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的简称一直都是越,为何在明清时期改成了浙?
这个简称是被广东省坑的。。。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一般来说,各个省份的简称都和自己的历史文化有关。例如河南简称豫,这就是豫州的意思;山西的简称是晋,这自然是三晋大地的意思。但是浙江的简称却是浙,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越才对。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便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一直到五代十国这1000多年里,浙江一直被称为越。
在宋朝统治时期,浙江被划为两浙路。元朝统一天下以后,将浙江等地划入了江浙行省。当时的江浙行省辖区很大,一直到了明朝建立之后,由于江苏成了直隶地区,所以浙江开始单独建省,而且被称为浙江省。从明朝开始,浙江作为省正式出现。
但是即便是这样,当时浙江的简称仍是越,而不是浙。从明朝初期到明朝灭亡,明朝官方在文件中对浙江的简称一直是越。
在清朝乾隆时期,有的官员仍简称浙江为越。只是由于闽浙总督这一辖区的出现,清朝开始逐渐称呼浙江为浙。只不过这一时期,浙和越可以相互替代,二者并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在清朝的末期,朝廷开始了洋务运动。其中的一项就是电报的出现,出现电报以后,各省都必须有自己的简称,当时的河北是直隶,因此可以第一个选择。起初,河北选择了燕,但是朝廷没有通过。没办法,这才选择了冀。问题是这坑苦了山东,因为山东本来准备上报的简称是齐。由于冀和齐的发音太近,最终山东方面改成了鲁。
其实浙江的命运也差不多,浙江本来准备上报的确实是越。问题又来了,广东上报的是粤。粤和越的发音几乎完全一样,为了方便识别,浙江只能将自己的简称改成了浙。
浙江省的简称一直都是越,为何在明清时期改成了浙?
中华文化五千年,悠久的文化赋予中国浓厚的历史韵味,中国各个省份的简称都很有寓意。比如重庆的简称为“渝”,寓意古渝州,山东简称鲁,是因为山东地区曾经有战国时期的鲁国在此建国,那么问题来了,浙江省在古代是越国以及古越族的地盘,为什么后来浙江的简称改为浙而不是越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浙”这个词代表着什么意义
在唐朝之前,江南是没有浙江这个地方的,这时候的浙江一直属于扬州或者江南东道管辖,直到公元758年,唐朝拆江南东道为浙江西道、浙江东道和福建道,浙江之名才由此而来,到了宋朝时期,则在该区域建立两浙东路、两浙西路。就浙江这一地名,是由于在江南东道北部区域,有一条具有独立入海口的河流,上游为新安江,中游为富春江,下流为闻名的钱塘江。其间,在今浙江省一带的钱塘江,由于江流弯曲,所以被称为“浙水”,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由此看来,“浙”这个简称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谢谢大家的阅读
浙江省的简称一直都是越,为何在明清时期改成了浙?
没什么根据,或许是因为杭州为首,又因浙江(钱塘江)在杭州所以简称“浙”吧。毕竟“越”给人的感觉应该以绍兴为首吧!而且“越”与“粤”音又重。哈哈哈,我瞎说的。
浙江省的简称一直都是越,为何在明清时期改成了浙?
浙江,原本为“折江”,其原因为,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中间会留兰江,因江道弯弯折折,所以名为折江,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读四声zhe江,而读二声zhe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