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公务员不选择当处长而当二级调研员?

我们局有三个处长递交了辞去职务的申请,一个是川大毕业,80后处长,感觉他能力也不错,稿子也写得好,正当年富力强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突然就辞去职务了,之前有传言他要辞去职务,我一直没当真,我和他搭过工作,觉得他很认真很有责任心的一个人,百思不得其解。另两个处长,一个是因为生病了,不能胜任工作了,但因为任处长的时间短,辞去职务后不能享受二调待遇,暂时没辞;另一个处长是比较懒,工作很不靠谱,人品也不行,四处欠钱,总想挣大钱,所以想辞职,但也是因为任处长时间短,还在试用期,辞去职务不能享受二调待遇,后来就没辞。

第一个处长辞去职务后,局上想提拔一个年轻的三调当处长,这个三调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结果别人直接不愿意,据说是因为他家有两个娃娃,他老婆年薪一百多万,他选回归家庭照顾娃娃,不愿拚事业了,不愿当处长了。

确实现在公务员工作不好干,责任大,压力大,工作越抓越细,加班是常态,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公务员体制又不能把普通公务员怎么样,大家卷不赢、卷不动,就选择躺平了。

为什么有的公务员不选择当处长而当二级调研员?

单位有一位分管领导,是从省直机关副处长挂职来的,一年之后,回到原省直机关,本可以担任处长,但他却选择了晋升二级调研员。我们曾经问过他的想法,他对自己的选择做了以下的总结:

第一、处长和二级调研员工资待遇差不多。公务员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之后,公务员就有了职务和职级两条晋升的通道。对于副处长来说,可以选择晋升职务当处长;也可以选择晋升职级,先晋升三级调研员,再晋升二级调研员。处长和二级调研员满足条件都有机会晋升一级调研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和处长都属于正处级,他们的工资待遇相差不大。其中,一级调研员工资>处长工资>二级调研员工资。正因为如此,也有人把二级调研员称之为“小正处”,而把一级调研员称之为“大正处”,以此来与处长这个正处相区别。

第二、处长只是中层领导,工作压力大,二级调研员工作较为轻松。省级机关的处长,虽然是正处级领导职务,与县委书记、县长职务相当,但在单位来说,只是中层干部。虽然有些处室也有权利,但大多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多是执行层面的事情,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厅领导。处长上要听从厅领导的安排,下要管理处室的干部,安排事情,很多事情也要亲自干,工作压力特别大。而二级调研员是职级,不是领导职务,虽然不能享受处长一样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但工作较为轻松,处长也要尊重。而且作为中层干部,处长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其实也与二级调研员相差不大。

第三、处长有一定的权利,但更多的是责任,二级调研员责任要小许多。处长是领导职务,所以有一定的权利,但对等的,也就有责任。如今,各级对公务员监督非常严格,处长的权利也在制度的笼子当中,不能随意发挥。而对于工作当中的错误,处长却要负主要责任。而二级调研员没有相应的领导权力自然,责任也很小。只要把处长安排的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就不会有责任。

基于此,单位的这位挂职领导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这当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位领导的年龄还是比较大的,已经50来岁了,他在职务上已经没有太多的想法,更多的还是想在较为轻松的岗位上,干到退休。大多数年龄偏大的领导都会转任职级,大多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但其实,如果年龄不大,选择处长还是要比选择二级调研员要好许多。

处长在晋升职务和职级时都比二级调研员要有机会的多。处长是领导职务,副厅长也是领导职务。副厅长一般都是由处长提拔的,毕竟处长在领导岗位上得到了锻炼,晋升领导岗位自然有优势。虽然二级调研员也可以晋升副厅长,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少。处长晋升一级调研员职级也比二级调研员有优势,很多处长都可以兼任一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也大多是从兼任处长的一级调研员当中提拔,只担任一级调研员职级的人员很难获得晋升。

综上所述,年龄偏大或者不想太累的公务员不会选择当处长,而会选择当二级调研员,主要因为处长和二级调研员的工资待遇差不多,处长只是中层干部,工作压力大,责任也比较大,而二级调研员工作轻松,责任小。对于年轻干部,还是要选择担任处长,得到锻炼,在晋升副厅长或者一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时都有优势。

为什么有的公务员不选择当处长而当二级调研员?

省直机关的处长一般也是二级调研员,处长和二级调研员政治待遇有差别,经济待遇一样。为什么有的公务员宁愿选择二级调研员呢?无非压力大、责任重,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原因。

一是压力大、责任重。省直机关处长是实权领导,单位的骨干力量,重要岗位的处长下一步极有可能走向副厅领导岗位。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在当前的环境下,权利是一把双刃剑,既要讲政治服从大局,又要讲原则,甚至讲感情,面对各式各样的考核、督查、巡查、审计、专项整治,处长作为部门负责人牵头负总责,责任重大,压力山大。作为二级调研员就不一样,责任还没有副处长大,经济待遇比副处长好,干好手中的工作,没有责任包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家庭即可,何乐而不为?

二是职务晋升的考虑。有些公务员出于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的考虑,即便担任处长职务,已经认定没有希望晋升到副厅,成为分管厅领导。政治生涯的瓶颈到了这个年龄是可以看得清的,做一个安乐公,发扬风格,把部门一把手拱手相让,成就一段佳话为年轻人铺路,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是这样豁达的人很少,很多人是润了这个处长滋味之后,才放弃的。我敬佩前者,也理解后者,毕竟权利诱惑人心,责任让人清醒。

为什么有的公务员不选择当处长而当二级调研员?

现在这种现象很普遍,不只是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也是如此,年纪轻轻的都不愿意担任实职。

我问过身边公务员队伍的朋友,究其原因,第一实职的处长和二级调研员本身工资待遇差别很有限,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的差距,根本没有必要,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这点钱也很不不会在乎。

第二,公务员号称铁饭碗,意思很明显,工作很稳,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是犯了大错,单位领导也对你没办法,所以同一个单位处长对二级调研员,可以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是哄着,哄着人家还不一定给你干活。

第三,处长压力大,一个处里大事小事都是你的责任,上边领导不能得罪,下边的人也要哄着干活,要是没一点手腕,绝对让你累到吐血。

为什么有的公务员不选择当处长而当二级调研员?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帮助大家搞清楚什么是“二级调研员”这个概念,之后,大家对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二级调研员在公务员序列中享受处长级别的待遇,它不是实职处长,而是虚职处长,属于非领导职务,再通俗点讲,调研员就是一个闲职。

在政府部门工作,二级调研员一般都是处长级别的领导到了一定的年龄,尤其是接近退休的前夕,从处长岗位上退居二线,担任二级调研员。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位副处长级别的领导,由于单位内处长职数有限,没有额度了,抑或是考虑到这位副处长工作比较突出,资历比较老,岁数比较大,给你从副处长级别上调整为二级调研员,过渡个几年就直接退休了。

不选择当处长而选择当二级调研员,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些岁数比较大,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了,把处长的位置让出来给年轻人,自己在调研员的岗位上轻闲个几年,工资待遇比处长略微低一些,图个轻松,减少点工作压力,为自己的退休作个准备。

为什么有的公务员不选择当处长而当二级调研员?

公务员的职位和级别代表着权力和待遇,谁不想有面子、有地位,又有谁会跟钱过不去?人性使然,概莫能外。

放弃处长而选择二级调研员,这事还真得好好分析一下。

处长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在有些单位里处长这个位置的个人级别是副处级,而二级调研员在级别上相当于领导职务的县处级正职,能放弃处长(副处级)选择二调,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如果是正常的处长不当,选择二调,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虽然同为处级,但正处实职的工资高于二调,每年万把块钱的差距还是有的,当然也存在地区差异。而且还有一些实权。

如果在处长和二级调研员之间取舍,最关键的可能会取决于年龄、能力、身体和家庭。

不少单位僧多粥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单位为了平衡就劝说一些中层领导退出实职。这个时候需要考虑你的年龄,若继续担任实职,有多大可能往上晋升,现在实职的岗位是出力多收益小还是收益多,综合考虑下来,要是年龄大,岗位累又没有什么收益,那就享受个清闲和待遇挺好。

当然有些单位会对临近退休的人员给予倾斜,晋升职级退出实职,也就是放弃处长职务,晋升一调,这其实是比较合理的安排,不过要看单位领导的态度,也要看自己是否会争取。不然平转二调是有点亏的。

处长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就是干具体工作、具体干事的。如果不熟悉工作,不精通业务,即便是你的人缘再好也难以服众。因此,作为处长就得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对本处室的工作内容、性质心中有数,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如果自己能力欠缺,可能选择转非是比较好的。

一般来说,单位的处长、副处长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既不能像单位领导那样超脱,也不能像科级干部那么有困难就层层报告,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所以加班、熬夜、出差、写材料是常态,没有个好身体还是早日转二级调研员吧。

另外如果自己的配偶不支持工作,你就是当个厅长又能怎样,所以配偶不支持不理解,那还是回归家庭,毕竟再大的干部都要退休,而家庭却始终都在。

当然也有单位,处级实职兼着调研员职数,对于本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两全其美。而似乎这样的方式存在于很多单位,直接影响了科级干部的晋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