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武松打虎”?

因为水浒传描述潘金莲丶西门庆是甴武松打虎开始的所以金瓶梅也照本宣科。这是兰陵笑笑生的作的金瓶梅词话描写的,而另一部金瓶梅则演义出了西门庆热结十弟兄。

《金瓶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武松打虎”?

很简单,沒有武松景阳岗的打虎,就进不了阳谷县,也不会遇见武大郎。更不会出现潘金莲向英武的武松示爱,被拒征后转身投怀财主西门庆并合谋毒杀武大郎。潘金莲在被武松的逼迫下说出真相后羞愧自尽。武松一怒之下杀死西门庆然后去自首。凡事有起因就有事情的经过,有经过就会有结果,这就是因果关系。

《金瓶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武松打虎”?

虎难服而服之,以此挑读者好奇之心,抓阅者延读之意也。亦楔子也。

《金瓶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武松打虎”?

我认为,一开始写松打虎是因为,有要有西门大官人的出现,之所以才能先把武二郎体现出来,也体现出了做者的手法构思而来

《金瓶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武松打虎”?

为什么《金瓶梅》一开就写武松打虎?。 主要是刻画主要人物用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罢了。

《金瓶梅》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武松打虎”?

《金瓶梅》的立意比较独特,并且作者是谁也是个谜,最近也有人考证兰陵笑笑生可能是个女人,这个大家就见仁见智了。撇开《金瓶梅》的立意不谈,这部创作在《水浒传》之后的小说着实舔了施耐庵一把。至于为什么开篇先要让武松打虎,逻辑文史姨觉得一方面是要引出潘金莲偷奸的剧情,另一方面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巨大的反转,所以《水浒传》中那个顶天立地的打虎英雄,在兰陵笑笑生笔下就变成了一个无脑的莽撞之徒了。

关于武松打虎以及潘金莲戏武松等戏份,《金瓶梅》是完全抄袭了《水浒传》的文字,所以在狮子楼事件发生后,我们明显的就能发现行文风格突然有了极大的变化。在武松打虎之后直接当了清河县的都头(水浒中是阳谷县),在回家见到大嫂之后武松居然略有害羞,也不行叔嫂之礼,全程低头吃饭喝酒。当然《金瓶梅》中武植(是的,武植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与前妻育有一女名叫迎儿,这个迎儿是潘金莲的出气筒,所以她就算是去调戏武松,也不忘去殴打迎儿。

在捉弄叔叔失败后,武松的一番伦理之话让潘金莲颜面尽失,可以说从故事开始到这里其实兰陵笑笑生还是完全跟着施耐庵的节奏走的。但为了让主角西门庆出场并且有放肆的时间,武松本来应该出两个月的差,但在《金瓶梅》里足足走了小半年,这半年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当武松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后来武松发现武植死的冤,就去报仇,可是他的报仇既没有收集证据,也不去营造气氛,而是拿着刀直奔狮子楼去找西门庆算账,西门庆提前得知消息跳窗而逃,结果武松只是打死了报信的李外传,被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军…

作为读者来看,沦为配角的武松遭遇如此改写也算是一个反转了,后来读者就可以欣赏西门庆的风流史了,毕竟西门庆也觉得武松不会再回来了…

当然,武植之仇不得不报,但兰陵笑笑生又让武松当了一次薄情之人。由于赵桓被立为太子,赵佶大赦天下,武松再次回到清河县当都头,而此时西门庆已经X尽人亡了,潘金莲还在继续偷汉子,武松在武植的灵位前手刃潘金莲和王婆后就准备找张青、孙二娘商议上梁山之事,但他的外甥女迎儿想跟着二叔一起走,被武松残忍的拒绝,于是官府来查案时只能把年少的迎儿抓进了牢房…

文/逻辑文史游

兰陵笑笑生是不折不扣的武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