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对苏轼的评价那么高?
主要是文学,致于政冶生涯有一段被贬经历,那是不堪回首。我们为他的文才听倾倒,号称三苏l,这也是父子三才唐宋八大家之一。
为什么人们对苏轼的评价那么高?
其一,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作品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诗文3637篇。他的诗诗风纯正,风格高昂,气宇轩昂,著名的诗有《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出,千古悼亡排第一,《 念奴娇 赤壁怀古》长期被后世歌吟,1000多年来的多种记载表明,排名在宋词前三。苏轼的文字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著名的《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诗风纯正,风格高昂,气宇轩昂。《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经典中的经典。
《江城子 记梦》一出,千古悼亡 排第一;《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长期 被后世1000来年多种记载 排名宋词第一;书法《寒食帖 》无可争议历史行书第三。苏轼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大家,名列“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二,苏轼为人们树立了一种读书人的理想和人格的标准,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苏轼为人乐观,道德人品俱佳。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治臻于顶峰的时期,饱学之士比比皆是,酬酢歌筵之上,言谈谑笑之间,往往语露机锋,言含逸趣。苏轼在与朋友们的交游中,其博学多闻的修养、诙谐善谑的个性展露无遗。苏轼是一代文豪,他以德业文章名垂青史,他的一生,表现了过人的才情与智慧,也体现出无与伦比的上进和豁达。比如,他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中写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译文: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他虽然官场失意,将人生比喻成旅行一样,把自己比作行人,显示出豁达辽阔的心态。苏轼干活累了要喝酒,“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烦心了要喝酒,“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有朋自远方来要喝酒,“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想家了要喝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乐以忘忧更要喝酒,“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
其三,苏轼一生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苏轼不但在文学上有其卓著的成就,在长期的地方官的岗位上,清廉自守,人品端正, 所到之处,总能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与老百姓共度时艰,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等。他在为官的近四十年生涯中,事君,忠于朝廷,为官,爱戴黎民,即使受到贬抑时,也不忘黎民百姓,与黎民百姓同忧同乐。所以,他到任的地方官都留下了佳话。在徐州、杭州做官时,苏东坡吏治一方,造福一方,兴修水利,抗御洪水,作出了名垂表史的贡献,润泽了一方水土。
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相当于现在的徐州市长。黄河发生了几十年一遇的洪水泛滥灾害,水的最高端跟城墙的顶端相差不到一尺,只差几寸就漫过去了。水一旦漫过去,全城就全淹了。作为时任太守的苏东坡,心忧如焚,想了很多办法,指挥城内的居民加固城墙,在城内筑防水堤坝。苏东坡日夜在城墙上奔走,住在城墙,守在城墙。半个月后,城外的洪水仍然没有退下去。苏东坡无奈之下只好求援。当时徐州城内驻扎着一支只有皇帝才能调动的禁军,苏东坡亲自到禁军营中,找禁军首领,要求禁军支援抗洪。禁军首领,看到率领抗洪的苏东坡,满身泥浆,头发蓬乱,憔悴不堪,十分疲惫,非常感动,破例接受了苏东坡的请求。军民协力终于保住了徐州城。洪水退后,苏东坡虽然知道在自己的任期内,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洪水了,但是,为了防止以后的洪水殃及百姓,苏东坡为此大力修筑堤坝,给老百姓一个平安。
苏轼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钤辖时,发现杭州西湖水面被大量水草淹塞了,作为杭州人的西湖已面临不复存在。老百姓对苏东坡说,这种水草叫“葑”,再过二三十年这种葑草就会把整个西湖淹塞掉。为了保住西湖,苏东坡着手整治西湖。苏东坡组织了大量百姓清理西湖水草淤泥。西湖东西方向有一条白堤,是唐代人留下来的,但南北方向没有堤,且南北有十几里路,绕湖一周比较难行。苏东坡利用清理出来的水草淤泥在南北方向筑了一条堤岸。为了使湖水流动,又在堤上修了六座桥,让湖水变成了活水。江堤修成后,老百姓不忘苏东坡为杭州人的造福,给它起名为“苏公堤 ”,后来简称为“苏堤”。从此西湖变得湖清水秀,波光迷人。苏东坡十分喜欢,写下了“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水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著名诗句。
为什么人们对苏轼的评价那么高?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不仅中国人,甚至全世界对苏轼评价都很高!
以下我先从几个角度作简单的列举:
一、世界级的大文豪
中国文学史家曾把宋代词人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苏轼就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些词中洋益着慷慨报国的激情,千百年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有志之士,在词史上的功绩是巨大的。
2000年,欧洲权威大报…法国《世界报》综合评出近一千年来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轼位列其中!
△画家范曾笔下的苏东坡
二、苏东坡书法
他为后世留下了第三大行书《寒食帖》,开创了“尚意"的新一代书风!这是苏轼对传统书法的科学汲取和天才创造的结果。为后世文人书法“书卷气"创作提供了非常经典的范例。不仅
△苏轼《寒食帖》
如此。在书法方面,他还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书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还有《寒山帚谈》…还有苏轼《论书》…等等。
三、苏轼为官
他为官不仅清正廉洁,还处处为百姓着想。在杭州任太守时,和百姓共同努力整治西湖,筑堤贮水,灌溉良田一万五千多亩。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的时候,组织农民一起推广“秧马”技术,提高插秧效率。见到了效果之后,他还特地把技术传去给江浙一带的农民。在惠州倡建惠州一堤二桥造福当地百姓。
△这是惠州西湖中之逍遥堂
如今惠州西湖中一个小岛…“逍遥堂”,就是当年苏轼常在此处以文会友的地方。
四、苏东坡美食
“民以食为天”,苏轼的美食文化里也充满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古老哲思!他对保留食材的原风味做法很有研究,“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而且毫无保留地教给当时的老百姓们,以致于保留到如今…惠州当地美食的系列必不可少了东坡留传下来的秘制!而且还留下了许多美食佳话。
△上图东坡肉(图片源于网络)
五、情深义重
苏轼一生娶了三个老婆,第一个知书达礼、聪明沉静,和苏轼恩爱有加,可惜红颜薄命27岁时病逝。娶第二个老婆,共同渡过了艰难的二十多个春秋,娶第三个老婆王朝云,是经过第二个老婆商量决定的。古代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三妻四妾,当官的也是常事。和两个夫人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共渡难关…生活互相照顾,精神上互相支撑,情感上相互慰勉,相敬如宾。1096年,王朝云病逝于惠州,东坡将她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东南的松林中,并为她写下墓志铭,称赞她“敏而好学”、“忠敬若一”。朝云的逝世对东坡的打击极为沉重!连西湖也不愿游
△画家梁力文的东坡诗意图
览了,写下“西湖不欲往,暮树号寒鸦"!如此深情丈夫!,相信是每个女子的梦想!
六、东坡精神长存
坡公一生仕途不顺、颠沛流离、生活穷困不堪!但是…他为世间留下了那么多励志诗词、美食、美图(书法、绘画)、佳话、对人间的大爱…!在艰难挫折中发现美、欣赏美向上进取的乐天精神!以致于这种伟大的精神影响波及全世界!
这样一个苏东坡…说不尽!道不完!相信再过千年的人们,对坡公的热爱依然不折不扣!
为什么人们对苏轼的评价那么高?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 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资禀忠爱,议论英发,历典州郡,所至皆有去思。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宗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因此世人对苏轼的评价很高。
为什么人们对苏轼的评价那么高?
大概有三方面吧,不知是否可以用以下十二个字,来形容这位史上超级文化达人。
学知渊博,为人光明,着实有趣。
学问上,他是顶级高才,同时又是全才或通才。涉猎广而博,又得其源深。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学术上你再想黑他也完全找不到黑点。
生就开朗乐天的性格,世界观良善豁达,幽默在骨子里,又不失心底真情流露。心胸广大,与世无争与政无敌,朋友遍天下,人缘极好。
大胡子人既聪明有趣又喜欢玩,脑洞特别大,优雅趣致,是宋代时尚领袖。他玩的那些东西,现在仍然都不过时。
屈原太悲,李白太狂,苏东坡这样一个人,无论作为书上的散仙,还是你身边的聊伴,基本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良师益友所能要求的最高境界了。评价怎么可能不高。
为什么人们对苏轼的评价那么高?
高评价高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他的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非凡造诣,一方面是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
一、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首先他的散文水平高,位列“唐宋八大家”;
其次是他的词。词的正宗风格是婉约,而苏轼开创了“豪放”风格。这也是宋人对于苏轼词没有给予很高赞誉的原因。新风格的出现一般都会遇到一个排斥期,但慢慢地就会被人接受,并且地位会与日俱增。到了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其与屈原、杜甫、纳兰容若并列为古往今来最杰出的四大词人。
再次是他的书法。他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开创者。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理念。书法史上,自王羲之一出,笼罩千年,但真正能继承衣钵的人寥寥无几。五代杨凝式继承了《兰亭序》,苏轼则继承了王羲之手札风格,运用侧锋开出了新风格,意韵深远。他的《黄州寒食帖》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从次是他的画。他提出了“文人画”的理念,并笔耕不辍,真正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可惜的是,目前所流传下来的真迹不多。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有《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和《雨石图》三幅。
《枯木怪石图》
最后是美食。苏轼是个吃货,不仅好吃,而且发明了很多到现在都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美食,比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肘子,羊蝎子等等。
东坡肉
东坡豆腐
二、苏轼一生遭遇多次贬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他都以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对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而且在每一任上都两袖清风,勤政爱民。杭州的“苏堤”就是最好的证明。
苏堤
总之,苏轼不仅是文艺全才,而且每一项几乎都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同时人品端正,热爱生活,勤政爱民。评价自然是相当高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