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机油,抽和重力换油,哪种好?
首先表明观点:
如果规范操作的话两者的效果都差不多,都可以用。如果操作不够规范的话还是重力换油最靠谱。
重力换油就是从油底壳放油,拧开油底壳放油螺丝让旧机油依靠重力流出。因为油底壳设计时都会把放油口设计在最低位置,所以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多少年来换机油都是这么操作的。一般都可以放很干净了,有时候可以将加油口封起来用压缩空气吹,这样能加快放油速度,也能放的更彻底。
而这些年又兴起了真空抽油法换机油,原理很简单,一个特殊的阀体,压缩空气高速流过后由于文丘里效应会在旁路产生真空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抽油时能听到非常大的放气声音。抽油法不需要拆放油螺丝,直接把管子从加油口插入油底壳就可以抽取旧机油了。
哪种方法更好呢?就像开篇所说:操作规范的话两者都可以,操作不规范的话还是从油底壳放油吧。油底壳放油操作简单,保证车辆水平停放,会拆螺丝就能放干净。因为汽车油底壳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完全平整的,内部也是高低不平,而放油口都设计在最低的位置。只要拧开后旧机油差不多都可以放尽。
而抽油则对操作手法有要求了,需要将管子准确插入油底壳最低的位置,这种操作全凭感觉了。上图是一个油底壳,我在里面标注了一些点,其中绿色的是放油口的位置,可以看到这是最低的地方,红色位置偏高,黄色位置没有到达最低点,如果维修工把管子插在黄色位置的话肯定没有插在绿色位置抽的多,如果插在红色位置的话那就更惨了。技术好负责任的会根据抽出旧机油的量移动管子尽量抽干净,技术不好又不负责任的抽不出来就收工了。反正抽不干净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发动机故障。有些店不注意细节,抽油管子在地上拖来拖去,沾满灰尘,抽油时候在遇到个马大哈擦都不擦直接就给你插进去了,想想都受不了。
而且现在很多车油底壳都是有挡板的,这就导致了管子在油底壳里移动位置有限,所以说抽油对技术和操作有要求。
我觉得最早使用抽油法是这两个原因决定的:1、机滤位于发动机上部,打开发动机盖就可以更换。
2、抽油法可以节约时间,不需要举升机或者地沟,对工位要求不高。店里车多的时候没有举升机的工位也可以换机油,效率更高。
而很多车机滤位于发动机下方,这时候需要举升机,这种车采用重力放油更多。
总结:我认为抽油法只是节约时间和维修工位而已,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想要抽干净需要技术和耐心,相比来说重力放油法对技术要求不高,效果更稳定。有人说重力放油法会损伤油底壳螺纹,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可是但凡用点心的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吃饭还会噎到呢,这两者概率差不多。
换机油,抽和重力换油,哪种好?
目前常见的换油方式有两种:重力放油和抽油。
1.重力放油
就是拧下油底壳下面的旋钮,待机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即可,
2.抽油
是在加机油的口那里伸个管子进去把油吸出来。
3.优缺点
目前,对于这两种方式哪一个更好众说纷纭,其实,这两种方式并没有一个有着绝对的优势。对于放机油而言,有说法是具有冲洗效果,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而抽机油的
由于每款车设计不同,所以并不一定就是某种方法更好。如果发动机设计的时候有考虑抽油的做法,那么抽油很可能就会比放油更好,能抽出更多的油。但是,针对那种油底壳上有挡板的汽车,抽油的软管不能插到底的发动机而言当,也就只能采取放油的方式。对于没有特殊设计的来说,放得干不干净取决于时间,抽的干不干净取决于抽的时间和抽的技巧。如果放油时间不够,看到没有大量机油流出就拧上放油螺栓的话,当然会残留较多的机油。抽的时间相对要花的更多,但是机油可以抽的更彻底,而且不用拧油底壳下面的螺丝,抽出来的也更干净。至于放油的方式,由于是单纯依靠重力来排除机油,所以一些小的油孔,油道的旧机油放不出来,而且放机油的时候油底壳下的螺丝来回使用容易损坏,这会影响密封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