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四驱和全时四驱的区别是什么?
前置四驱和全时四驱听起来都是四驱,但是两个词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前置四驱说的是发动机布局,重点在于突出发动机布局。而全时四驱指的是四驱形式。
前置四驱指的是发动机位于车辆前部且拥有四驱系统的车辆。重点突出的是发动机的位置。和前置四驱意思接近的是前置前驱、前置后驱、中置后驱、中置四驱。前置四驱可以是适时四驱、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只要发动机前置的四驱系统都可以称为前置四驱。
全时四驱全时四驱是四驱系统的一种形式,我们通常把四个轮子都有驱动能力的车辆称为四驱车,但是四驱车也有区别,有些车平时只有两个轮子可以驱动,在需要的时候司机可以手动操纵分动箱给另外两个轮子提供动力,这种四驱称为分时四驱。有些车平时两个轮子驱动,在需要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自动切换成四驱模式或者依靠驾驶员手动操作进入四驱模式,同时不具备分动箱,这类四驱系统称为适时四驱。而全时四驱指的是四个车轮时刻都能获得动力的四驱系统。
前置四驱和全时四驱的区别是什么?
前置四驱?
越野车里面好像没见过有中置四驱,和后置四驱吧。跑车里倒是有奥迪的r8、保时捷911等。
后置四驱有哪些优点呢?
第一,启动的时候更有力。发动机和油箱等一些部件如果集中在汽车的尾部,此时是后轮驱动,所以汽车起步时,它的重心靠后,抓地的能力更强,让动力充分利用,所以它的启动性能更好。
第二,转动效率更高。发动机靠近后轮,可以把动力更加直接的传到后轮,动力传递的更加快而直接。
第三,转向更加的准确和灵敏。
第四,刹车效果更好,在制动的时候,车的重心会向前移动,可以帮助车辆获得更好的刹车效果。
优点这么多,它也有一些缺点。首先它会导致前轮的附着力变小,在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就会降低,需要特殊的设计方式,保证前面产生压力,但是对外观的改进必定会让汽车的空间减小,也会增加汽车的制造成本。第二方面就是发动机散热问题,因为发动机在后面没有位置对散热管路进行布置,空气的导入也需要特殊的设计。隔音性能也需要做特别的设计,这样就导致了设计成本的增加。其次,后置四驱在转弯的时候控制更难!
而对于前置驱动,车身前面比后面重,前轮的摩擦力更大,从而汽车的动力也就更大,速度也就更快了,但是前轮驱动在转向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惯性滑行,影响转向的实际效果。总之,这两种驱动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考虑成本和做工难度的情况下,目前,前置驱动最为合适。
全时四驱就是任何时间,车辆都是四个轮子独立推动的驱动装置。英文把"All Wheel Drive"简写"AWD",以有别于2WD(分FWD和RWD)。全时四驱通过一个柔性连接的中央差速器,再通过前轴和后轴的独立差速器,把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与纯机械式的差速锁不同的是,全时四驱的差速器可以是粘结耦合式,也可以是多离合式,但相同的是都可以允许前后轮、左右轮之间有一个转速差。 车辆是否是全时四驱完全取决于分动器的构造。作为掌管车辆不同驱动状态的核心部分,可以说分动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性能。
四驱系统主要分成两大类:分时四驱(Part Time 4WD)和全时四驱(Full Time 4WD)。 [2] 现时,我们使用的四驱车大多是半时四驱。只要车上有专门的两驱、四驱切换拨杆或按钮,那么,这辆就是使用半时四驱的四驱车。半时四驱是四驱车最常使用的四驱系统,半时四驱的使用可分两种状态:一种是两驱,汽车只有两个车轮得到动力,与普通汽车没有区别;另一种则是四驱,此时汽车前后轴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动力。半时四驱历史悠久,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大,加装自由轮毂后更加省油。全时四驱是使汽车四个车轮一直保持有驱动力的四驱系统。若要细分全时四驱系统,可分成固定扭矩分配(前后50:50比例分配)和变扭矩分配(前后动力分配比例可变)两大类。全时四驱也有很长的历史,可靠性更大,但其耗油量较大。 全时四驱系统内有三个差速器:除了前后轴各有一个差速器外,在前后驱动轴之间还有一个中央差速器。这使全时四驱避免了半时四驱的固有问题(在硬路面不能用四驱的问题):汽车在转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会被中央差速器吸收。所以,全时四驱在硬路面(铺装路面)、下雨时有更可靠的四轮抓着力,比半时四驱优越。但到了冰雪、沼泽地就必须把中央差速器锁锁上(否则可能无法前进);回到不滑的硬路(铺装路),马上要把中央差速器锁解开。前置四驱和全时四驱的区别是什么?
前置四驱和全时四驱不是一个概念
前置四驱---四驱系统的布局形式,发动机前置+四驱,前置发动机可以搭配前驱 后驱 适时四驱 分时四驱 全时四驱
全时四驱---四驱系统的驱动形式,又叫恒时四驱,搭配全时四驱的发动机布局可以是前置 中置 后置,有别于适时四驱完全计算机控制两驱四驱和分时四驱人为手动切换两驱四驱的形式,全时四驱系统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形式,只是在驾驶模式下可以分配前后轴的动力占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