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很贵却很难吃的食物?

我觉得好吃的东西不论价格高低,但是有那种卖的特别贵,还贼难吃的食物,真心感觉非常坑,你们有哪些体验?

第一,北京烤鸭,说起这道菜真是全球知名的中国菜,也不是说不好吃,第一次吃的时候,觉得师傅片鸭子观赏性还是很强的,然后,觉得鸭皮挺好吃的,但是鸭肉没什么味道,不好吃。

第二,海参。在珠海吃的海参盅捞饭,300多一客,羹汤跟饭都不错,海参却实在不好吃,就像在嚼塑料一样。

第三,西湖醋鱼,在西湖边吃饭真特么贵啊,一盘西湖醋鱼200多元,之前知道杭帮菜甜,但没想到那么甜,鱼肉的味儿都被盖掉了。

第四,韩国参鸡汤,在济州岛,一份200多人民币,里面一只小鸡,可能炖法与咱们国家有不同,里面糯米红枣银杏放了多,味道怪怪的,有种糯米糊的感觉。

第五,生鱼片盖饭,上海的日本料理店,一份快200,也还好,不算太贵,出于好奇想尝尝生鱼片,然而,不好吃,虽然没有腥味,但确实没有味道,饭也被弄的滑滑的,实在无福消受。

有哪些很贵却很难吃的食物?

包子!对的~你没看错,但这很贵吗?

明确的说是的,它是一种非常有名的包子,价格不是普通那种包子能比的——“狗不理包子”!

每个去天津旅游的朋友,基本上都有吃过的,毕竟名气之大,不吃觉得遗憾啊!但基本上吃过一次没下次了。

单一笼“三鲜包子”,价格差不多50元了,关键还吃不饱,一笼就8个,小小的,一口就一个的那种。即使饭量不大的人,至少也得两三笼才管足,算下来一顿早餐包子要消费150元了,等于工薪阶层一天的工资。你说贵不贵呢?

贵就贵吧,本来去游玩吃饭图得是开心,初次去天津狗不理店,里面的服务态度令人心寒。服务员全程板着脸,没有一丝笑意,似乎在表露着“爱吃不吃……”

这倒跟“狗不理”字面意思符合啊~“不理”!是不是有意为之的呢?

应该不是的,在与的士司机交谈中,他讲了以前的狗不理包子服务态度蛮好的,价格也平民,味道算得上首屈一指,后来名气大了,变得脱离了最初的宗旨,完全变味了。当今的天津人不会去吃的,只有外地人尝鲜才吃那玩意。

我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很多特产美食都是如此,一旦功成明就,有噱头和品牌了,就开始瞎得瑟。变得不再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的了,只为了牟利,反正不还是大有人慕名而来,不怕。

更离谱的是车站附近的餐馆,一份快餐的价格比市面上贵三倍,还特么的难吃。好几年前,过年回家的路上,中途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休息,去里面餐馆就餐,饭是凉凉的,肉的口感怪怪的,勉强吃了一半,愈想愈没胃口。这还不算什么,后来腹部隐隐作痛,可想而知车站餐馆是多么敷衍了事。

除此,还有那些网红美食,和花里胡哨的、说得多营养,吹得上天入地的美食,一般都不用尝试,价格死贵,味道差。

佘小厨(完)

有哪些很贵却很难吃的食物?

去年年中的事,那时胖崽的朋友圈不是杨超越就是松茸:

从未吃过的胖崽怎么能甘于一直落后,斥450元巨资买下的那一刻,我的心已经骑着白马踏着七彩,幻想着周日送达我刚好回家,全家都能蹭我的光吃上最新鲜的松茸,我一定能成为家人心中杨超越一样熠熠生辉的不可替代

结果因为老板生意太好,周二送到,完美错过了我回家的日子:

那一刻,我终于恢复了记忆与恐惧:除了松茸跟汽水,我拥有的只有美团与饿了么;除了会点菜我什么都不会

从理论得知,新鲜松茸不立刻吃,就会变成折上折的残次品,花了450,胖崽躺输也要动弹一下,根据专家朋友的建议我主动选择了刺身吃法:

问题是怎么保证我真的削干净不是顺带吃土——多削一点,最后大概的形状是:

我像啃甘蔗一样啃松茸,天地豪迈,唯有胖崽

但一个人一口气吃1公斤松茸刺身,我可能要做十辈子乞丐才能还清这种奢靡,而周二,距离回家还有五天…新鲜松茸要在我家度日如年,除了防盗最关键就是保存问题了:

知乎给不了的答案还有专家朋友:

”削掉、处理干净、包…“看着好不容易包好的几个,故作镇定

专家朋友给了不想要的答案还有百度,何问题,只要用心多翻几页,总有一篇科普有你想要的答案:——“不削也可以,保留泥土更好”

我花光了整整两包维达的抽纸,每一根包的仔细程度就像当妈的大冬天给宝宝穿衣服,唯恐哪个角落,漏风。大概是这样,当时没顾上拍,拿纸巾筒代替就着廉价纸巾包没那么仔细:

对待松茸,胖崽显示出异于平时的远见,敏感的考虑到了——运送问题:新鲜松茸一出水就会脱水而死。我跟我妈可是隔着好十几个地铁站。躲过了世界末日的灾难,扛住了大悲狂喜的极端,却变质在半路上,我不能允许!

家里也不是没有雪糕袋子,但这种锡纸都没有,外表极端朴素的赠品,怎么配得上这堪称贡品

立刻京东物流下单:

外形图案很狂野,内衬很高级,除了实物大小,连一本书都挤不进

浮夸的我总是受到惩罚

经历了五天恨不得把行李箱锁都拆了防盗的夜晚,终于到了周日,一路小跑到了地铁站,愣住了,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我拿着保温棉袋,里面还有冰袋,冰袋里还有塑料袋,塑料袋里还有有一团团令人生疑略带潮湿的纸巾

如果安保大哥无情的把我扣下,要求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除了趴下伏法我还能做什么

还好,生活不总是那么艰辛,当松茸终于顺利送到我妈手里,我就像佛罗多把魔戒扔进末日火山,卸下了沉重使命,痛哭流涕,我终于要回到过去简单单纯的外卖生活了

而审视着经历了一周的松茸有点发黄,且与纸巾粘着,我妈锐利的目光仿佛在谴责我为什么没舍得用temple

一分钟后…

我妈发出像泰坦尼克号船长一样当机立断破釜沉舟的沉稳声音:

“立刻给除青菜外所有已煮熟或半熟的料理全加上松茸”

那一顿,连汤渣都被要求全部吃下

松茸,每一根都是钱

上一周,我终于变得成熟

有哪些很贵却很难吃的食物?

都说“民以食为天”,美味的食物总是让人垂涎欲滴,就算价钱贵也无可厚非。可超贵却难吃的食物,真的有人愿意买吗?

西班牙一种食物Angulas,就有这两大特性:又贵又难吃。Angulas在西语中,指的是鳗鱼的幼仔,这在西班牙算得上是最贵的食物了,可吃起来却什么味道也没有,口感还黏糊糊的,看上去就像一盘松松软软的蠕虫。就连名厨餐厅里的主厨都吐槽,这种食物没有味道没有颜色,连生菜都不如。而且据说,在过去,它还被用作喂鸡喂猪的饲料。就这样的东西,如今却有人愿意,花上几百欧元吃上一顿,到底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食物,在过去曾经是,西班牙底层人民的主食,而如今卖到一公斤8000块(1000欧元)的高价,原因就一个:物以稀为贵。

由于河流建起大坝,鱼类生存环境恶化,再加上人类过度捕捞,如今鳗鱼幼仔变得越来越罕见,价钱也就炒得越来越高,就算是口感不好,也还是成为了富人们炫富的“工具”。

你要是觉得,8000块已经是天价了,那接下来的数据,可要让人惊掉下巴了。在2016年,首批鳗鱼的售价,就炒到了每公斤4.3万。

鳗鱼幼仔这么难吃,价格还高得离谱,但对富人们来说,却依然是供不应求。

小编只能吐槽一句:富人们的世界,我们不太懂。作为普通人,还是吃点正常的食物比较好。小伙伴们,你们说呢?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的产品。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科技公元!

有哪些很贵却很难吃的食物?

我觉得世界上最难吃,又很贵的东西,当然又免不了被喷“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但是今天让我们盘点一下那些死贵死贵,但是也不见得好吃到哪里去的食物。

1.鱼翅

其实说到底,鱼翅根本就没有什么味道,怎么说也是熬制的高汤更加鲜美好吃,衬托出了它的口感,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替代鱼翅的,而且口感也都不差,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爱吃,但是还是要呼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种杀生的行当,我们还是尽量用粉丝来代替吧。

2.燕窝

跟银耳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差别,本身也是属于没有味道的那种,营养价值上,也跟银耳相差不大,那我们为何

3.雪蛤

木瓜炖雪蛤应该算是一道名菜了吧,但是当我知道了雪蛤是什么以后,就顿时觉得一阵恶心,表示再也不想吃了,要知道这样的一小会盅要残害对少只野生的林蛙?而且记得之前看过视频,也真的是非常残忍的杀戮,据说吃这样的动物激素,实际上并不会对身体有好处,所以还是不吃了吧。

雪蛤,学名“东北林蛙”,雌蛙的输卵管里的营养物质,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具有“滋补益精、养阴润肺、补脑益智”等功效。因其在寒冬中可冬眠长达五个月之久,因此得名“雪蛤”。——来源于百度百科

4.生的章鱼片

作为爱吃刺身的人来说,最爱的生食莫过于肥美的三文鱼了,上次在自助餐厅满心期待吃过一次生章鱼片,发现牙口不好的同学根本没有办法驾驭这索然无味的章鱼片,根本咬不烂好嘛?最终的结局是被我吐了收场,大概是自己没有见过市面吧。

5.火腿

虽然拥有拥有迷人的色泽和扑鼻的香气,作为一个江浙人来说,火腿的味道,依然是我觉得并不怎么好吃的,虽说在提鲜的功能上,火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发明了,但是放在菜里的味道,其实真的无感,并不觉得值这么名贵的价格。

6.blue cheese

我并不是一个不爱吃cheese的人,但是臭cheese的感觉,就好像是臭脚丫子的味道,或者说是死鱼的味道,那种长毛的外观和发黑的样子让人作呕,真是无法想象,为什么有人爱吃这个,还是中国的臭豆腐更容易接受啊!

有哪些很贵却很难吃的食物?

对这个问题,恐怕还不能简单的说贵,难吃这种话。

本人居住的地方是平原,习惯了平原地方的出产,习惯那里的食物,几十年的饮食习惯是那样难以改变。

进入本人居住地的外地的食物,价格肯定不菲,否则,人家生意人就不会在那个地方落足,这是肯定的。

贵的食物是不是贵在口味上呢?也不一定。贵的食物贵在它的稀有和加工的程序复杂,制作工艺含金量的方面。如果食物大众,普通,工艺简单,程序不多 ,即使口味好,价格也高不到那里去。

因此很贵,但又难吃的食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本人生长的地方,海产品在我们这属于稀有食材,经过加工,它的口味并不一定被所有食客认可,因此就极有可能有人认为它贵,难吃。

如“蟹”,几十元一只,加工后,仍旧有不少食客对其口味没有好印象,因为贵,不吃,又舍不得,浪费不忍心。如果让食客“点”菜,第一次享用后,在往后,相信不少人不会选择它。

价格贵,又不好吃,这是食客对它的评价。

还有一种食物“鱼刺”,在某些食客看来,也是即贵又不好吃。

以上提到的几种食物,如果不是为了面子,讲究实惠的食客一般不会把它们定为必须要享用的食物,只因为口味(难吃)不适合当地人一贯的口味。

“贵,又难吃”,实际上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