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钢材对汽车安全性有何影响?
仅仅以家用轻型车辆来说高强度钢材对汽车的安全性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大家印象中钢材就是很硬的,其实这里面大有门道,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平时接触过太多不同强度的钢材,在机械设备面前各种钢材的强度表现各不相同,同样的压力下强度高的材料很难变形,而强度低的钢材几乎是瞬间就折断,这些还都是直径在20mm以上的圆钢,而汽车生产中组成车身框架的都是很薄的钢板进行冲压得到的,厚度的减小让材料的强度指标变得更为重要。
决定安全性能的就是上图中材料的强度,强度越高在受到撞击或者翻滚时车身越不容易变形,因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所以说决定汽车安全性的绝不是外边那层铁皮的厚度,真正有意义的东西都在内部。很多厂家宣传中总喜欢用钢材的抗拉强度来说事儿,这是很无耻的行为,因为屈服强度才是直接反应抗冲击能力的指标,而屈服强度远远低于抗拉强度。所以大家买车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只看表面数字。
从这个图片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其实家用车真的很单薄,所以安全驾驶远比任何被动措施要有意义的多。
高强度钢材对汽车安全性有何影响?
说一下,汽车的安全性,主要分主动和被动两种,主要是依靠雷达、摄像头等技术去检测、判断、感知汽车可能发生的行车偏离、碰撞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利用行车电脑去控制刹车、方向等主动避险。而被动安全性,就是指车辆的制造材料的强度性能等等,这个材料一般指的就是高强度钢、铝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率。而综合考虑加工工艺、制造成本、性价比等因素,高强度钢在抗碰撞能力、加工成本等方面比铝镁合金、碳纤维有着极大的优势。国际上将屈服强度在210MPa至550MPa的钢板称为高强度钢板,屈服强度大于550MPa的为超高强度钢。
对于高强度钢材的使用对车辆的安全性是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反映在2个方面:
汽车总体总量,汽车车身轻,在碰撞时携带的动能就小,车身受到的压力就小,进而提升汽车的安全性。一般来说,汽车轻量化需要轻质高硬度材料,使用高强度钢代替普通的钢材,降低车用钢板的厚度,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并采用激光拼焊、液压成形、铝合金低压铸造、半固态成型技术等实现轻量化。
综合考虑,使用高强度钢是比较好的方案。既要实现轻量化又要确保安全性,高强度钢能够大大增加车身各个零件的抗变形、抗扭曲能力,提高能量吸收能力和扩大弹性应变性,原则上来说,高强度钢使用率越高,汽车车身刚性越好,但是,高强度钢在材料加工方面有着很多问题,在可焊接性方面比低碳钢要差很多,因此,高强度钢的使用并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还有加工工艺和技术的问题。值得表扬的是,国产汽车也逐渐普及、加大、重视了高强度钢的使用。(Bee)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