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常短距离行驶水温达不到正常值有什么影响吗?

都说长期短途行驶对汽车不好,而现实中很多车主上下班距离并不太远,经常短途行驶。有些车主看到这种说法不免会担心。其实我认为长期短途行驶的危害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我们可以从这几点来分析。

电瓶

很多人认为长期短途行驶会导致电瓶亏电,其实并不一定。我认为长期短途行驶对新电瓶影响比较大,对老电瓶的影响反而没那么明显。

因为汽车电瓶标称电压为12伏,想要彻底充满电需要的充电电压为14.4伏左右。而汽车发电机实际输出电压基本上是低于14伏的,所以就算你天天跑高速电瓶也不可能达到理论上的彻底充满状态,我们就假定可以充到95%。

而电瓶电量越低,充电电流越大,充电速度越快。那些老电瓶本身存电就不多,假定电量为70%。启动一次跑个几公里,花费十来分钟,这点时间也差不多把启动消耗的电给补充回来了。再加上你不可能天天短途跑,偶尔跑几次远路电瓶就可以补充更多电量了。所以这些电瓶往往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半满状态。

而新电瓶就不行了,假如你新电瓶电量为95%,启动一次消耗1%的电。跑个十来分钟,由于充电速度慢,这点时间只能补充0.5%的电,于是跑一次电瓶电量亏一点,直到电量亏多了,充电速度快了,这时候就和老电瓶差不多的状态了:长期处于半满状态。

这样虽然短期内不会导致亏电,但是电瓶长期充不满,状态肯定不好,后期也就更容易出问题。所以长期短途行驶的车并不会跑几次就亏电,但是一旦亏电基本上电池都要换了。而长期跑远路的车偶尔亏电一次兴许充充电就能再用个两年。

积碳

这个话题就比较虚了,因为发动机产生积碳的原因有很多,而没有长期对比验证的情况下很难评估长期低速行驶对积碳生成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只能从理论上简单分析一下了。

发动机低温状态下汽油挥发性差,而且此时喷油处于加浓状态,所以更容易形成积碳。不管你是跑长途还是短途,在发动机水温上来之前这都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不同之处在于短途行驶如果一直没达到正常水温的话喷油一直处于加浓状态,停车后很多没有充分燃烧的油气会在气缸、进气门、进气道等部位长时间附着,更容易形成积碳。

而长距离行驶的车发动机水温正常后喷油量也正常了,而且行驶中发动机平稳输出动力时良好的燃烧也许对冷机运行时的一部分附着物有一定的清洗作用,从而缓解积碳生成。

机油增多

机油增多的原因也简单,冷启动时喷油量大,一部分没燃烧的汽油可能会进入曲轴箱和机油混合。这是冷启动后都会发生的现象,等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机油温度上升,这些汽油就会挥发掉。

而行驶距离太短的话机油温度上不来,汽油无法挥发,长期下去机油里的汽油会越来越多。

平均油耗会增加

这是必然的,但也是不需要担心的。因为行车电脑计算平均油耗是按照喷油量和行驶时间、车速、里程等信息计算的。你从家到单位一共两公里,跑到地方发动机还没热呢,整个过程中喷油始终加浓,而且经济时速行驶的时间短,所以电脑计算出来的平均油耗肯定很惊人。

但这也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因为你并没有让发动机充分进入最佳工作状况。所以说经常短途行驶的话平均油耗高一点纯属正常。

短途行驶并不会导致发动机过度磨损

这是很多人所担心的问题,因为有种观点认为短途行驶发动机没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机油流动性差,可能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原因很简单:不管你是短途行驶还是长途行驶,都要经历冷启动初期这个过程,磨损是平等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真有长期短途行驶的需求的话也没必要过分担心,定期使用燃油清净剂可以预防积碳,有条件的话定期用充电机给电瓶充充电。定期检查机油量,如果机油真增多了就开出去猛跑一阵子,剩下的基本上不会出啥大问题,真出问题了那就等到出问题了再说。

汽车经常短距离行驶水温达不到正常值有什么影响吗?

理论上,发动机经常短途低温行驶会导致油耗增加、磨损增大,不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如果驾驶环境所限,总不能绕道!

发动机低温冷启动磨损最大

发动机长时间熄火以后,位于发动机各个润滑间隙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慢慢的回流到油底壳里,停留的时间越长,回流的机油量越多,一般情况下,在停车四小时以后,发动机内绝大部分的机油都会回流,而此时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的各个润滑佛之间缺乏润滑,属于乏油润滑状态,这个瞬间的磨损是最大的,而通常情况下,在运行10到30秒以后,机油的压力会完全建立,此时机油会泵送到润滑部位起到润滑和保护的作用。因此,对于家用车来说,频繁的冷启动磨损是比较大的。

发动机的机油达到完美润滑状态,需要进行升温

虽然发动机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润滑,但是此时发动机的机油并没有达到工作的温度,因此所起到的润滑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现在的发动机普遍设计有怠速升温模式,就是当冷车启动时通过快怠速运转,以帮助发动机迅速暖机,尽快达到工作温度,通常这个温度要达到50摄氏度以上。

发动机低温运转磨损时工作水温的5倍

由于金属部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为了降低发动机工作温度的运转磨损,发动机的汽缸、活塞环、曲轴凸轮轴等润滑间隙是最为匹配的,但是这就会导致发动机在低温运转下润滑的间隙过大,摩擦力会更大,实验证明,发动机在水温50摄氏度以下时,其运转磨损是发动机工作,在水温90摄氏度时的5倍。

如何降低发动机低温短途运转的磨损?1、尽量选择全合成机油

全合成机油的分子结构更为紧密,油膜的强度更大,在同样的年度下,全合成机油往往会得更好的保护能力,此外,全合成机油还拥有着良好的的清洁和热传导能力,理论上可以更好地传递发动机的热量,加快发动机升温。

2、使用合适粘度的机油

机油粘度越高,流动性越差,很多车主往往会听信4s或者修理工的意见,使用高粘度机油,这就会增加发动机泵送压力,发动机在低温下将机油泵送到润滑部位的时间就会延长,这就会导致发动机的磨损增加。特别是北方冬季,应该优先使用0w的机油。

2、不要长时间怠速热车

实验证明,发动机长时间怠速热车和低速热车相比,需要的时间更长,发动机升温会更慢,因为发动机、变速箱需要通过零部件的运转去进行全方位的升温,而带负荷的低速运转,可以加快冷却液和机油的循环压力,进而增加发动机热量的输出,甚至很多保养手册上都明确要求汽车启动以后不要原地怠速热车,要尽快低速行驶,通过这种低负荷运转的方式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当水温灯熄灭以后就可以正常加速行驶了,而通常水温灯熄灭的温度为50摄氏度。

汽车经常短距离行驶水温达不到正常值有什么影响吗?

汽车水温炎热的夏季几分钟就能上升到正常值,冬天时间稍微长一点十几分钟升到正常值。汽车上跟水温相关的元器件有两个,一个是节温器一个是温控器,汽车刚点火是为了尽快达到理想温度节温器关闭防冻液温没在整个水路循环,等缸体内的温度上升到预设温度节温器打开防冻液开始在散热水箱等整个水路循环;温控器是用来控制散热风扇的运转,当散热水箱的温度达到上限时温控器发送信号让散热风扇转动,温度下降温控器让风扇停止转动。综上可见如果您的爱车长期水温偏低你更换温控器试试。如果长期水温偏低只要防冻液在这个水路循环对车也没啥影响。

汽车经常短距离行驶水温达不到正常值有什么影响吗?

水温未达正常温度只要不急加速,缓慢行驶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毕竟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已经很成熟了。

汽车经常短距离行驶水温达不到正常值有什么影响吗?

经常短距离行驶水温达不到正常值,对汽车是有一定影响的。发动机水温过低的影响就是油耗高、磨损量增加,但是对家用车来讲影响并不大。

因为短距离行驶并不代表车辆始终在低温状态下工作,而车辆的冷却系统工作也是正常的。冷启动时发动机处在低温工况下运行,但是现在的发动机温升普遍都比较快、尤其是增压发动机温升更快一些。很多发动机都采用了集成式排气歧管(排气装在缸盖上),发动机启动初期排气热量可以为冷却液加温。

这种发动机启动两分钟水温就可以上升30℃左右,上路行驶五分钟左右水温就可以上升到70℃左右。因此只要是冷却系统没有故障,那么短途行驶时发动机并不是处在低温工况下运行的。

发动机工作时燃烧温度最高达到了2500℃,即使在怠速运行时时燃烧室的温度也超过1000℃。高温燃气就像炉膛内的火焰一样,与其接触的零部件都会被加热,缸套、活塞、活塞环、缸盖、气门等与高温气体直接接触的零部件温度都会剧烈升高,如果不能把热量及时的散发掉那么金属零部件则会过热而退火、强度大大降低,机油也会因为高温而变性,发动机很快就会坏掉。

因此发动机需要冷却系统的配合才可以正常工作。我们看一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

冷却系统由水泵、散热器、散热风扇、节温器、机体水套、缸盖水套等零部件组成的。

水套内的冷却液可以有效的吸收来自燃烧室的热量、机体水套可以吸收气缸产生的热量、缸盖水套可以吸收排气热量,水泵把冷却液从散热器内抽出来加压后送到水套内、水套内的冷却液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通过缸盖上的节温器流到散热器进行散热。冷却液流过散热器时热量散发在空气中,温度下降的冷却液继续流到散热水套内,这样循环下去就达到了散热的目的。

但是冷却系统并不是一味的散热,在发动机启动初期冷却系统是要促进发动机快速升温的。

温度上升到85℃后才会开启降温模式,而且降温的底线就是冷却液不得低于85℃,不得高于107℃。因为只有这个温度区间才是发动机的最佳工作温度,温度调整就是通过节温器来实现的。上文中可以看到水套内的冷却液最终通过节温器回流到散热器散热,而节温器的功能就是控温,可以理解成一个温感阀门,到了设定温度后就会开启、低于设定温度就会关闭。

我们看一下节温器的位置以及工作原理:

节温器温感动作是通过内部石蜡状态变化实现的,低温时石蜡呈固态 、节温器阀门关闭,这时候来自水套的冷却液就无法回流到散热器内,因此水套内有限的冷却液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当水温升到85℃的时候,节温器内的石蜡融化体积增加促使橡胶管收缩,驱动动推杆动作产生反推力促使节温器阀门开启。来自水套的冷却液就可以流到散热器散热。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发动机在工作在最佳温度中,效率高、磨损小。

因此只要节温器工作正常,那么发动机就不会始终在低温状态下工作。

如果节温器坏掉,处在常开状态那么发动机就会在低温下工作。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源源不断的散发掉,水温上升缓慢很难上升到85℃,这种情况下对发动机的影响就比较大了!我们看一下低水温对发动机的影响:

1、水温低,则热量损失大发动机效率降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油耗增加,发动机工作在50℃与85℃时油耗差异达到15%-20%。

2、气缸壁温度过低,混合气与之接触后会凝结并流到曲轴箱内与机油混合。不仅增加燃油消耗量还会影响机油润滑能力,机件磨损增加。

可以看出来,发动机在低温工况下运行时不仅油耗会增加,而且磨损量也会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出租车可以行驶80-100万公里无大修的原因,而同款私家车可能30万公里就大修的原因之一。出租车始终保持人歇车不歇的状态,发动机始终在热机状态下运行,磨损量要小很多。而私家车冷启动、短途行驶比较多,因此很难实现百万公里无大修。

短途行驶虽然对发动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私家车来讲影响并不大。毕竟大多数私家车年行驶里程不过1-2万公里,十五年也开不到30万公里,即使车辆报废那一天发动机也不一定坏掉。

汽车经常短距离行驶水温达不到正常值有什么影响吗?

水温没达到正常温度值,只要不急加速,就没问题,等水温上来后就可以正常驾驶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