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改变主意,宣布加入美海湾“护航”行动。谁给的改口费?

8月21日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21日宣布,澳大利亚将加入由美国发起的波斯湾“护航联盟”,在波兰加入之后,又一个国家加入美国的围堵大队。

这回澳大利亚提供的军事装备也一般,一艘护卫舰、一架P8海上侦察机、从武器方面来看,美军只是让澳大利亚走一个过场,给伊朗压力而已。

美国为了增大自己的队伍,一直在游说别国国加入“护航联盟”,就算德国、日本、法国都拒绝了,美国还是没有放弃,可美国对波斯湾的志在必得的心有多强烈呀!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国防部长埃斯珀在8月初,就开始访问悉尼,请求澳大利亚加入美国护航联盟的大家庭,一起吃肉,但是美国只是画了一个饼而已,而且澳大利亚不想进入纷争中,拒绝了美国的请求。

伊朗为了解决这个护航联盟的问题,伊朗总统鲁哈尼14日表示,海湾地区国家可以通过对话与合作确保本地区的和平稳定,这会伊朗没有态度强硬,而且劝说不要加入这个护航联盟的行动,这是美国的套路,最好伊朗声明,波斯湾海峡不希望外部势力的介入,不然伊朗不会客气。

美国千方百计的要别的国家加入这个联盟,就是对伊朗继续打压政策,想通过更多国家开施压,利用别国的海军,形成一个队伍,对伊朗的海军进行围堵的政策。

美国一直说伊朗革命卫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但是现在美国依然不承认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搅屎棍,美国才是波斯湾局势动荡的人,导致波斯湾的危险性增加,很多的隐患在不断增加。

波斯湾的护航联盟只是增加了美国和伊朗紧张的关系,低美国利用国际护航联盟,可以更加容易向波斯湾前进而已,但是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他们很难得到该有的好处。

澳大利亚的海军实力还是比较差的,在可用舰艇特别少,如果另外抽出长期在波斯湾的舰队还真不多,而且澳大利亚还要自己的海域工作,这次美国说动了澳大利亚,估计是帮助澳大利亚提升他们海上力量,不然澳大利亚不会轻易出动。

澳大利亚改变主意,宣布加入美海湾“护航”行动。谁给的改口费?

就在美国主导的海湾地区的“护航联盟”被广泛唱衰之际,继巴林之后,澳大利亚也宣布正式加入美国的“护航联盟”,并将派遣一支小型的特遣舰队巡航霍尔木兹海峡,参与封锁伊朗的油轮、商船。

在“五眼联盟”中,澳大利亚是最听美国人的,参加“护航联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也从侧面表明,只要美国下定决心要干的事情,无论多么荒唐,多么不公正,多么恃强凌弱,多么邪恶,基本上都能干成的,国际社会,包括伊朗,都低估了美国组建“护航联盟”的决心、能力、影响力与破坏力。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08月21日,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在堪培拉的联邦议会向记者表示,澳大利亚正式加入美国组建的“护航联盟”,将派遣一艘护卫舰、一架侦察机、一架P-8A波塞冬巡逻机与一支200名澳军的特战队组成的小型军事特遣队,参与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活动,保障霍尔木兹海峡航行安全。

澳大利亚离波斯湾遥迢万里,为什么要派一支舰队参加美国的“护航联盟”,趟这里边的浑水?莫里森声称,澳大利亚进口的25%的石油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对保障霍尔木兹海峡的和平与航行安全的国际任务,澳大利亚必须做出贡献。

这个只是明面上的理由,桌面下的理由是则是美国老大派任务了,澳大利亚必须积极、主动地完成,为老大分忧,小弟才有肉吃,才有明天。在“五眼联盟”中,澳大利亚抱美国大腿的紧密程度只有韩国可以比肩,比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更听美国人的话。听美国老大的话,给美国当炮灰,将是澳大利亚未来十年八年的外交政策的方向与轴心。

在澳大利亚之前宣布加入美国的“护航联盟”是中东地区的小国巴林。8月19日,巴林国王哈马德与到访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举行会晤时宣布,巴林加入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当天,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高度赞赏巴林国王的这个决定。

巴林是海湾地区最小的王国,军事战略却很重要,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就驻扎在巴林,是美国军事海上遏制伊朗的前沿指挥所。此外,英国海军在巴林也修建了一个补给基地。

自从美国6月18日公开呼吁盟友参加“护航联盟”,以及与海湾地区有着攸关利益的国家派遣舰队护航波斯湾以来,虽然德国、日本、菲律宾等国表示拒绝参加“护航联盟”,但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6月20日,印度就派遣了以加尔各答号驱逐舰为首的舰队参加“护航联盟”,护航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随后,巴基斯坦也派出军舰加入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只是巴基斯坦低调行事,没有公开此事而已。

之后,英国、以色列、韩国、波兰等国家相继宣布加入美国主导的在海湾地区开展军事行动的“护航联盟”,“护航联盟”已经初具规模,后续还会有欧洲、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加入其中的。

在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规模越来越大的大势下,俄罗斯媒体前阵子报道称,我对派遣军舰到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护航的兴趣浓厚,当然绝对不会参加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也不是去保护伊朗,帮伊朗对抗“护航联盟”,而是保护自己的轮油,毕竟我方进口的44%左右的石油得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尽管被许多主流媒体、自媒体唱衰,但显然低估了美国的实力与邪恶程度,“护航联盟”不仅会成功,而且规模将会超出多数人的想象,对于伊朗,局势将非常严峻。

其实,美国下定决心要干的事情(通常都是非正义的),多数都能干成,“护航联盟”也是如此,这是美国的实力决定的。当前,仍然是一超多强的时代,还没有国家有实力拦截、阻止美国的为所欲为,这个从中俄对美国的真实态度便从看到事务的本质。

只有中俄的军事实力(主要是敢于亮剑的软实力)与经济实力合二为一,即集合在同一个国家后,美国才会丧失在全世界为所欲为的能力,和平与稳定才会成为全球的主旋律。

澳大利亚改变主意,宣布加入美海湾“护航”行动。谁给的改口费?

有关美国护航波斯湾的新闻,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媒体报道的,但是不是客观和真实,这是要打问号的。

也就是说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之前不派军舰支持美国护航,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或者说这本来就是澳大利亚政府内部讨论的一个选项,并不是最终决定?

如果是这样,就谈不到澳大利亚改变主意,相反说明他们明确了立场。

因此,对澳大利亚的做法其实只看是否符合他们利益就行,从这个角度分析,可能比随着媒体起舞要更能理解问题的本质。

澳大利亚之所以宣布要派军舰支持美国在波斯湾护航,肯定认为这对该国利益有好处,不然怎么可能去做?至于什么好处?

木叔认为有两点:

第一,澳大利亚可以加深和美国的联系。

澳大利亚这个举动显然对美国是一个鼓励。目前美国的波斯湾护航舰队,已经有英国、以色列、巴林、韩国等的消息说要跟随美国。

其中以色列不派军舰,只是提供情报等其他支持。而别的国家基本都是派军舰。澳大利亚的加入,显然让这个舰队更具规模。

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立场其实一直是高度一致的,这次派军舰的态度也说明该国对美国的印太政策认同感很强,并且可以用护航作为一个抓手,深化美国在本地区的其他合作。

第二,澳大利亚和伊朗没啥往来。

澳大利亚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并不依赖海湾的伊朗。同时澳大利亚自身的油气储量也很丰富。

比如天然气的出口巨大。木叔说一个数字可能很多人不信,但是媒体是统计报道过的,那就是澳大利亚为我们最大天然气供应国,我们所需的46%液化天然气都来自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本来人少,资源丰富,所以不像印度日本对伊朗需求大进而受困于外交政策。澳大利亚根本不用担心伊朗以石油为武器来报复,没什么负担。

所以对伊朗可以“轻装上阵”。

澳大利亚改变主意,宣布加入美海湾“护航”行动。谁给的改口费?

英伊互扣油轮事件升级之后,美国就曾在8月4日向澳大利亚提出参与护航联盟的要求,甚至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国防部长都接连向澳大利亚施压,要求澳大利亚参与到美国的护航联盟,但是澳大利亚官方并未做出任何决定,这很显然表明澳大利亚对于参与护航联盟是心存顾忌的。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澳大利亚简直翻脸比翻书还快。21号,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对外宣布澳大利亚将参与到美国主导的波斯湾护航联盟中去。

为何澳大利亚会突然改口

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坚定的盟友,在很多行动上都必须步伐一致。再加上美国对澳大利亚的施压,表面上美国国务卿喊话,实则很有可能会将利益摆到台面上,比如各种军备出售,经济贸易等,逼迫澳大利亚不得不参与其中,壮大护航联盟。

澳大利亚表示伊朗在波斯湾海域破坏了地区稳定,对澳大利亚的利益构成了威胁。澳方参与到护航联盟有利于维护该地区的稳定,能够扩大澳大利亚的地区影响力。

澳大利亚如今已经铁了心要参与到护航联盟,相比较波兰寒酸的海军力量,澳大利亚显得大气很多,澳大利亚将向波斯湾海域派出一艘护卫舰、一架海上侦察机以及部分人员。

如今澳大利亚可以在“护航联盟”问题上改口,那么美国之前要在澳方部署中程导弹的计划很有可能故伎重演。从美国倡导的护航联盟问题上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美国盟友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美国的种种行为已经破坏了很多盟友的利益,而维持盟友关系的真正介质就是利益。

澳大利亚改变主意,宣布加入美海湾“护航”行动。谁给的改口费?

澳大利亚还是露出了其本来的面貌,改变主意宣布加入美国的“海湾护航”行动。其实这不需要谁来给澳大利亚改口费,因为澳大利亚不仅是“五眼联盟”成员,而且在其骨子里一直将自己与美国看成一体。澳大利亚几乎参加了美国发动的所有对外军事行动,在对于亚太区域安全立场上,有时候澳大利亚比美国还要跳得高。不过自从去年8月澳大利亚新总理莫里森上台之后,澳大利亚积极追随美国的对外政策,因为严重的影响了自身的利益,澳大利亚才有意识的与美国拉开了一点距离。

就在前不久,8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国防部长埃斯帕访问堪培拉时,对于美国要求派舰加入“海湾护航”行动,遭到澳大利亚的“冷对”。澳大利亚在伊核协议态度上,采取的是与英法德一样立场,反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所以,澳大利亚一直对于美国派舰船到霍尔木兹海峡参加护航行动,并没有兴趣。不仅于此,总理莫里森还直接拒绝了,美国要求在澳大利亚部署中程导弹的要求。一时间外界认为,澳大利亚为了自身的利益,放弃了紧跟美国的路线。

谁知仅仅半个月时间,澳大利亚就改变了主意,宣布加入美国的“海湾护航”行动,这其中原因应该是美国暗地里施压的结果。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21日宣布,将派遣一艘护卫舰和一架侦察机前往海湾地区,以支持美国在霍尔木兹海峡所谓的“护航”行动。澳总理莫里森称,与我们的国际伙伴合作并作出贡献,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因为澳大利亚有前期反对伊核协议的立场,这次变脸之快超过了外界的预测。

到目前为止,美国在海湾地区组建护航联盟的企图,仍然处于尴尬状态。美国务卿蓬佩奥曾经在7月25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点名要求英国、法国、德国、挪威、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必须参加美国的护航联盟。美国还以书面形式向欧洲和其它盟友提出了这一要求,但是美国的要求遭到了冷遇,德国则明确表示拒绝加入美国的“护航”行动。除了当时英国表态愿意之外,其它盟友一个个都不愿意参加,这使得美国十分的丢脸。

如今英国私下里与伊朗达成交易,释放了“格雷丝一号”油轮,接下去伊朗也会履行承诺释放英国油轮,英国将不会来蹚这个护航浑水了。至今为止,美国起劲组建的护航联盟,除了美国自己和中东小国巴林之外,仅仅有波兰和刚刚宣布加入的澳大利亚。这其中以色列积极表态愿意参加护航,因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敏感身份,能不能参加还是一个变数。但是澳大利亚加入“海湾护航”对于伊朗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澳大利亚基本不需要进入海湾进口石油,澳大利亚还与欧洲国家不同,作为打手没有后顾之忧。

美国与澳大利亚原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其人种和文化都是来自于盎格鲁撒克逊。美国政客希拉里曾经就公开的表示过,与澳大利亚属于同种同源关系。以澳大利亚原来的惯例,不管有没有改口费,澳大利亚都是冲在前面的积极打手。

澳大利亚改变主意,宣布加入美海湾“护航”行动。谁给的改口费?

在之前澳大利亚对是否加入美国的护航行动持保留态度,其实是因为英国并未加入。一般而言除欧洲地区之外,但凡是美军的军事行动,只要英国参加了,那么澳大利亚都会参与行动。伊拉克战争如此、阿富汗战争亦是如此,这也算是美国同盟体系联动的一种必然规律吧,毕竟这三方是基于共同信仰、共同价值观念、共同利益诉求,而且还有血缘关系。

(美英澳)

澳大利亚纯粹是为了凑热闹!

英国在8月5日宣布正式加入美国护航行动。所以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澳大利亚要紧随其后了。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21日周三在宣布加入时给出了理由,他强调该国大约15%的原油及30%的精炼油进口将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造成当地局势动荡的行为危及澳大利亚国家利益。不过这种说法很显然无法掩饰其真正目的。英国加入是因为其扣留了伊朗的“格雷斯-1号”,英国商船受到现实威胁。澳大利亚纯粹是为了加入而加入,换句话将就是为了盟友的利益,而出卖自己。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莫里森宣布决定)

参与程度受到限制,没有实际意义

莫里斯表示,澳大利亚将向美国主导的“自由航行”任务作出“低调、有意义且有时限的贡献”。能够宣布加入美国的护航行动,就不可能称为低调,因为到现在为止也仅有英国、巴林加入。至于意义么,前面也讲过了,纯属是凑热闹!澳大利益唯一能够明确的一点就是其参与行动的程度和时限。澳大利亚准备在中东部署一架P-8A波塞冬侦察机,执行一个月的任务,明年一月将到位一艘护卫舰,为期6个月的时间。由于澳大利亚在该地没有军事基地,所以只能借用美国在中东的基地。

(达尔文号护卫舰)

可能会引火上身

澳大利亚本身多此一举的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其原本不用给自己商船护航,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去进行护航。这无异于是在向伊朗进行挑衅,毕竟其是域外国家,这与巴林的性质完全不同。伊朗革命卫队势必会对澳大利亚的商船进行额外的照顾。澳大利亚向中东派遣军队这件事,也将会引起澳大利亚国内的不同程度的讨论,焦点肯定是集中在这件事究竟“有没有必要”。从现在看来其唯一的收益就是能够强化“澳大利亚与美英之间的特殊关系”。

(伊朗与澳大利亚关系受到影响)

结语

美国提出组建护航舰队,从表面上来看旨在应对伊朗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路的威胁。因为最初波斯湾的游轮频繁遭袭从历史和现实找到证据来看,伊朗的嫌疑最大,而且后续伊朗还击了落美国的无人机和扣押英国游轮,这些都表明伊朗希望能够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打击美国经济,迫使美国妥协。然而美国自身由于早已经成为国际原油的第一大生产国,而且后续产能还能进一步提高,所以伊朗手段很有限。美国还将计就计组建“护航舰队”来威慑伊朗,英国和澳大利亚确切来说都只是来帮场子的。从目前来看威慑对于伊朗的影响十分有限。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