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有总统考文德,为什么报道平时只见总理莫迪?哪个权利大?地位呢?
当然是总理更大了,印度总统虽然听起来挺厉害,但实际上就只是一个吉祥物而已。
小时候读书少,不懂事儿,以为总统都是像普大帝那样的人物,一言九鼎,唯我独尊。后来读书多了才知道,总统里面也有打酱油,在有些国家,总统只是一个吉祥物而已,比如说印度。
一提起印度的领导人职务,咱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总理了。因为在印度,总理的知名度乃是最高的。从开国总理尼赫鲁,到现任总理莫老仙,那都是国际政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但若是提起印度总统的话,估计许多人的脑海中都是一片空白,甚至还要生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印度什么时候有总统了?总理不就是印度的最高领导人吗?
事实上,自1947年印度建国以来,已经选出过14任总统。所以,印度总统一直都有,只是名气太小,不为人所知罢了。
更为关键的是,印度总统的地位很高,乃是正儿八经的国家最高级别领导人,比总理还要高出一头。因为按照印度法律规定,印度总统代表着全体印度人民,乃是印度的国家元首及第一公民。这要是放到古代,那就得是皇帝国王一类的人物了,而总理顶多就是个丞相。
另外,印度总统的职权范围也很广泛,基本上是内政外交一把抓。首先,他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整个印度政府,从总理到各级部长的任命,都需要由总统经手。
其次,他也是印度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有关军队高层人员的任免,部队的调动,甚至于备战状态,都是需要总统点头的。
最后,他还是印度的对外话事人。他可以代表印度接见外国使节,收发国书,以及同外国缔结条约等等。总而言之,单从职权范围来看,印度总统和其他国家的总统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基本上其他国家总统该有的权力,他都有。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明明是有总统的,而且地位如此之高,为何却感觉没什么存在感?
要知道印度可不是什么小国,其雄踞南亚,乃是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更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以及全球排名前五的军事力量。这样的印度,属实是一个庞然大物,其一举一动,都能在国际上引来足够多的关注。
而印度总统作为这个国家最高级别的领导人,怎么都不该如此默默无闻。尤其是相比于级别更低一些的总理,那几乎就等同于隐身了,好像有他没他都一样。
事实上,这得从印度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说起。
印度是一个议会共和制国家,奉行的乃是“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的权力很大,尤其是在立法方面,那基本就是议会说了算。
另外,国家的财政大权也是掌控在议会手中,政府所有相关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都需要受到政府监督。要是议会审核不过关,那这钱就没法用。还有行政方面,议会同样也享有监督权,稍微有个不满意,那就得开会质询。
所以在印度,掌控国家最高权力的不是总统,也不是总理,而是议会。即便总统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也得接受议会的制衡。议会可以通过弹劾投票的方式,开启对总统的罢免程序,只要票数足够,那总统就得下台。
按照这个逻辑,其实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在印度,得议会者得天下。那么谁又是那个得议会的人呢?答案显而易见,是总理无疑了。
因为议会乃是一个组织机构,由众多的议员组成,而这些议员又大都分属于各个政见不同的党派阵营,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众所周知,议会是一个按票说话的地方,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对于各个党派而言,谁能够在议会占据最多的席位,即拥有最多的议员数量,那么这个党派就能成为执政党,在国内政坛拥有最大话语权。
如此一来,每一届的议会选举,就成为了印度政坛的头号盛事,各个党派摩拳擦掌,都在尽可能地争抢议会席位,以期获得执政地位。
当然,执政党不仅仅是掌控议会那么简单,更可以组建新一届的政府。毕竟议会权力虽大,但终究只是一个立法和监督的机构,负责提出政策和验收成果。至于政策具体的施行,那还得由政府这个行政机构去做。不过,这种东西是不能够外包的,毕竟别人信不过啊。这就好比咱们搞建筑,外面找的施工队再好,那也没有自己家的靠谱。
所以,执政党得有一套自己的行政领导班子,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顺利施行。对于这样一套行政班子,咱们通常称其为“内阁”。而总理则是内阁的一把手,通常由执政党的党魁担任。
如此一来,这个总理的权力可就太大了。其不仅仅是政府的首脑,还是议会多数党派的话事人,在政府和议会,都能享有最大话语权。对内,他不仅可以提出自己的政策措施,还能亲手去付诸实践,做到步步跟进;对外,他同样可以占据主导地位,尔虞我诈,捭阖纵横。
这就相当于是在一家公司,按照正常的权力架构,公司的决策权应该是在董事会手中,而总经理只是一个负责干活的。但偏偏这个总经理来头不小,还兼任了董事会的董事长,拥有公司最多的股权。那么这时候,公司可不就是总经理说了算吗?
相比之下,印度总统的权力可就要小多了。
虽说从名义上讲,总统乃是这个国家最高级别的领导人,连总理都得排他后面。但按照法律规定,总统所拥有的诸多权力,都是要受到议会节制的。比如他要任命某些官员,那得要议会审核才行。他想和外国缔结条约,同样得经过议会审议。
而在议会,总统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甚至连投票的资格都没有。换句话讲,在议会这个地方,总统说的话还不如一个普通议员来的管用。更不要说去和总理相比了,人家后面可是站着大半个议会。
印度总统每天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听取总理的“建议”。因为按照流程,政府的诸多政策文件,是需要有总统签字才能生效的。比如内阁总理和各位部长的任命书上,就得要有总统大人的亲笔签名。
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印度总统还是有些权力的。毕竟他如果不签字的话,大家都没法玩儿。但事实上,在签字这件事儿上,印度总统是没有太多选择的,他必须得签。如果不签的话,就可能触发宪制危机,从而给议会弹劾他的机会。
按照议会的规定,只要有四分之一的议员赞成弹劾,那么就可以启动针对总统的罢免程序。而议案只要在议会获得了三分之二的多数支持,那么总统就得下台了。总而言之,这个字,你总统是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
所以,印度总统是不具备什么实权的。其在印度国内所扮演的角色,其实更像是一个没有自主选择权的工具人,一个没有感情的签字机器。而印度总理则是相反,拥有着很大的权力,内政外交一把抓,是这个国家实际上的掌舵人。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印度一家独有,而是几乎所有议会共和制国家的通病。比如德国,人家其实也是总统的,但却没什么存在感。因为德国也是一个议会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归属于联邦议会。而德国总理一般是由占据议会多数席位的执政党党魁担任,即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拥有着议会的最大话语权。
所以在德国,出去外面晃荡搞事情的基本都是总理,总统只是一个打酱油的工具人罢了。
类似的还有新加坡、以色列、意大利……
对于这种情况,相信许多人都会存在一个疑问。既然总统如此不顶用,那这些国家还设立这个职位干什么?不如直接撤掉,还能省去一笔开销。
其实这涉及到的是一个程序合法的问题,首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他们就相当于是小区物业,是作为业主的民众们请来管理这个国家的。所以他们本身并不具备权力,所有的权力都是业主们赋予的。
搞清楚这个顺序之后,我们再来讨论印度总统存在的意义。
在这些议会共和制国家里面,总统虽然不管事儿,但他却是经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第一公民。这意味着,他的这个身份得到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足以代表他们。
这一点,是总理乃至议会都无法做到的。因为总理也好,议会的各位议员也罢,他们仅仅只是代表一部分人的声音。比如总理的背后是执政党,那么他就需要优先对支持自己党派的选民负责。而那些议员们,更是自家选区的老百姓一票一票给投出来的,他们更需要去为他们发声。
这样一来,政府拥有的权力就存在着局限性,仿佛是在为一部分人办事,无法代表整个国家民众的意志。对于一个走民主道路的国家而言,这样的政治模式显然是违背了民主的初衷。所以,此时就需要有一个人,能够代表全国民众来赋予政府权力,从而彰显民主。于是,总统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了。
简而言之,印度总统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乃是因为他能够代表全国民众,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其实就是一个吉祥物。
印度也有总统考文德,为什么报道平时只见总理莫迪?哪个权利大?地位呢?
印度总统:哎呀我去,终于上镜了。
德国总统:……
意大利总统:……
加拿大总督:……
尼泊尔总统:……
…………
包括印度总统在内,世界上有一大票的国家元首担任的都是虚位元首职务,出镜率很低,也可以说是无人问津,几乎就是个“橡皮图章”。
当然,君主应该不算在内,大多数国家的君主虽然也没有实权,但因为历史、文化等千百年的传承,他们具有特殊的存在意义,深受各国民众和舆论的关注,出镜率很高,这其中以英国王室为代表。
那些虚位总统一般都是曾经实行君主立宪国家的残留,比如德国、意大利、尼泊尔等国的总统,他们很早就实行了君主立宪制,但后来国王或皇帝退位了、被取消了,就找个总统来替代。而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是曾经英国的殖民地,如果他们还尊奉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那就选个总督代表女王和国家;如果他们选择共和制,那就找个总统代表国家。比如印度选择总统,加拿大选择女王。
而那些没什么历史包袱的国家,或者是二战后新独立起来的国家,大多数选择的是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代表国家和政府,身兼印度的总统和总理2个角色,第一个实行总统制的就是美国,其他代表国家还有印尼、巴西、墨西哥等。
当然还有一些半总统制的国家,比如法国、俄罗斯、韩国、乌克兰等,这些国家的总统和总理有具有一定的实权,区别在于总统抓大事,总理抓小事。总统的决策总理负责执行等。
说白了,印度总统,平时干的事情就是列席列席会议,把议会和政府商量好的政策文件签字盖章,到需要他出现的场合讲个话剪个彩等等,基本上是一种“设计感十足”的工作。
印度也有总统考文德,为什么报道平时只见总理莫迪?哪个权利大?地位呢?
因为印度是议会制。那么什么是议会制呢?
议会制即内阁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总理制。就是总理说了算,总统是象征。当年宋教仁与孙文争论过内阁制与总统制,宋教仁向袁世凯争取过内阁制。那么什么又是总统制呢?
总统制自然就是总统说了算。典型如美国,连总理都没有,国务卿如同秘书长。韩国有总理,算什么呢?还是总统制,总理权力小。那么有没有总理、总统权力差不多的呢?有!像法国、乌克兰,总统有权力,总理也有权力,总统不能干涉总理认命阁员。这叫半总统制。
总结:君主立宪制是虚君,内阁制是虚总统,总统制虚总理。
内阁制国家: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印度,新加坡也基本算。谢谢大家。
印度也有总统考文德,为什么报道平时只见总理莫迪?哪个权利大?地位呢?
印度采用议会制政体,总理权力比总统大,总统地位比总理高。
世界上政体分为三种,分别是总统制、议会制、半总统制。
总统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最高行政长官,权力最大,地位最高。这种政体中要么没有总理,要么总理就是个部长级别的职位,一切都是总统说了算,典型代表是美国。美国总统权力最大,说一不二,政府中所有人都得听总统的。
议会制下,总统是国家元首,名义上有很多权力,但只是个象征,一切都要听总理的,总统并没有实权,典型代表是英国。英国名义上最高权力属于英国女王,但是女王实际上是不管事的,只起一个象征作用,出席一些无关紧要的礼仪性活动。实际权力掌握在总理手中,政府运转一切政策都是总理在操作,和外国政要来往也是总理出面。
半总统制下,总统和总理都拥有部分权力,权力大小要看宪法如何规定,还有根据具体政党情况来看,典型代表是法国。总统通常掌握外交军事权力,总理通常掌握内政经济权力。当然这俩人权力时大时小,有时候还会为谁该出席活动互相争执,以至于参加活动时出现别的国家要么总统要么总理单人出席,而法国是总统总理双人一起出席的奇怪场景。
印度被英国殖民三百年,政治上深受其影响,因此独立后在政治体制上也模仿英国采用议会制。
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名义上拥有最高行政权力,但是行使职权时却要按照总理的建议去做。总理不同意,总统啥也干不了。所以虽然宪法赋予了总统很高的地位和广泛的权力,但是这些权力只是名义上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总理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印度总理,却很少能见到印度总统的原因。
总结就是,印度总统地位比总理高,但是印度总理权力比总统大。
印度也有总统考文德,为什么报道平时只见总理莫迪?哪个权利大?地位呢?
如今世界上的主权国家除了少数的君主立宪国家外,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共和国,这些共和国中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元首都被称作“总统”。
可是这些总统地位不一样。有些总统大权在握,例如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有的总统则是只有一部分权利,例如法国总统,他只是国家元首,只负责法国大政方针和对外国防等事务,具体日常工作则由总理负责;还有一种总统,手中没有权力,只是国家象征,这个总统就像印度总统一样。
印度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正式宣布独立,1950年宣布成立共和国。
印度成为共和国,自然要建立共和国的一切制度。
因此印度设置了总统这个职务,作为国家元首。不过印度在建立共和国的时候考虑到印度的国情和历史,决定选择议会内阁制。
也就是说印度总统只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虽然被赋予了统帅军队,任免官员,宣布议会解散法院,对外开战等等权力,但是这些权力都必须在议会和总理的建议下执行,也就是说这些权力都是理论上的,总统本身没有行政权力,这些总统权力实际上都由总理掌握。
总理手握大权,自然所有有关印度的政治活动都由总理负责,总统不会出面干涉。自然报道的都是总理,总统就不会被报道。
因此在权力上总统无权,总理有权,但是论地位,总统地位还是高于总理的。
印度也有总统考文德,为什么报道平时只见总理莫迪?哪个权利大?地位呢?
你想一下,汉献帝和曹丞相谁的权利大?
汉献帝就相当于总统
曹丞相就相当于总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