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为和李双江谁的歌唱水平更高?如何评价他们?

两个人都是有名的歌唱家,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你们觉得他们谁的歌唱水平更高一些呢?

他们二人不分伯仲。

蒋大为和李双江谁的歌唱水平更高?如何评价他们?

在中国乐坛两个人都是有影响力的人。能称歌唱家的不人不算少,却很难出其左右。

蒋大为和李双江演唱风格不同,就好比啤酒和白洒是根据人的喜好不同而不同。如果蒋大为的歌是赞美诗的话,李双江的歌就是抒情诗。

在我看来蒋大为是先天当家,而李双江是后天做主。

蒋大为和李双江谁的歌唱水平更高?如何评价他们?

关于蒋大为与李双江谁唱的水平更高的问题,别不多说仅演唱技巧和水平而论。

1.从两者声带的先天条件而论,从蒋大为的声带、音色、音质上先天比李双江要强些,简单说蒋大将唱歌本钱比李双江要好些,但这代表不了演唱水平发挥的问题。

第一:演唱技巧包括哪些内容???

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方法、气吸运用、不同音区过度与跨越。发声的音色、音质、哄鸣及音域的范围.....。

李双江因先天条件比蒋大为稍逊色些,但是李双江的演唱技能运用的非常全面,李双江在气息运用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调动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及头腔的共鸣上下贯通,尤其在唱高音时,声带关闭,发出了非常漂亮的令人赞佩的男高音,仅运用演唱技巧这一点,蒋大为就远不如李双江了。蒋大为靠的是本钱唱歌,在演唱技巧方面相对不如李双江。

第二:演唱水平问题包括哪些内客???

声、情、字、味、表、养、像、状....等。

1.“声″。指发声、音色、音质、音量、音域表现力是靠声音技巧来完成。这一点李双江运用优于蒋大为。

2.“情"。唱歌通常圈里俗称“声情并茂″。有声不一定就有情,好的声音是为情的表现服务的。情感的表现是通过强、弱、明、暗、虚、实、长、短的有机结合来表现的,这一点,李双江运用维妙为箫,远胜过蒋大为!李双江唱情,蒋大为唱的声多情少。

3.“字"指吐字,吐字指字头、字身、字尾,前吐字后咬字,李双江在吐字咬字上是非常讲究的,李双江演唱吐字从无倒字现像,而蒋大为吐字有很多倒字现象如“卧牵着妈啊"如李双江唱肯定会在“我、马"字前加↗前倚把字正过来唱成“我牵着马"而不是“卧牵着妈"了。

4.“味"味指的是味道,味道指的是风格,风格指的是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等。

圈里一句俗话:学啥像啥”李双江唱歌即唱情又唱景,如《丁香》丁香啊丁香,在“丁”字上加颤音表现了新疆活泼喜悦的民旋风格。蒋大为唱《骏马奔施保边疆》蒋大为张嘴第一句就唱倒字了,骏马唱成“俊妈.........倒字且不说,前面的长音类似蒙族长调,要唱出蒙族长调特点,在唱散拍的长音中,那怕加点:“嗬嗬嗬"等蒙族风格衬词可给地域的蒙族风格立马增色不少,而蒋大为全然不会,演唱是再度创作,绝不能照谱喧歌!

李双江与蒋大为虽然都是国家一级演员,但从学术上讲,水平、和艺术处理上差别不小,李双江的艺术处理水平,远高于蒋大为。

其它更多的问题我就不一一说了。在艺术审美学术上来说,我就不想深谈了,点到为止吧!

蒋大为和李双江谁的歌唱水平更高?如何评价他们?

1、论资历、论功夫、论地位,肯定是李双江更胜一筹的,李双江比蒋大为大八岁,成名之前,是新疆军区文工团、总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1963年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成名,1969年为西哈努克访问西北献唱歌曲;而蒋大为1969年才是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团的歌唱演员, 1980年才凭《牡丹之歌》成名。比之李双江,蒋大为晚出生了八年、晚出道七年、晚成名十五年;

2、论功夫吧,李双江是横跨文革前后的一代歌王,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李双江的歌声几乎占领了各种广播媒介。比之更老资格或者与之同时代的李光曦、施鸿鄂、吴雁泽、胡松华、刘炳义、郭 颂、柳石明当时都没有他那么红火的,其演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再见吧,妈妈》、《党的阳光照耀祖国》、《拉着骆驼送军粮》、《谁不说咱家乡好》等等,是整整一代人的美好记忆了;

3、蒋大为也是非常好的歌手,但其影响力绝对是在李双江之下的,蒋大为同时期的歌手中,除了老一代的李双江在一直压着他,还有关贵敏、刘 斌、佟铁鑫、郁钧剑、阎维文、马国光、贾世骏、杨洪基都不错的,蒋大为的代表作《骏马奔驰保边疆》、《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敢问路在何方》也都是脍炙人口、经久传唱的经典了;

4、李双江唱歌是天生的、胸腔有回声的那种,估计与早年的新疆生活有关,严格来说,李双江音质并不是最好的,虽然嘹亮、悠远,但略带一点沙哑的,但其声音特别有辨识度、特别厚重、厚实,听他唱歌,感觉这人是个自带音箱的那种,非常的有迂回、回音的那种;蒋大为的嗓音条件肯定比李双江好,高亢、透亮、明快、充满激情,但是,蒋大为的声音是典型的学院派的发声、千篇一律、千人一声的那种,没有李双江的那么接地气、易识别、受欢迎;

5、论地位吧。李双江是现任的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音乐家协会理事和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还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李双江还是享受中将级别待遇的一级军队文职。蒋大为是国家一级演员、音乐家协会的会员、曾经的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

6、李双江高歌了一声、豪迈了大半辈子,歌声传遍了祖国大地、足迹走遍了山山水水,但是老了老了,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儿子给他丢了不少脸了,让这个本该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失分不少;蒋大为呢,也是堂堂正正做了半辈子正能量的人了,因为评价朱之文引起了一些非议,其实我个人也觉得朱之文就是个爱唱歌的一般般的人,咬字都咬不准的,我也不看好老朱的,蒋大为呢,话里带了点贬低农民的意思,这个就不应该了。

蒋大为和李双江谁的歌唱水平更高?如何评价他们?

李双江和蒋大为是驰名我国歌坛的两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其艺术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真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堪称歌坛的“双子星座”,在音乐的银河里发出耀目的光华;

不是吗?李双江老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堪称歌唱界的“国宝”级人物;曾在各类媒体演唱过上千首歌曲,功力深厚,创作颇丰;其代表作是《北京颂歌》、《打靶归来》、《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观众耳熟能详, 家传户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总政歌舞团的军旅歌唱家;他对绿色军营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军队体裁的作品在其全部曲目里占有很大比重;如: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双江老师到广西、云南边关慰问演出,他深深地被当代军人报效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所感动,以一曲深沉婉转的《再见吧,妈妈》和《告别战友》激荡起亿万军民的炽烈情潮;于是,《再见吧,妈妈》成为一首老少共赏的时代赞歌;

再如:他的《战士第二个故乡》则是情深意重、娓娓唱来,把守岛战士扎根边陲,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品德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此贴近普通一兵日常生活的好作品不胜枚举,俯拾皆是;

李老师为影视所配的插曲也不乏经典之作;像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高亢激越,似大江奔流,一泄千里,给人以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作为我国一位屈指可数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他演唱热情舒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且华丽透明,历来以成名曲众多,演唱技巧精湛,情感表达准确,在歌坛上独树一帜;而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他也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何时用滑音、何时用气声,何时用美声使高音区出现闪光点,何时利用民歌唱法表现歌曲的情趣;何时通过眼神和手势及身体姿态运用来充实作品的内涵,这又是他演唱追求的一大特色;

在1981年,李双江老师在北京举办了独唱音乐会;引起业内外广泛的关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歌唱演员首次举办个人演唱会;也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最高褒奖;

他是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客座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而蒋大为老师是八十年代崛起具有民族演唱风格的歌坛“大腕”;先后任中央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团长,其代表作是《骏马奔驰保边疆》,一唱名震天下;

在1984年春晚,大为老师以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再次引起巨大的反响,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在以后的三十年时间,他的歌声唱遍海内外,唱红了大江南北;有近千首的优秀作品,上百首的影视插曲流传于世,例如:《牡丹之歌》、《北国之春》、《敢问路在何方》、《要问我们想什么》、《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新星赞》、《林海雪原之歌》等可谓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蒋老师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并屡屡担任晚会开场的序幕首唱,显示出在歌坛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直到2009年他再次光临央视春晚,与张雁演绎出一首《满园春》,赢得全场观众的一片喝彩和掌声;

他的演唱清亮洒脱,运用气息合理,音区通达,音色具有金属般磁性;其最大特色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具备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格,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曾是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被中央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由他作曲并首唱的《说中国》、《和谐家园》入选中宣部“一百首爱国歌曲大家唱”曲目;更被人民网评为“人民喜爱的60位艺术家”之一。

以上个人见解,敬请大家指正。

蒋大为和李双江谁的歌唱水平更高?如何评价他们?

他俩唱的男高音我都喜欢,但仔细考虑李双江、唱的更好,选李双江吧o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