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

联合国秘书长本来就没多大影响力,他就是一个秘书而已,虽然是秘书长,但也脱离不了秘书的本质。

小时候我以为联合国秘书长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职位,因为我以为联合国才是地球的扛把子,联合国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的总舵主,自然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官。所以我们也经常戏称联合国秘书长是正球级领导人,更是“全球总统”。

赵本山那句“海湾那事连联合国安南都管不了,你操那心干啥玩意?”,更是让我产生了这样一个误解,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事情连联合国秘书长都摆不平,那其他人就更不行了。

直到长大后我才发现,联合国秘书长就是个吉祥物,啥也干不了,因为联合国这个组织本身就不具备什么权力。

按照官方解释的,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的长官,负责联合国组织的日常工作。基于这个角度,一般认为联合国秘书长就是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首长,所以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老大这个身份其实也说得过去。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联合国这个组织的作用,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管理世界,更不具备对于这个世界的话语权。其更多的就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国聚到一起来商量问题,并且沟通和处理国际间的各种事务纠纷。比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以及协调国际间的各种关系。

而联合国秘书长则是这个平台的总经理,他负责这样一个平台的运转,不具备实权。在联合国的各次大会与各理事会上,成员国都是凭票说话,联合国秘书长并不能对会议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换句话讲,联合国秘书长就是一个会议主持人,负责念一下开场白和总结陈词,同时维持一下现场的纪律。真正开会商量事情的时候,他顶多就是发言提一下建议,连投票权都没有,这种人不是吉祥物是什么?

联合国秘书长的身份之所以这么尴尬,主要还是联合国这个组织本身的功能定位所决定的。在了解联合国秘书长是干什么的之前,大家一定要清楚联合国是干嘛的?

二战结束之后,以中国、英国、苏联和美国为首的战胜国,为了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共同成立了联合国这样一个国际组织,其旨在加强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消除各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调解国际纠纷,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这样一个目的。

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从理论上讲,只要是涉及人类发展和世界安全的问题,联合国都有权力来管一管。而联合国从诞生至今的70多年时间里,也确实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比如推动了核武器不扩散条约的签订,组建联合国维和部队,对非洲等贫困地区人群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等等。

但是,大家需要清楚的一点是,联合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并不是因为联合国这个组织有多牛,而是因为有着各成员国支持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联合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组织机构。其整体的运行经费,以及日常的工作进行,都是要依靠各个成员国的支持的。就连维和部队,那都是各成员国派人前去组建的。很显然,各成员国才是联合国的金主,联合国自然需要为他们服务。

换句话讲,联合国就是世界各国出钱出力所建立起来,为自身利益所服务的这么一个组织。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一个雇佣关系,联合国里面不管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也好,还是联合国秘书长这种级别的大佬,那都是属于雇员,正儿八经的打工人,各成员国才是老板。那么联合国到底是谁说了算,自然就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再通俗一点,所谓的联合国大会其实就是一场股东大会,各参会的成员国就是股东,他们坐到一起来商量解决地球这个大集团的各种问题。至于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在内的所有联合国工作人员,则是只能在一边乖乖的看着,等到股东们商量好之后,他们再去具体执行就行了。

当然了,联合国的股东也分大小,像美国、俄罗斯还有中国这样的常任理事国,那就是属于顶尖的大股东,一共有五个,他们在企业里面拥有最大的话语权,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可以做到一票否决。即在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五大股东有一个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这在联合国安理会中被称为“大国一致”原则。所以有人开玩笑,联合国只能调解小国冲突,至于大国矛盾嘛,一调解,联合国就没了。那么在这些大股东面前,联合国秘书长自然是说不上什么话的。

甚至于在联合国秘书长的推选过程中,那些大股东为了避嫌,非常有默契的保持了小国优先原则。即每一届联合国秘书长只能从小国中选举,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公民是没有资格参选的。

剩下的国家,其实就是小股东了。对于许多小股东而言,由于本身的国力太过弱小,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十分有限,其往往会寄希望于联合国这样一个平台,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换而言之,联合国是他们参与国际事务,为自身利益而发声的重要平台。联合国秘书长作为联合国总管,自然是这些小股东的巴结对象,他们需要联合国秘书长这个主持人来帮助自己发声。

比如说某个小国挨打了,他们就会找到联合国秘书长哭诉,要求他解决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在受理问题之后,会组织会议,把大家聚在一起来共同商量。至于最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了。但是如果没有他召开会议,那些小股东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总的来说,联合国秘书长对于那些小国家而言,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其实不仅仅是小股东,就连身为大股东的我们,在曾经国力弱小的时候,其实也会受到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

你比如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咱们虽然已经成功拿回了联合国席位,成为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当时咱们的实力有限,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我们对于每年安理会上的诸多提议,那都是投赞成票,或者弃权处理。而在国际上受到欺负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联合国这么一个组织来为自己发声,或者说帮助调解。

所以在那些年,联合国在国人眼前的出镜率是比较高的,以至于大家对于联合国,以及联合国秘书长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知,认为他们能平尽天下事儿。

事实上,那只不过是咱们当年太弱了而已,很多时候需要联合国这么一个第三方扮演中间人。后来随着咱们的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也愈发的重要,对于国际事务的处理能力也大大增强,不再需要第三方介入。这时候的中国,已经不再那么需要联合国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了,那么联合国的存在感自然也就变低了。至于对于联合国秘书长的认知,自然也就回归到了正常态。

所以总结来讲,之所以有着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以前的感觉,不是联合国的存在感变低了,而是咱们自己强大了,存在感变高了。联合国秘书长的地位其实一直都没变,吉祥物终究还是吉祥物。

为什么感觉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

联合国不是权力机构。用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的话说,二战后的世界事务将要在几个大国控制下的体制内解决。每一个大国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都有在其势力范围内,维持和平,协调中小国家关系的义务和责任。中小国家要服从于大国意志。

但是如果大国(美苏中英法)有矛盾,该怎么协调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联合国的存在了。

因此联合国的实际作用,大体上就相当于咱们国内的茶馆。

青帮、洪门有矛盾,相互又灭不了对方。怎么解决问题呢?

坐下来谈判呗。可去哪里谈呢?

去青帮的地盘谈,洪门不愿意。反之,青帮也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青帮和洪门共同出资,开一家相对中立的,让第三人负责运营的“茶馆”,才是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地点。

大佬们没事就去茶馆坐坐,谈事,顺便还可以对街坊邻居抖狠,谁支持,谁反对?迅速就捋清了自己的基本盘。

这便是大国在联合国的日常。

街坊邻居吃饱喝足了,也可以去茶馆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八卦,拉拢一下不熟悉的朋友。或者故意骂街,让茶馆里的人都听听自己仇人干了啥。

这便是中小国家在联合国的日常。

所以说,联合国其实就是个茶馆。联合国秘书长其实就是茶馆里负责跑堂的店小二。他不是老板,就是个打工的。

他既没有伤害别人的能力,也没有帮别人攫取利益的本事。

如果是大佬们起了争执,他只能在一旁撮合关系,尽量劝大佬们不要打。

如果是两个邻居起了争执,他也是只能在一旁撮合大佬们出面解决问题。

大佬们卖他面子,出面协调,这事便了了。

大佬们不卖他面子,懒得管闲事,就像南北苏丹内战一样。联合国秘书长终究也就是个跑堂的,什么事也解决不了。

如果是某个街坊邻居惹了大佬,就算茶馆里所有的街坊都觉得大佬有错,大佬把一包洗衣粉往桌子一扔,大吼一声:“这就是那家伙往我家投毒的证据”。

然后,大佬杀去街坊家里一通打砸,茶馆里的人谁能阻挡?店小二能阻挡?

就像伊拉克战争一样,谁能阻挡?最后的结果还不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如果街坊邻居齐愤怒,齐聚茶馆,共同讨论怎么制衡大佬。店小二能怎么解决?什么也解决不了。

就像前几年联合国开大会,一百多个国家讨论全面禁止核武器议题。结果五常,一个都没去,联合国秘书长能怎么解决问题?最后不还是无果而终。

所以,就像说联合国不是权力机构一样。

联合国秘书长打从一开始,就是个没有权力的职务。

我们这一辈人(75后至90后)之所以会有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江河日下的印象。

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家独大,多次跟我们下绊子,让咱们吃了很多闷亏,而我们又无处说理。环顾四周发现,也就联合国勉强还能算是一个发声的场所。

在联合国声斥,怎么说,对外的影响力也比在自己家里骂人要强一点。

另外,在我们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间,我们在央视的新闻里听到的太多有关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新闻报道。

那时候的安南,到处跑,摆平了很多事,很多大国小国都给他面子。

所以也就形成了安南有权力,希望联合国秘书长替弱者出头的错误印象。

比如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面就有这一幕:“海湾那事连联合国安南都管不了,你操那心干啥玩意?”

在当时一些国人的印象里,联合国秘书长是全世界最大的官。

而现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去联合国发声了,我们对联合国已经很淡然了。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在当今中国人心里的印象,也就回归了他本来的正常形象。

最明显的表现。以前的联合国秘书长是安南,后来换成了韩国的潘基文。而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是谁呢?

怕是很多人都说不上名字。甚至很多人估计都不知道现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葡萄牙人)已经在秘书长位置上干了四年了。

大家压根都不关心联合国秘书长是谁,那可就是觉得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从前的感觉了。

当然在中小国家眼里,联合国仍然还是很重要的存在。因为这是它们最后一个能说理,能阐明自己观点的地方。

如果没有了联合国,中小国家怕是连个发声的渠道都没有。

为什么感觉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

联合国秘书长实际上就是一个摆设,给五常通过的协议盖个戳,平常说的话必须是五常通过的,如果没通过,那么只能是顾左右而言他。

联合国秘书长好听点就是地球球长,按照字面理解,所有的国家都是秘书长的下属,但却是最不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官僚。实际作用就是相当于书童。

秘书长的职务是只要是联合国成员国都可以担任,且必须三分之二得票数的同意,还要常任理事国的任何一国同意,只要是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那么同意的票数再多也没有用,仅此一条就注定联合国秘书长是要看常任理事国的脸色行事的。

在联合国有个惯例,就是秘书长的人选只能来自小国,其目的就是为了平衡五常的权利,防止任何五常之一操纵联合国。

秘书长只是为了服务于联合国,实际上就是联合国的秘书,在成员国之间穿插,把成员国意见汇总由五常决定。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看,联合国秘书长的老板就是190多个成员国,是一个超级服务员,因为他的服务对象就是各国的首脑。

如果换个角度,秘书长来自于五常,那么没当选的五常和被当选五常之间肯定是矛盾重重,因为五常都是大国,在世界各地都有利益存在,任何一个问题都会牵动五常的神经,这样的话联合国就无法存在了。反之来自于小国,那么小国因为利益小,只能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的秘书长只能是老老实实做秘书,就不会触动五常的利益,只需要协调,给协调好的文件盖个戳,没协调好的时候,秘书长只能在旁边坐着,不停滴给五常端茶倒水。正是因为不停滴端茶倒水,才有了露脸的机会。不好听,就是给你点阳光,让你灿烂,至于灿烂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五常的。

说完了秘书长的选拔机制,我们就可以看出,历任秘书长都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即使能力突出,也不可能跳出五常的手掌心。

本文观点,欢迎讨论。本文图片来自公开的网络。

为什么感觉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

要说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首先要看看联合国究竟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尽管在联合国内部设立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理会,但组织毕竟只是组织,不是具体的邦联制国家。

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的第一负责人,并不能像某个国家的总统或总理一样具备对他国内政的主导权和决定权,联合国秘书长仅仅是起到成员之间的协调作用,只在联合国内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若是具体到各国的实质性事务,没人会把他的话当回事。

因此,从上世纪联合国设立的那一刻起,秘书长的影响力就从来没有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影响力,反而还会存在依附大国的情况。

如果联合国秘书长有权威,美国就不敢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军事入侵朝鲜半岛的决议;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国,却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公然通过了美国提出的涉朝决议,纠集了15个国家组建了“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半岛。

这个所谓的“联合国军”挂着联合国的名号,却跟联合国没有丝毫联系,并非由联合国控制,而是完全交给了美国指挥,是一个典型得非法军事对抗集团。

而联合国安理会能通过这个非法决议,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作为挪威籍的联合国首任秘书长,同时又是联合国组建的参与者,赖伊深知联合国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阻止战争;他深知联合国的宗旨就是采取有效集体办法,制止侵略行为。

可他倒好,不仅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还支持美国提出的一系列针对朝鲜半岛的非法要求,完全沦为了美国的附庸。身为联合国的第一负责人,赖伊秘书长却公然带头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大大削弱了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威。

如果联合国秘书长有权威,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就不会被美国凭一袋洗衣粉公然推翻;

2003年,美国召集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波兰四个小弟突然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发动突袭,经过美英等联军的强势打击,耗时一个月推翻了萨达姆总统领导的伊拉克政府。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依据仅仅是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展示的一小瓶“洗衣粉”,就认为伊拉克私藏大规模化学武器,于是小布什总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号令美军攻进了伊拉克本土。

而且,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还受到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的36次反对批评,时任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也在批评美国,因此,作为唯一有权对他国实施军事行动的联合国安理会不可能批准美国打伊拉克。

此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处于非常尴尬的状态,以秘书长的身份阻止美国,可美国小布什总统根本不听安南秘书长的劝阻,安南秘书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违反联合国宪章军事入侵他国却无能为力,更没有能力号令其他国家来制裁美国。

如果联合国秘书长有权威,缅甸军政府敏昂莱大将就不会继续关押昂山素季了;

2021年年初,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突然扣押昂山素季领导的民选政府,并引发持续数月的游行示威活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发话了,要求缅甸军方释放昂山素季等人,归还属于民选政府的权力,可是军政府第一负责人敏昂莱大将继续按照原本计划走,根本没有听从古特雷斯秘书长的谴责。

由此可见,联合国秘书长的话在缅甸起不了一丁点作用,在缅甸军方的当权派眼里,自己才是缅甸的主导者,外界的干预不可能得逞。

缅甸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没有存在感的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在此尚且没有影响力,更别说在美国、俄罗斯、英国这类全球性的大国面前保持影响力了。

联合国秘书长越来越像是一个荣誉性质的职务,没有成员国的支持,他干不了任何大事,也决定不了任何事务的走向。换句话说,联合国秘书长具有一定的依附性,而非独立性,影响力越来越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叙利亚无缘无故遭遇美国、以色列的导弹空袭,联合国遏制不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被美军无人机暗杀,联合国制裁不了;缅甸军方扣押民选政府,联合国劝阻不了……

那联合国还能干什么呢?谁又会重视联合国秘书长的意见呢?!

为什么感觉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

不是秘书长影响力下降了,而是联合国这个重要的国际组织的影响力下降了。

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带头不遵守甚至破坏国际准则,不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在国际舞台和重大外交事务中毫无拘束、肆意妄为,而联合国却常常表现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从而失去了国际社会和主持正义成员国的信任。

为什么感觉联合国秘书长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了?

联合国本身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它的日常开支来自于大国和小国的会费,苏联、俄罗斯、美国等打仗,从来就不会看联合国的脸色,格鲁吉亚、乌克兰、伊拉克、南联盟这些国家最希望联合国帮助它们主持正义,把外部军事力量赶出去,恢复自己的尊严,但是可能吗?联合国做不到,俄罗斯和美国不答应,谁也没有办法。所以,一个国家要不受欺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或者找个靠山。

  1.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有自己的一票否决权,所以对于一些国际事务还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气候变化,支援落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家坐到一块煮酒论英雄,有话好好说。
  2. 联合国如果有自己的军队,像古代的皇帝一样,可以管辖俄罗斯和美国的军事行动,帮助格鲁吉亚、乌克兰、伊拉克、南联盟等出头,那么大家遇到麻烦就会去找它解决,如果问题久拖不决,俄罗斯和美国在弱小国家的地盘上赖着不走,联合国没有办法,没有权威,大家也就不指望它了。
  3. 实力决定一切。弱小国家也看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在老虎、狮子的身边,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与虎谋皮就会下场很惨,联合国发挥不了作用。
  4. 联合国的位置也很尴尬,美国和谁不友好,就不给签证,其他国家的总统来这里出席会议就会很困难。
  5. 弱小国家没有和大国抗衡的力量,在大家都讨论的时候,耍耍嘴皮子功夫,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联合国就是一个舞台,谁都可以畅所欲言,不点名的批评自己的对手,指桑骂槐等。如今的地球虽然说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都是核武器的大国,各自有自己的盟友,其他国家加起来,在军事、科技、经济等方面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只有等俄罗斯和美国都衰落后,联合国的作用才会凸显出来,当好自己店小二的角色,协调好大国和小国之间的矛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