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需要换散热系统吗?
散热系统并不需要特别保养,顶多就是清理一下散热器上面的脏东西即可。真需要换东西的话那叫故障,不是保养。而且散热系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包括很多部分,严格来说发动机也属于散热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其内部有很多循环水路,所以说散热系统可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汽车散热系统主要由发动机、水泵、上下水管、散热器、暖风水箱、散热风扇这几个部分组成。而这几个部分里又包括很多零件和传感器。比如节温器、水温传感器等。
正常情况下散热系统是很稳定的,水泵被发动机带着驱动冷却液循环,把发动机内部产生的热量带出去。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需要特别保养的部分。顶多按照厂家要求定期换个冷却液就行了,或者清理一下散热器。
所以说散热系统没问题的话完全没必要去定期更换一些东西。除非发动机高温了才需要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涉及到零部件损坏的话需要更换,而这也仅仅是更换相应的零部件而已,并非更换整个散热系统。
一般散热系统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这几个方面:
1、软硬管连接处漏水发动机上的管道接口是金属的,而连接发动机与散热器的管道是橡胶的。两者热膨胀系数不同,耐老化性能也不同。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接口处容易出现泄漏。这种故障不严重的话可以把卡扣更换了就行。如果橡胶管老化严重的话就要换新的了。
2、水泵损坏目前绝大部分汽车用的都是机械水泵,由发动机直接驱动。正常情况下水泵寿命基本上与发动机同步。但是有时候冷却液加不对或者使用自来水代替冷却液的话水泵就很容易损坏。
3、散热器漏水散热器漏水常见的原因就是外力损伤、散热器腐蚀、冷却液结冰膨胀。外力损伤就不用说了,车头碰撞严重的话散热器肯定是首当其冲。而散热器腐蚀主要是冷却液使用不当或者用水代替冷却液。而用水代替冷却液还有一个隐患就是容易结冰,一但结冰散热器基本上没有不被撑坏的。
所以说只要发动机不高温我们就没必要去管散热系统。
汽车保养需要换散热系统吗?
检查时没发现问题,不需要换
汽车保养需要换散热系统吗?
汽车散热系统需要定期检修_无需成组更换
说明:发动机散热系统分为外部散热和冷却水循环散热两组系统,其中涵盖一条普遍被错误理解的散热结构。这两路系统只有「防冻冷却液」系统定期检查与补充,更换周期要按照耗材类型区分。本篇将分为三节解析所有与散热系统相关的核心知识,首先从“电子扇”系统开始。
风冷系统- 电子扇×2
打开发动机舱在车头位置找一找,能发现的是散热水箱后面总会有两个风扇,这就是发动机散热的电子扇。很多人将电子扇理解为「水箱散热风扇」,功能似乎是往前吹风为水箱散热;实际这是错误的理解,风扇是不会完全吹风的。因为汽车行驶时最大的阻力是风阻,也就是正面撞击的空气形成的阻力;那么电子扇如果往前吹风,结果必然是增加与“空气墙”的对抗作用力,也就是加大汽车行驶阻力导致油耗提升,所以电子扇是往后吹风。
知识点:汽车第一路「机体散热系统」为风冷散热,基础结构正是电子扇。其功能是通过引导进入发动机舱的紊流形成有序气流,不断吹到内燃式热机(燃油动力汽车发动机)上,实现由外至内的有效散热。不过电子扇的运行比较有意思,因为两组风扇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同步运转。
远因为电子扇由电控系统控制,内燃机在温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并不需要“高强度风冷”,此时只需要一组风扇运转即可。长途或长时间驾驶会提升机体温度,电控系统侦测到高温后才会自动激活两组风扇。所以车辆启动后有一组风扇不转并不见得是故障,只要多开一会后能同时运转,且水温正常即可。(该系统故障概率很低/出现故障通过水温变化可及时发现)
水冷系统- 防冻冷却液
- 水箱
燃油动力汽车装备的发动机叫做「活塞往复循环式-内燃式热机」,这种机器是通过燃烧燃油产生热能,再将人呢过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热能自然会产生高温,高温必然会加热机体;然而由金属材料打造的发动机是有热饱和极限的,达到一定标准后就会造成熔化,或者因热胀冷缩导致材料应力不均造成开裂。而在内部的燃烧仅依靠外部的风冷是不够的,所以还需要水冷系统。
「防冻冷却液」是水冷系统的核心,在冷却管路内会由水泵驱动冷却液(简称)运转,“泵”的概念是为液体增压使其高速流动。这种化学溶液具备冰点很低与沸点很高的特点,在不同地区加注的冷却液可保证冬季不结冰,其次可以保证循环流动时有效吸收机体热量还不会“煮沸”。其运行步骤为:流经至内燃机缸盖吸收热能(为机体降温),随即流动至前置散热水箱(撞风不断降温)吸收冷却液的热,冷却液降温后再次流到缸盖吸热——周而复始。
图1:内燃机冷却液循环系统概念
图2:冷却液循环流动的概念
- 常见故障点
水冷系统的故障率同样很低,如果出现故障则同样可通过仪表盘水温表发现。正常水温指针会在仪表中线位置,代表温度一般在90/110℃(摄氏度)左右;如果水冷系统的水泵或水箱故障,冷却液的温度会超过中线而一定程度升高。发现温度异常后就要及时靠边停车,散热降温后再就近寻找维修站检测修理。
水冷系统的第二类故障为「无法升温/升温缓慢」,原因多为节温器或水温传感器损坏。前者故障会造成发动机冷启动时就用“大循环”模式让冷却液流动,而正常状态为冷启动使用“小循环”、以少量冷却液恒温并快速加热机体(达到理想热效率状态)。后者损坏会造成水温采集数据错误,水温可能已经升高但是ECU获得不了正确的数据就会持续加大喷油(冷启动特有状态),所以在出现无法升温和升温缓慢的问题后也要及时检修。
下图1:冷启动小循环概念
下图2:热车后大循环概念
防冻冷却液相关知识- 会蒸发
- 需补充
绝大多数汽车使用的防冻冷却液为:EG_乙二醇水基型,溶液的主要成分为EG、水、防蚀剂、着色剂等等。EG的沸点应为197.4℃,在于水混合后不会被内燃机的高温加热到沸腾状态,而EG能够以足够高的沸点吸热则不会让水获得足够的热能达到沸点,这是冷却液能够有效循环散热的基础。不过水的蒸发不见得一定要沸腾,理论上在任何温度中水都会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是分子运动本身在能量作用下出现的「汽化变化」,所谓的蒸发本质为液体表面粒子流动时,因产生摩擦和撞击导致的结构;白话一些的描述就是水分子运动过程中被撞断了【氢键】,同时粒子运动在撞击中使其达到了从液体表面逃逸的力量阈值,从而使得这些水变成气态离开了水。在高温环境中这种转化的强度会加强一些,所以正常使用的汽车总会造成防冻冷却液的减少。
- 补充标准
防冻冷却液在发动机内有一个“加注水壶”,准确的称呼为【膨胀壶】。这个水壶上会有两道刻度线,分别为“MAX&MIN”;正常蒸发会使得水位越来越接近MIN线,补充时需要达到两条线中间偏上1cm左右的位置即可。冷却液是不能使其降低至MIN线以下的,因为在低温环境中冷却液“冷缩”可能导致膨胀壶内失去冷却液,此时冷却管路运行就会从膨胀壶吸入空气,导致管路空气加热碰撞造成气阻,发动机则无法有效散热了。(仅有一条刻度线的膨胀壶,加注至该线偏上位置即可)
- 补充选项
正常补充防冻冷却液应该选择「蒸馏水」,因为EG并不是一种容易挥发的原料,这是一种油状物质。蒸发减少的部分主要是水,那么补充自然也应该以水为主。但并不是所有的水都可以用,比如各类型的饮用水包括净化水都不可以,因其含有过量的矿物质(以碳酸镁碳酸钙为主),在高温环境中矿物析出会凝结为水垢(俗称水碱)造成管路堵塞。所以应该选用去杂质的蒸馏水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每补充三次蒸馏水可补充一次防冻冷却液,为均衡少量减少的EG。(下图为蒸馏水制造方法/超商有成品蒸馏水销售)
重中之重:防冻冷却液是可以不同颜色混用的,但一定要为同类型。比如同为EG乙二醇基可以混用,EG和PG丙二醇就不应混用,甘油型丙三醇也不宜混用。同时「EG乙二醇基防冻冷却液」没有使用完的一定要妥善保存,更换放出的废液也要妥善处理;因为EG是有极强毒性的物质,其一公斤水溶液中有“1.6克”EG即可成人致死!所以剩余部分一定要放好,防止误饮!!!(乙二醇是有些微甜味道的液体)
总结:关于汽车「散热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这些就好,电子扇、水泵、节温器、水温传感器等硬件都只有很低的概率性故障。防冻冷却液的定期检查补充不要忘记了,至于整体更换则有两个标准;普通冷却液建议每三年更换一组,长效型冷却液可以使用到六年。其区别主要是防蚀剂性能衰减的周期,供参考。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首发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汽车保养需要换散热系统吗?
散热系统没有问题是不需要更换的
汽车保养需要换散热系统吗?
你说的散热系统,是不是防冻液?防冻液在常规保养中是不需要更换的,常规保养会帮你检查的,如果有损耗只需要添加相同标号的防冻液就可以了,一般的车主手册上都建议2年或4万公里更换的。这个东西更换是根据每辆车的使用情况和各地区的环境温度的。现在有检测防冻液的仪器叫冰点测试仪,你当地的环境温度很低,但是检测到你车的防冻液冰点达不到环境温度,就需要更换了!
汽车保养需要换散热系统吗?
汽车常规保养:换机油,机滤,空滤,汽滤,空调格也要检查必要时更换,轮胎气压检测或四轮换位;汽车保养就是检查影响车辆行驶时容易出现状况的部件,检查受损程度,根据情况而做出决定,什么该换什么不该换,预见性提前保养车辆。
更换散热系统一般在车子行驶6万公里左右的时间换,保养车子的时候,做汽车保养的都会看你行驶了多少路程,根据你的行驶路程,着重检查大概需要更换的部件。
看恶劣环境提前对散热系统检查和更换冷却液比较好,更好保护好发动机,必要时对方向和刹车及整车保养,促进安全行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