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金圣叹说林冲“毒人也”?

读《水浒》我就服金圣叹,一手阴谋论狂捶施耐庵棺材板儿,而且还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服。

而在他的观点里,最瞧不起两个人,一个是宋江,一个是林冲。换句话说,在金圣叹的《水浒传》中有两人最“毒”。

宋江——人毒;林冲——心毒

宋江之“毒”,虽然浮于表面,但毒的聪明,毒的不着痕迹。林冲之“毒”,虽然深藏灵魂,但毒的愚蠢,毒的窝窝囊囊。

没错,金圣叹是把林冲评为上上人物,但是这个所谓的“上上人物”;并不是什么好字眼儿,特别是在梁山这个兄弟情谊的世界里。

所以金圣叹说“写的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的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施耐庵老先生特意用“阴阳笔”的手法,去描写林冲、鲁智深这两个性格、命运截然不同的人物角色。

鲁智深看似粗鲁、莽撞,实则心细如丝,最终修成正果,听潮而逝。林冲则看似智慧、精细,实则愚蠢不堪,最终身患重病,含恨离世。

一个“智深”,一个“冲”,便反应了这两个角色,在深层次方面的不同,所以若想突出林冲的“毒”,必须用鲁智深的“善”作为对比。

林冲第一“毒”:像貌毒

原著对林冲的相貌描写如下(大致描述):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头戴嵌宝钢盔,身披磨银铠甲。霜花宝马嘶鸣,八丈枪矛紧挺,人人都称“小张飞”。

施耐庵先生套用“三国”中张飞的形象来刻画林冲,其中大有深意。张飞何许人也?生性残暴,性格鲁莽,杀人如麻。最终死于非命,尸首分离,下场凄惨。

如果林冲是一个心性善良的人,施耐庵先生怎么可能用张飞的形象去形容林冲? 反观鲁智深。原文对鲁智深外貌描写如下:

额阔面圆,耳大口方,鼻直怒目,腰粗十围,身长八尺,一部络腮胡斜在两塞,活像个怒金刚。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鲁智深被描写为“怒金刚”,而林冲却被描写为“活张飞”。

“一善一恶”的对比描写,暗示了鲁智深与林冲命运的不同,然而仅仅是相貌方面的凶恶,还不能突出林冲的“毒”,林冲真正的“毒”,毒在心中。

林冲第二“毒”:心毒

高衙贪慕林夫人的美色,企图侮辱林夫人的清白。好一个豹子头林冲,听闻自己的妻子被调戏,握紧拳头便要为妻子报仇雪辱!

本以为林冲要将那高衙内暴揍一顿,谁知林冲一见到高俅的养子高衙内,便如同一颗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瞬间软了下来,眼睁睁的看着高衙内逃跑,身为男子汉的林冲竟一点作为都没有。

鲁智深前来帮忙,要替林冲教训高俅,谁知林冲一改往日的大丈夫的面孔,换了一副小女人姿态,对着鲁智深小声说道:“那厮是高太尉的衙内,若打了他,怕太尉脸上不好看,不怕官,只怕管,这事儿算了吧。”

听听,这是人话吗? 老婆被人调戏,林冲却只顾着前途命运,丝毫没有半分大丈夫的豪气!

反观鲁智深,为了替素不相识的金翠莲伸张正义而打死镇关西,最后落得个上山做和尚的下场,但鲁智深却毫无怨言,这般大仁大义,令人钦佩,而林冲为了自己的前途,弃结发妻子的清白而不故,如此自私自利,简直侮辱“英雄”二字。

林冲第三“毒”:手段毒

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林冲,甚至数次侮辱林冲的尊严,对此,林冲一再忍让。或许读者们会同情林冲,为了前途做出一些牺牲有何不对呢?

当然,为了前途暂时牺牲尊严,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自私自利到陷害救命恩人的性命,那便是天理难容了。

话说林冲遭到高衙内和陆谦的陷害,误入白虎堂而获了罪, 高衙内的同伙董霸、薛超意图将林冲押到野猪林,神不知鬼不觉的结果了他,若不是鲁智深及时相助,林冲恐怕早已经变成刀下鬼了。

鲁智深离开后,董霸、薛超站在一旁赞叹鲁智深的武功,这时候林冲插了一句话:“这算什么,相国寺的柳树,他连根也能拔起来。”

董霸、薛超暗暗点头:“原来鲁智深是相国寺的和尚…”。

结果可想而知,鲁智深被赶出相国寺,无奈之下落草为寇。鲁智深不惜得罪官府,舍身搭救林冲,而林冲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却说卖就卖,如此忘恩负义,着实令人不齿。 貌毒、心毒、手段毒,林冲简直有资格打破次元壁,穿越到武侠小说中,去饰演“西毒欧阳锋”。

林冲之毒,毒在太过于自私,但自私了一生的林冲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

只有含恨而死的悲惨下场,和令人唏嘘的窝囊人生。

金圣叹先生说:“林冲,毒人也。”说的巧妙,说的透彻。

下次有机会,咱再讲讲宋江!

为何金圣叹说林冲“毒人也”?

林冲之毒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老婆毒。林冲被高球陷害发配,为了保住自己一条命,死要跟老婆离婚,老婆苦苦相求,他不为所动,最终老婆被高衙内逼的郁郁而终。其实他跟老婆划清界限,就是为了让高俅放他一马,用老婆一生的幸福保住自己的远大前程。这就好比你老板的儿子看上你老婆,找个借口派你去偏远地区开辟市场,你就跟老婆离了婚,老婆苦求不听,想想这是什么性质。

第二,对兄弟毒。鲁智深冒着天大的干系护送他平安到达沧州,他却反手就把鲁智深出卖了,导致鲁智深被高俅暗算,和尚都当不成了,只好上山当土匪。有人说林冲是无意中说出鲁智深在大相国寺出家的,其实对一个三十多岁的在官场混了十几年的中年人来说,无意两个字纯属胡扯。你会随便透露朋友的隐私给他的敌人吗?

第三,对上司毒。王伦只是在收留他的时候刁难了或者说考验了他一下,他就窝了一肚子气,最后伙同外人把王伦杀掉了,用王伦的人头给晁盖献了投名状。敢问这种人谁敢重用?为啥宋江非要在他上面强行安一个卢俊义,就是为了防止林冲这种毒人。

所以说金圣叹看林冲这个人很准。

为何金圣叹说林冲“毒人也”?

金圣叹称林冲“毒人也”可谓石破天惊!古代诗人或者批评家大多都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质与性格!回答问题者大都从故事情节分析林冲之“毒”,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我看《水浒传》之好汉林冲产生的更多是深切的同情与怜悯,因此,诸多解释虽然似乎证据确凿,但总不免让人心有戚戚之余又增遗憾!鉴于此,笔者试图从文字学角度谈一下“毒”字的含义。

毒,《说文解字》释之曰:“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引申意思很多,切合林冲实际情况的意思有“苦、苦痛”“怨恨、憎恨”。我觉得这样才贴近本义。

为什么我要这样理解这个“毒人”之说,缘自中医道家学说对毒的解释。三魂七魄有一魄名曰“非毒”,这个毒本义即为聚集,“非毒”即不要聚集之意。中医所指六邪汇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都是毒!

返回文本来看林冲,他的毒无外乎怨气凝聚成毒!仇恨积聚成毒!所以,林冲实在是一个苦人,他自身的悲剧突出了一个毒字!集苦、痛、恨、仇、怨等为一身的“毒人”!而他的情节中所有的遭遇又全为小说主题里一个“逼”字服务。

再看林冲在作者施耐庵笔下也颇多同情的笔墨,至于火并王伦之狠、火烧草料场之狠也都是长期积集的“毒素”的迸发!我们读者感到的是快意恩仇,直让人解气爽快!似乎再狠一点也大可以接受!我就是这么理解的,我骨子里有黑白分明的愿望,而且一直以来都觉得好人就应该受到保护和支持,坏人就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扶危济困,关注弱势群体一直是内心戍愿。

我想金圣叹那么高明的人,一定在“毒人”二字上别有深意!当然金圣叹也是一个爽快人,不排除他对林冲的优柔寡断的确存在强烈的反感!但以林冲对待王伦辈小人的态度来给林冲戴上狠毒、毒辣的帽子实在牵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林冲,你又会怎样?

为何金圣叹说林冲“毒人也”?

林冲最是‘毒’的,原因如下:

1:包子头蒙冤受难,就要搭配沧州了,第一件事写休书。说道“:枉自两相耽误…若不依允,誓不与娘子相聚”。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林冲意思是,我要跟你离婚,以后高衙内再找你麻烦跟我没关系,要不是你,劳资现在教头稳稳的,要是老丈人不答应我死也不和你见面。这应该算是自私。

2:包子头刚到沧州,被俩坏小子一顿收拾,就要被绑着弄死的时候,花和尚救下他,还帮他出气,送他回军营。花和尚刚走,就被林冲卖了,原本安慰舒坦的当个和尚多好,被迫浪迹天涯。这算是“损”

3:后来烧了草料场,没地方去,投奔梁山。人家好吃好喝招待,结果听说他杀高太尉,烧军队组织,这可是弥天大罪。不想收他就想给银子打发走,结果包子头死皮赖脸的不走,人家没办法让他弄个投名状来算是入伙。包子头一听随便杀个人?原著写,林冲听罢,笑到“:这有何难,林冲自管下山去等便是,只怕无人打此过”。有三天期限,第三天晚上才遇到人,结果还没追上这个路人,连连叹气。这多缺德,让去杀人,担心没人经过,来了一个没追上还生气。

4:最后王伦收下了他,还让他坐梁山第四把交椅。再到后来,晁盖一伙上梁山遭拒,包子头一刀结果了王伦……王伦在包子头落魄的时候收留他,算是包子头恩人,这个恩将仇报,而且,梁山是柴进的公司,你杀人家总经理做什么……

5:晁天王刚死,林冲第一个出头拥护宋江当老大。第一任老大林冲亲手杀的,第二任死的不明不白,尸骨未寒,马上做了墙头草。古人的“仁义”二字,这货身上没有。

以上5点,称包子头林冲为“毒人”当仁不让啊。

为何金圣叹说林冲“毒人也”?

先看林冲长相“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外型和《三国演义》的张飞一模一样,武器也类似一根丈八蛇茅外加一把冷月枪。林冲战债不凡,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又像极了赵云。性格上有时懦弱,瞻前顾后,麻木不仁,类似刘备。

林冲之“毒”从风雪夜山神庙搏杀陆虞侯就己经萌发。本来等刑满释放还有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大军草料场被焚烧殆尽,同时也熄灭了林冲心底赖以生存的一点希望之火。由而激起了他另一股“毒火”,与陆虞侯对决,林冲招数毒辣,杀伐果断,而且思维冷静迅速找好了退路。

火并王伦是林冲另一股“毒”火的喷发,这股“毒”火在他走投无路被迫上梁山竟然被王伦排斥左拦右阻就已压抑不住,直到晁盖到梁山才发作,结果梁山第一任寨主被“毒”杀了。宋江上了梁山与晁盖开始了夺位之争。曾头市晁天王被一箭射倒,林冲上前一拔:哟毒箭。好嘛经林冲确认,梁山第二任寨主也被“毒”杀了。晁盖之死,有无林冲手段不清楚,但就其心劲是不愿受朝廷招安的,林冲与高俅的生死恩怨,既便归顺朝廷也无立足之地,早晚逃脱不了一死,所以在征完方腊后,林冲病了,宋江回朝便说:林冲已病死。这是替林冲做掩护,于是林冲“死”了,从此江湖便没有了豹子头的传说。

为何金圣叹说林冲“毒人也”?

金圣叹,字若采,名圣叹。明末清初苏州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评论家。

主要成就:评点《水浒传》、《西厢记》、《左转》等书。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以其精细的艺术分析和优美的文字鉴赏,受到近代文学家的追捧。成为三百年间唯一流行的最佳版本。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为什么说:林冲为“毒人也”?

我们先来看金圣叹对林冲的点评,他写道:“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只是写的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削琢元气也不少”。

这就很透彻地说明林冲为“毒人”的原因:其一是指林冲心思缜密,行事狠辣。性格沉稳,不行于色,心中虽有愤懑但忍得住、耐得住,但一旦认定一件事,毫不留情,把事做绝,不留后路,所以他认为这样的人是做大事的人。其二说:这个人物还是写得太狠了,怎么叫写得狠呢?从林冲在水浒中的故事来看,他每一步都在忍耐,但是忍耐的背后恰恰是每件事都精心算计,算计风险,算计成本,算计得失,这样的算计让人十分害怕。

比如林冲一辈子都想升迁发达。所以才会对高衙内的行为一再容忍, 显然在林冲的眼里仕途是第一位的,妻子的侮辱和委屈可以忍让。 但他做的最残忍的事情就是休妻。林冲在要被发配沧州的时候,出发前给林娘子写休书,这也是林冲经过算计的结果,如果不写休书,林娘子被人侮辱,那么脸面往哪里搁?所以经过权衡之下,林冲还是不顾一切写下休书,哪怕林娘子苦苦哀求,他也毅然决然。林冲休妻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怕高衙内给自己戴绿帽,二是告诉高衙内,这个媳妇你随便吧,不要再找我晦气了。还有一个隐喻就是,林冲认为这个妻子是个丧门星。自己一切的倒霉是都是妻子带领的。就此看来,林冲‘’毒人‘’是对的。内心的阴毒。有算计,能忍耐,有定力,能做绝,狠得让人怕。

而说林冲是毒人,另一个点就是林冲认准的事情绝不留情,当年林冲上梁山,王伦百般阻挠,林冲忌恨在心,机会一到,火并王伦,十分干脆利落,手起刀落,震惊四座。

但林冲的“毒与狠”也是分人为之。在宋江提出招安后,最应该反对的应是林冲。但他却顺从,忍让,因此林冲的毒只是针对不如他的人,比他厉害的人,他是绝对不敢的。”毒人”二字可谓贴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