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死时还年轻,他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什么没有成为太后就死了?
第一,阿鲁特氏没有子嗣(据说是流产);第二,阿鲁特氏与慈禧为敌,若阿鲁特氏成为太后,慈禧就是太皇太后,权力势必会被削弱。
中国传统制度,只有皇帝的嫡母或者生母才能成为太后,同治皇帝染上花柳而英年早逝,无论是否曾经怀孕,阿鲁特氏最终也没能产下皇子。阿鲁特氏也想过过继贝子载治的第四子溥伦为养子,扶立为帝,但被慈禧所阻止。
按照规制,溥伦是慈禧太后的孙子辈,如果成为皇帝,那么阿鲁特氏必将以嫡母身份成为皇太后垂帘听政,而她是太皇太后,不再有理由掌控朝政,所以慈禧执意立自己的外甥兼侄子的载湉为帝,就是后来的光绪帝。因载湉与同治帝载淳同辈,所以慈禧仍旧能以皇太后身份执政,作为“皇嫂”的阿鲁特氏地位尴尬。
另外让慈禧忌讳的,就是阿鲁特氏是从大清门抬入宫中的元配皇后,地位尊崇。清朝祖制,除了皇帝本人,元配皇后非大清门入宫的皇太后不能废。阿鲁特氏之前的清朝,只有顺治帝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帝皇后赫舍里氏这三位元配皇后。
慈禧成为太后之前,是咸丰帝的懿贵妃,况且还有孝贞显皇后钮钴禄氏(慈安太后)。
同治皇帝死时还年轻,他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什么没有成为太后就死了?
同治帝可以称之为清朝最可怜的皇帝。他6岁就失去了父皇咸丰,因为他是咸丰帝的“独苗”,因此随及继位当了皇帝。因为他还是一个儿童,咸丰帝临终时给了安排了八位辅政大臣。然而,同治帝即位当年,咸丰帝的贵妃也就是同治帝的母后——慈禧,心狠手辣的慈禧就联合咸丰的正宫皇后——慈安以及恭亲王奕发动了“辛酉政变”,将八位辅政大臣一窝端了。
从此,两宫皇太后慈安和慈禧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代替同治帝来处理朝政。慈禧和慈安面和心不和,两人在咸丰帝活着时就开始争宠,守寡以后钩心斗角争权力,傀儡皇帝同治帝只能在两位太后之间充当电灯泡,其可怜的之处可想而知。
就这样,同治帝经过十的“苦熬”,在他16岁那年迎来人生第二春——娶媳妇。皇帝娶媳妇当然马虎不得。当然要在全国弄一次“选秀”大赛。但事实证明,选秀只是过程,而结果早已被两宫太后掌控。当然,明争暗斗的两位太后又各怀鬼胎,开始角力,慈安支持自己的姑表外甥女阿鲁特氏,而慈禧当主张以富察氏为皇后。
结果这场暗斗以慈安的胜利告终。一来当时的慈禧和慈安的权力一分为二,她没有一票否决权。二来同治帝明确表示更喜欢阿鲁特氏。
就这样,阿鲁特氏成了同治帝的皇后——孝哲皇后。
大婚之后,同治帝明义上开始开始亲政。然而,实际上朝中的权力依然被两宫太后把持。再加上慈禧一直不喜欢和拓压孝哲毅皇后,甚至几度要废掉这个儿媳妇。而作为“夹心饼”的同治帝对这个“婆媳”关系的处理也伤透了脑筋。
同治帝长期受两宫太后这两个女强人的压迫,而娶的媳妇也处处受制,两年后竟然来了个突然死亡。同治帝死后,留下22岁的寡妇皇后阿鲁特氏。
如果说同治帝是清朝最可怜的皇帝,那么阿鲁特氏就是清朝最可怜的皇后。同治帝活着的时候,她一直被慈禧虐待,毫无尊严可言。同治帝死后,阿鲁特氏被继位的光绪帝封为嘉顺皇后,慈禧更是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
2个多月后,在遭遇巨大的精神压力阿鲁特氏便一命呜呼了。相传当时的阿鲁特氏已经怀有同治皇帝的孩子。
3年后,同治皇帝与皇后阿鲁特氏被葬入清惠陵。
同治皇帝死时还年轻,他的皇后阿鲁特氏为什么没有成为太后就死了?
说到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就不得不说她的出身,他的父亲是蒙古正蓝旗崇琦,统计称,清朝共有114位状元,其中唯一一位来自满蒙八旗的,就是他的父亲崇琦。她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因为她的外祖父是郑亲王端华,端华的嫡福晋钮祜禄氏是慈安太后的亲姑姑。
出生在这么一个书香门第,阿鲁特氏自幼受到父亲的教导和熏陶,文化修养颇高。她容貌俊俏,书法娟秀,左手能写一手好书,美名传遍了满洲和蒙古各部。
同治十一年,满清皇朝举办选秀,阿鲁特氏成为少年天子同治帝大婚对象,顺利成为皇后。婚后同治帝与阿鲁特氏也是鹣鲽情深、举案齐眉。慈禧看了十分不喜欢,时常劝同治帝多去慧妃那,少去皇后那。后来同治帝就自己住在乾清宫。
意外在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就来临了,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载淳年仅19岁,就因患天花而死。在同治皇帝死后仅仅七十多天,年仅20岁的阿鲁特氏就跟着去世了,对于她的死因,一般都认为是自杀的,至于为什么要自杀,我想原因也不难猜,本来阿鲁特氏不死就是同治皇帝在保她,如今皇帝死了,慈禧太后还会放过她吗?
听说阿鲁特氏的父亲曾经问过慈禧,自己的女儿在皇帝死后很伤心,怎么办?慈禧说的是那就让她跟着皇帝而去吧,她的父亲就真的在给女儿的信中传达了这个意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