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必须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

汽油车进气系统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传感器那就是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对于汽油机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就是靠燃料燃烧膨胀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动力,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就是气缸里的混合气必须能够正常燃烧。对于柴油机来说这很简单,因为柴油机是压燃式的,在压缩冲程末端气缸里温度足够高,只要有油就能自己燃烧。而汽油机却不一样,因为汽油很难被压燃,所以汽油机需要有一个火花塞,利用火花塞产生的电弧引燃混合气体。但是火花塞不是万能的,混合气太稀或者太浓它都点不着,因此汽油机需要严格控制进入气缸的混合气的浓度。也就是说要控制进入气缸的空气量和油量。

早期的化油器发动机依靠化油器很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发动机进气端装有化油器,进气气流经过化油器时从喷油孔中吸出汽油并带入发动机。当踩油门时控制的是化油器的节流阀和供油针阀,节流阀开度影响着进气量,而针阀开度影响着喷油口的出油量,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机构。工程师计算好节流阀不同开度时的进气量,然后根据空燃比再设置好相应位置针阀的开度,使得喷油孔刚好能够流出与当前进气量匹配的汽油量。一切设置妥当后不管你怎样踩油门节流阀和针阀都能匹配出最佳空燃比。这是一个纯机械的调配机构。

但是化油器也有弊端,主要就是控制的灵活性和精确度不够。所以现在都换成电控喷射了,把计算喷油量的活交给电控系统(ECU),发动机进多少空气喷多少油都是ECU说了算。这样以来ECU就要知道进气量才能决定喷多少油,而空气流量计就是帮助ECU测量进气量的装置。空气流量计位于节气门前端的进气道上。不过发动机并不单单依靠空气流量计计算喷油量,同时还会根据节气门开度、进气温度和压力、尾气空燃比传感器等信号综合计算并修正喷油量,这就使得电控燃油喷射式汽油机在油耗、排放、热效率等方面完全超越化油器发动机。

我们踩油门时并不直接控制喷油量,而是控制进气量油门踩重了节气门开度大,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就多,就需要喷更多的油。油门踏板踩轻了节气门开度减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就少,ECU就减小喷油量。这就是汽油机油门的基本原理。所以说电控汽油发动机必须有空气流量计才能保证正常工作。

为什么汽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必须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

汽油机的空气计量是开车油门控制,喷油自然应该配合进气多少,使燃料达到最佳配比,输出最大动力又最省油。

为什么汽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必须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

首先要明确汽油机的工作流程:首先发动机正常启动,这个时候的喷油量是根据发动机电脑内部的存储数据得来的,这个时候发动机的喷油量偏大,混合气偏浓,不符合排放,也不省燃油。发动机启动以后,发动机的喷油量是根据进气量的多少来进行计算的,而多少进气对应多少燃油这个数据库都是存储在发动机控制器内部的。进气量的计算则是通过空气流量传感器来计算的。所以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必备的传感器。

为什么汽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必须设置空气流量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电控喷油系的配合的功能是:根据空气流量的多少,燃油就供给多少,以保证汽缸内的燃油在形成混合气时,不因缺少氧气过浓,使燃油得不到充分的燃烧,也不因缺少燃油使混合过稀,而使动力不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