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日系车是窄胎省油、国产车费油,那么为何感觉部分国产车的轮胎越做越大呢?
汽车轮胎越宽越费油,但是现在很多车都追求宽轮胎,难道它们都不考虑油耗吗?其实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为什么宽轮胎费油宽轮胎费油并不是因为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变大导致的,而是轮胎滚动阻力增大导致的。
因为轮胎是有弹性的,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会被压缩变得更扁,行驶中轮胎不断被压缩、复原,会形成一定阻力,这就是车轮的滚动阻力。
轮胎越宽,行驶中被压缩变形的部分越多,产生的滚动阻力就越大,对油耗的影响就越明显。
油耗大为什么还要选择宽胎?既然轮胎过宽会导致油耗升高,那么为什么厂家还会选择宽轮胎呢?直接用窄一些的轮胎多好。便宜实惠,且油耗更低。
其实这和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匹配车辆特性
有些车动力强,不仅提速快,极速也高。这对轮胎抓地力就有比较明显的需求了。选择宽轮胎在全力起步时不容易打滑,另外车跑得快遇到情况也要刹得快,轮胎宽一点刹车时有更多的地面制动力,可以提高刹车性能。
2、美观
有些车本身外形就大,如果使用普通尺寸轮胎的话看起来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既显得小气又非常别扭。
而且就算是普通车辆如果换成大尺寸轮胎的话也可以轻松提升颜值,看起来比同级别其他车辆更高级一些。虽然装个宽轮胎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和高级并不沾边,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看法。现实中很多人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轮胎宽一点的车更高级,那厂家在轮胎上做点文章提升一下形象也就很正常了。
宽轮胎对油耗的影响也不一定非常大使用大轮胎的车基本上都会选择低扁平比的轮胎,因为这种轮胎可以配合大尺寸轮毂,看起来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而相同直径的车轮如果选择高扁平比轮胎的话就只能选择小尺寸轮毂了,效果就像上图一样,很明显厂家追求视觉效果的话绝对会选择低扁平比轮胎。
而低扁平比轮胎侧面高度很低且很硬,在标准胎压下轮胎压缩量小得多,那么加宽后增加的滚动阻力是有限的。
而高扁平比的轮胎就不同了,侧面很高,就算你按照标准胎压充气也能看到轮胎明显的压缩量。这种轮胎加宽后增加的阻力肯定比低扁平比轮胎更多了。
所以说这就是在油耗、外观、抓地力、制动效果等众多要素中作取舍的结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性能和颜值,那就必然要牺牲一部分经济性了。
有人说日系车是窄胎省油、国产车费油,那么为何感觉部分国产车的轮胎越做越大呢?
我的邻居张大妈,一个六十多岁的退休老师,绝对的车盲,什么丰田、大众、雪铁龙,她一概不认识。但是她却有一个神奇的能力:可以一眼看出一辆车的档次高低。这天在楼下遇到我,又神神秘秘的对我说:二单元六楼的小李子,又换了一辆好车,比咱们楼其他人的车好多了。我诧异的问她:你又不认识车,怎么知道他的车好?张大妈说:这还不简单嘛,看车轱辘就行了,轱辘越大车越好呗!
怎么样?这个直接而又简单粗暴的回答,是不是把你雷得外焦里嫩?就连我这个汽车专业人士,也惊叹于她深邃的观察力:不愧是老师出身,总是能简单直接的观察到问题的本质!汽车界流行这么多年的潜规则,被她老人家一眼就看破了!
确实,轮胎对一辆车档次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豪车都配置又宽又大、扁平比较小的轮胎,同时再辅以漂亮的轮圈,汽车瞬间就变得高大上了。但是也有很多人说,轮胎越大越费油,越小越省油。比如日系车就使用又窄又小的轮胎来达到省油的效果,而国产车喜欢使用又宽又大的轮胎,所以油耗高。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为什么国产车费油却喜欢用大轮胎呢?
首先来看看轮胎与油耗的关系。轮胎是汽车滚动阻力的主要来源,我们假设地面是刚性的话,汽车的滚动阻力就可以看做全部是轮胎产生的。而汽车在中低速行驶时,滚动阻力是阻碍汽车行驶的主要阻滞力,阻力越大油耗自然就越大,所以轮胎对汽车的油耗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轮胎越宽,胎压越低,滚动阻力就越大,对油耗的影响也越大。当然,反过来说,轮胎越窄,胎压越高,滚动阻力就越小,会起到一定的节油效果。
现在有些合资车型,特别是中低端车型,使用的轮胎确实非常窄。我们把这些轮胎称为“面条胎”,又窄又小,看起来与车身极不协调。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轮胎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节油作用。不过汽车的油耗高低更多的是由发动机的热效率和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决定的,轮胎只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比如我们常说日系车省油,是因为它的发动机热效率较高,同时发动机与变速箱匹配较好,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较高,所以油耗较低。轮胎在其中起的作用并不大,比如同一辆车,使用185的轮胎和195 的轮胎,油耗上的差别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窄轮胎对汽车的副作用也是比较大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制动距离和操控性。轮胎越宽,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制动距离就越短,而窄轮胎会使汽车的制动距离增大。还有就是窄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相对较小,汽车在转向、高速过弯时,更容易失控侧滑,汽车的操控性会下降。
而国产车喜欢使用相对比较宽大的轮胎,除了提升颜值、提升车型档次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宽大的轮胎对底盘的行驶质感、稳定性等方面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关于这方面我称之为“底盘不够,轮胎来凑”。
这些年国产车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底盘却是国产车的一个弱项,绝大多数的国产车企都没有能力开发一套好用的底盘。而轮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底盘技术的不足。
比如说轮胎在高速运转中形成的陀螺效应,对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显然,轮胎越大,陀螺效应越显著,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帮助越大。国产车使用大轮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汽车高速行驶发飘的问题。
还有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对汽车的操控性影响极大。使用宽大的轮胎,可以较大程度提高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提升汽车的操控性能。此外,轮胎的侧偏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的操控极限。
总结一下就是:日系车使用窄轮胎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而国产车使用的轮胎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弥补底盘技术的不足,在客观上起到了提升汽车美观度的作用。
有人说日系车是窄胎省油、国产车费油,那么为何感觉部分国产车的轮胎越做越大呢?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日系车轮胎窄省油
首先轮胎越窄确实有一定省油的效果,但是一台车省油不单单是轮胎窄就可以节油的。高能效的发动机,高传动比的变速箱,都能带来省油的效果比轮胎更明显。日系车省油恰恰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像丰田高达40%能效比的发动机,配上更省油的CVT无极自动变速箱,适合尺寸的窄轮胎,经济性更高,更符合消费大众的需求。
国产车感觉费油只是相对的,国产车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要达到国外品牌上百年的技术积累是不现实的,发动机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的不断进步,像奇瑞,长安研发的多个高能效比发动机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大厂的水平,再加上更高效的双离合变速箱的使用,油耗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至于轮胎尺寸越做越大主要是大家对车辆安全和美观的需求。喜欢更大气的车型,更大的车就需要配更大尺寸的轮胎,轮胎大抓地力也会相应更高,轮胎大意味着匹配更大的轮毂,看上去也更大气美观。牺牲一点点油耗带来更好的享受也是值得的,有需求就有市场,无关对错,就像我买不起劳斯莱斯并不妨碍它是一台优秀高水平的车。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科学养车!
有人说日系车是窄胎省油、国产车费油,那么为何感觉部分国产车的轮胎越做越大呢?
现在国人不是想的省油问题,主要是追求高大上,看谁的车牌子牛逼,车身长,轮胎宽,出去拉风才是,终究有一天人们回归到经济实惠的实际程度上,就像那些年买彩电大家都像买进口的,现在进口的谁还买?
有人说日系车是窄胎省油、国产车费油,那么为何感觉部分国产车的轮胎越做越大呢?
日系车不但用窄胎,还是圆角胎,还是便宜胎,汉兰达的轮胎699一条Q5L轮胎1649一条。现在国产车和欧美车并不什么费油,发动机的热效率已经都差不多。油耗主要和轮胎,车重,风阻有关系,国内轮胎宽,1美观,2刹车距离更短,3抓地力,4操控
有人说日系车是窄胎省油、国产车费油,那么为何感觉部分国产车的轮胎越做越大呢?
回答第一个问题:
胎宽的定义
首先胎宽225毫米就是一个分水岭,可以理解为大于等于225毫米的就是宽胎,而小于225的就是窄胎,微型车在125到155毫米之间,小型车大概在165到195毫米之间,紧凑型车大概是在195到225毫米之间。
宽轮胎
从我们学过的物理学来看,轮胎越宽,就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无疑让轮胎的抓地力更加强,在制动和转弯的时候也更加稳定,行驶会更加的平稳。
如果你这时候认为宽轮胎越宽越好的话,那就错了!因为胎冠与地面接触面积大,这样产生的胎噪也会增加,同时轮胎的阻力也会更大,产生的油耗也会更高。
窄轮胎
与宽轮胎正好相反,窄轮胎可以让速度更快,胎噪也较小,油耗也会更低。但是刹车性能就不会太出色了。比如像经济型的轿车因为车身原因,一般轮胎都比较窄,这样虽然省油,但操控性就大大折扣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答第二个问题:
因为国产自主品牌,无论从品牌力、机械素质、产品先进成熟、或是用户印象上面,都还有合资车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最几年国产车只能通过提高性价比的方式来与合资车抗衡。如丰富各种配置:比如真皮座椅、豪华音响、各种电子控制设备、较大的轮毂与轮胎等等方面来提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