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是同种吗?

曹植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完美形容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同种人,但不得不说,巴基斯坦的美女比印度美女更加漂亮。

现在印度的高等级的白人,和巴基斯坦美女差不多,因为她们的血统更加接近,而印度电影出演的美女,几乎都是印度白人,而比较黑的女性,都是在爬火车。

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是一个国家

印度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国家,准确的说,印度只是一个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概念,古印度的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等国家。

古印度的时候,生活在南亚四次大陆是印度土著,都是棕黑色皮肤的达罗毗茶人,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印度肤色比较黑的人,他们都是印度最早土著的后代。

来自欧洲的雅利安人开始入侵印度,征服了印度当地的土著,成为南亚次大陆的主人,把这些印度土著变成他们的奴隶。

雅利安人为统治印度土著,推出种族制度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成功之后,为了更好控制印度土著,制定了种族制度,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后来又推出贱民。

现在的印度总理莫迪是第三等级“吠舍”,放在古印度社会,这个等级主要是普通劳动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第一等级婆罗门是现在印度贵族,他们掌控神权,而第二等级刹帝利主要是国王、武士等,把控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第四等级就是现在印度的土著,住在贫民窟的老百姓,几乎都是这个等级。

印度种族制度非常严格,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

现在的印度虽然废除了种族制度,但是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第一、第二等级的人,控制着印度80%的经济,底层的人想翻身非常困难。

印度高低种族分布,也代表肤色的差异性

在印度,如果皮肤越白,那么他们雅利安血统就越纯正,他们种姓也就越高,如果皮肤越黑,那么印度土著血统就越黑,种性就越黑。

在印度只要看肤色,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种姓,可以看出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印度只用眼睛,不用看行为举止就可以判断对方来自哪里,有没有权利、金钱。

从欧洲来的雅利安人,当时是从古印度的北方入侵,现在他们基本都居住在印度的西北地区,这部分人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都是来自印度教的婆罗门的高种姓。

其实古印度种族非常复杂,因为亚利安人征服了印度之后,波斯人、马其顿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先后入侵印度,每一次入侵都衍生其他种族的人。

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占巴基斯坦总人的64%,而印度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高种姓人只占印度人口的30%,所以我们发现巴基斯坦的白人更加多。

“日不落帝国”入侵南亚次大陆

17世纪,英国入侵南亚次大陆,控制了南亚次大陆60%的领土,然后抢占他们的黄金和香料,英国和法国都是靠入侵发家致富,一开始是西班牙和荷兰先玩,后来这两个国家玩不动了,又到英法玩。

英国控制了南亚次大陆之后,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属于英属殖民,英国想尽一切办法瓦解民族团结,所以不断利用宗教、文化、信仰、饮食引起各民族的矛盾。

英国经历了一、二战,实力较低,特别是二战,德国重击了英国,要是英国的海军比德国强大,结局和法国一样,打一个月就投降了。

二战结束后,英国开始收缩,对南亚次大陆,管控减少,在1947年,驻印度的英国蒙巴顿提出印巴分治,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划分出来。

印度教的信徒划分到印度,伊斯兰教教徒划分为巴基斯坦,但是英国留了一个坏心眼,克什米尔地区不划分。

印巴三次大战,猪牛背锅

英国想利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宗教、信仰、领土问题,让他们引发矛盾,因为领土和宗教信仰原因,印巴引发了三次大战。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差距很大,导致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认为,猪是不干净的食物,所以不可以食用,但牛肉却可以吃,但印度的印度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动物,不可以斩杀食用,而猪肉可以随便吃。

一场吃货的斗争,引发了战争,这就是宗教信仰的不同,3000年前是一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来就属于同个地区的人,只是后来英国故意利用宗教信仰把他们分为两个国家而已,最后再利用克什米尔地区引发领土争抢,让印度和巴基斯坦打来打去,他们外表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印度人和巴基斯坦区别

第一、印度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宗教信仰不同,也带来文化、习俗的不同。

印度在和人握手的时候不能用左右,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因为印度用左手上厕所,最后再用水冲手,他们的厕所是没有纸巾,只有一个小水桶用来洗手。

因为吃饭用手抓饭,不用左手,他们认为左手代表邪恶,右手代表光明,所以握手不能用左手。

印度跟人见面的时候,要做有合十礼,、拥抱礼、贴面礼、摸脚礼、举手礼等等,而巴基斯坦见面的时候先说“真主保佑”。

第二、印度除了十大民族之外,还有200多个小民族,所以印度有112种语言,使用最多的是印度语,其次是英语,而巴基斯坦的民族比较少,主要讲旁遮普语,而旁遮普语和印地语差距很大。

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是用右手吃饭,也爱吃咖喱、玛莎拉,也非常喜欢打板球,毕竟以前都是家人,只是信仰不同,很多东西也发生了改变。

对于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美女,你更喜欢哪个国家的美女呢!

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是同种吗?

这是个不错的问题,对于历史爱好者了解印巴的差异所在很有帮助。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大致上下一个定义,就是印巴有人种差异,但其主体族群却并没有人种差异。这两个定义看似有些矛盾,但却是印巴的实情。具体情况请阅读下文了解吧。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族群差异

其实如果从民族或者种族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印度人”还是“巴基斯坦人”都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两者在人种上都存在很明显的内部差异。不过当我们普通人说起印巴这两国的人,特别是印度人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也就是说在世界各地普通人的认知中,是存在印度人或是印巴人这个族群认知的。但既然印巴内部都存在许多族群甚至是种族差异,那么为什么许多人还会有这种族群认知存在呢?

印巴的主体族群印度-雅利安人在外貌上是没有区别的

其实这个原因也挺简单,因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确实存在不同的种族,而且差异也挺明显,但可以说也存在一个主体的种族,也就是印度-雅利安种族。没错,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的主体种族,也就是普通人认知里那种肤色偏黑,经常被戏称为“咖喱风格”的“印度人”,其实都是正宗的雅利安人(具体内容可参阅桃花石杂谈其它文章)。

所以无论在印度还是在巴基斯坦,从其主体族群所属的人种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差异倒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主体族群所属人种都是印度-雅利安人种。而且这些族群虽然存在族群属性的差异,但是从其外貌上是很难区分的。

比如给大家举个例子,在许多国内朋友的印象里,香港似乎有很多印度裔生活,但其实严格地说,香港的“印度裔”多数是巴基斯坦裔,但因为他们也都是印度-雅利安后裔,外貌上和印度的印度-雅利安后裔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从他们到香港的那天开始,多数人也都是把他们当作“印度裔”看待的。

香港知名的“印度裔”富商夏利莱其实是巴基斯坦裔

因此从主体族群或者说主体人种这个角度,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曾经的东巴基斯坦,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其实基本上都是没有差异的。但我们刚才已经说了,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巴基斯坦,其实其内部存在的人种差异都非常大,所以如果把这些虽然在其各自国内都算少数族群,但绝对人数和比例也都不低的族群考虑在内,那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人种上确实还是存在一些很明显的差异的,下文里我们就对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印度的族群概况

印度的民族众多恐怕许多朋友都早有耳闻了。不过其实在印度,除了会从语言学角度把本国异常复杂的不同民族归属进印度-雅利安、达罗毗荼、南亚和汉藏等几个语系,进而在一些特定场合对其进行归类之外,从官方层面其实并不对其境内的不同族群进行民族划分。

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印度没有民族这个概念,因为印度虽然不划分民族,在官方层面却认可每个人所属的部落或是部族,而不同部落或是部族在法律上是有身份差异的,在有些时候还会有法律规定的差别对待(现代主要是针对弱势族群的一些优待条款)。所以印度官方虽然不认定民族,但几乎所有印度人却都有自己出身的部落或部族,所以等于其实还是有民族身份。

印度境内各族群的大致分类,从多到少分别是印度-雅利安、达罗毗荼和黄种人族群

而且在印度,这样认定的族群数量两千个。虽然这个按部落和部族确定的概念和民族不完全一样,但这样确定的族群地位和其它国家的民族是一样的,所以谈到印度内容的民族数量时,国际上一般都会说其有超过2000个民族。因为族群构成如此复杂,所以印度这个国家甚至连国语都没有,只是在其宪法层面规定印地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而另外还有20种语言被定为同样具有一定官方意义的“流程语言”(Scheduled Languages)。

印度最大的族群孟加拉人

而在部族之上,印度国内的族群又基本上可以按照其所说的语言归属分成三大块,即印度-雅利安、达罗毗荼和东北族群。大家别看这只是按照语言来划分,其实这样划分出来的族群基本上就代表了三个人种。其中人数最多的当然就是大家印象中的“印度人”,也就是印度-雅利安人。

另外一个主要印度-雅利安族群马拉地人

现代历史研究显示,印度-雅利安人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多年从中亚草原地区移居到南亚地区的,但在此之后这一族群成为了南亚次大陆的主导族群,因此在现代也成为了人数最多的族群。根据2014年的统计,目前印度总人口中,有大约75%属于印度-雅利安人,按印度现在总人口13亿计算,印度境内属于印度-雅利安人的人口总数应该已经接近10亿,在印度境内他们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其内部主要语言包括印地、孟加拉、乌尔都、旁遮普和马拉地等,这些语言除了印地和乌尔都语外也都可以被视为代表了一个单独的族群。

属于达罗毗荼人的泰卢固人

而除了印度雅利安族群之外,在印度有大约2.6亿人可以被归属进一个名叫达罗毗荼的族群之内。达罗毗荼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南部,这个族群在现代被认为可能是南亚次大陆早期的原生族群加上西亚和欧亚草原部分血统混血而成的一个族群。有些观点认为在雅利安人进入南亚之前存在的古印度文明(如死丘摩亨佐达罗)可能由其创建,但这种观点也有很大争议。

同样属于达罗毗荼人的泰米尔人

总体来说,在达罗毗荼人外貌中,印欧人的特点,也就是高鼻深目的特点比印度-雅利安人要淡化很多,而且肤色相对来说比印度-雅利安人更深一些,其种族的差异也还是比较明显的。达罗毗荼语言(族群)主要分支包括泰卢固、泰米尔和卡纳达等语言(族群)。

曼尼普尔的原住民族梅泰人

而除了这两个在传统上被视为印度人的族群之外,在印度的东北部地区,还分布有大量说东亚及东南亚语言,而且在人种上可以被归入黄种人的族群。根据现代历史研究,这一地区早在数千年前就由一些说南亚语系和汉藏语系的不同部族居住,直到现代。而目前这一地区的多数居民仍然是说这些语言。

另一个说汉藏语系语言的族群特里普里人

一说到这里,肯定许多朋友会想起直到今天网上还不时流传的关于曼尼普尔的传说。确实曼尼普尔的主体族群梅泰人是一个说汉藏语系语言的黄种族群,但它却是属于藏缅语族,所以说他们是“汉唐遗民”完全是子虚乌有的网络传言。而除了梅泰人之外,印度东北部的主要黄种民族还包括那加人、特里普里人、卡西人、哈琼人和米佐人等等。目前印度境内说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等东亚语言的族群总人数大约有6000多万,约占其总人口的5%左右。

巴基斯坦的族群概况

巴基斯坦国内的族群构成虽然也非常复杂,但和印度相比还是要简单了不少。首先巴基斯坦国内的族群基本上还是按照民族来划分,因此在数量上和印度比就少了几个级别。目前一般认为,巴基斯坦人主要由6个较大的民族和其它几个相对较小的民族构成。而且这些民族虽然也可以分成差异比较大的两部分,但基本上却都属于印欧人种。

巴基斯坦最大的民族旁遮普人

在巴基斯坦的6大族群中,旁遮普人、信德人、沙拉基人和莫哈吉尔人这四个族群都是印度-雅利安人,其人口总合占到了巴基斯坦人口总数的74.8%,而且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一下巴基斯坦的国语,即乌尔都语。看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已经发现,乌尔都这个名称和巴基斯坦任何一个主要民族都不重合,而且是印度主要流行的语言之一。确实如此,而且在巴基斯坦辆,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人其实比例只有7%左右,而这种现象其实也说明了巴基斯坦在种族方面和印度的接近。

巴基斯坦另外一个主要民族信德人

因为乌尔都语和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地语其实在实际上可以说是同一种语言,它们其实都是印度首都德里周边所流行的印度斯坦语的一种方言,只是在某些字词的发音上面有一定差异,如果两个人各自说这两种语言,其实相互之间交流是完全没有障碍的。所以虽然在巴基斯坦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人数很少,但因为历史上巴基斯坦和印度曾经长期属于同一个国家,双方的民族属性其实差异不大,所以巴基斯坦地区所使用的通行语其实跟印度差别不大,因此在巴基斯坦独立之后,这种语言也成为了巴基斯坦的国语,尽管在巴基斯坦以它为母语的人数并不多。

世界各语原住民分布地,可以看到印巴语言有类似之处

不过这里也要说明的是,在另一方面,乌尔都语和印地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即其文字完全是两个体系。乌尔都语所使用的文字是经过修改的波斯(阿拉伯)字母,而印地语使用的则是印度本土的天城文字母。而这种差异也反映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主要的差异,即宗教差异。因为在南亚,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其实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大量混居的情况,所以不可避免的相互交流使双方在日常交流所必须的口语方面选用了基本一样的语言,但双方社会结构上层的不同则使双方最终在文化意味更浓的文字方面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体系。可以说这种差异也是印巴虽然主体族群人种相同,却形成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了。

回归正题,刚才说到乌尔都语使用波斯字母,而这就跟波斯文化在历史上对巴基斯坦的巨大影响有关了。其实在公元19世纪之前,巴基斯坦的几个省份都曾经长期以波斯(伊朗)语为官方语言,而这又跟巴基斯坦的人口构成有密切关联。因为除了印度-雅利安族群之外,巴基斯坦的另外一个主要族群就是说伊朗语族诸语言的伊朗族群了。

巴基斯坦说伊朗诸语言的一个主要民族普什图人

其实许多关注桃花石杂谈的朋友估计都知道,“伊朗”这个词也是“雅利安”的意思,因为伊朗语族诸族群的族源也可以追溯到来自中亚草原的雅利安人。但因为伊朗语族诸族群和印度-雅利安诸族群至少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分化,所以也早就形成了差异很明显的两个民族集团。而在巴基斯坦,其国内第2大民族普什图人(阿富汗的主体民族)和第6大民族卑路支人都是说伊朗语系的族群,而他们在巴基斯坦总人口中也占到了19%左右。

所以总体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国在主体族群人种方面其实差异不大,印度-雅利安族群在其国内都占到了75%以上。但由于南亚次大陆复杂的历史原因,所以这些人虽然都属于印度-雅利安人,但其内部族群却分化非常严重,特别是因为宗教信仰不同造成的巨大文化差异,导致双方虽然人种和语言非常接近,但彼此却毫无认同感。而在少数族群方面,印度国内有相当比例的南亚土生族群达罗毗图人和黄种人,而巴基斯坦则有大量说伊朗诸语言的族群,在这一点上双方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是同种吗?

是,也不是

印度主要是印度斯坦人,由雅利安和达罗毗荼人混血而生,当然,越靠南边,达罗毗荼人的血统越多,也就越黑。

巴基斯坦的主要人种是旁遮普人,这群人早期是有雅利安人组成,然后形成独特的文化圈子,所以从这块来看,巴基斯坦和印度人可以是同种人,也可以不是。

另外巴基斯坦主要也有四个民族组成,褐色是旁遮普,还有绿色的普什图人(阿富汗主要民族)以及俾路支人(伊朗人)也占了相当比例,这些就和印度那票人不一样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是同种吗?

提问者的用意,一定是想问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否属于同一民族。

先给出答案,不是。

两国不是因为闹矛盾,才分了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些国家是西方殖民者在殖民主义催生下的产物。这样说巴铁大概有些不友善,但事实确实如此。

印度历史上,或者说南亚次大陆上从来没有出现本土势力作用下“大一统“的国家或政权。近代印度国的诞生,是以英国为主的西方殖民者通过火枪大炮建立的一大块殖民政权。近些年印度不老实,四处找便宜,就是以前主子英国在泛南亚地区的继承者自居。

经常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两国国内时不时会出现各种民族问题或宗教冲突。因为,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多民族国家,宗教信仰更是五花八门,巴基斯坦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是印度教,但这并不意味其他宗教就没有市场。切记,宗教问题永远与民族问题捆绑销售,有宗教问题一定会有民族冲突,有民族冲突一定涵盖宗教矛盾。尤其印度这种在街头拜一拜石头,都有人模仿追随的神奇国度,宗教民族问题更加只会被放大化。

巴基斯坦国内旁遮普人占63%,信德人占18%,普什图人占11%,俾路支人占4%。印度更夸张有一百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马拉地族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6%等,以上这些是人口占比较多的民族,占比较少的民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列举这些数据,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两国的所谓的主体民族并不占绝对优势,这是其一。其二,两国是后殖民时代走出来的新兴国家,国家认同感存在一定缺失。导致两国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受到各种民族、宗教问题束缚。

二战后在反殖民主义民族解放浪潮推动下,南亚地区的几个国家成功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然也光荣名列前英国殖民地独立建国,唯一没能跻身发达国家的地区。

本文由五经博士原创,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评论!

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是同种吗?

是!

印度,在几千年来实际上是个地理概念。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都包括在里面。也就是说这片土地就叫印度,在上面生活的人,都叫印度人。

跟咱们以前的中国、中原、汉地、蒙古、满洲、藏一样,都是地名。这里叫满洲,在这里生活的人都叫满洲人。成为民族的名称,时间其实非常晚,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搞的东西。

现在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尼泊尔人,绝对的同种,也有着共同的历史。

中国有个词叫同文同种。不但是同一个种族还是同一个文化。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优还是劣咱先不谈,最起码是中国人都认可。都使用相同的文字,学着相同的历史课程,学着同样的孔孟老庄。即便是周边少数民族打进来,他也得接受这些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有着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价值观,也就默认的是一家人。

但是,印度不一样,他是同种不同文。

文化差异很大。首先在基层语言文字就不统一。印度文化上最大的分裂是宗教。印度本土产生了印度教,当然,这个印度教内部还要分无数的派别。印度本土人大多数信奉自己的印度教。第二大教是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信徒数量也很多。

印度这疙瘩长期作为殖民地被英国统治,他其实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只是个地名。

二战以后,大英帝国衰败,无力再维持殖民地,印度也开始闹独立,想成立自己的国家。

以后的事在中国人眼里就匪夷所思了,因为从秦始皇起,中国人就把“统一”奉为圭臬,是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两千年来,上上下下,从帝王将相到普通老百姓都执着于统一,无法容忍分裂。所以中国的战乱、割据、分裂都是暂时的,但凡有半点政治理想的人,他都会追求统一。并把这种事当成天经地义的使命,不需要讨论的事。

但印度并没有我们的历史,他们对统一的感情不深。

闹独立的时候,印度人自己是一方面因素,再加上英国的操纵,是直接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而这个家是按照宗教信仰分的,信奉印度教占大多数的这些人组建的国家叫印度。信奉伊斯兰教占大多数的这群人组建另外一个国家,临时发明了个名字: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这个国名是当时现编的。

印度人的态度很简单明了:大家信奉的宗教不同,分家过,更省心。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那得是你信啥的无所谓,家肯定不能分。

印度这两个字本身就具备两个意思。一个是地理概念的印度,在这个概念下,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都是印度人,属于种族上的相同。另一个是宗教文化概念的印度。现在印度的这个国家,“印度”这两个字的来源其实是文化宗教上的这个印度。

地理上的印度是个大家庭,印度教和现在印度国,确实是这个大家庭的嫡长子,继承了印度的正统名号和主体家业。而巴基斯坦是庶出、次子,继承下来的家业、人口、地盘都要少,位置也偏。

印度这个大哥难免要经常跟兄弟耍耍威风,想让巴基斯坦服他,但这个兄弟还很倔强,总是有自己主意。

印度分家的时候是按照宗教信仰分的,印度教建立一国,穆斯林们建立另一国。但是,印度教刚好占据了印度的中央位置,穆斯林占了两边,印度的东边有一群穆斯林,西边还有一群。这个国家建的就有意思了,当时的巴基斯坦分了两大块,彼此不相连,中间被印度断开了,形成了东西巴基斯坦。

后来印度通过战争,肢解了巴基斯坦,东巴独立,成为孟加拉国。

这些年地理上的这个印度是一直在自残,自己先分家,然后再把兄弟家分了......这种行为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很出名,把人分成了四等。但这就属于内部分配了,跟国家一级演员、二级书法家一样......印度当地人本身就按四等划分,印度教这一支是完全继承。穆斯林信奉人人平等,但他出身于印度当地这个先天基因摆在这,所以也部分的继承了种姓观念,只不过没有印度那么严重。

当然,印度这块土地上最早有自己的土著,后来雅利安人过来征服了当地人。从印度内部看,人种有差别。但站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整体上看,现在的印度有雅利安人有土著人,巴基斯坦也有雅利安人和土著人,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和巴基斯坦的雅利安人是同种,印度的土著人和巴基斯坦的土著人是同种,两个国家的人还是同种。

最后大家不要忘了故事的开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人家这毕竟是亲兄弟,阋于墙......所以有些事也别太自作多情、一厢情愿,要留点心眼。如果中国真和印度打起来,印度遭受重大损失,人员死伤严重,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一定乐意。

就像朝鲜,平时看着不怎么顺眼,也不是很亲,但别人、外人要打他,那肯定不行。俄罗斯要是跟外蒙古打起来了,你向着谁?对不对?

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是同种吗?

李光耀很不看好印度,他在《李光耀观天下》中描写道,"印度境内语言超过400种,在新德里,你无法同一时间向超过40%的人发表讲话。如果你说英语,那么12亿人口当中只有2亿人听得懂你在说什么。"鸡同鸭讲,这对印度治理是最大的障碍。印度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甚至一个散而乱的联邦也不是,它"只是英国人想出来的概念"

印度自己国内都不能说同文同种,北方和中部有印度斯坦人,旁遮普人,锡克人,古吉拉特人等皮肤相对白的民族。

(印度斯坦人)

(锡克人)

南部是很多黑皮肤的民族,如泰米尔人等等。

东北部靠近西藏和东南亚的是阿萨姆人等黄种人,和东南亚人,我国西南某些少民差不多。

然后你说同文同种?最多就是和北方邦的一部分民族,如旁遮普人有点血缘关系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