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大的孩子,妈妈很讨厌,这种情况多吗?
这不就是我老公的人生么?
他8岁之前由爷爷奶奶养大,过着小王子一样的生活,两个老人和姑母把他宠上了天,所有人都围着他转,要星星不会摘月亮。
好日子的转折点从回到亲妈身边开始。
亲妈第一眼就看不惯。
个子又矮又瘦,和亲妈养在身边的弟弟相比,人家那块头才是哥,而他像弟弟。一堆被老人惯出的坏习惯,性格也不讨喜,脾气倔,嘴不甜。
对我老公而言也是噩梦,以前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众星捧月,说话重了都怕把他吓着了,到亲妈这里成了不讨喜的孩子,随时都和聪明嘴甜活泼的弟弟比较,被亲妈嫌弃看不上,管教方法又粗暴。
这对母子互相看不对眼,一句话不合适就要激化矛盾,后来我知道他妈为啥那么喜欢我,因为我接盘了她这个儿子,解救她出了苦海。
我还没见过这么别扭的母子关系,长大后生疏客套,没有那种亲近感,只是比亲戚关系要走得近一些而已。最离奇的是他妈有次跑到我妈面前说她儿子的坏话,把我老公描述成一个六亲不认,冷漠无情的人,把我妈吓得以为我嫁了个心术不正的人。
我妈说:“自己亲妈都说成那样,他是不是很坏哦?”
我说:“亲妈在丈母娘面前骂自己儿子,这安的啥心呀?你会在我婆婆面前编排自己的女儿么?”
我妈也觉得这对母子关系太奇怪了。我说莫法,从小没养在身边,又有一堆爷爷奶奶惯出的毛病,看不惯但管教方式又粗暴,导致两母子越走越远。
我在他们母子之间搭桥,慢慢搭了十几年,也许随着我老公逐渐成熟,而婆婆逐渐老去,接受了不得不接受的彼此,现在关系缓和了不少。
奶奶带大的孩子,妈妈很讨厌,这种情况多吗?
我儿子五个多月,奶奶就开始带他了。还记得我第一次出远门,孩子在奶奶怀里喝奶,我看了他一眼,故作坚强的头也不回地出门了。
坐在去外地的车上,我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想到孩子那么喜欢我,只要我在他身边,奶奶抱着他,还会哭呢!虽然只有五个多月的他,还是认得到我,只喜欢我抱着他。
迫于生活的无奈,我只能狠心丢下孩子去打工。没办法,出生在农村的我结婚早,婆家家境又不好,生了孩子才尝到生活的苦涩。
老公一个人在外面挣钱养家,公婆心疼他们的儿子,老是说别人家的媳妇都会出去挣钱,他们老了不适合出去打工,如果我出去跟老公在一起挣钱,还能存到一个人的钱,他们儿子不至于那么辛苦。
刚开始我并不理会公婆的想法,他们在我面前说出各种难听的话,说我在家里不挣钱,还要用他们儿子的钱,对我各种为难,我只好下定决心出去打工了。
那些夜晚我想孩子只能哭,走在大街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就想到我的宝宝。我想到跟孩子分开很委屈,就故意不跟公婆打电话。
婆婆瞌睡比较多,她晚上睡得可踏实了。每个夜晚我躺在床上,想着孩子被子踢开了会不会着凉,他的奶瓶衣物婆婆有没有给洗干净,他晚上看不到我会不会想我……
这样牵挂了好多个夜晚,内心才慢慢恢复。时间总会让人消化掉一切,大半年时间过去了,眼看要过年了,提前定了回老家的车票,我多次幻想着孩子长成什么样了。
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心里还是挺激动的。下了火车,坐上回家的车,没一会儿就到了。当我快要踏进家门的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又开始塑造孩子的模样,幻想着他一定是我喜欢的样子,他还是会跟我亲近的。
我鼓起勇气走进院子,就听到孩子咿咿呀呀学说话的声音。我一进门看见他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一个橡皮小熊在玩,他看到我没有反应,就像见到一个陌生人一样。才七个多月没见他,完全变样了,心里一阵酸楚感。
看着孩子冻得红通通的脸蛋,脏兮兮的衣服,他长变样了,不是我喜欢的样子。我试图伸手去抱他,他不让我抱,又是摇头晃脑,又是摇手,看人的眼神像极了他奶奶。
在家的那段时间,我想办法跟孩子亲近,发现怎么也回不到原来的感情。孩子对我冷淡,让我无法靠近,我对孩子也没那么喜欢了。
我跟孩子相处了一段时间,总感觉他不是我之前的孩子,我带了他五个月,他那时候长的好可爱,带到外面,大家都说长的好看。
婆婆带了七个多月,孩子的眼神,动作都像她了,他还会模仿奶奶的一种神情。不得不说,我不怎么喜欢孩子了。
我带他的那几个月,一会儿看不带孩子,就会出去找婆婆要回来,只有自己带着心里踏实。那时候感觉孩子就是我的命,一刻也不想离开,他的模样我更是喜欢。
孩子对我的排斥,我对孩子的疏远,我们的感情从已经淡了。过完年在家待的时间不久,我就出去上班了。跟第一次离开孩子的心情完全不一样,再也没有担心他,放不下的心情了,似乎已经忘记自己已经当妈妈了。
这样打工的日子持续了五年,我们回到老家发展,孩子也回到了我身边。那时他已经上幼儿大班了,不得不说,我对他的生活习惯很是讨厌,说话一股老人腔调,还会说一些很老土的话,我看着这样的孩子,心里莫名的讨厌。
后来,我和老公把孩子带到县城,完全离开爷爷奶奶的圈子。孩子刚和我们在一起,对我很是排斥,对他爸爸还是要好的,这可能跟他奶奶平时的教育有关吧!
孩子小时候,只知道他爸爸在外面挣钱,却不知道他妈妈在干嘛呢!奶奶在孩子面前经常提起爸爸,孩子开口说话就会叫爸爸,在他的印象里只有爸爸这个人。
面对跟我分开五年的孩子,我真不知道怎么管他。看着孩子身上全是爷爷奶奶的影子,尤其是他说脏话,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种眼神太像他爷爷奶奶了,完全就是他们的模板。
看着别人家孩子跟妈妈亲密的情景,我心里很是难受,多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跟我和睦相处。打过,骂过,每当孩子撕心裂肺哭着求我的时候,我心里才觉得痛快。想起那时的自己心里有多扭曲。
好在孩子骨子里喜欢的一些东西,我也喜欢。我喜欢书籍,孩子也很喜欢。每次带他去图书馆,他只要看到那些童话书,就会认真地翻看,对有些内容会感兴趣,认不得字,就会让我读给他听。
我和孩子缓解情绪的方式,也是从读书讲故事开始的。我给他买了一大堆他喜欢的书,每天晚上读给他听,沉寂在童话故事里的他是最可爱天真的,脸上洋溢出孩童的稚嫩。
我和孩子相处了两年多,他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很多,之前的野蛮不讲理,没穿衣服不害羞的习惯都没有了。
上小学之后,孩子更懂事了,知道怎么做一个有礼貌的文明人,看着他喜欢学习的样子,我很是高兴。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孩子的模样也发生了变化,他变得好看了,一脸的稚气,没有以前的老气。孩子也慢慢地喜欢我了,我感觉又找到了原来的孩子。
果然,孩子谁带像谁,尤其是奶奶长期带,跟着奶奶吃睡,妈妈接触不到的孩子,他的模样真的会发生变化。不光是言行举止,就连眼神都是一样的。
见过身边被抱养的孩子,他们跟养父母都是很像的,就像夫妻在一起生活时间久了,相貌也会有共同点。
如果,妈妈不看好奶奶的生活习惯,做事方式,为人处事。那么奶奶带大的孩子,像奶奶的地方较多,妈妈讨厌孩子是必然的。奶奶替代了妈妈的爱,孩子跟奶奶亲近,作为妈妈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奶奶带大的孩子,妈妈很讨厌,这种情况多吗?
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就是这样,女儿从小跟着奶奶,直到上学回去,被自己的妈妈折磨到差点成了精神病。结婚后,几十年不登娘家家门。
亲戚有一儿一女,女儿小,名字叫静。因为俩人是双职工,孩子一出生就放在奶奶家养着。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一年也见不了一两次面,所以,女儿静和父母一点不亲。
本来婆媳关系一直也不好,婆婆看不上儿子在工作地自己找的媳妇,好在大家分居两地,一年也就春节这样的节日见面。
静从记事起,就跟着奶奶在不同的城市生活,一下子到了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家,及其不适应。
静也总是把奶奶如何挂在嘴上,习惯也是奶奶培养出来的。母亲也很难接纳自己的女儿,更没有做好女儿对一切不适的引导,把对婆婆的不满都发泄在了女儿身上。
从最开始的互相看不顺眼,到母亲经常呵斥静,再到动手打骂。在别人眼里一个性格温和的母亲,在静这里完成了她的恶毒蜕变,静从小备受身心摧残。
她们之间仿佛被下了诅咒一般,女儿小小的年纪,宁死不屈。面对如此倔强不听话的女儿,母亲怒火中烧,也慢慢失去了理智。
而爸爸似乎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袒护一下女儿。
母女的关系越来越差,静不是那种激烈反抗,只是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正是这种不低头,不求饶,彻底激怒了这个母亲,让她的折磨更加变本加厉。静毕竟是个孩子,在母亲眼里看似倔强的性格,内心里的恐惧没人理解。
因为离得远,那个年代通讯没有那么发达,只是靠书信联系。奶奶知道母女关系不好,心疼她带大的孙女,也是鞭长莫及。
直到静在上中学的时候,被母亲折磨出了精神问题,实际上,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严重的心理障碍。
她不能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一听见她的声音,就浑身发抖。
听到这个消息,奶奶家的亲戚也愤怒了,好几个人上门进行声讨。婆婆逼着儿子和儿媳离婚,几个同辈差点把这个母亲打了。
无奈,除了折磨静这事,这个母亲没有其他问题。人家夫妻感情也很好,对家庭也照顾周到。
奶奶也没办法,只好又把静接回身边修养身心。
因为静的户口在父母那儿,后来,恢复平静的静只能回到父母家。母亲看到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但是,母女就再也没说过话。中学毕业后,静就进了企业工作,有了宿舍就搬离了家庭。
从此后,静再也没有回过那个家,再也没有见过母亲。后来结婚成家,只请了父亲。平时有什么事情,要不和父亲在外面见面,要不让父亲去她家。
因为后来这个亲戚就很少联系了,估计这对父母如果活着,年龄也接近九十岁高龄了。
只是不知道,她们母女有没有最后达成和解。
这是发文一段时间,看到大家的评论,来做一个说明。这个故事是婆家这边亲戚,里面的奶奶我没见过,早就去世了。这里的母亲,我近距离接触过,感觉挺随和的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相知,需要一些事件的见证,我们没有利益冲突,也很难深入探究。到底谁是谁非,没有经历具体的情境,我们也很难做到公正的辨识。文中观点难免有主观情绪,很多听来的,叙述者更避免不了主观见解。再说,很多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我们的评价立场,不也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吗。奶奶带大的孩子,妈妈很讨厌,这种情况多吗?
爱屋及乌,恨屋及乌。
是因为你讨厌奶奶,所以也讨厌她带大的孩子。
倒不是孩子本身有多大问题,也许是你自己放大了缺点。
奶奶带大的孩子,妈妈很讨厌,这种情况多吗?
我不知为啥要讨厌奶奶带𠂇的孩子?既讨厌就别用奶奶带,孩子都讨厌,那奶奶岂不是更让你讨厌?
奶奶帮带𠂇孩孑,解决了你的后顾之忧,不感恩,反到讨厌。真不知咋想的?[大笑]
奶奶带大的孩子,妈妈很讨厌,这种情况多吗?
题主意思是大女儿不是亲自带大的,9岁前和奶奶一起生活,9岁后接回家才发现大女儿品性像奶奶,所以很不待见,甚至到了仇恨的地步。
孩子何其无辜?成人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要迁怒孩子!这位妈妈把对婆婆的不满转移到了自己第一个孩子身上,而这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没享受过一天母爱!
不受父母待见的孩子出生即是原罪!因为让父母为难了!
从这位母亲的描述语言里就可以看出女性出生在有爱的家庭环境里是多么重要!女性在成为妻子前有独立人格、健康情感是多么重要!女性在成为妈妈前有爱己爱人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这位妈妈需要长大呀,你的年龄一直在长,可心智明显没有跟上,如果说你以前的不顺利不如意是你过往经历带给你的,可现在你不是一个人了。
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几个也好,一个也罢,要学习做一个心智健全的成人,对自己对孩子负起责任,而不是像父母辈那代人只凭本能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代进步了,你还在原地踏步,你不焦虑谁焦虑!
很多小女生进入青春期后还没感受到青春的新鲜和活力呢,就急急忙忙一头扎进所谓爱情的幻像,无心学习更无心成长,为什么?缺爱!缺健康的母爱!
说母亲伟大,其实是健康的母爱伟大,伟大在哪?母亲会用自己的天然影响力传递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孩子无论身在何处,一想起妈妈,心就暖暖地,充满了力量,而不是一腔子苍凉。
别和我杠父亲如何如何,父爱和母爱是不一样的存在,谁也替代不了谁。控制不了自己生活状态的人,无论男女,搞不定对方是肯定的,生活的鸡飞狗跳和孩子又没关系,只因为孩子弱小就不得不“背锅”,太可悲了。
这位妈妈心理问题很严重,心智弱小是无法承担应对现实压力的,为掩饰内心虚弱对更弱小的孩子施虐,悲剧会继续传承,希望这位妈妈能勇敢些,觉察自己及孩子的问题,通过学习获得成长,生活里才会有爱、幸福和希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