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为什么头上扎个布?
在印度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男人头上缠着厚厚的大包头,甚至很多印度的士兵都选择不带头盔和军帽,也是缠着厚厚的布,这样的情景不免让人疑惑:难道这个缠起来的布很神奇不成?
其实,印度人喜欢在头上缠布,一来是宗教传统使然,二来则是民族的传统习俗而已。
锡克人的宗教传统印度人在头上缠头巾的传统由来已久,而且很多地方缠布的方式、样式和颜色都各有不同,而最为明显、样式比较统一的就是锡克人的头巾。
锡克族人是印度国内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他们主要也是分布在印度的旁遮普邦,也有其他一些分布在其他邦内。从历史上看,锡克族人比较有特点,他们有着欧罗巴人种的特征,又混有蒙古人的一些特征。
最早的时候,锡克族人是信奉印度教的,而到了十五世纪的时候,锡克教的创始人那纳克创立了锡克教以后,锡克人才开始信奉锡克教,也有了锡克人之说。
锡克教的教徒人数有2000万之多,而锡克教中的男子有着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布等众多习俗。根据锡克教的“5K”教义,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剪头发,而男人们则是用布一层一层地将自己的头发给包起来,有时候光是缠头发的布都能有十几米长度。
在锡克教中,缠头也不是男人的专享,也有女的把头发缠起来的,在他们看来,头发是神授予他们的,不可以轻易动它。当然,他们缠头也有个人的特点,缠头用的布的颜色可以有所不同,看个人选择,其中的很多青年人尤其喜欢将自己头上的头巾给缠成一个船形的样子,看上去也很有特色。
印度国内也很尊重锡克人的宗教传统,鉴于他们独特的习俗,印度很多法律都单独为他们开了“绿灯”,比如,锡克人骑摩托车的时候可以不戴头盔,在参军的时候,也可以自己选择不戴头盔和军帽。
对于锡克人的头巾传统,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当初在穆斯林统治期间,为了彰显权力,曾经规定头巾只能是穆斯林包,其他印度人则不允许包头巾,当时的锡克人为了抗议和维护自身尊严,号召所有的锡克男人们全部包上头巾。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穆斯林包头巾早已没有了,而锡克人的这个传统却一直传承了下来。
印度人的传统习俗印度人普遍看重头部,认为它是人身体上最为重要的地方,要予以重点保护,而且印度人的头是轻易不能去摸的,如果去到印度,千万不要尝试去摸别人的头,小孩子的头被别人摸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而大人的头被摸则会被认为是在侵犯他人的尊严。
拉贾斯坦邦的大多数男人们也是包头巾的,相较于锡克人的头巾,他们的头巾更加多彩多姿、样式繁多。
拉贾斯坦人的头巾,不止是传统和习俗,更能通过头巾看到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他们的头巾一般能有二十米长,宽度在20厘米左右,在佩戴传统上,缠好以后的头巾越大,则说明戴头巾人的身份越高。同样,在布的质地、材料以及颜色和形状设计上也能看出各个阶层的区别来。头巾在使用场合上也有一定讲究,一般情况下,粉色、红色和绿色等比较鲜艳颜色的头巾,主要用在一些庆祝场合,比如结婚和其他庆祝活动等;而出席亲人葬礼时,则选择黑色和蓝色这种庄重、深沉的颜色。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在拉贾斯坦这个地方,走上十几公里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戴头巾的方法,头巾的形状和颜色相互搭配,估计能有一千多种样式出来。通常情况下,人们戴头巾比较随意一些,缠绕时的方法以简单快捷为主,几分钟就能完成,而遇到比较重要的情况时,就要认真对待,可能缠一个头就需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
结束语:相比较而言,锡克人的头巾更具有强制性,除了睡觉以外,基本都要戴在头上,而其他人的头巾则相对来说要求没这么严格,甚至只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服饰,随时都可以摘下来。
现在的印度,也有意将头巾文化向外推广的意思,做工和款式也越来越潮流和时尚,男人头上的头巾和女人身上的纱丽,已经成为了印度服饰文化的一个标志。
印军为什么头上扎个布?
印军夜郎自大,穷兵黩武,我戍边英雄小试牛刀,一击既败。让心高气傲的印军颜面尽失,无地自容,于是头上扎个布用来遮羞!
印军为什么头上扎个布?
我是小谈,有问必答。
头上扎布的是锡克族,人狠话不多,但是人口较少,只有2000来万吧,在印军中占比15%左右,这个比例倒是很大。在印军中,锡克族被称为印度的"战斗民族",特能打。在生活中,也能称得上印版"犹太人",特精明的那种。
至于包头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印度被穆斯林统治时期,当时穆斯林为了区分自己人和印度人的区别,就搁头上扎块布。锡克族一瞅,好家伙,那我也整一个,随他去吧,反正我也看不上印度教(普通印度人)。
就这样,头上扎布的习惯就形成了,刚好锡克人还蓄发蓄须,据说他们终生不剪发,而用布裹起来又正好方便了,索性也就这么传下来了。
对于布的颜色,并没有什么要求和规定,可以全凭喜好和服装自行搭配,心情好的时候可以绕红布,不好可以绕绿布。
另外,锡克族还有特权,就是不用带军帽、头盔等,扎着布就足够了,就是不知道防不防弹。
至于题主说的对于印军的印象是头上扎块布,应该是收影视剧的影响吧。来自于印度人被称为""阿三"或者是"红头阿三",前面说锡克族是印度的战斗民族,所以这类人殖民期间比较受英国人重用。民国时期,我国的英租界英方用的就是锡克族,这也就是"红头阿三"的来历了。
印军为什么头上扎个布?
印军头上扎个布,又何止是印军?晚清、民国时期,在旧上海的英租界里,印籍巡捕脑袋上包的也是头巾……还有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印籍警员脑袋上也包着头巾。所以,很多人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印度男人都包头巾。
其实不然,别的就不多说了,只说三个人:一、印度的所谓“圣雄”——莫罕达斯·甘地,二、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三、印度演员——阿米尔·汗;他们都没有包头巾!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尤其是在宗教信仰方面,印度的各种宗教多如牛毛!就如阿米尔·汗在电影里演的那样,这个宗教认为的圣物,在那个宗教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不洁或不祥之物……长期以来,印度各宗教的教徒之间无法相互包容、矛盾冲突不断!印巴之所以会分道扬镳,也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异。
其实,包头巾并不是所有印度男人的“标配”,只是其中的锡克教徒而已,印度的其他人是不包头巾的。在印度,锡克教徒的人数虽然不及印度教徒,但也是相当多的。而且,充斥在各个部门,包括政府、军队等等。
为了尊重锡克教徒的宗教信仰、也是为了缓和印度国内的宗教矛盾,印度政府允许锡克教徒在任何场合下保留其包头巾的习俗,包括在军队中服役的锡克教徒。为此,印军还为锡克教徒军官和士兵专门设计了专门的军服头巾,这就是印军“头上扎个布”的由来。其实,头上不“扎个布”的印军还是很多的,包头巾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印军为什么头上扎个布?
印度军队里包头巾的人叫锡克人,只有锡克人才包头巾,其它大部分印度士兵是不包头巾的。
锡克人是印度的一个民族,全民信奉锡克教,这个宗教创建于15世纪,在教义上和印度教有很大不同。
锡克教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提倡人人平等,反对歧视压迫女性,注重教育,勤劳朴实,勇敢自律。
为了在外观上和周围其它教徒区分开来,锡克教规定所有信徒必须留长头发和胡须,所以男人都和女人一样,头发长长的。为了方便打理,教义中又规定男人必须把头发盘在头顶,用头巾包上,这就是包头巾的由来。
对锡克人来说,包头巾是他们的神圣戒律,除了晚上睡觉以外,其它时间无论如何是不能解开头巾的,否则就是对信仰的亵渎,是极大的侮辱。士可杀不可辱,锡克人宁可失去生命也不会摘掉头巾。
锡克人比较勇敢尚武,一向骁勇善战,早在印度殖民时期,英国人就大量招募锡克人参军。印度独立后,依然延续这一传统,所以印度军队中锡克人比例很高,锡克人总人口也就两千多万,和印度十四亿总人口比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在军队中锡克人比例却高达百分之二十。
由于头巾牵涉到神圣的信仰问题,锡克人把头巾看做是生命一样重要,所以为了尊重锡克人的信仰,印度军队就允许锡克士兵继续包头巾,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军队中有那么多人包头巾的原因。
头巾在战场上当然是有很多不便的,比如容易暴露目标。另外当代军队普遍配备防弹头盔,但是锡克人包着大头巾,显然无法戴上头盔。
不过印度人还是很有智慧的,为此专门研发了锡克人专用头盔,这种头盔只有四周防弹,头顶却是空的,可以让锡克人既包头巾,又能戴上头盔,虽然防弹效果差了点,但是总比没有强。
这样做既尊重了锡克人的宗教信仰,又保护了头部,可谓一举两得,从中也可以看出印度军队对人们宗教信仰的尊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态度。
随着锡克人向外移民,如今不光是印度军队,在英国和美国军队中也出现了锡克人的身影,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但是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大大的头巾包在头上上显得格外显眼,也成了英美军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印军为什么头上扎个布?
大家看到三哥的军队的时候,会发现这伙人喜欢带个头巾,这其实是一种民族习惯,主要是锡克人喜欢带,他们去哪都这样,哪怕是去英国服役,做了英国人,他们也带着头巾。那么锡克人是什么人呢?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印度军队里有很多带着头巾的人呢?
锡克人是 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他们的特色就是戴头巾,是大英帝国的亲儿子,美国和英国的关系都没英国人跟锡克人的关系近,英国佬当年四处杀人放火抢劫的时候,就喜欢带着这伙锡克人,大家要是看香港电影,比如周星驰演的那部《师兄撞鬼》,周星驰在里面演一个警察,他入职体检的时候,就看到几个三哥在那边当医生。所以后来英国佬到哪里溜达,总有把这伙人带着,毕竟好用又听话,英国人是真的喜欢,像很多英国前殖民地,现在都有一堆印度人,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那地方虽然是华人多的地方,不过印度人能当上那地方的总统,虽然李家坡是总理说的算就是了。
锡克人是印度人中少数能打的,虽然印度军队跟能打这个词没啥关系,印度军队那战斗力大家看一下就知道了,去年下作地借和谈之名偷袭我们,结果印军当天就死了一片,输得特别难看。锡克人在印度人中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比较喜欢读书,教育程度比较高;另一个就是特别尚武,大家去百度下锡克人的造型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有点杀马特,但是好战之风一下子就能看得出来,锡克人习惯于船形包头,他们的头巾可以长达十余米,随身携带着木梳、短裤、手镯、短刀,反正他们的形象就是戴着头巾、拿着刀的大胡子。锡克人的特点也十分明显,男子的名字里有“辛格”,这个名词的意思是雄狮,一看就是比较武德丰沛,所以英美电视剧中称呼印度佬喜欢用“辛格”来叫他们。
这伙锡克人虽然只有印度人口的2%,但是锡克族的士兵占比印军10%以上,军官占比达20%,中高级军官中比例更高,毕竟其他印度民族比锡克人更菜,所以大家往往把军中的锡克人形象当作印度军官的形象,不过有一说一,大家经常看到的也却确实是印度军官习惯戴头巾。
这样结果就是印度军队基本成了锡克人的队伍,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印度农民不是上新德里闹事嘛,其中带头的就是印度锡克人,这伙人就戴着头巾骑着马过来放枪,印度条子吓得魂飞魄散。当时就有人问,为啥不动用印度军队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年初上新德里闹事的人里有一堆锡克人,所以印度朝廷不好动用军队,怕军队到时看见自己的老爹和伯伯、侄子啥的,直接反水,因为你愿意拿枪把你爹、你伯伯和你侄子突突了,还是愿意转过头来直接把要求镇压印度官员突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