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南京后,曾国潘为何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
1864年7月19日,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天,也是备受争议的一天。
这一天雷声动四境,暴雨洒满城。太平军败,南京城破,曾国藩领湘兵直入,生擒洪秀全的儿子洪天瑱,历时14年之久,席卷半个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宣告失败。
而更为人争论的是,一向以宽厚容人著称,被称为“半圣人”的曾国藩居然对洪秀全遗体下达了“戮尸,举烈火而焚之”的命令。古人最讲究入土为安,而曾国藩此举无异是要让洪秀全死无全尸,不得安生。那么,是出于什么原因使得这位有半圣人之称的一代名臣做出这等明知会受后世非议还要做的事呢?
其实原因就在于洪秀全诋毁了曾国藩的精神信仰,一个士官忠君尊儒的信仰。
很多人说曾国藩会将洪秀全挫骨扬灰是因为洪秀全的太平军多次打败曾国藩的湘军,并且还逼得曾国藩跳江逃生,所以曾国藩怀恨在心,必欲烧之而后快。
其实不然,曾国藩是一个极宽厚的人,就算是装,他也不该公然做出此举饱受非议之事。还记得左宗棠吗?左宗棠自幼聪颖,才华出众,因此难免恃才自傲了些。
而曾国藩大器晚成,小时候也比较笨,其实连进士也没考中过,还是赐进士出身。所以早年左宗棠就看不起曾国藩,他自号“今亮”,取当今诸葛亮的意思,又称曾国藩为“猪子”,就是骂他是大蠢猪,大笨蛋。
在旁人看来,曾国藩和左宗棠这梁子算是结下了,可是后来左宗棠因为狂妄得罪大臣,要被问斩时,是曾国藩上疏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救的左宗棠,并且后来,他还识人善用,多次保举左宗棠。
可见曾国藩的宽厚大度并非是虚,他确有容人之量。那么说曾国藩因落水败军之仇而非要致洪秀全于万劫不复之地,必烧之而后快,可见就不通了。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使得曾国藩这么恨洪秀全呢?这就必须要回到正题所述,曾国藩之所以火焚洪秀全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洪秀全诋毁了他的精神信仰——忠君尊儒。
别忘了,当洪秀全举旗造反之时,在天下人眼里,尤其是曾国藩这样一个从小学习儒家思想的人来说就已经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了。
洪秀全之于曾国藩来说便已是无君无父,不忠不孝之徒了,而对于曾国藩而言自己则是清朝忠义正统,与洪秀全誓必不两立。
关键更为严重的是,洪秀全起义之初宣扬拜上帝教,所到之处遍毁孔庙,砸尽学堂,尽焚儒家典籍。
而这些在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拜读儒家经典,以儒家伦理为修身之要的曾国藩眼里,无异是欺师灭祖,罔顾人伦的畜生之举,其仇如杀父也,不共戴天,所以曾国藩必欲除之而后快。
可是当湘军攻陷南京之时,洪秀全已经入土为安了,历史总是如此有趣,这与千年前楚平王杀伍子胥满门,而伍子胥破城欲报此恨时,楚平王却已魂归九泉如出一辙。
但伍子胥不顾曾为楚臣之义,开馆鞭打平王尸,以泄心头之恨。
而今日,曾国藩也是如此,面对诋毁自己精神信仰,叛经离道的洪秀全,其人虽死,而恨不减也,曾国藩顾不得是否会受人非议,下达了“戮尸,举烈火而焚之”的命令。
不如此,不足以消其心头之恨也。
攻下南京后,曾国潘为何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
近年来,很多人把曾国藩吹捧为千古圣人,把洪秀全贬低为邪教头子,殊不知曾国藩外号“曾剃头”,若不是满清腐败,太平天国哪能如此席卷半个中国?曾国藩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圣人而已!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灭亡。一向以圣人自居的曾国藩魔性大发,纵容湘军大肆屠城,湘军进城后如同饿狼看到血肉一般,不分好歹,见人就杀,看到房子就烧,百姓遭到掠夺,女子惨遭蹂躏,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如同人间地狱。这是南京城历史上遭遇的第二大规模的屠杀,始作俑者就是中国的半个圣人。
对待太平天国的那些领导者,曾国藩更是毫不留情,洪秀全在天京陷落前一个月便归天见上帝去也,中国一向讲究人死为大,但曾国藩却做出一个突破底线的选择——挫骨扬灰。
曾国藩下令挖坟开棺,把洪秀全的尸体挖了出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记叙这位老对手:“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面对昔日对手的尸体,曾国藩断然下达了对洪秀全的处罚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于是洪秀全的尸体被刀斧剁得粉碎,成了一坨肉酱。即便碎尸万段,也不足以化解曾国藩对的仇恨,他又命人把这团肉泥和火药拌在一起,装入炮弹,然后把一颗颗接炮弹连发射向天空——就是你死了,也要你灰飞烟灭,尸骨无存,阴魂无归!曾国藩与洪秀全是不共戴天的生死敌人,但如此突破人性底线的举动,仍然让人难以置信,曾国藩为什么要对洪秀全如此惨无人道呢?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湘军初期屡战屡败,让曾国藩面子尽失,曾国藩在给皇帝上奏折时,曾承认自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甚至几次想跳江自杀,他把这些失败当作对自己的侮辱,一旦取胜势必大肆报复。二是洪秀全曾大肆焚烧孔庙,让曾国藩偶像受辱。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信奉上帝,见到孔庙不是砸就是烧,这无疑是狠狠打了信奉儒家的知识分子的脸。曾国藩是儒家传统的坚定信仰者和维护者,洪秀全此举相当于羞辱了他的信仰,势必对洪秀全恨之入骨。可以说,洪秀全在战绩上和信仰上都完爆曾国藩,让曾国藩遭遇生平最大的羞辱,但曾国藩却没能在洪秀全生前完成报复,所以他即便在对方死后也要对洪秀全挫骨扬灰,让他永世不得超生!满清粉和曾剃头的粉丝,请不要拿太平天国的黑材料说事,以满清王朝及其奴才的德性,若不把太平天国黑成史上最邪恶的邪教,那才真是闹了鬼!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攻下南京后,曾国潘为何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
1864年7月19日,被围数月的天京城,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天京城刹那间地动山摇,厚达数米太平门城墙被炸塌20多丈。数万杀红眼的湘军挥舞着刀剑,似洪水猛兽般吼叫冲入天京城。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成了人间地狱。
这些湘军除了烧杀抢掠外,都在寻找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天王洪秀全。因为大家都知道,谁要能捉住洪秀全,将会立下不世之功,可以封侯拜相,光宗耀祖。然而,湘军把天京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洪秀全的影子。其实,早在湘军攻陷天京城的前半个月,洪秀全就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他也明白自己一旦落入曾国蕃之手会落个什么残忍的下场,便服毒自杀了。
直到7月30,在得到太平军一个姓黄的宫女高密,曾国荃才知道洪秀全在天京城破前十多天,已经服毒自尽了。于是,在这个宫女引导下,曾国荃派人从天王府中挖出了洪秀全的尸体。据记载,洪秀全尸体用十几层布包裹着,曾国荃命人打开,尸体的最后一层是黄绸缎的龙袍。于是,曾国荃让人把洪秀全的尸体扛到城南雨花台给曾国藩当面验看。
这两个在沙场较量11年的老对手,最终竟以如此奇特的方式见面了。曾国藩在日记中对洪秀全的尸体做如下描述:“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说来也怪,刚刚验尸完毕,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半个小时后,方才风停雨住,曾国蕃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按理说,曾国藩做为一个孔孟信徒,不会对一具尸体怎么样。但没想到,8月1日,曾国蕃下达最严厉的命令:“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用刀斧剁得粉碎。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到空中,他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阴魂无归。
曾国蕃为何要如此对待洪秀全的尸体呢?除了泄愤震慑太平军,以及像清廷表忠心外,更深层的含义是:曾国蕃要从精神上彻底摧毁太平军,让其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洪秀全做为太平军的领袖,有着崇高威望与众多崇拜者,即使他死了,影响力依然不减。只有将洪秀全挫骨扬灰,太平军才没有了祭奠之处朝拜之所,这与美军处理本拉登尸体有异曲同工之处,
攻下南京后,曾国潘为何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
1864年7月19日,疲惫的湘军正式攻下了南京城。在曾国藩到达南京之前,洪秀全已经于当年6月因病去世,并没有见到所谓天国的末日。一具普通人的尸体自然没什么用处,没有人会对死人有兴趣。但是对于清代朝廷来说,起义军首领的尸体却有政治价值。其实,在古代中国任何时期,对付叛乱分子,打赢后捉拿匪首,惩治元凶,安抚百姓都是必须的一个任务,也有战胜后宣传的实质性意义,大清威仪不可侵犯。
曾国藩等人找到洪秀全尸体后,在天王府象征性凌辱火烧一番,上奏具体情况,表示洪秀全确实死了,尸骨腐烂,给了朝廷一个交代,吃了定心丸。但是至于炮轰粉碎,挫骨扬灰,则当然是野史家言了,倒没有明证。在此之前,朝廷确实是屡次行文,要求必须找到洪秀全,逆魁必须授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而且对于曾国藩本人而言,既需要给死去的湘军兄弟们一个说法,同时也想挽回被洪秀全侮辱的名教尊严,找到洪秀全尸体是一个紧急的任务。
众所周知,夏季的南京温度非常之高,天气炎热。曾国藩接到了南京攻破的信息,立刻乘坐火轮船,到达南京时已经7月28号。风云变幻,太平天国大势已去,洪秀全尸体在7月31号最终找到,在天王府后林苑土山上被挖出。我们根据常理可以想到,洪秀全尸体已经面目全非,腐烂发臭,“虽腿胯处皆裹以黄绫”。曾国藩只能根据下葬的服饰和宫女多次指认,才确定就是洪秀全,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时,在胜利情绪的驱动下,他们验明洪秀全正身之后,就公开“验毕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正式宣示胜利,但是没有看到炮轰尸体的正史记载,轰上天更是无稽之谈,夸张表述。实际上,朝廷的一再追问有三层意思。第一,想要确认洪秀全是不是真的死了,以免留下后患。第二,如果可以,得砍下首级,进而广传四处,用以震慑那些天王余部和不安定力量,消解他们的斗争意志。第三,由于清代将领虚报消息是常见的事,朝廷已经不太信任,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攻下南京后,曾国潘为何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
首先我得说一声,曾国藩并不是所谓的圣人。曾国藩把洪秀全的尸体轰上天的行为,和伍子胥鞭尸楚王是一个行为,但是本质上却有着极大的区别。伍子胥鞭尸楚王是因为父兄大仇,而且还争得了当时自己君主的同意,可谓大丈夫。反观曾国藩既没有挣得朝廷同意,也没有所谓的大仇。完全是发泄私恨。
事情经过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天京,数万湘军挥舞着刀剑,如洪水猛兽般攻入了天京,守卫的太平军已经无力抵抗了,傍晚时分,天京失陷。湘军入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他们无一例外都只想猎取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天王洪秀全。
经过了十天的寻找,一直到7月30日,湘军才找到了洪秀全的尸首。这时两个苦苦搏杀十余年的对手第一次见面。曾国藩描绘道;“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
然而到了8月1号这一天,曾国藩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即使这样,曾国藩还不罢休,又下达了挫骨扬灰的命令,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就是死了,也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阴魂无归。
事情原因一;曾国藩初期对阵洪秀全时,屡战屡败,感觉到自己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即便是后来攻入太平天国,也不是因为自己能力长进,而是因为太平天国内部分化。因而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为了证明自己能力要强于洪秀全。找回自己所谓丢失的“尊严”。殊不知洪秀全可以说是成就了曾国藩。如果曾国藩心态摆正,应该是厚葬这个老对手。正如康熙当年敬酒吴三桂和郑经、噶尔丹等人。感谢对手成就了自己。
二;曾国藩曾经发表《讨粤匪檄》中说道“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一旦扫地荡尽。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也”,而太平天国运动大肆毁坏孔庙,所以曾国藩也因此非常痛恨洪秀全。
曾国藩把这所有的恨都变成了对南京城民的恨,因为心态的失衡和孔庙的原因,对刚刚攻下的南京城展开了大肆屠杀。所谓的曾屠户也是因为此事。
攻下南京后,曾国潘为何把洪秀全尸体轰上天?
曾国藩历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褒之者称他为中兴名臣,立德立功立言千古一完人。贬之者称他为“曾剃头”“刽子手”。“双料汉奸”!曾国藩干的事情很多,主要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剿杀捻军,开展洋务运动,镇压天津教堂案等。笔者正是曾国藩故居的人。曾国藩的思想继承儒家思想,推崇程朱学说。褒扬曾国藩的一般是统治者,贬斥曾国藩的一般是劳动人民以及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说话的人。
曾国藩为什么这么仇恨洪秀全呢?原因有很多。曾国藩是中举之人,洪秀全是落第之人。曾国藩崇拜孔子,洪秀全崇拜上帝,焚烧孔庙。曾国藩与洪秀全势不两立,前期曾国藩屡败屡战,曾氏四兄弟参战,二人战死,曾国藩溃不成军,几次都想寻短见!后来,曾氏兄弟与洪秀全打消耗战,终于打败了洪秀全。曾国藩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度之人!也不是什么容得人的人。所以,他杀死了李秀成!不但对已经病故的洪秀全进行戮尸成肉酱,而且炮冲洪秀全的尸体!还滥杀不少无辜!
曾国藩把洪秀全尸体冲上天就两个字:仇恨!
回答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