁、铅、水银、硫磺,以及大量的杉木架、牌位、黄纸。《活计清档》是清朝绝密档案,之所以在这里记载就是保密,以往宫廷用的物资都有明账记录,而往圆明园运送的这些物资都是道士炼丹的必需品。事实证明雍正迷恋丹药确凿无疑,他不光自己吃,还有赏赐给大臣吃,通过年份来算,已经吃了几年了。《活计清档》有记载赏赐丹药给大臣:
圆明园来帖子说,委署主事宝善传话,内务府大臣海望,交来丹药一匣,配上精致些的匣子,赏给散秩大臣达奈。
通过帖子可以看出,丹药出自圆明园,这就和雍正死与圆明园有连接的关系。究竟是不是服用丹药中毒而死呢?《世宗宪皇帝实录》的记载说:
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发病,但照常处理政务。次日,两位皇子即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朝夕侍侧。到晚上七点(戌刻)后,雍正病势急转直下,已近危重,急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到寝宫前,鄂尔泰和张廷玉恭捧雍正御笔亲书密旨,宣布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第三天,子时,即凌晨一点,雍正去世。
清朝官方说雍正病死的,并没有说什么病,发病前后三天就死了,这就给后人留下不解之谜。但是雍正宠臣大学士张廷玉的《自撰年谱》说到,雍正死时“七窍流血,”甚至被雍正死状吓到了还用了“惊骇欲绝”一词。这就说明死的有点离奇。
就在雍正死后一天,继承者乾隆没急着办丧事,而是把圆明园的两位道士张太虚、王定乾赶走了,并对他们说:“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从乾隆赶走两位道士的言行,可以猜测雍正之死更定很关系。
雍正在圆明园命道士练丹,而且还吃了几年的丹药,练丹用材料大多为重金属对人体有害物质,雍正服食丹药而亡的可能性最大,中国自古很多皇帝希望长生不老,而服食丹药死亡的也很多。当然还有一个解开谜底方法,就是期待考古学家打开雍正陵寝(清西陵)!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