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提倡用方言报站名?

我在广州、香港、深圳乘地铁,觉得用普通话、粤语依次报站名挺好!有当地特色!

保护方言是很好,但是有些状况就无语了。去上海的时候,公交车三种报站名,普通话,英文和上海话,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让人无奈的就是,用普通话报站名的时候声音非常小,而上海话与英文报站名的时候就非常大声。公交车上本来就嘈杂,加上站名有时候会相似,这样报站名的方式实在够麻烦的。

中国这么大,北方还好说,一到南方,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有些南方的县,一个县都有好几种方言,方言的五花八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普通话确实要推广,每个地方的方言也要保护。

普通话是为了大家更好的沟通与交流,而方言是为了保持每个地方不同的特色和独特性,百花争艳才有趣。

应不应该提倡用方言报站名?

广州的地铁就是用普通话、英语、粤语报站名,粤语是广府的母语,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地方语言就是要保护、发扬光大,!你不懂、不喜欢可以不听,为什么要贬损他人?

应不应该提倡用方言报站名?

改革开放前,广东人基本不接触外省人,不看外省电视,不吃辣,语言,饮食,生活习惯自成一派,我们小时候的老师也是本省人,粤语授课,所以我们80后这一辈普通话大多也不好,我们的父辈,基本会听懂一半,不会怎么说,再老一辈,基本是普通话文盲,你说有没必要呢,当然现在年代不一样,有的家庭从小跟孩子说普通话,学校也是,很多小孩基本不会说了,当然普通话水平也比我们好,这个不知道好不好,留给时间去证明

应不应该提倡用方言报站名?

关于语言这方面很多人都争辩广东的粤语是方言还是语言,在国内是属于方言,但出到国外就属于语言是国际语言之一,为什么广东话可以成为国际语言而其他省市的地方语言却不能呢,很简单,相信大家都知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广东人选择出海去闯荡从而在异国扎下了根,也在异国快速的传播了粤文化,久而久之便有了今天世界各国的华人聚集地都使用广东话交流为主,也成为了当地的第一大到第三大使用语言不等,广东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常大......而广东的省会广州做为国际大都市也可以借此在公共交通上大力宣扬广东话

反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广东话比国内任何一个省市的地方话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都要大

应不应该提倡用方言报站名?

不应该。

但粤语不是方言,而是独立的语言。

是否同一种语言,要看未经学习和接触的情况下,母语a人士能否勉强听懂母语b,像东北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这些才是方言(官话方言),还有广府话、勾漏话、邕浔话、四邑话、高阳话、吴化话、钦廉话、儋州话和桂南平话才是方言(粤语方言),既然能互通,就没必要每种方言来一次了,用标准音(一般是语言区最大的城市,比如粤语区的广州)就好

应不应该提倡用方言报站名?

没有必要用方言报站名。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已经几十年,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标准通用语言,已经明确地被法律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车站也属于服务行业,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且服务对象来自于全国各地,范围大,地域广,为了更好的达到服务效果,宜使用国家通用的普通话进行广播。相反,使用方言只能服务一部分人,会给其他的众多人员带来诸多不便。有的人说,使用方言能够保护地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这不假。但不是什么时候说方言都合适的。车站又不是戏台,车站要完成的任务不是要演好戏,而是要把乘车的旅客服务好,让他们准时上下车,不要误车。所以在这里谈保护文化和彰显地方特色,不但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显得十分可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