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油田再次遭受袭击,胡赛武装宣布负责,胡赛武装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么?

沙特只有一次受到攻击,那就是9-14那次,没有再次,题主估计看错新闻,在9月14号的那一场轰炸中,胡塞武装主动出来认责,这个行为举动非常的异常,因为人家还没有找你报仇,你就自己跳出来,可见背后还有其他人。

在被轰炸之后,沙特和美国直接把矛头指向伊朗,美国和沙特的怀疑也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胡塞尔武装根本就没有能力,可以突破到沙特的防空导弹系统,而且还是出自美国的防空系统,如果连胡塞尔武装的武器装备都可以突破到美国的防空系统,那不是在打美国的脸吗?不是在贬低美国的武器装备吗?

所以美国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没有真实证据的情况下,直接把矛头指向伊朗,因为美国伊朗的矛盾一直在持续中,伊朗是最有可能是背后的策划者,所以美国直接把矛头先指向伊朗,不管对错,美国都有好处,一边可以对伊朗进行打压,另外一边还可以看看背后的还有哪些人。

其实大家都知道,美国只不过是借这个机会向伊朗进行打压而已,在最近的联合国大会中,美国说要和伊朗进行谈判,而且打算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但是这背后有几分真假呢!以特朗普普的头脑,他不会很快的撤出波斯湾海峡,等到他连任的时候,可能就在一次对伊朗发难。

现在和伊朗说要取消制裁,可能只是美国对伊朗放出的一个烟雾弹,让伊朗的总统回到国内,对国内的国内的媒体宣布这个消息,然后在伊朗的百姓听到的休息之后肯定特别的高兴,然后美国再放出一个消息说五角大楼的会议决定,继续对伊朗进行打压,那对伊朗的百姓来说又是一个打击,这样来来回回,让伊朗的内部更加的乱,这就是美国的一个最初目的。

美国5月份的时候开始对伊朗进行石油制裁,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国的计划是失败的,因为伊朗的石油还在出口,现在的石油出口量也开始慢慢的恢复,最主要是让伊朗的老百姓更加的团结,这是美国所没有想到的,美国以为伊朗的老百姓和伊拉克一样,特别的乱,谁知道现在反而成就了伊朗。

沙特油田再次遭受袭击,胡赛武装宣布负责,胡赛武装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么?

看到这个题目,立刻查遍了所有新闻,还以为沙特油田又遭到了袭击,但发现胡塞武装并没有再次袭击沙特油田,还是9月14日发生的袭击沙特油田事件。至于说胡塞武装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也根本是无从谈起。要说是美国设计了如此精巧的布局,倒是能说得通。沙特油田遭遇袭击事件,已经过去14天了,关于事件的调查结果目前仍无定论。至于谁是凶手,只限于猜测,只能是打嘴仗,何时水落石出,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从沙特油田遭无人机袭击事件看,确实显得有些蹊跷,让人感觉十分奇怪。事件刚一发生,胡塞武装就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但是美国似乎不以为然,认为胡塞武装没有这个实力,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伊朗,似乎中东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与伊朗有关。沙特也是两次改口,与美国口径保持高度一致。而伊朗方面则是断然否认,谴责美国血口喷人。这个袭击事件的蹊跷之一,就是胡塞武装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的速度之快,超乎人们的想象。应当说,既然袭击事件有人负责了,那就可以直接定性了。美国和沙特要是气不过,直接收拾胡塞武装就可以了。但是美国方面根本不谴责胡塞武装,认为胡塞武装没有这个实力,矛头直接对准伊朗,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这个袭击事件的蹊跷之二,就是美国和沙特在阿美油田部署了大量的先进反导系统,在1000多公里的距离上,能够操控无人机,突破美国和沙特密集的探测拦截阵地,对阿美油田实施如此精准的打击,美国和沙特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让人感觉非常奇怪。这个袭击事件的蹊跷之三,就是袭击导弹中的关键部件,不是来自伊朗,而是来自北约,来自美国。这些先进的装备部件是怎么被胡塞武装搞到手里的。即使按照美国所说,袭击事件是伊朗方面干的,那这个装备的关键部件是如何弄到伊朗手里的?

这个袭击事件的蹊跷之四,胡塞武装两次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作为胡塞武装来讲,明知道这个袭击事件的后果很严重,必然会遭到美国和沙特的反击,为什么敢有那么大的胆子,主动把这个黑锅往自己身上揽?

当时,袭击事件一发生,许多人都提出了疑问,认为是美国自导自演,贼喊捉贼,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可能性真的还是很大的。

从胡塞武装方面看,胡塞武装属于游兵散勇,甚至连饭都吃不饱,鞋子都配不齐,根本不具备远在上千公里之外袭击沙特油田的能力。胡塞武装声称是自己所为,无疑是引起美国和沙特方面的注意,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引起美国和沙特方面的注意,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筹码而已。从伊朗方面看,目前,伊朗目前内忧外困,外部受到美国的军事威胁,内部受到民生的困扰,有石油也卖不出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伊朗心里明白,如果对沙特油田发动袭击,必然遭到美国和沙特的军事打击,引起国际社会的反感,招致的是反对伊朗国家的群殴,这样会得不偿失,对于这样的事情,伊朗是不会干的,也是明白它的严重后果的。由此可见,美国和沙特一致指责袭击事件是伊朗所为,这种结论真的很不靠谱。

由此看出,这起无人机袭击沙特油田事件,美国一口认定伊朗是幕后黑手,是为自己在开脱,是在向国际社会撒谎,掩盖自己是凶手的谎言。我们回过头来看,美国从一开始,都像是在编故事。如果胡塞武装有这个能力,也门早就统一了。如果说是伊朗所为,伊朗早就把以色列和沙特收拾了。由此看来,如此精巧的布局,只有美国能做得到。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评论交流!)

沙特油田再次遭受袭击,胡赛武装宣布负责,胡赛武装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么?

感谢好友邀请!

沙特油田遭遇这次袭击,也门胡塞武装已经宣布负责,但确实也是事出蹊跷,胡塞武装这些草鞋军怎么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怎么能够在如此远距离精确操纵无人机,突破美国装备、法国装备密集的探测拦截阵地,再如此精准高效的打击目标?最终还是在袭击的导弹残骸中,发现了来自《北约》体系的关键部件,这应该就是答案。

众所周知,《北约》的装备体系就是美国的体系,也就是说这些来袭导弹中的关键部件,就是来自美国,因为在不得到美国允许的情况下,任何这些装备的使用者,都无权擅自把这些部件挪作他用。由此可见这只能是美国自己,向这些草鞋军暗中提供了这些关键部件,并且为他们的这些导弹提供了中继制导服务,这些草民武装才可以远隔千里之外,对目标发动如此精准的袭击,才可能达到如此“辉煌”的战果。

至于沙特装备的,美国高大上的【爱国者3】等防空反导系统,对这次袭击没有任何响应,有专家评估,沙特购买装备的【爱3】,是被阉割过防御低、慢、小目标性能的,缩水版的【爱3】,但这只能证明确实是胡塞武装发动的这次袭击。却无法解释美国所认定的,是伊朗导弹发动的这次袭击的结论;伊朗导弹必须经过开阔空域,再突破美军自己原版的防空反导系统,还能如此精准高效的,击中挤在美军防空反导阵地中间的沙特炼油厂。

这种结论只有是美国故意放水,并也提供给伊朗来袭导弹精确定位服务,才可能达到如此打击效果。但由此却证明了两种必然的,颠覆性的结论:其一,美国认定伊朗是真正的凶手,或者后来改口的伊朗是幕后黑手,都是在撒谎,以这种方式掩盖真正的幕后黑手。其二,美国自己就是真凶,只有这种解释才能成立。然而这也更证明了,美国的“并未发现袭击沙特的无人机来自也门,是伊朗导弹对沙特发动的袭击“这种结论真的更不靠谱。而英、法、德指认伊朗为凶手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合理解释”的这种逻辑推理,也只有用在胡塞武装承认的结论上才符合逻辑。

由此可见,不论是胡塞武装这些草鞋军,还是伊朗那些国家正规武装都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条件做出如此精巧的布局,这也充分证明了舆论普遍判断,对沙特的这场袭击,其实是美国暗中布局所为的合理性。

沙特油田再次遭受袭击,胡赛武装宣布负责,胡赛武装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么?

此次沙特石油设施遭到袭击,胡塞武装的布局也并不精妙。9月14日,也门胡塞武装发射了10架无人机,每一架无人机携带3到5枚导弹,向沙特的胡赖斯油田与布盖格油田发起攻击。结果,沙特部署的美国“爱国者”防空系统毫无反应,沙特两大油田损失惨重,全部停产。以至于,沙特石油产量从980通/天,下降到了570万桶/天。在袭击发生的当天,也门胡塞武装就宣布对此事负责。然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都称这次袭击是伊朗人所为,而不是也门胡塞武装所为。此后,沙特国防部召开国际记者会,向外界展示了袭击现场的无人机残骸与导弹残骸,试图证明袭击的主谋是伊朗。更为蹊跷的是,英法德三国领导人也成袭击来自于伊朗,而不是也门胡塞武装。对于美国的指控,伊朗已经做了回应,称是“谎言”。

不能说也门胡塞武装布局精巧,而是打了沙特一个措手不及。2015年3月,沙特介入了也门内战,帮助代表逊尼派的也门哈迪政府,打击什叶派组织也门胡塞武装。在沙特介入也门内战的4年多时间里面,胡塞武装经常用火箭弹攻击沙特境内目标,但从未击中沙特境内重要目标。也许,沙特一直认为也门胡塞武装就是民兵组织的落后装备,不足以对其本土构成威胁!然而,这一次胡塞武装没有使用火箭弹,而是技术升级,使用了科技含量不低的无人机直接攻击沙特油田。恐怕沙特事先没有料到也门胡塞武装的胆量与能力。胡塞武装已经呼吁沙特停战,如果沙特不停止攻击,还会再次攻击沙特的石油设施。对此,美国已经增兵200人及多套“爱国者”导弹系统抵达沙特!

伊朗的威胁让美国不得不采取任何手段来限制伊朗。在沙特油田被袭击后,外界普遍猜测这一袭击可能是由于美国发动,或者说是有美国的影子。因为从伊朗的角度来说,在中东局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与沙特发生直接的冲突并不符合伊朗得到利益。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完全没有必要对沙特的油田进行攻击。另外,一旦伊朗攻击沙特的石油设施,那么整个中东、尤其是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都会加强对伊朗的戒备,这对伊朗而言并不仅不会带来利益,反而带来危机。当然,也不排除伊朗想让中东国家知道伊朗有能力让中东主要石油出口国瘫痪的能力,但是在多次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反政府武装的行动中,伊朗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尤其在导弹打击的能力上,伊朗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一敏感的时间点发动对沙特的攻击。毕竟打击沙特的石油输出能力会让沙特身后石油需求国对伊朗产生“反感”,这其实也是伊朗也是不利的。

既然对伊朗不利,那么对美国就非常的有利。其实从美国认定伊朗攻击沙特油田以来,中东、欧洲等地的国家都开始向美国靠拢,从欧洲多国承认伊朗攻击沙特油田到中东多国参加美国推动的国际护航联盟。美国利用沙特油田被攻击事件,为美国“捞取”了足够的利益,那么攻击沙特油田的元凶就非常明显了!

在沙特油田被袭击的过程中,沙特花费巨资从美国进口的爱国者系统并没有取得一点战果,甚至可以说对袭击没有一点反应,那么沙特在其他地区部署的爱国系统也极有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些爱国者系统不能对胡赛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形成有效的拦截,那么伊朗的导弹对沙特而言就会成为致命的威胁,沙特有必要对美国提提供军事装备进行重新的评估。

沙特被袭击的布盖格油田离美国在中东的重镇巴林不足100公里,但是美国的预警雷达等设备并没有对此次袭击行为有任何的反应。在美国与伊朗对峙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既不可能发生。如果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没有办法预防这一袭击行动,那么美国在应对伊朗进攻时,一定会力不从心的。又或者说美国在中东的部署已经被伊朗全面渗透,如果这样对美国而言可能不仅仅是挑战,而是灾难。最近沙特公布在残骸中发现北约武器序列号,这让袭击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随着北约序列号的出现,伊朗的嫌疑基本被排除了。因此,沙特油田的袭击事件是否为胡赛武装所为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如何处理好与伊朗的关系才是沙特为未来的重点,因为美国并不可靠。

沙特油田被袭击事件众说纷纭,无端指责,裁赃陷害,互相攻击,推御责任,却对于于胡塞武装组织主动承担责任,不霄一顾。而胡塞武装组织是不是有能力,能够如此精彩绝伦设计和实施的军事进动呢?美国人指责是伊朗发动的袭击事件,随后英法德也认为是伊朗发动的袭击事件,沙特更是一改之前的态度,指责伊朗发动了袭击事件。一时间被闹得乌烟瘴气。这个时候,俄罗斯的一番话更是技惊四座 ,俄罗斯指责这次袭击事件,是由美国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恶作剧。目的是想要嫁祸于伊朗,以便于美国调动更多的国家,加入到美国制裁伊朗的洪流中来。如英法德就因此而动,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就跟随着美国的步伐,指责伊朗发动了这次袭击事件。可见,实际上美国的这出瞒天过海确实是能够欺骗到一些人和国家的。

以胡塞武装组织的军事装备,是可以的对沙特油田发动袭击的,但是,美国和沙特的防空导弹系统又在干什么呢?如果说沙特购买的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受到了美国的限制,那么,美国的呢?难道美国还会自己限制自己的防空导弹系统吗?这个才是怪事。况且,美国拥有监控全球的导弹防御局(MDA),号称全球每一个地区发射导弹,都在美国的监督之下,这也是美国最骄傲的军事装备。可是,为什么对于沙特油田袭击事件,选择了休眠,而没有发出警告呢?

胡塞武装组织承认了对沙特油田发动了袭击事件,而伊朗却是坚决否认了自己对沙特油田发动了袭击事件。可是,美国却又一口咬定了是伊朗发动的袭击事件,并且对导弹的发射方向难圆其说。最后又是俄罗斯指责美国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出闹剧,是在有意识的设局嫁祸给伊朗。对于如此混乱的众说纷纭,到底是谁在说谎话呢?恐怕只能够从各自的军事装备上面来作出判断。

如果把胡塞武装组织已经排除在外,那么,美国和伊朗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的军事对峙,早就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了。试问:在和伊朗的军事对峙中,按照美国的军事实力,以及对伊朗的军事围堵性威胁,完全可以毋庸置疑,美国早就已经对伊朗的一举一动进行了全面性的监控了。

况且,以伊朗的实际情况,目前正面对着美国的军事围堵和威胁,早就已经自顾不暇了,那里还有能力去惹事生非呢?试问:这样的伊朗,如果对沙特油田发动袭击,而且,还是在1000多公里之外,美国会毫无察觉吗?答案是不可能。所以,即使真的是伊朗发动的袭击事件?要通过美国的层层监控,也只能够说是美国在故意放纵。因此,美国自己是脱不了干系的。

沙特油田再次遭受袭击,胡赛武装宣布负责,胡赛武装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么?

联合国还没公布调查报告,9月14日袭击沙特的两处石油设施的幕后元凶究竟是谁,十几个相关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其实,这起袭击事件的元凶是谁的结论并不是那么重要,定性谁是袭击元凶的博弈的过程才是重要的——各方的意图、目的在博弈的过程中全都暴露无遗。

而欧盟三大国法国、德国、英国对此时间的表态相当于给伊朗判了刑,并给伊朗指出了一条“明路”:与欧美重新进行伊核协议谈判,并签署新的伊核协议。这才是西方与中东各国认定伊朗是袭击沙特石油设施元凶的真实目的,以及事件发展的最终走向。

袭击事件发生后,粉墨登场的各方的态度放在一起来看,就觉得相当有趣。伊朗的代理人、也门胡塞武装拼命地向全世界宣称袭击是其所为,为了博取外界的认可,还公布了所谓的袭击的证据。美国一句“胡塞武装没有发动远程袭击的能力”就终结了胡塞武装的表演,不仅美国、沙特懒得搭理胡塞武装,多数国家也认为胡塞武装没能力发动远程袭击,跳出来给伊朗背黑锅罢了,除了伊朗、日本相信是胡塞武装干的。

不是胡塞武装干的,那是谁干的?美国一口咬定是伊朗发动的袭击,声称伊朗从其南部出动了20架无人机,发射了12枚导弹,袭击了沙特东部的两处石油设施。

沙特公布了自己的调查报告,也声称是伊朗发动了袭击:18架无人机,以及7枚导弹袭击了沙特的石油设施,无人机与导弹都是伊朗生产的,并且袭击来自于沙特北方(伊朗或伊拉克)。

袭击发生后,伊朗的应对方式、策略有两个:其一是坚决否认是伊朗发动了袭击;其二,坚定相信是胡塞武装发动了袭击。9月15日,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不仅否则了美国关于伊朗发动了袭击的说法,还指责美国及其代理人(沙特)在也门遭到打击,嫁祸伊朗并不能终结这场灾难。9月16日,伊朗总统鲁哈尼称胡塞武装袭击沙特的石油设施,是对沙特入侵也门的自卫行为。

9月23日,扎里夫在纽约又一次对袭击事件发表看法,再次否认是伊朗袭击了沙特的石油设施。他表示,也门胡塞武装有充分的理由报复发动了也门战争的沙特,武装袭击沙特的石油设施。扎里夫强调,如果是伊朗发动了袭击,那沙特的石油设施什么也不会剩下。

伊朗坚决地认定是也门胡塞武装发动了袭击,自己是被冤枉的、无辜的!并将这个指导方针贯彻到底。为此,美国、沙特、伊朗、胡塞武装等等的相关方陷入了谁是袭击元凶的拉锯战,互相指责、攻击,火力越来越猛。为了避免冲突演变战争,联合国派出了调查团,调查袭击事件,揪出幕后元凶。

联合国还没发布调查报告,伊朗在伊核协议上寄予厚望的欧盟三个大国法国、德国、英国又跳了出来,加入了战团。9月23日,到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了联合声明,谴责伊朗武装袭击了沙特的石油设施,并要求伊朗负责。

伊朗总统鲁哈尼当天作出了回应,指责法德英的联合声明毫无根据。9月24日,扎里夫抨击了法德英的联合声明,称这三个欧洲大国将伊朗认定为袭击沙特石油设施的罪魁祸首,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不负责任的声明。

各方围绕袭击事件的攻防愈演愈烈,在联合国发布调查报告之前,谁是袭击的元凶依然是一个猜想、悬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但是,调查结果并不那么重要,认定谁是袭击元凶的博弈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各方的目的在博弈时全都抖出来了,合纵连横,并且对对方下狠手。

参与这起袭击事件的博弈的十几个相关方当中,胡塞武装的说法忽略不计,伊朗的说辞遭到漠视,美国与沙特的指责只是引子,欧盟三个大国法国、德国、英国的表态才是一锤定音的——指出了结束这起袭击事件的方向:

法国、德国、英国在9月23日发表的联合声明称中东的紧张局势已经发展到美国所敦促的那样,为此,强烈要求伊朗和其他国家重新进行磋商伊核协议,也就是特朗普经常讲的伊朗得跟美国签署新的伊核协议。

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4日刊文评论道:马克龙、默克尔、约翰逊9月23日发表的联合声明,标志着欧洲大国在伊核协议立场的重大转变。伊朗又掉进了美欧精心设计的陷阱。

沙特油田再次遭受袭击,胡赛武装宣布负责,胡赛武装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么?

关于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油田遭袭击事件的实施者到底是谁,至今仍然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伊朗方面一再否认,但是在近期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欧洲三大国英法德突然转向,站在了美国的立场上,三国政府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致谴责伊朗的称其应对沙特石油设施遇袭事件负责。但是我个人认为,英法德的表态真实目的不在沙特油田袭击事件本身。

因为,英法德三国政府还在联合声明中确认:“伊朗现在应该接受一个长期的核计划谈判框架,以解决包括其导弹计划在内的地区安全问题。”说到底,在美英法德四国看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油田和设施遭也门胡塞武装或伊朗袭击,根源还在伊核协议和由此引发的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曾有阴谋论推崇者认为,是美国和以色列“制造了”沙特油田袭击事件并有目的地嫁祸给伊朗。现在从英法德的突然转向言行来看,逻辑上貌似有些站得住脚了。但按照也门胡塞武装公布的空袭沙特油田计划细节来看,并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况且伊朗支持也门胡塞武装并为他们提供装备和技术早就是不公开的事实。

只要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射程足够远,他们可以任意设计攻击路线。因此并不存在“胡赛武装有能力设计如此精巧的布局么”这个问题。也门胡塞武装袭击沙特油田和炼油厂主要有两层战略意图,也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是报复沙特在也门的针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行动。

二是破坏沙特石油设施制造恐慌,帮助伊朗反击美国的石油禁运制裁。伊朗曾经多次强调过,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么其他国家也别想通过波斯湾出口石油。而此次被炸得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油田所在地是沙特最重要的油田区(沙特主要油田集中在东部沿海,靠近波斯湾)。伊朗直接打击沙特油田意味着战争爆发,但“指使”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则出师有名,因为沙特和胡塞武装相互是正在交战的敌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