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为何要使用“崇祯”年号长达265年?
朝鲜的“小中华思想”,满清入关后,朝鲜认为华夏已亡,自己才是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者,依旧奉明朝“崇祯”为正统。
表面上,朝鲜王朝使用清朝年号,而实际对内,朝鲜仍旧使用崇祯年号。另一方面,朝鲜表面称清朝皇帝为天子,背地称其为“胡皇”。
尽管入清以后的朝鲜仍然奉行事大主义,表面上尊清朝为“天朝”,但内心却将清朝视为夷狄,严华夷之辨,由此带来了小中华思想的空前膨胀。
朝鲜自明朝灭亡后仍普遍使用崇祯纪年,“凡官文书外,虽下贱无书清国年号者”。朝鲜肃宗修建“大报坛”、朝鲜儒林修建“万东庙”,都用以祭祀明朝皇帝,来表达对明朝的感激与怀念,同时又无比鄙视满清,认为是“凶奴之入处中华”。
朝鲜为何要使用“崇祯”年号长达265年?
遵奉大明是朝鲜的基本国策
洪武元年(1368),大明肇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理想得以实现,确立其中华正统王朝的地位。朱元璋立国后,即定下德化外交政策。《皇明祖训》中言: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遂定下不征之策,作为与藩国交往的基本原则。而十五不征诸国中首列朝鲜。明朝与朝鲜交往中,从一开始就摒弃战争,从此开启了明朝德化外交之门。洪武二十五年(1392 ),李成桂废除高丽幼主,自立为王,建立政权。尽管朱元璋对李成桂篡夺王位,犯上作乱的行为并不满意,最初双方的交往亦颇不融洽,表笺问题、贸易问题,接二连三发生摩擦。但这并不影响李成桂对明朝政权正统地位的认同,李成桂一立国就定下了对明朝的事大政策,认同明朝为中华的正统。李成桂后人英祖撰文道:“至于皇朝,得国正大,规模宏远。毅皇殉社,往牒未闻。猗欤盛哉!”明朝得国正大,这成为朝鲜君臣的一致看法。因而一开国就奠定了其事大慕华的基调。
李成桂立国,即以“权知国事”的名义,派韩尚质以“和宁”、“朝鲜”请国号于明朝。朱元璋以为“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乃赐其国号为朝鲜,令朝鲜君臣甚为感激。
明亡后,朱元璋之赐国号被称为“大造之恩”。以“朝鲜”作国号,显示李成桂对王朝正统性的考虑,既从本国历史上寻找新朝的合法性,又通过箕子朝鲜接受周武王册封的传统,来争取明朝天子的册封,从而为其王朝获取宗主国的认同,以确立其正统性。请求中国皇帝赐予国号,在朝鲜历史上也仅此一次。李朝一开国就显示其对明朝亲附的态度,而当时多次出使明廷的朝鲜开国功臣权近,作诗颂道:
东国方多难,吾王功乃成;
抚民修惠政,事大尽忠诚。
锡号承天宠,迁居作邑城;
愿言修职贡,万世奉皇明。
正因此,朝鲜立国初就定下了“愿言修职责,万世奉皇明”之策,对明行事大之礼,极尽亲华之意。
明亡之后,朝鲜认同明朝、拒斥清朝的理论1.朝鲜与明朝的关系乃君臣父子,故不可不讲尊周。
《小华外史》载:“我邦之于明室,君臣之义,父子之恩,盖二百有余年”。故义则君臣,恩则父子也。“臣不可不祀君,子不可不孝敬父母”,故朝鲜要谨事大,诚尊周。明虽亡,作为正统的化身仍然存在,故必须尊奉。
2.朝鲜乃大明之朝鲜,尊周、尊明即是尊朝鲜自身。
李起淳(1602一1662)声称“朝鲜乃大明之朝鲜也”。朝鲜大儒宋时烈亦以明朝灭亡后,唯独朝鲜保有“大明天地,崇祯日月”,故不可不尊奉明室,崇祀明朝皇帝。而郭钟锡(1846一1919)论道,朝鲜乃“天地为大明天地,日月为大明日月,山河区域为大明山河区域”。因为:“方皇猷御极,车书礼乐,典章文物,固已协万邦、光四表而格上下矣。天地所囿,日月所悬,山河区域之所包,被服谣俗之所及,动植群生之所自乐,夫何往而非大明也!”即便崇祯后二百四十余年时,依然可“唤我作大明人”。
朝鲜英祖、正祖时期重要文臣成大中(1732一1809)对尊周的具体涵义进行过透彻的阐述:
尊攘大义,属国反为之主,而周之史无与也。如其周也,尊王之义安所施哉?吾故曰《春秋》幸在鲁也。明之于我,即周之于鲁也。况重之以万历之恩耶!然恩义一理也,未有无义而恩者,故恩莫大于君父,而义为之则。我之思明即我义也,不然,何其感人心而立人纪,若是之久耶?故上焉而皇坛崇其报,下焉而华阳阐其义,使我东免为夷貊之归,而焕乎其冠冕如日月之辉。黄河再清,必来取法,《礼》所谓广鲁于天下者,不其在斯耶?明虽亡,赖我而犹不亡也!
上文提到的“皇坛”、“华阳”含义:1704年明朝灭亡六十周年之际,肃宗国王在昌德宫后苑建大报坛,崇祀明神宗,英祖将崇祀对象扩展到明太祖和明崇祯帝。此后,大报坛就成为历代朝鲜国王崇祀明朝皇帝的祭坛,直到1908年被毁。华阳洞是宋时烈临终前遗命弟子所建的。1703年权尚夏等在华阳洞建万东庙,崇祀明神宗和明崇祯帝,以后就成为朝鲜儒林祭祀明朝皇帝的圣地。1830年代,明朝九义士后裔在朝宗岩建大统庙,崇祀明朝三帝和九义士。大报坛、万东庙、大统庙对明朝皇帝的崇祀被视作“崇明三义”。
朝鲜尊用明朝正朔最为突出的体现是在祭祀及有关墓志、墓碑上,朝鲜王室祭祀时用明朝年号,士大夫家祭则始终采用崇祯或永历年号,对其列祖列宗表明其始终是大明遗臣、大明子孙。
朝鲜为何要使用“崇祯”年号长达265年?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17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皇帝“为国捐躯”,统治华夏276年的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年仅7岁的福临坐上了北京城的龙椅。随着清朝掌控全国局势,“崇祯”年号走进“历史博物馆”。
然而,虽然明朝灭亡,但朝鲜却一直使用“崇祯”年号,用了265年之久,直至近代时期。那么,朝鲜为何把明朝的“崇祯”年号使用了265年呢?
福临登基
第一,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了朝鲜的国名,为朝鲜使用“崇祯”年号265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朝鲜半岛的历史悠久,根据《三国遗事》等资料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300多年,朝鲜半岛就出现了名为“檀君朝鲜”的古国。“檀君朝鲜”之后,朝鲜半岛又出现了“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等国家。
汉武帝时期,汉军曾占领朝鲜半岛北部。到了公元前1世纪,中国东北境内出现一个名叫高句丽的国家,后来扩展到朝鲜半岛北部,半岛南部陆续出现了百济和新罗两个国家,朝鲜半岛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公元676年,新罗统一整个朝鲜半岛。公元918年,朝鲜半岛出现“高丽王朝”。到了公元1392年,高丽将军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由于朝鲜国王都姓“李”,后人把朝鲜王朝称为“李氏朝鲜”。
朝鲜太祖李桂成
朝鲜半岛的国家深受“中华朝贡体系”的影响,其很多国王都要经过中国皇帝的册封,建立的政权要得到中国皇帝的承认,李成桂也不例外。
建国后,李成桂请求朱元璋批准李成桂建立的新国家的国名为“朝鲜”。朱元璋回复李成桂:朱元璋批准李成桂将“朝鲜”作为自己的新国号。
对于朝鲜而言,朱元璋承认“朝鲜”这个国名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因为在“中华朝贡体系”中,只有得到中国皇帝的认可,李成桂发动政变建立起来的朝鲜王国才具有“合法性”,李成桂及其后代才能放心的治理朝鲜半岛的臣民。
正因为明朝第一位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批准了朝鲜的国号,认可朝鲜王国的合法性,李成桂及其后代就把明朝作为中国王朝的“正朔”。
壬辰倭乱
第二,明帝国对朝鲜有“再造之恩”。
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壬辰倭乱”,也是万历时期著名的“抗日援朝战争”。
1590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统一了整个日本。随着丰臣秀吉在日本站稳脚跟,这位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客就决心对外扩张,拿下朝鲜半岛,进而占领明帝国的领土。
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一声令下,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等将领指挥15万日军浩浩荡荡登山了朝鲜半岛。在日军的猛烈打击下,朝鲜军队羸弱不堪,纷纷撤退。朝鲜国王李昖被迫向明帝国求援。
朝鲜求援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万历皇帝和君臣认识到,朝鲜半岛一旦失守,日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占领明帝国的本土。不管是出于捍卫“中华朝贡体系”的考虑,还是捍卫明帝国本土安全的考虑,明朝都必须支援朝鲜的卫国战争。经过平壤战役和碧蹄馆之战等多场战役的较量,明军把控住战场主动权。
此后,日军和中朝联军又在朝鲜半岛上反复较量。经过多年激战,日军于公元1599年战败撤军。明朝的军事行动打出了3个世纪的和平。
虽然万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但万历皇帝出兵朝鲜的举动是被中国历史和朝鲜历史所认可的。对于朝鲜李氏王朝而言,万历皇帝就是朝鲜的“再生父母”,没有万历皇帝的“重拳出击”,朝鲜的局势难以想象。
以上这两件事情让朝鲜成为明朝的“铁杆迷弟”,只要明朝大哥有难,朝鲜就得出兵帮助明朝。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的名义起兵反抗明朝统治,建立了后金政权。对于明帝国东北地区突然出现的后金政权,朝鲜政府自然不会承认。明军出兵进攻后金军队,朝鲜也积极出兵支援。
萨尔浒之战
1619年萨尔浒之战,朝鲜出兵和明帝国杨镐指挥的10万大军协同作战。但结果很不幸,朝鲜军指挥官向后金投降了。
虽然说朝鲜在支援杨镐的战斗中损失较大,但朝鲜支持明帝国抗击后金的“初心”是不会改变的。明朝将领毛文龙抓住机会来到朝鲜,在朝鲜境内的皮岛建立了极其稳固的抗金根据地,组织明朝军民拿起武器抗击后金进攻。
毛文龙的“敌后战场”成为后金最头疼的一颗钉子,以至于后金当局派出阿敏等人率领大军进攻朝鲜,消灭毛文龙。
1627年,后金将领阿敏出兵进攻朝鲜。1636年,皇太极指挥清军出兵34000人(一说12万多人)再次进攻朝鲜,俘虏了朝鲜国王。在清朝的武力压迫下,身为小国的朝鲜被迫向清朝称臣。
皇太极
虽然朝鲜向清朝称臣,但朝鲜官民是普遍不认可清朝的合法性。朝鲜有3位大臣——洪翼汉、尹集和吴达济,这三人始终坚持抗击清朝,最后被清军杀害于沈阳。朝鲜“三学士”殉国后,朝鲜肃宗李焞于1681年在南汉山城设立“显节祠”,纪念“三学士”为国捐躯的举动。
1681年是什么时间段?康熙皇帝在位20年了。虽然朝鲜表面上认可清朝,但朝鲜骨子里依然把抗击清朝而牺牲的烈士作为纪念对象,这就说明:朝鲜官方的实际立场依然在认可已经灭亡多年的大明帝国,以至于朝鲜将崇祯的年号用了265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