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战败后全国男子不足3万,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至今?

19世纪初,随着拿破仑横扫欧陆君临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制霸全球的殖民时代算是彻底落幕。于是在遥远的拉丁美洲,独立的浪潮愈发汹涌,腐朽的殖民统治开始崩塌。一时之间,美洲大陆上突然出现了一大批的新兴国家。

其中巴拉圭在1811年5月宣布独立,算是正式结束了西班牙人近三百年的统治。独立之后的巴拉圭虽说是自己当家做主了,但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巴拉圭是一个地缘环境非常糟糕的国家,深居内陆没有出海口不说,自己所处的拉普拉塔地区还是一个火药桶。拉普拉塔地区是一块大平原,这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抢到就赚到。所以长期以来,拉普拉塔地区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殖民时代,这里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大殖民帝国暗中角力的地方。美洲独立之后,这里又成为了南美双雄巴西和阿根廷的博弈场。而巴拉圭身处两国夹缝之间,难以避免的会遭受觊觎。

比如阿根廷作为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区的核心,在独立之后一直试图继承西班牙在该地区的统治权,将巴拉圭等国家纳入自家版图。所以对于巴拉圭的独立,阿根廷压根都不肯承认,只认为巴拉圭是自家属地。至于巴西的胃口倒是要小一点,他们只是将目标放在巴拉圭北部的马托格罗索地区。不过那里因为盛产马黛茶,一直都是巴拉圭的命根子。

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除了面临着阿根廷和巴西这两大邻居的威胁外,还要应付来自英国的算计。作为殖民帝国中的后起之秀,英国当时正处于扩张期,满世界的建立殖民地。而在看到西班牙和葡萄牙退出拉美之后,当地的殖民势力处于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英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尤其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英国的棉花贸易遭受了极大的冲击。于是英国人便希望通过获取盛产棉花的巴拉圭来弥补亏空。

不过刚刚独立的巴拉圭这才刚出虎口,自然是不愿意再入狼窝。所以对于英国人这样的外来者,巴拉圭采取的是相对保守的态度,大致有点咱们当年闭关锁国的感觉。眼见巴拉圭不配合,英国人便动起了歪主意。由于巴拉圭是个内陆国,直接动武不太现实,于是英国人便转而支持巴西和阿根廷,希望通过他们之手来达到控制巴拉圭的目的。

原本巴拉圭应付两位强邻就非常吃力了,这下再加上英国这么一个搅屎棍,其周边的地缘局势无疑就变得更加复杂。一般来讲,遇到像巴拉圭这种情况,多数国家就只能是化身墙头草,在大国夹缝之中左右摇摆,努力维持区域间的均势,通过大国之间的牵扯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然而巴拉圭人并没有按常理出牌,选择向强权妥协,而是在第三任总统洛佩斯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非常强硬的道路。

洛佩斯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老洛佩斯是巴拉圭独立之后的第二任总统,在位时间长达22年。不过老洛佩斯这个人很开放,在位期间一改昔日巴拉圭的闭关锁国,积极地和外国人交好,引进外资技术。他还从欧洲聘请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发展基建和工业,包括兴办交通通讯设施,修建铁路,兴建钢厂等等。在父亲的影响下,洛佩斯也得以充分地接触西方世界,什么英语、法语都能讲。

甚至1853年,年仅26岁的洛佩斯还亲率代表团访问欧洲,把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给逛了个遍。而在此期间,洛佩斯不仅见识到了欧洲先进军事技术的强大,还得到了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的会见。

洛佩斯是拿破仑的狂热铁粉,一直梦想着成为南美洲的拿破仑。虽然此番欧洲之行无法亲眼瞻仰偶像,但是能见到偶像的亲戚也是不错的。要知道那时候的拿破仑三世才刚刚坐上皇帝之位,恢复了法兰西帝国,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大有重现当年拿破仑荣光的势头。他的“成功”,无疑是给了洛佩斯极大的鼓舞。

洛佩斯的父亲虽然是民选总统,但在巴拉圭搞的却是独裁统治,不是国王,胜似国王。所以洛佩斯其实也就是巴拉圭的太子爷,内定的总统接班人。于是在1862年老洛佩斯去世后,洛佩斯便子承父业,“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总统之位。

洛佩斯这个人坚信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味地妥协根本无法满足巴西和阿根廷的胃口,只有拳头在会让他们闭嘴。所以他在上台之后,一直都在努力地增强实力。

凭借父亲给自己打下的丰厚家底,洛佩斯很快便打造出了一支阵容豪华的军事力量。仅仅两年的时间,巴拉圭军队就从最初的七千人增加到了三万人,并且还装备有先进的火炮和蒸汽船。有着强大的军队之后,洛佩斯也有了对抗阿根廷和巴西的本钱,战争一触即发。

1864年,乌拉圭发生内乱,原本亲近巴拉圭的乌拉圭执政党遭到推翻。乌拉圭和巴拉圭一样,都是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之间的夹缝国家,长期遭受这两大强邻的威胁。而且乌拉圭和巴拉圭虽然并不相邻,但是其把守着拉普拉塔河的出海口,是巴拉圭进入大西洋的最后保障。

同病相怜的地缘环境,加上出海口这一战略关键,巴拉圭和乌拉圭其实算是唇齿相依。他们如果相互合作,抱团取暖,无疑能够更有效地对抗巴西和阿根廷的夹击。但如果有一方覆灭,那么另一方就是唇亡齿寒了。所以对于乌拉圭的遭遇,巴拉圭也是非常紧张。

不过紧张归紧张,人家乌拉圭毕竟是内乱,巴拉圭作为外人也不好直接插手。于是洛佩斯便另辟蹊径,以巴西武装干预乌拉圭内乱,破坏地区平衡为由头,直接向巴西宣战。反正洛佩斯看不惯巴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厉兵秣马了这么久,总得要找个人开刀。如此一来,巴拉圭便有了出兵乌拉圭的理由。

然而更加麻烦的是,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国土并不是直接接壤,中间还夹了一个阿根廷。也就是说巴拉圭的军队想要前往乌拉圭,那就只能是找阿根廷借道。阿根廷和巴拉圭原本就存在领土纠纷,再加上此次的乌拉圭内乱,阿根廷同样是站在叛党那一方。所以对于巴拉圭军队的借道要求,阿根廷直接就给拒绝了。

巴西屠杀我们,阿根廷也要来凑热闹,那就打!愤怒的洛佩斯直接新帐旧账一起算,又对阿根廷宣了战。

洛佩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当初拿破仑能在欧洲以一敌二,打垮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如今我南美拿破仑也能左右开弓,同时收拾掉阿根廷和巴西。然而洛佩斯即将面临的不是巴西和阿根廷两国联手,而是加上乌拉圭的三国合力。

乌拉圭内乱中,叛党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很快完成了改朝换代。而不管是要回报支持自己的阿根廷和巴西,还是报复想要扑灭自己的巴拉圭,乌拉圭新政权都会对巴拉圭出兵。于是在1865年的5月,乌拉圭、巴西以及阿根廷三国结成同盟,一起合力对付巴拉圭。

巴拉圭这些年在洛佩斯父子的统治下,发展得确实不错,不管是经济表现,还是军队建设都颇具成效,国力相当不俗。然而巴拉圭毕竟只是一个只有三四十万人口的小国,顶多就和乌拉圭相当。而剩下的阿根廷和巴西这两个国家,都是当时拉美地区的顶尖大国,人口数量分别达到了150万和一千万。面对这样的对手,巴拉圭即便是一对一单挑都难有胜算,更不要说是以一敌三了。所以战争的结果基本没什么悬念,还是以巴拉圭失败而告终。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虽然在实力上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很顽强。甚至在战争前期,巴拉圭还一度占据了上风,在阿根廷、巴西以及乌拉圭三个方向都取得不俗的战果。

而后来转入守势,面对悬殊的实力差距即便是翻盘无望,巴拉圭也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坚持抵抗。即便是在首都亚松森陷落之后,巴拉圭人还在坚持打游击。当时的巴拉圭军民万众一心,连老人和小孩都走上了战场,这种不屈的斗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力上的不平衡,一度让联军打得非常吃力。最终巴拉圭战争打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直到总统洛佩斯被围战死才宣告结束。

正是因为这种顽强的表现,对于那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巴拉圭人始终保持着骄傲和自豪。尤其是总统洛佩斯那种战至最后,宁死不屈的骨气,被巴拉圭人看做是民族脊梁。

当然顽强归顽强,巴拉圭人为此付出的惨重代价却是不能忽视的。这场战争不仅差点将巴拉圭从地图上抹掉,更几乎是让这个民族灭绝。据统计,六年的战争打下来,巴拉圭人口损失接近7成,其中九成以上是男性。以至于在战争结束之后,巴拉圭男性人口只有不足三万人。

这种男性人口的锐减,导致了战后巴拉圭的男女比例极度失衡,长时间处于女多男少的状态。当然巴拉圭虽然是女多男少,但却并不存在什么一夫多妻制的情况。至少从法律角度上讲,一夫多妻制在巴拉圭是并不存在的。因为巴拉圭是一个天主教国家,而天主教国家是不允许搞一夫多妻制的,甚至许多国家连离婚都是不允许的。

所以关于巴拉圭在战后因为男性人口锐减,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这个说法其实是不靠谱的。尤其是在当下,巴拉圭的人口环境已经趋于平衡,男女比例几乎是五五开,完全没有一夫多妻的必要。

如果你想跑到巴拉圭去享受一夫多妻的幸福生活,那还是趁着打消这个想法。或者说转头计划一下移民中东,毕竟阿拉伯国家是允许一夫多妻的。

哪个国家战败后全国男子不足3万,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至今?

说到一夫多妻制,就不得不说说伊斯兰国家了。

伊斯兰的一夫多妻是有根源的,据说伊斯兰传播和扩展之初,信教者很少,又连年征战,导致男性教徒锐减,且留下许多战争遗孀,其先知“灵机一动”,便在教内提倡一个男人可娶多个妻子,但最多不可超过四个,有能力娶多妻者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位妻子,如果做不到,那么只允许一夫一妻。具体操作如下:妻有私人者盖楼,如给一老婆一幢,则二老婆、三老婆、四老婆也必须有同等规模同等档次同等装修的楼房各一,否则违反教规,必定严惩;大到楼盘珠宝小至穿衣吃饭,各老婆都必须一视同仁。《古兰经》上就这样明文规定过,伊斯兰教规形同法律,信徒皆严格遵守。现代埃及不同于沙特、阿联酋等伊斯兰国家,自进入文明社会后,一夫多妻现象极為罕见,一方面是文明影响的结果,再就是由於城市生活费用较高,一个男人在财力等方面难以做到公平对待多位妻子,但这种现象在偏远农村仍会偶见。

而其他我所知道的,还包括如下几个国家:海湾国家一夫多妻是合法的。

乌干达是实行一夫多妻的国家,一个男性的性伴侣平均超过10个,这个国家也是目前艾滋病传播最广泛的国家。

阿联酋到现在还保留著一夫多妻制,允许一个男人娶四个老婆,这个国家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伊斯兰国家。

摩洛哥依然存在一夫多妻制。

塞内加尔是一个被西方看做民主实行得较好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内加尔总统瓦德2000年在通过新宪法之前虽然提出了许多有关妇女解放的条款,但拒绝取消一夫多妻制,并认为它是“不能禁止”的“古老传统”。更有甚之,在非洲,还有公开为一夫多妻制辩护的国家元首。比如,当联合国200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斯威士兰爱滋病毒携带者太多的原因之一是一夫多妻制时,该国的国王姆斯瓦蒂三世竟然公开在电视台出来唱反调。原来,一夫多妻制在这个国家是完全合法的,男人娶几个老婆都可以。这位今年才37岁的姆斯瓦蒂三世国王从18岁第一次结婚至今,已经有了9个老婆和两个“未婚妻”。而他的父亲老国王索忽扎,根据他正式的自传,在1921年至1982年统治期间,一共娶了120个妻子。由于斯威士兰百姓中的爱滋病携带者接近人口的40%,是非洲最高的,因此该国国王的讲话让国内外一片震惊。

泰国、次撒哈拉非洲依然存在一夫多妻。

尼日利亚一夫可娶四妻。

而据说科威特多娶老婆政府还会给补助呢...

还有一个国家也同样实行的一夫多妻制,那就是云南旁边的邻国“越南”,在越南,法律虽然规定的是一夫一妻制,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基於男人少的现状,政府对一夫多妻制实际上是默许的。一个男人只要能养得起,娶多少老婆是没人过问的,而每迎娶一个老婆的程序都是一样的,都要举行仪式,都要宴请亲友,婚后几个老婆大多会生活在一起,只不过从法律意义上讲,一个男人只能和大老婆领取结婚证,其他小老婆都是“无证驾驶”。但不管是有证无证,生下来的小孩政府都一视同仁,全部能正常上户口,不存在中国的黑户或罚款问题。

而越南对於老婆的称谓也比较有趣,越南对於老婆的称谓不是大老婆什么的,也不是姨太,而是使用粮食来称呼,比如:大老婆称為“大米饭”,二老婆称為“二米饭”,三老婆是“米粉”,四老婆是“麵条”,五老婆是“方便面”。

其寓意也颇為贴切:大米饭作為主食是人人不可或缺的。二米饭虽然在米的成分上有一些变化,但终归还算主食范畴。米粉应该归為点心,是主食的补充。麵条在你很饿的时候可以拿来充飢。方便面则是很随意的东西,想吃的时候就拿来泡一泡,不想吃就放一边。

在越南,男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家中说一不二。越南女人秉承了温柔贤惠的传统美德,是持家过日子的好手,在公路边的田地里,干农活的大多数是女人。在越南,有这么一种说法:“男人干大事,女人做小事”。什么是小事?看孩子,做家务,干农活这些都是小事,都由女人来做。男人们则是干一些喝啤酒、打牌之类的大事。

而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二战前后越南战乱不断,男人死伤过多~

而俄罗斯车臣副总理也发表过一些讲话,就战争死亡过大而考虑是否实行一夫多妻制

哪个国家战败后全国男子不足3万,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至今?

按题目所说应该是南美国家巴拉圭巴拉圭自1811年独立后,在弗朗西亚和老洛佩斯两任总统的统治下,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聘请欧洲的技术人员,兴建了铁路、船厂、钢铁厂、学校、架设了电报、出版了报纸等,经过50余年的经营,使巴拉圭逐渐从一个贫瘠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拉美一流的现代化强国。  1862年,老洛佩斯去世,他的儿子小洛佩斯继任总统,小洛佩斯在此之前就已经担任了巴拉圭军队的总司令和国防部长,他从欧洲采购了包括机关枪、加农炮在内的大量新式武器,使得巴拉圭军队成为拉美最现代化的部队。由于巴拉圭是内陆国家,其 对外贸易通过巴拉圭河经巴拉那河再经拉普拉塔河出海,小洛佩斯图谋扩大版图获取出海口,但其邻国巴西、阿根廷同样也对巴拉圭具有领土野心。1864年,巴 西出兵帮助乌拉圭红党颠覆了巴拉圭支持的白党政府,巴拉圭与巴西矛盾激化,同年11月小洛佩斯对巴西宣战。巴拉圭军队向阿根廷借 道以进攻巴西南部,遭到拒绝,但巴拉圭军队仍于1865年4月强行进入阿根廷领土,于是阿根廷向巴拉圭宣战。同年,5月1日在英国驻阿根廷大使爱德华·桑 顿的策划下,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签署协议,结成三国同盟以对付巴拉圭并瓜分其领土。19世纪巴西军人装备,注定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战争爆发时,巴 拉圭总人口只有52万,军队约2万,而三国同盟方面,巴西总人口约1100万,军队约15万;阿根廷总人口约225万,军队约10万;乌拉圭总人口约 100万,军队约4万。可想而知战争的结果。巴拉圭节节败退,但国王小洛佩斯誓称绝不投降,要战斗到巴拉圭最后一个男人牺牲而止。1868年12月,敌军 攻到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城下。1869年1月亚松森被攻陷,但小洛佩斯带领残部退入北部山区继续进行游击战。巴西人经过14个月的清剿,于1870年3月1 日将其俘虏并处决,战争结束。  巴拉圭战争是南美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次战争,通过这次战争巴西和阿根廷瓜分了巴拉圭约11 万平方公里国土,而巴拉圭不仅失去了大片国土,其人口也从战前的53万多减少到不足22万,其中成年男子不到2。8万,战后的巴拉圭,满目疮痍,土地荒 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生产活动均由妇女承担,社会经济长期无法恢复。之后巴拉圭鼓励生育,一个男人可以同时和多个女人发生性关系。    现在巴拉圭的官方统计数据称全国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首都亚松森男女比例是1比4,但事实上,给人的感觉是整个国家女性人数远大于男性。

哪个国家战败后全国男子不足3万,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至今?

现今世界上实行一夫多妻制度的国家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如塞内加尔、乌干达、利比亚、斯威士兰、埃及、阿联酋等国家,但是这些国家是制度允许,男子不执行也可以。

但若是说强迫执行的,那么恐怕只有巴拉圭了,巴拉圭规定,只要是本国的成年男子必须要一夫多妻,为啥呢?

划重点:因为这个国家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人少,女人多。

事情还要从19世纪说起,当时的巴拉圭刚刚独立,是一个实力不俗的国家,有实力内心就开始膨胀起来,打算侵占邻国乌拉圭,以获得出海口。

当时的乌拉圭虽然经济不怎么好,但怎么可能会束手就擒,于是就联系了巴拉圭的两个邻国阿根廷与巴西,组成三国联盟,来对抗巴拉圭。当时巴拉圭有52万人口,但军队只有2万,其他三国人口则有1400万,军队也有25万。

结果很明显,巴拉圭再怎么强大也无法战胜三国联盟,战争历经7年,打得非常惨烈,最终巴拉圭还是输了。战争失败之后,巴拉圭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分割,全国七成的土地被三国联合管制,最重要的是巴拉圭的男人们死伤惨重,战后男丁仅剩3万。

为了能够战胜三国,巴拉圭是把吃奶的劲都使上了,甚至还有8岁的男童,粘上胡子,冲上战场。

这样一来,巴拉圭的男女比例就严重失衡了,为了恢复人口,解决社会矛盾,巴拉圭就出台了一夫多妻的制度。

但是,巴拉圭的男人们却对拥有这个制度却并不是很高兴,因为妻子多了后,自然家庭的花销也会增大,男人养家糊口的压力就会更大。

你会向往这样一个国度吗?

哪个国家战败后全国男子不足3万,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至今?

1864年至1870年,南美历史上发生了一场耗时最长、最为惨烈的战争,史称“巴拉圭战争”,或“巴拉圭内战”,又被称为“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

此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打得非常惨烈,超60%的巴拉圭男子(包括许多八九岁的男孩),都死在了这场战争。

▲法兰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

据统计,战争初期,巴拉圭的人口为525000人,男女比例基本均衡。但是,在1871年战争完全结束时,人口仅有221079人,基本都是妇女和老弱病残。其中,妇女有106254人,成年男子仅有28746人,其余为儿童。

虽然,战败后的巴拉圭男子不足3万,甚至一些巴拉圭妇女为取得男人的欢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导致全国普遍乱婚、私生以及男人懒惰等不良现象。

但是,巴拉圭似乎并没有因此实行或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争,为何会打得如此惨烈呢?

▲战败后的巴拉圭

1862年9月10日,巴拉圭总统卡洛斯·安东尼奥·洛佩斯去世,由儿子法兰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接替总统职位,并实行家族独裁统治。

1864年3月,乌拉圭红党的考迪罗将军维南西奥·弗洛雷斯推翻了白党的贝尔纳多·贝罗将军,并得到了阿根廷与巴西的支持。

但是,洛佩斯却对阿根廷与巴西的“帝国主义政策”非常不满,并给予了严厉指责,警告两国不要破坏地区战略平衡。

然而,巴西对洛佩斯的警告根本就是熟视无睹,甚至还出兵对乌拉圭白党进行干预。于是,洛佩斯一怒之下,命令海军袭击了巴西的商船,并于1864年12月13日,出兵马托格罗索地区,正式向巴西宣战。

同时,又因巴拉圭军队想穿过阿根廷地区援助乌拉圭,而遭到阿根廷的拒绝。所以,巴拉圭又于1865年3月18日,出兵阿根廷的科连特斯省,正式向阿根廷宣战。

随后,于同年5月1日,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结成三国同盟,以图共同对抗巴拉圭,并正式拉开了巴拉圭战争的序幕。

当时,巴西有1000万人口、阿根廷有150万人口,乌拉圭有30万人口,而巴拉圭只有52万人口。

虽然,战争初期,巴拉圭军队表现出了极为顽强英雄的作战风格,并取得了多起以少胜多的局部战斗。例如:1866年5月,洛佩斯在图尤蒂对盟军发起了一连串的反击,并在巴拉那河畔,以2.4万人的劣势兵力,击败了3.2万盟军,双方阵亡人少都超过了1.8万,被称为南美大陆史上最惨烈的战斗。

但是,很快巴拉圭便出现了兵力和后勤资源日益匮乏的局面,特别是在后来的库鲁帕提要塞战斗中,虽让阿根廷军队损失惨重,但随着天花、霍乱等疫情的肆虐,巴拉圭兵力匮乏的问题则越来越严重。

无奈之下,洛佩斯只好将应征入伍的年龄下调到了12岁,甚至还有8岁的男孩戴着假胡须,跟随成年人一同作战 。

最终,于1870年3月1日,随着巴拉圭总统洛佩斯被巴西士兵们用大刀砍死,这场长达近6年的惨烈战争才落下了帷幕。

▲战后的巴拉圭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却瞬间在巴拉圭爆发开来。如:乱婚、私生以及男人懒惰等普遍问题。

不过,据媒体报道,如今巴拉圭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只因当初的那场战争,总会给人巴拉圭男女比例悬殊的感觉吧,但这似乎与一夫多妻制并无关系,而一些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又似乎并未发生因战败全国男子降到不足3万人的战争。

哪个国家战败后全国男子不足3万,被迫实行一夫多妻制至今?

一夫多妻制是有二个目的的,一,快速增加人口,二,解决女性的生理需求问题,防止国家出现乱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