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期待语文里学到什么知识?家长期望孩子能从语文里学到什么?

语文老师应当适应孩子的习惯,像讲故事一样教学。我的老师就是这样,像讲唐诗,连作者的故事一块讲,唐诗本无故事,但老师能从别处找来故事讲,使你印象深刻,你能记不住吗?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好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生动,富有感染力。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师生共同投入到课文中,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思想魅力,师生都成了课文内容的主角。例如我在教《落棋有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先阅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辩论,在学生激烈的辩论声中,我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感受到了他们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课文的主人。下课后学生反映上了这节课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许多,印象也深刻了。

2.教法灵活,不拘一格。不同的课文内容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不可以千篇一律,那样的话,就失去了语文课鲜活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教学环节,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还记得我在教《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让学生把天上的云分成几个家族,每个家族找一位学生扮演。扮演者到讲台上先介绍自己家族的特征,然后让其他同学判断自己属于哪个家族,学生猜对的给予掌声鼓励。第二步再让学生分析哪个家族出现在天空适合出行,哪个家族出现了不适合出行。学生积极参与,整节课气氛活泼而又紧张,同学们在扮演中懂得了什么是分类别,什么是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了解了关于看云识天气的常识。

3.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在进行“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我找了一些视频,在教室里播放,当学生看到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时,情不自禁义愤填膺;当他们看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美丽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奋战在最前线时,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人,都是最美的人,都是有爱国之心的人。

4.恰当地指导,培养自学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作文课上,教会学生赏析作文的方法。以后学生便具备了赏析优秀文章的能力。

5.加强名著阅读指导,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升,重在“读”,读了名著后,学生就如同大树吸收水和有机物质一样,那些书本知识会化成血液,滋养他们,丰盈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素养不知不觉间就得到了提高。

以上内容纯属一己之见,欢迎朋友们讨论。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谢谢邀请。作为一个有着2年多大语文产品运营经历的教培从业者,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语文课一直有着“学科之母”的称呼。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语文学科也越来越重要。无论对于语文老师还是学生来说,语文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不仅仅是考试的分数,更多的是一个人的人文底蕴。

虽然一段时间内,受应试思想的影响,语文的教学课课堂越来越重视分数,以分数为中心设计内容,导致好多精彩被屏蔽掉,但目前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说“应试语文”的教学是不对了,也不能单纯的说语文应该走存粹的素养路线,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好坏,考试依然是重要的检验方式。所以我认为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既传授知识,又提升能力,让分数和情怀比翼齐飞,让成绩和素养共同跃迁。

好的语文课,不拒绝应试

我在上文中已经说过,考试目前依然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方式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检验方式,所以一节好的语文课一定是既充满文学性,但同时有具备答疑解惑的功能。从应试角度来看,一堂好课首先是提升能力,帮助大家拿到考试的分数。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分数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好的语文课,是会对分数负责的。

好的语文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更多的通过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同时,教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问题,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发问能力。

其次,好的语文课一定是不拘泥于教学形式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去粗取精,筛选出正确的、有创造性的答案供学生彼此间的交流。 同时尽力帮助解决学生在自学中的困难,让学生理解更到位,获得更富有创意的答案。

好的语文课是有温度的人文教育

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不仅仅是政治老师的事情,语文也要责无旁贷的担当起这一重任。

一堂好课,情感教育表现在方方面面,举手投足,简单的会意,赞许的眼神,都会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习的热情,营造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提升能力,并记住这样的语文课。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

以精读课文的教学为例来说明一下吧:

A、一篇精读课文,一般在2——4课时学完

01——相关导入,板书课题,写作背景,设置问题悬念,朗诵或阅读全文,学生回答问题,作者简介。

02——字词句等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约2-3课时

03——课文内容概述与重难点解析,读后感写作。

B、对于语文课的评价,都应该以下面几个方面来观察和体现

01——学生的教学参与是否积极;

02——课堂组织是否程序分明;

03——教学环节是否衔接自然;

04——学生情绪是否张弛有度;

05——教学目标的重点是否有所把握。

C、总结: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都是历代文坛的佳作,一般具有可读性、代表性、时代性和思想性。建议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把握教材的精髓,做到在课堂中左右逢源、有的放矢,注重文本内容的情感投入。在重难点讲解时,尤其要注意语言贴切和深入浅出。

另外,对于读后感的写作要给以指导,要求篇幅短小为宜,注意遣词造句、语句通顺。

希望对新任教师有所帮助,老教师批评指点。

【原创首发,欢迎讨论】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学养丰厚的教师引导下,学生任意发挥自己的才华,

德高才好纵古论今挥自如,

首先,常规教学要搞好,上 蜀道难,读懂,字字翻译。

比如必修三:学李白杜甫白居易诗,背景作者记得,主旨技巧弄明白,意境可感悟,意象抓得准,句句背诵默写,情景交融可体会。学生练习会做点评能来。

学白居易诗李商隐诗亦然。学柳永苏轼稼轩的词亦然。

其次,要会指导学生去研究,培养研究精神和能力。

比如,可以这样问:学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最应该把握的是什么?学柳永苏轼辛弃疾诗歌,最应该把握的是什么?前者和后者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开始蒙圈,老师就来指导了。老师以下文为纲,讲两三节课,然后放开手,让学生去研究,写论文。培养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蜀道难,登高,琵琶行,纵意高歌之作。为中国诗之三高峰,故主要悟其精神(思想伟大),形式精美:太白揽月上青天,诗酒狂歌若等闲,诗圣老病孤穷日,忧国登高怅望远,乐天得意忽贬谪,琵琶语中自相怜,义商山锦瑟五十弦,千年以降谁得见?

故读者,要会其神,懂其人。

而 柳永,苏轼,宋词,幸在唐诗后,有章可本,不幸在唐诗后,故重在“突围”:艺术、形式、手法、内容、读者……。柳永言情开先河,不惜纵情毁一生,苏子因文首获罪,黄州祸地亦福地,(稼轩)志在为将复故土,醉里看剑秋点兵,易安愿作比翼鸟,国破家亡独伤心。

故体会其创新,不服怎么办?不服就干。破其规矩,我来立;改其风貌,我来创!故曰:突围!

其三,老师以身作则,写诗,也要求学生写,师生互评互改。

然则,考试成绩好,研究精神有,研究能力有,还能写诗!

岂不快哉!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

这个问题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了二十多年语文,下面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语文教师要有解读教材的能力。

讲语文最忌讳的就是照本宣科,有些教师不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直接把教参上的或者网上的东西拿来给学生讲,试想,老师讲的都是老套路,烂大街的东西,学生会心生厌倦的,这样的课往往不会有好效果!

近十年来,我比较提倡“裸读”教材,也就是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先进行自己的解读。当对教学内容有了自己的思考,语文课上呈现给孩子的将是别样的境界,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语文课的流程要精炼简洁。

我个人感觉,一堂课45分钟,如果能够完成3个左右的学习任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语文课,教学环节一个又一个,学习任务一个又一个,这样的课表面看着容量大,实际上华而不实,走过场的课简直就是个坑!

我身边有很多教学高手,私下里我们交流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朴实无华的课。精简一切可以删去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脚踏实地的学习。当然,语文的课型不一样,训练的重点也不一样,但一般都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设计2-3个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

第三,语文课的内容要广博。

所谓内容广博,不一定是指某一节课的内容广博,而是指一段时间内,教师为学生呈现的语文内容广博。 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语文,主要是语文教学内容单一造成的学习兴趣下降。

用专业术语讲,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工具性,包括交流沟通、理解语义、传递信息等等;人文性,包括品德修养、思想熏陶、气质性格等等。可以说,语文包罗万象,绝不仅仅是写生字、背诗文、做卷子、读名著等等常见的语文学习任务。

优秀的语文课,会带着学生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

总结一下:

一节好课,非常考验老师的教学艺术。其实,教语文很难,如果孩子能遇到一个认真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但语文老师一定不要太强势,尤其是初高中语文教师,一定不要用作业压学生,如果那样做,会挤占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到头来得不偿失,会坑了孩子的!

附录:

提供一节视频课是不可能了,下面是我学生的一个教学简案,仅供参考吧!

《风娃娃》(小学二年级)

一、古诗熏染

课前朗读和风有关的古诗句5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 骈)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 参)

学生齐读两遍,思考这几句诗共同写了什么?猜测第二句写的是哪个季节?

二、正音正字

学文中的八个字——组词——写这些词——将词还原到原文读原句。

三、课文瘦身

风娃娃长大了,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根据第一段改)

风娃娃来到 ,他吹啊吹,——转的飞快,——笑了!(根据第二段改)

风娃娃来到 ,他吹啊吹,——跑了起来,——笑了!(根据第三段改)

风娃娃来到 ,他吹啊吹,——被吹得无影无踪,——伤心极了!(根据第五段改)

风娃娃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吹折了——,人们都生气了!(根据第六段改)

风妈妈说:——!(根据第七段改)

教师总结:本文写了风娃娃帮助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自己做的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四、思想引领

我们要热心帮助他人,但不能帮倒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