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
这主要还是日军装备和地形带来的客观优势。
话说《亮剑》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李云龙战场抗命,用一记风骚的迫击炮ko了击溃中央军两个师的“坂田联队”队长坂田信哲之后,倒霉的山崎大队又误打误撞的闯进了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的心脏地带。
八路军晋西北根据地由陈庚将军率领的386旅负责驻守,386旅拥有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约3000多人,是守护晋西北根据地的重要防线。
山崎大队炸掉了八路军野战医院和军火库之后决定死守李家坡,企图吸引八路军的火力,为日军攻入八路军晋西北的根据地而争取时间。
一旦日军顺利包围我晋西北根据地,山崎大队将配合外围日军上演一幕“中心开花”,届时我晋西北根据地将背腹受敌。
山崎大队的作战能力处于什么水平?何以有胆子向386旅叫板呢?
山崎大队隶属于日军第29旅团,是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野战步兵大队,规模约500左右,其兵力相当于八路军的一个加强营。
按照日军编制,日军的一个班约有13人,每个班装备一挺轻机枪,两门掷弹筒。每四个班组成一个小队,每三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每个中队装备两挺重机枪、两门迫击炮。
一个大队之中,还另外有一个机枪中队作为重要的火力输出,机枪中队装备8挺重机枪和4门步兵炮。
所以山崎大队虽然只有500人,但装备精良,远不是八路军所能比的。抗战时期,八路军的装备落后、条件艰苦,一个团装备有几挺重机枪就不错了。
除了装备优势之外,山崎大队还占据地理优势。
山崎大队在进入根据地之后迅速占领了李家坡。 李家坡的外形相当于一个倒扣在桌面上的茶杯。 山顶类似一个足够容纳五百人的平面。
布防在山顶上的日军能够通过军事望远镜清晰的观察到八路军的行动,而位于山脚下的八路军却无法得知山顶上日军的情况。
占领了李家坡的山崎大队相当于得到了一个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的制高点。占尽了地理优势。
762团团长“程瞎子”面对装备精良、布防严密且居高临下的山崎大队采用了错误的“添油战术”。
导致762团8次进攻、8次失败,一个团的兵马几乎被消耗殆尽。 即便山崎大队不具备地理优势,装备落后、单兵作战能力差的762团也未必能够正面击破山崎大队,更何况山崎大队占据了战略制高点,近可用轻重机枪编织的火力网阻挡762团向山顶进攻,远可用迫击炮对762团进行炮火打击。
其实击败山崎大队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八路军只要派3个营包围李家坡,不出15天,饿也把小鬼子饿死。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日军的外围增援部队包围根据地之前拿下山崎大队。 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用战士们的性命来消耗山崎大队的弹药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行的战术。甚至连陈庚将军也想不出攻破山崎大队的办法,所以他才会对李云龙说“拿不下李家坡提头来见我”这样严重的话。
好在李云龙是一位具备逆向思维的军事指挥员,采用土撅作业向山顶推进,让战士们躲在坑道中防御山崎大队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最后顺利用3600颗手榴弹送山崎治平上了西天。
当然了,这个操作其实并不合理。战壕土工作业日军也会,在建立防御阵地的时候,日军往往会依托山地形势,建立层次交错,且具有隐蔽性的火力点。这不是扔手榴弹就可以解决的。
所以,这仅仅只是电视剧桥段,不用太过较真。
要知道在李家坡战斗的原型关家垴战斗中,八路军3个旅2个团的兵力,总人数超过一万人,而且彭总亲自督战,面对固守待援冈崎支队500多人,竟然没能全歼。在付出了2000余人的惨重代价之后,因敌人增援部队赶到,而不得不撤退。
当时日军所处的情况和《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几乎没什么区别,都是陷入重围,但却能依靠装备和地形优势,顽强抵抗。当然,这不仅仅是装备和地形的问题,日军出色的指挥能力,临危不乱。以及士兵极高的战斗素质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执行力,都是当时我军所欠缺的。而以此实战经历做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亮剑》的这个剧情,其实有些不靠谱。
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
你好,我是迷彩派编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地形来看,日军已经在占领了制高点,而且当时的日军虽然在火力和机械化方面逊色欧美一流陆军很多,但基本的步兵射击技术、火力配合、火力点布置以及土工作业工事修筑都达到了 很高水平。
而且其弹药相对十分充足,即使当时冈崎大队作为一支轻装上阵的步兵单位,也配备了掷弹筒、重机枪等对于八路军威胁很大的武器,九二式重机枪虽然射速低而且笨重,但在非机动的防御态势下依靠精度以及无需水冷的特性,还是可以做到较强的火力持续性的。松山战役中,国军的数量火力绝对优势,尚且因此伤亡惨重。
而且地形特殊,八路军主攻部队虽然有数量优势,但很难真正做到在既定区域内发挥这种优势抵消对方火力和训练优势。1940年的八路军,在大扩充之后虽然规模大大强于抗战初期,但随着大量老红军的牺牲以及新兵训练的不足,作战效率反而下降很多。而且对于尤其缺乏攻坚战的经验和技术装备,炮兵训练的不足尤其明显,加之日军很善于利用地形在隐蔽的同时迅速反击,自然是难啃的骨头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
谢邀,我是兵说,我来回答,欢迎关注!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日军一个大队一般在800人左右,而不是500人,不过《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它就是1940年关家垴战斗中的日军冈崎支队。日军通常把不同建制的部队抽调出来组成临时性队伍,不管兵力有多少,都称为“支队”,而冈崎支队恰好有500余人。
自1940年10月6日起,“百团大战”到了最后阶段,八路军为了防止日军报复,皆有序退出战场。而日军经历了失败,也不闲着,开始了大规模“扫荡”。10月下旬,冈崎支队在“扫荡”过程中居然无意中闯进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这个兵工厂可是八路军的生命线,位于八路军总部附近,彭老总听到这个消息后,赶紧调集2个团前去增援,日军见八路军大部队前来增援,在兵工厂放了一把火就跑了。10月28日,冈崎支队在八路军各部的袭扰下,被围在了关家垴、柳树垴一带。
此时,关家垴外围的八路军已经有3个旅又2个团约2万人,彭老总决心要消灭这股日军,但是仗打了两天,我军并没有做到全歼这股日军,难道那么多人消灭500日军都办不到吗?
其实那么多人消灭冈崎支队并不难,但是日军占据有利地形,而我军又缺乏攻坚武器,所以仗才打得那么艰难。如772团在关家垴东北方向发起进攻,可是因为地形原因,只有一条约30厘米宽的小路能接近日军阵地,以致进攻非常艰难,其他方向攻击的部队亦是如此,日军的地形优势实在太明显了。日军为了接应冈崎支队,还派出了数千人前往增援,我军不得不抽调一些部队袭扰日军援军。除此之外,关家垴附近上空还有飞机在狂轰滥炸,我军进攻兵力布置过于密集,损失惨重。
最后刘伯承发现,连接关家垴与壕坎间的斜坡是黄土质的,于是命令进攻部队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挖暗道冲上了日军阵地,打了日军个措手不及,八路军各部乘机攻上关家垴主阵地,一番肉搏之后,日军大部被歼,只有60多名日军躲在半山腰的窑洞中顽抗,11月1日,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八路军各部不得不撤出战场,就这样,最后这60多名日军在援军的接应下逃走了。
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
谢邀!电视剧《亮剑》中歼灭山崎大队的战斗,源于抗战的著名战役关家垴之战。1940年8月,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战术,八路军总部随129师对日军开展了大规模的破袭战,参战部队约105个团20万人,给华北日军沉重的打击,抗战史上称为“百团大战”。1940年10月,日军开始了对八路军根据地疯狂的报复,由日军500余人组织的冈琦大队(就是《亮剑》中的山崎大队)欲偷袭八路军总部,误打误撞进入了位于辽县、武乡、黎城交界处的八路军最大的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部决定坚决全歼来犯之敌,将冈琦大队压迫在关家垴,八路军集中了129师两个旅优势兵力,对关家脑阵地强攻,日军依托地形优势,八路军又缺乏攻坚重武器,伤亡较大,日军援军也将至,但彭德怀副总指挥势在必歼冈琦大队,与129师刘伯承师长的意见产生较大分歧,彭总命令129师:拿不下关家脑,撤销129师番号。在彭总的坚持下,八路军利用土工作业占领了关家脑,大部歼灭冈琦大队。关家垴战役未能达到全歼日军的战略意图,自身伤亡远大于日军,不得不说在彭德怀的军事生涯中是一种遗憾。百团大战中的关家垴战役作为军事爱好者的热门话题,一方面体现抗战的艰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日军顽强的战斗力,并不是现在很多抗日神剧中的日军那么不堪一击。十四年浴血抗战的胜利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向在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评论出自本人,图片来自网络)
关家垴之战纪念碑彭德怀副总指挥在关家垴阵地
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
亮剑其实都夸张了,只不过振奋民族精神,还是好剧而已。真实的抗战战场这些年随着一些史料的披露现在正一步步还原在大伙面前。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对手之强大、斗争之残酷真的是我们现在人想象不到的。别说打攻坚战,就算阻击战、伏击战,占据地形之利、先发制人都容易被咬一口,所以围歼一个装备精良的大队肯定要付出几倍或者十几倍伤亡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全歼,也容易让人联想朝鲜战场。现在流行词叫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也一直伴随着解放军的建设发展。除了当时抗战初期兵源扩充太急,兵员素质良莠不齐的原因之外,火力就是关键因素啦。一顿炮火与冲进了撇几颗手榴弹(而且十之七八倒在了冲击路上)那能是一个效果吗?印象最深就是剧中陈赓大喊把炮弹全打出去,妈的不过了。结果也就是稀稀疏疏几声爆炸,哎,太艰难了。所以现在那些无良的、别有用心的各种粉们,你们挖掘歌颂国军抗战史实壮举很好,值得歌颂为中华民族生存和独立的牺牲的所有中国人。但是别歌颂一批打击另一批,无数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民众武装也是扛起了抗战战场的半边天,也是青春年华的一大批年轻人以身许国、血洒疆场,请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崇敬。
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
亮剑中虽然李云龙团从正面突出包围,但是并没有特别体现消灭多少日军,只是展现了炮兵干掉坂田的指挥部,造成日军的指挥混乱,趁机突围成功,主力营营长张大彪未能突围被困,就说明日军的战斗力。在指挥系统被消灭,各自为战的前提下还能阻止八路军突围。也说明日军的军事素养,李云龙能指挥缺枪少炮的八路军战士,消灭坂田指挥部,从正面突围,政治意义要远大于军事意义,为提高抗日军民抗战士气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基于这些,李云龙的战场抗命这种枪毙的大罪,也只是调任被服厂当厂长,也体现了彭总对他体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