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金大烟袋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让和珅下跪磕头?
金大烟袋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人物,虽然是杜撰,但也不是没有历史依据。能让堂堂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乾隆皇帝心腹,和珅和大人甘心吃瘪,这个金大烟袋来头可不小。
据我分析,“金大烟袋”应该是清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清初四大贝勒之首”代善的直系后人,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隔代亲属、爱新觉罗的家族的正统血脉,正儿八经的宗室子弟,若是论资排辈,连乾隆皇帝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和珅自然只配当奴才。
为何说金大烟袋是“代善”的后代?
“金大烟袋”在剧中三次透露过自己的身世:
①、腰间佩“黄带子”,和珅称其为“皇室宗亲”。
②、和珅出身于“正红旗”,金大烟袋笑称是和珅的老主子。
③、金大烟袋透露,自家祖宗是跟随太祖努尔哈赤打天下的满清的“铁帽子王”,后来因为冒犯皇威而被削了权,最后贬到兰州成为皇帝安插在地方的眼线。
上述三条线索无一例外的指向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爱新觉罗·代善。
第一,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皇太极的亲兄弟,真正意义上的皇室宗亲,符合第一条线索,而且是极富实权的那种。
第二,代善16岁从军,跟随努尔哈赤征战沙场十余年,曾经是正红旗的第一代旗主,位高权重,势力滔天,被皇太极封为“八大铁帽子王之首”。当年掌管两红旗,在清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符合第二条线索。
第三,因代善支持皇太极继位,从而得罪了多尔衮,导致多尔衮摄政之后极力排斥代善,代善逐渐退出权力核心。
顺治执政后为了巩固政权,将老一辈“革命前辈”的权力大削特削,代善一脉被边缘化,一部分族人离开京城,前往外省居住。符合第三条线索。
那么即便剧中的“金大烟袋”是代善的直系子孙,那么他有何权力命令权倾朝野的和珅下跪呢?
首先,代善在清朝的权力及地位丝毫不弱于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多尔衮。
努尔哈赤的嫡子“褚英”被处死后,骁勇善战、功高盖天的代善,便成为了努尔哈赤眼中的皇位继承人,若不是因为代善触怒了努尔哈赤,而被剥夺的储君之位,大清皇帝的宝座根本轮不到皇太极。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大烟袋是大清开国亲王的后代,教训守不规矩的和珅并没有什么不妥。 其次,清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旗下人见到老主子必须三跪九叩,哪怕老主子当街要饭,旗下人也要 行跪拜礼。和珅虽然是当朝一品、权倾朝野,即便是王爷、贝勒也无权强令和珅下跪,但无论和珅地位多高,他依旧是正红旗出身的满臣,不论何时都是旗主的奴才,况且金大烟袋可能比乾隆大两辈,是康熙时期的老臣,乾隆都要毕恭毕敬的称其一声“前辈”,更不要说身为臣子的和珅。
总而言之,旗民见到旗主下跪这个规矩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八旗贵族已经没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部老电影,名叫《八旗子弟》,上世纪八十年代李翰祥导演的片子,陈道明主演的。陈道明扮演的乌世保是一个落魄的旗主,因为在闹市羞辱了曾经的奴才。结果奴才飞黄腾达之后,开始了报复,使得乌世保一生遭遇坎坷。其实这也是在隐喻当时整个清朝八旗的没落。
当然了,《铁齿铜牙纪晓岚》是一部虚构的历史剧,剧中的角色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人物,各位看个开心就好,切勿较真。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金大烟袋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让和珅下跪磕头?
我大概琢磨了一下金大烟袋的身份,如果和珅是正红旗出身,除非见着旗主必须要下跪,但金大烟袋给人的感觉好像又不是旗主,因为像八旗旗主这种级别的人物,平常出门上个街也不会深居简出,都有侍卫和排场,那看来只有一种可能性:
金大烟袋祖上是正红旗旗主,他属于世袭罔替的旗主爵位,但正红旗等八旗爵位,在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已不如大清初期的地位,尤其是到清朝后期,从上到下都已经没有实权,所以才出现了另一幕:
和珅刚见着金大烟袋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直接下跪。
因为和珅的品级已经属于顶天高的大臣,就算见着王爷他如果只打招呼,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和珅见着金大烟袋,并没有当场行礼,因为他觉得对方顶多只是个旗人,而且还不是亲王这类皇亲国戚,而金大烟袋也是因为这一点很生气,才说:
“老人没有给你说过旗里的事?见到老主子该怎么着,都忘了?”
金大烟袋口中的“旗里的事儿”,说的其实就是正红旗的规矩,见着旗主,即使你是顶天大的官儿,但只要你是旗人,就必须下跪请安。
果然,听了这句话,聪明如和珅,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赶紧请安磕头,金大烟袋接着又说,自己是“八旗之后”,论辈分比乾隆皇帝还要高两辈,如果这话是真的,那他的身份更值得琢磨了。
首先咱们来看八旗之后,打从努尔哈赤建立起八旗制度,这八旗就为打下清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之功,起初只有四个旗,分别为:
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
而每一旗都管理各自旗内的事务与军机,作战时率兵打仗,指挥军队,而各旗内泾渭分明,互不干涉,各旗人只服从旗主命令,其他旗主则无权管理他旗旗人。
打比方说,如果张三是正黄旗,那么他只听正黄旗旗主的命令,如果正白旗的旗主想命令他办点事儿,张三完全可以直接拒绝。
后来随着努尔哈赤的军队逐渐兵强马壮,人员越来越多,又发展出另外四旗,分别为:
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
于此,才形成了最终的八旗制度。
清朝初期,由于这八旗为满清开国功臣,所以权力很大,尤其是在顺治康熙时期,甚至一度能威胁到皇权,后来雍正皇帝深觉八旗旗主权力过大,便建立了军机处,负责满清的全部军务,到此旗主的权力才被削弱,皇权才得以真正巩固。
与此同时,旗主属于世袭罔替,打比方说张三是正红旗旗主,那么等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就成为新一任旗主,统领正红旗上下事务,这条原则同时还用于旗人,打比方李四是正白旗人,那么他的子子孙孙也都属于正白旗。
除非旗主犯罪,皇帝有权剥夺其爵位外,通常情况下旗主甚至能够参与议政,直到乾隆皇帝完善了军机处,才彻底取代了八旗旗主议政的权力,到了乾隆执政的晚期,八旗旗主基本上已经手无实权,而只有头顶虚衔。
捋清楚这些,金大烟袋的身份也就水落石出了,他既然说自己是八旗子弟,且辈分比乾隆还要高两辈,同时再结合和珅的反应来看,此人应该是正红旗旗主,所以和珅反应过来以后,当即下跪行礼。
但再看金大烟袋的排场和出行,再结合和珅所处的年代,正是乾隆帝对军机处完善,取缔了八旗旗主手中的权力之后,所以这个正红旗主金大烟袋,应是世袭的旗主,手中并无实权,所以和珅也仅仅是行礼,表现出恭敬的态度,而其实并没有把这位旗主正儿八经的放在眼里,要如果是当年开国的八旗旗主,那和珅得低头趴在地上,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一个,更别说笑着站起来了。
总结来说,宣称自己为“八旗之后”的金大烟袋,就是正儿八经的正红旗人,同时和珅给他下跪,说明了他的地位,应是正红旗旗主,祖上即是开国功臣,军机处成立后,旗主再无实权,就此不问政事,但既然是开国功臣之后,依然享受优厚的生活待遇,每月皆可令朝廷俸禄,即使整天啥事儿都不干,光玩,也没人敢管他。
再说直白点儿,他就类似于咱们国家之前整治过的那类人,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
高干子弟,吃空饷的。
这下大家懂了吧?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你发现更大的世界~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金大烟袋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让和珅下跪磕头?
这个金大烟袋,事实上大家稍微读一下历史的话,都知道应该是正红旗旗主,曾经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的后代。
金大烟袋显露自己身份,主要是两句话,第一,他和何生说难道老人没有和你说过旗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和珅是正红旗出身,满清的话,它的最中间的力量肯定是八旗子弟,八旗子弟的管理一般来讲都是旗人自己管理,各地官府也管不着,所以从某些方向来说,这些八旗子弟见到八旗的旗主,都是得恭恭敬敬的。
八旗子弟入关以后,随着满族人的地位不断提升,满足的皇帝爱新觉罗家族肯定是不能够依靠自己的家族来治理天下,得依靠其他人的帮助,这个时候对于八旗子弟的依赖极为仰仗,等到了后期,满清整个政治体系打牢以后,有自己的行政系统,也刻意的把八旗子弟排除出了政治活动之外,所以八旗子弟的这些八旗旗主也开始慢慢的淡出了政治,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八旗子弟的旗主就受这些官员的制约,很多情况上来讲,八旗子弟在政治体系面前拥有着超然的特权,官府一般来讲不会去吃八旗子弟的,最要治也是交给宗人府。
和珅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对于和珅来讲,他真正仰仗的身份无疑就是自己作为八旗子弟的一员,所以他在乾隆皇帝一直宣称自己是奴才,而纪晓岚在乾隆面前一直宣称自己是臣,(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就为了更加显示自己是八旗子弟的身份,和乾隆皇帝更加关系亲密,但是你关系再怎么亲密,也比不过那些八旗的旗主。
金大烟袋也说过一句话说,自己祖上曾经跟着太宗皇帝一起打天下,那也是立过汗马功劳的,这些汗马功劳就是金大烟袋自己的名死金牌和自己权利的象征,正是凭借着祖上所创造那些福荫,金大烟袋才可以为所欲为,这一点和升是比不了的合身,虽然凭借着乾隆皇帝的宠幸,晋升的速度可谓光速,可以排到整个清朝历史第二位,但是再怎么比也比不过别人亲,再怎么折腾,也比不过别人所创造的那些财富,人家祖宗娜创造的那些功劳合身,就算再工作个100年也比不上!那可是打听下的功劳,那可是为太宗皇帝流过血的功劳,凭借着这几点,金大烟袋就算在朝堂里面横着走,也没有其他人有意见。
当然,金大烟袋的身份本身就是正红旗,旗主大善的后代,这个群主的身份实际上是世袭罔替,也就是说上一代的旗主死了以后,肯定是由他的后代来继承这个群主的位子,如果不是犯了错,或者是被皇帝给扁下去,那这个身份就一直存在。
这一点上来讲,金大烟袋要求和珅,跪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本身他就是正红旗的旗主,他要求和珅跪,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当然这个金大烟袋,他的年纪也确实有点大,比乾隆都大出去两辈,和康熙是同一个辈分,乾隆在他眼里也只能算是一个小子,就算是乾隆见了他只要这个金大烟袋不要做的过分,乾隆也得恭恭敬敬的。
所以说金大烟袋也不害怕,关了和珅以后乾隆来找他算账,要是真的比关系,那肯定是我金大烟袋和乾隆之间的关系近。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金大烟袋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让和珅下跪磕头?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中,有一个让人难忘的场景,就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老者,竟然让和珅点头哈腰,下跪磕头。
要知道和珅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少有人能让和珅这样的。
这个人究竟有什么来头呢?影视剧中的这个人物就是金大烟袋。
不得不说的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中,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为了喜剧效果,这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而根据剧中金大烟袋的情节,尤其是他说自己所言:自己是八旗之后,而且论辈分比乾隆皇帝还大两辈。
这就厉害了!比乾隆皇帝大两辈,那可是康熙爷的堂弟了。这位金大烟袋到底是什么人物呢?努尔哈赤的众儿子中,最大的儿子就是代善。代善掌管着正红旗,是正红旗之旗主,骁勇善战,最后被皇太极追封为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所以代善死后,他的孩子们依然是正红旗旗主。和珅官再大,也是旗人,见到自己的旗主,当然是要恭恭敬敬的。
旗主真的有这么厉害吗?这一点还真是不假。
八旗制度是清代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制度,可以说是清朝真正的国本了,再清初,这些八旗旗主地位非常重要,对清朝历史走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像福临继位,多尔衮辅政等军国大事,多是八旗旗主共同商议的结果。之后皇权逐渐加强,八旗旗主的权利被不断压缩,但是到乾隆时期,旗主依然在一旗之内拥有名誉上的至高无上地位,旗主所属的旗人,都要尊敬旗主,虽然有的旗人混的很好,像和珅这样的,但是见到老旗主,依然要恭恭敬敬的。
正如金大烟袋所言:“老人没有给你说过旗里的事?见到老主子该干什么都忘了?”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金大烟袋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让和珅下跪磕头?
金大烟袋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人物,真实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号人,本人查不到具体资料。连名都没有,恐怕也很难查得到!因此,我们只能就电视剧说事,金大烟袋到底是什么人物?
意义特殊的黄色腰带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想必对兰州城饭馆里和珅与金大烟袋斗富分那一段都非常熟悉,和珅起初颇为桀骜不驯,但是当金大烟袋撩起衣服,露出腰上那根黄色腰带时,和珅先是一惊,紧接着就彻底怂了……剧中的和珅可是乾隆身边的红人,为什么会让一根腰带给吓住了?这还要从清太宗皇太极说起。
清朝和明朝不同,明太祖朱元璋近乎赤贫出身,全家除了侄儿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勉强算上李文忠他爹李贞,其他人基本上都死绝了!而且,李贞和李文忠还是外姓。因此,明初的宗室规模非常小,就朱元璋的二十几个儿子和侄子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以及他们的后代。另外就是老朱家数量极少的一些同宗远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此而已。
清朝则完全不同,爱新觉罗家族是建州女真的世袭首领,家大业大。加之古代贵族妻妾成群,经过很多代的繁衍之后,到清太宗时期爱新觉罗家族的规模已经想当庞大了。为了避免明末竭全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政策性错误,清太宗对爱新觉罗家族进行了二次分类,大规模弱小了宗室规模。清太宗规定:自己祖父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也就是自己父亲清太祖努尔哈赤和自己叔叔们的后代为宗室;自己曾祖父清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史称“六祖”)除了宗室之外的其他后裔为觉罗。其他那些出了五服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一概不予承认皇族身份!为了区分宗室和觉罗,清太宗又规定:宗室系黄色腰带、觉罗系红色腰带,其他人不得使用,否则视为僭越。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金大烟袋是什么人?宗室黄带子!这些人不仅拥有特权,而且在有些浓厚奴隶制残余的八旗系统内部,他们的身份是主子,而和珅只是奴才。而且,金大烟袋还说了,他祖上是正红旗旗主,也就是礼烈亲王代善,而和珅恰恰出身满洲正红旗。从这个角度而言,金大烟袋是和珅如假包换的本主!这就是和珅为什么看见黄色腰带便认怂的原因所在。清朝的主奴身份是泾渭分明的,即便你官居大学士在本旗旗主面前也得执下人礼、毕恭毕敬。即使这位主子当街要饭,你也得毕恭毕敬,这是法!和珅也不敢轻易违背。更何况,和珅彼时根本搞不清金大烟袋的底细,不知他背后会牵扯到哪位宗室王公、甚至乾隆本人,因此只能认怂……
金大烟袋到底是代善后代中的哪一支从电视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金大烟袋自报家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他是宗室黄带子。二、他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后代。那么,金大烟袋到底是哪一支呢?
剧中金大烟袋曾经说到自己祖上随太祖爷定过满洲、随世祖爷打过天下,说起来也是一家铁帽子王,后来因为犯事丢掉了铁帽子才迁到了兰州城。众所周知,代善家拥有三顶铁帽子,即礼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在乾隆六十年之前,因罪失去铁帽子而改由其他旁支袭爵者只有巽亲王常阿岱和克勤郡王讷尔图、顺承郡王布穆巴三人。因为克勤郡王一支随始祖岳托划入了镶红旗,讷尔图首先被排除了。因此,金大烟袋的身世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巽亲王常阿岱的后人、一种是顺承郡王布穆巴的后人。
史载,巽亲王常阿岱因为父亲满达海的原因被革去铁帽子之后只是被降为了贝勒,并没有迁徙或被流放。因此,这一支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如果金大烟袋真有其人,大概其只能是顺承郡王布穆巴的后人了。史载,布穆巴袭爵后,竟将康熙皇帝御赐的宝马送给给了一位自己喜欢的戏子(看来古人也有这爱好嘛),结果惹怒了康熙。不久之后,康熙下旨革去了他的铁帽子顺承郡王,并将其逐出王府,去向不详。从这一点来看,很符合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金大烟袋的叙述,时间上也是吻合的。
布穆巴是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的孙子,与乾隆平辈。从剧中金大烟袋的年龄来看,大概其应该是布穆巴的儿子或孙子,也就是乾隆已经出了五服的堂侄或者堂侄孙。这和他不受重用也能联系起来,毕竟血缘太远了。但血缘再远,那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子孙啦,他不把和珅放在眼里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说得太多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不过就是一部电视剧而已,或许金大烟袋就是编剧一时兴起,随便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前世今生。诸位姑妄看之吧,别太较真儿!但无论金大烟袋是否存在,和珅遇见正红旗旗主的后人得自称奴才、下跪行礼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电视剧的编剧并没有信口开河。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金大烟袋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让和珅下跪磕头?
这个问题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和珅和金大烟袋。这个金大烟袋史上是否有真人,不好说。但和珅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那就通过对和珅的出身和清朝的八旗制度,来推测一下,金大烟袋是什么人?
和珅出身于满洲正红旗。而正红旗首任旗主是代善。从代善到和珅已经是上百年的历史了。所以,金大烟袋肯定不是代善。但正红旗旗主一直是在代善的后代中传递。这时候的旗主也就只能是代善的后人。
金大烟袋自称比乾隆还高两辈。要知道,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皇太极做了皇帝,之后一直父子相传,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比乾隆高两辈,那就是康熙一辈的。
再看代善之下的正红旗旗主。与康熙同辈,就是代善的孙子辈。
再查代善的孙辈,又是正红旗旗主的有两个,一个是杰书、一个是常阿岱。最晚去世的杰书也是1697年就去世了,和珅1750年才出生。两个人差了半个世纪,也不可能见过面。 只有到了代善的重孙子永恩,比和珅大二十几岁,身份对了,岁数对了,可辈分上又不对。
于是只能猜测还有另一种可能。
所谓的八旗制度,每个旗中并非一个旗主。因为在旗之下是牛录,所有在这个旗中有自己的牛录的人,都可以算是这个旗的旗主。再按照掌管牛录的多少,来衡量出大旗主和小旗主。类似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和小股东一样。这叫做旗份。
而两红旗一直有代善家族掌管。代善自己就有七个儿子。再往下传两辈,就会发展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孙辈。这些人如果都要在正红旗中分一点旗份,那这些人就都是名义上的正红旗旗主。
综合分析,这个金大烟袋应该是代善的后裔,属于家族中没什么出息的一个小旗主。而和珅家族正好属于他所掌管的牛录。
看到其他回答,说乾隆时期设立军机处,并把八旗的作用削减了。这有点片面。首先八旗制度是清朝的立国之本。在雍正时期,虽然有过更改,比如旗主不得随意杀自己的旗奴,旗奴出京做官必须请示旗主等规矩被废止。但这只是表面的改动,大致的框架是不会变的。
旗主家里有了红白喜事,旗人必须要去旗主家里服役。所以,后期为了避免尴尬,皇帝会特意把嫔妃的旗籍升到上三旗,谓之“抬旗”。上三旗无主,由皇帝直接统领,也就不存在这种事了。
但即便如此,向旗主役使本旗旗人的现象,仍然存在。直到清朝末年,一些落魄的旗主,为了养家糊口,做一些低下的工作,如车夫、杠夫等。但这些旗主见到自己本旗的旗人仍然可以役使他们替自己工作。“若途遇其奴高车驷马翎顶辉煌者,必喝其名,使下车代其役,奴则再三请安,解腰缠以贿之求免焉。”何况和珅所处的年代还在乾隆时期?
道光年间,大学士松筠不上朝,却去为自家旗主的丧失敲钟服役的故事,应该已经广为流传了。
咸丰年间,没什么功名的爱新觉罗﹒炳成在好友监察御史光稷甫家做客喝酒,席间偶遇自家的旗人,时任两广总督裕庚。只因为炳成坐在下位,指责裕庚失礼,贵为两广总督的裕庚也只能连声谢罪。
可见,这种八旗制度的主仆关系,直到清末也依然坚固。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和珅为什么要给金大烟袋下跪磕头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