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为何默默无闻?

小旋风柴进帮助了许多梁山好汉,他上梁山后,排名为什么靠后?

柴进是贵族,喜结交,上山后地位转移,不能随心所欲,所以就隐下了。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为何默默无闻?

题主的问题其实是两个,第一个问题是柴进在梁山上的排名为什么靠后?第二个问题是柴进上梁山后为什么默默无闻?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柴进在梁山上的排名为什么靠后?

柴进在梁山上排名是第十位,也不算靠后。第一名是宋江,第二名是卢俊义,第三名是吴用,前三名几乎是没有什么争议的。第四名是公孙胜,公孙胜是第一批上梁山的七大元老之一,且有法术,能量不可小觑,所以排在第四。大刀关胜神勇,名声如雷贯耳,且又颇大功劳,排在第五。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做山寨之主,是对梁山有功之人,且资格较老,算第二批入梁山的元老,而且又有一身过硬的本领,排在第六。秦明和呼延灼都是朝廷具有一定级别的将官出身,而且武艺惊人,与林冲等人不相上下,更关键的是,宋江将来要得到朝廷招安,就需要这些人,他们对梁山前途的打算和宋江高度一致,排在第七、第八也合理。第九是小李广花荣,他是宋江的老牌嫡系和忠实粉丝,武艺也不赖,和秦明等不相上下,更兼箭法如神。

排在柴进之前的这些人,要么是名气太响亮,如卢俊义;要么是武艺出众,罕有敌手,如卢俊义、关胜;要么是军师,如吴用;要么是有法术,又是元老,如公孙胜;要么是朝廷的高级将官,宋江需要他们帮忙一起实现他招安的理想和计划,如秦明和呼延灼;要么是梁山的元老,对梁山有过功劳;要么是宋江的嫡系亲信。凭名声、凭本事、凭需要、凭资历、凭关系,所有这些排名的依据用完了之后,轮也该轮到柴进了。虽然柴进没有吴用那样的文韬,没有卢俊义那样的武略,没有秦明、呼延灼那样的宋江所需,没有卢俊义那样赫赫威名,没有花荣那样的关系。虽然柴进曾是梁山的靠山和金主,但那时是在王伦手里,只是王伦欠他的人情。所幸,柴进在上梁山之前,毕竟曾经帮助过包括宋江在内的众多好汉,“小旋风”柴进在众好汉心目中的名气还是不容小觑的。所以,第十位就该是给柴进的了。这是个合情合理、合乎实际的排名。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柴进上梁山后为什么默默无闻?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柴进是个特殊人物,上梁山前柴进的经历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快活似神仙的“小旋风”柴大官人。他仗着祖上让位之德而得到太祖颁发的丹书铁劵,行事张扬,全然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居然肆无忌惮地豢养江湖好汉。太祖“杯酒释兵权”,就是担心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仿效他篡权,所以,北宋一朝对武将多有提防和钳制,对柴进这种豢养江湖好汉的做法,朝廷自然心里也会有敌意和防范,这为柴进在高廉手里差点丧命埋下了伏笔。柴进虽然豢养了不少好汉,也帮助过不少好汉,包括后来入了梁山的好汉,但他只是把这些好汉当作自己生活里的乐子,比如看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等等,他的帮助也是居高临下的,反正钱多,花点银子买来众人对他的恭敬和膜拜,何乐而不为呢?在他心里,江湖好汉是没有地位的,而他是有爵位、有地位的大人物。

第二段是被高廉陷害差点丧命的柴进。直到柴进高唐州的叔叔之事把他也牵涉其中,并因此被高廉陷害险些丢了性命,柴进经此折腾,或许内心才清醒地意识到了,原来他祖上的丹书铁劵到了如今分文不值,他柴进“大官人”其实就是个中听不中用的花架子,一个高唐州的知府就能轻松差点要了他的小命。这段经历,让飘在空中的柴进从此落到实地上。因此,他得了宋江的救命之恩以后,也知道,从此他已经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资本了,在朝廷眼里他和那些江湖好汉一样,就是个落草的贼寇。而且,到了梁山,再也不像从前,那是宋江等人的地盘,宋江既然是梁山之主,他就应该服服帖帖服从管束,听从指挥。柴进的光环不再,只是宋江手下的一个头领而已。更何况,他和吴用、林冲等人又不一样,文无军师之谋,武无大将之能。认清现实、摆正位置,才是聪明人。所以,柴进上了梁山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默默无闻。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为何默默无闻?

柴进出身名门 ,帝王后裔,同梁山这些啸虎山林,打家劫舍,不是一类人,见识格局相差甚远 ,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挥枪上战场,腹内没有良谋,几乎没有朋友,所以在梁山上默默无闻。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为何默默无闻?

柴进,在《水浒传》中,在梁山大聚义时,排名第十位,也算是名次比较可前的人物,但是,梁山却真的不适合他。

水泊梁山,那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排在前面的梁山好汉,卢俊义,林冲,关胜,秦明,呼延灼,花荣,他们在武功方面都强过柴进,吴用,公孙胜,虽然武功不如柴进,但在出谋划策方面有独到之处,而及时雨宋江,虽然武功策略不如柴进,但在情商方面则比较高,无论把握人心,还是领导才能,或者人格魅力,都超人一等。总之,他们的江湖地位或是真刀实枪挣出来的,或是拚智慧,拼人品,拼奉献拼出来的。

而柴进,虽然在江湖上也有地位,但他的地位却不是挣出来的,而是靠祖荫继承来的。他虽然也仗义疏财,帮助过很多江湖义士,但他所仗之义却是看人下菜碟,区别对待。如林冲刺配沧州时,拜访柴进,柴进对林热情相待,并殷勤帮助,写信给沧州大尹、牢城管营,托他们照看林冲。但他对待武松,却是另一种态度,因为武松有个爱喝酒的毛病,喝醉以后会打人骂人,惹人不喜,柴进对武松十分冷落,甚至武松得了伤寒,身上还披着单衣,被冻得瑟瑟发抖,由此可见柴进虽然仗义,却是狭隘的片面的,对那些乖顺的,谨慎的,雅致的,他奉为上宾,对那些粗狂的,草根的,豪放的江湖朋友,则看不入眼,心胸格局等都有很大不足之处。而柴进所疏之财也不过是先人所留之九牛一毛,也只是提供各路朋友的吃喝玩乐而已,并不具备真正的英雄情怀。他所谓的仗义疏财只是为疏财而疏财,并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

待到柴进上了梁山之后,以他文韬比不上吴用公孙胜,武略比不上林冲武松,他如果不默默无闻,又能做得了什么?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为何默默无闻?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为何默默无闻?我不同意题主观点。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并非默默无闻,而是身为宋江集团的财政部长,有职有权,地位显赫。当然,作为小说《水浒传》的配角,柴进不可能夺了主人公男一号宋江的风头,这连号称“武十回”的武松都没例外,大家应该能够理解。

01 小旋风柴进档案

柴进,祖籍沧州横海郡(今河北沧州),人称柴大官人,为前朝皇族周氏后裔,绰号“小旋风”,星宿为天贵星,名头不同凡响;上梁山后,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十,掌管梁山经济命脉,“讨贼”有功被封武节将军,官职横海郡都统制,最后识时务辞官为民。

02 柴大官人上梁山前名闻遐迩

题主所以产生柴大官人上梁山后默默无闻的错觉,估计跟小旋风上梁山前的风光无二有关。

柴进是整个梁山系统中出身最牛的人,祖上是货真价实的北周皇帝柴荣,只因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柴家才把天下让给赵家,因此柴进丹书铁券在身,响当当的免死金牌。

柴进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也喜结交江湖豪杰,宋江、武松、林冲、石勇等就都受过他的资助。柴进虽仗义疏财,但火候与宋江相比,总差那临门一脚,所以论出身、资历、武功他都有做老大的潜质,但独缺做老大的气质;在宋江面前总矮了半截,可能与他自幼生活在豪门,对人间疾苦、平民百姓缺乏了解有关。

03 柴大官人上梁山后的贡献

柴进上梁山后做了几件大事,值得一提:

一是为救卢俊义两次进北京。《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柴进一进北京贿赂蔡监狱长,软硬兼施的派头,掷地有声,吓得蔡福诺诺连声,不敢再对卢俊义轻举妄动,为保住玉麒麟小命立下汗马功劳;第六十六回二进北京,逼迫蔡福带他进入监狱,配合宋江里应外合救出卢俊义。

二是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苑”, 柴进凭着多年的江湖经验,忽悠了王宫值班,把皇宫里御书四大寇姓名中“山东宋江”四字偷走。

三是征讨方腊时,柴进做无间道,竟混成方腊驸马,为梁山集团行动提供了绝密情报,劳苦功高。

04 结语

柴大官人的人生跌宕起伏,不知是喜是悲。但最终“识时务者为俊杰”,失去了天时地利的柴进,不再以“天下”为己任,告“老”还乡。

柴大官人以身试教,告诉我们: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再牛的出身,只代表过去,未来还需要自己去创造。

《水浒传》里的柴大官人上梁山后为何默默无闻?

因为柴进是个明白人,柴进是柴王的后代,赵匡胤红袍加身 ,陈桥兵变,从后周大将变成了大宋皇帝,觉得愧对老柴家,就整了个丹书铁券,是个什么玩意儿呢?说白了就是免死金牌,在铁片上写的书,一般是赏给有功之臣的,犯了大罪可以免死,减轻罪刑。赵匡胤的皇帝也没长久,有个烛光斧影的典故,有人猜测赵匡胤被他弟弟赵光义用斧头砍死了赵匡胤,当了皇帝,但丹书铁券是有的,可能就是柴进祖上留下的那一块吧?所以柴进显得特牛,谁都不怕,他倚仗着自己有丹书铁券,所以从来不把人放在眼里,自高自大,但这个人又喜欢结交好汉,仗义疏财,其实就是仗着特权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结交那么多人目的就是解闷取乐,那些人都是来他那里混饭吃的,只要主人高兴就行,也不管钱从那来 ,溜须拍马拍好了,往后的生活就全靠他了,所以有的人就是他愚弄寻开心的动物,他每天享受着 这样的生活,从未间断过,宋江来了,他对宋江说,我当什么大事 ,不就杀死个人吗!放心大胆的住,住上一二年没有人敢找我的麻烦,宋江有自知之明 ,除了柴进,还有别的朋友,所以宋江还是走了,在早林冲也来过,他还是看的起林教头的,但那时林冲是配军,虽然声名远播,但比起宋江来,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柴进表现的还是高高在上的。洪教头那三脚猫的功夫,不知道怎么混成了柴进的坐上宾,竟然称起师傅来了,柴进可能也奉承过他,但一定以主人的口气,不是真心的赞他,只是取乐而已,这个家伙到当真了,以为自己真的天下无敌了,竟然敢跟林冲叫横,以为林冲是徒有虚名呢!柴进把银子扔在地上,他要看二虎争食,不比不知道,洪教头才明白,自己那两下子,还不如人家半个手指头,举火烧天,也没烧起来,差点没起来,要不是人家手下留情,自己就废了,洪教头灰溜溜的走了,柴进没有挽留他,并没有一点同情心。这种惬意的生活过了很久,直到李逵杀了小衙内,逃到他庄上避难,好日子才结束。原来柴进有个叔叔叫柴皇城,住在高唐州,他家挺阔的,有个花园挺漂亮的,知府高镰的小舅子殷天锡看上了,要霸了去,带一伙人来抢园子,柴皇城无儿无女,说说不过,打打不过,气得只剩下捯气了,柴进接到信,心想不行我得看看去,李逵说,我也瞅瞅去,柴进心想,去就去吧,反正他也没事,还能跟我做个伴,到了高唐州没和叔叔说几句话呢,柴皇城就上阎王爷那里报道去了,邻死嘱咐柴进为他喊冤,柴进连夜派人回家去取丹书铁券,好打官司,谁知道柴皇城死了还没过头七呢!那个殷天锡领着人又来了,就要霸占花园,柴进说我们家是金枝玉叶,有先皇丹书铁券,你们吃了豹子胆了吗?敢来撒野,殷天锡说,有你就拿出来,柴进已经派人去取了,殷天锡说,别费话了,别说现在你没有,就是有我也不怕,照抢不误,说着就打起来了,李逵听见打仗了,精神头就来了,几拳就让殷天锡见阎王爷了其他人都吓跑了。柴进说李逵你可惹祸了,一会就得有人抓你,你还是赶紧回梁山吧!我有丹书铁券,他们不能把我怎么样,李逵怕连累柴进,不想走,柴进说没事,李逵这回倒听话,回水泊梁山了,没过几天,知府高镰就来了,不由分说就把柴进给抓起来了,把他的花园也给占了,到此时他才明白,什么丹书铁券,屁用也没有,现在谁还拿它当回事。可怜柴进给放到井里,每天给口吃的,最后还是宋江打下高唐州,李逵把他从井中救出来,从此再没什么柴大官人了,也就一百零八将中一分子,倚仗着万贯家财给了梁山,大家高看他一眼,自己没有林冲的武艺,也没有宋江的才华,只好默默无闻的不显山,不露水的生活着,其实倒也不错,争来争去的有什么用呢?说起柴进来,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功劳也不可小觑,最后还是他做卧底,以驸马的身份,改名柯引,里应外合铲除方杰到后来鲁智深擒方腊,最后辞官不做,做了一个自由自在的老百姓,潇洒人生,柴进后来是个识实物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