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的坐骑神兽到底有多厉害?它的来历又是什么?
神兽谛听,《西游记》中佛教大能地藏王菩萨坐骑,以善听明辨著称!
吴承恩说它”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
“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麟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而在真假孙悟空面前”听“破不说破后,面对地藏王菩萨的质疑,一句”佛法无边“,却成了”怂“字最好的借口!
那兽奉地藏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谛听的原型一、狮子
佛教典籍中,并没有所谓“谛听”这尊神兽,而地藏王菩萨的坐下神兽,在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壁画中,是一只无名的“金毛狮子”。
另外,唐代异志小说《道明和尚还魂记》中也提到,地藏王菩萨的坐骑是一头“金鬃青面狮”。
二、白犬
藏传佛教中有一则故事,记录了地藏王菩萨在九华山修行时,身边有一只白狗相随,但故事中并没有形象的描绘“白狗”的样貌、体型。直到明代,学佛者将金毛狮子与白狗相结合,创造出了“狮子体型的白狗”,这条白狗便是吴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记》中所描绘的神兽——谛听。
(《西游记》出版之前,地藏王菩萨的坐骑并没有名字。)
“谛听”名称的由来“谛”是佛教名词,形容无上无谬的佛学大道,“听”是动词,形容听某种声音的行为。 所谓“谛听”的含义就是“认真听”、“仔细听”。“谛听”一词,是根据三国时期的汉化版佛经《大庄严论经》中的一句“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而来,是一个典型的“汉化词语”。
佛经中的“谛听”只是一个单纯动词,并不代表动物的意象, 至于在《西游记》中,“谛听”之所以成为了地藏王菩萨身边的神兽,应该是吴承恩老先生结合了民间传说中“狮子白狗”的形象,并引用“谛听”这个动词,所创造的小说原创角色。
《西游记》中的“谛听” 《西游记》中的谛听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谛听有明辨善恶、倾听万物的神通
②谛听从如地藏王菩萨,其职能应该是帮助地藏王菩萨获取情报
③神兽类,除了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之外,还是贴身秘书,偶尔帮助地藏王菩萨处理一些工作
④智慧颇高,明明能够分辨出美猴王的真假,但害怕两位美猴王会闹翻地府,而故意不说出真相,并且有计划的将两位美猴王推至如来佛祖面前。
“谛听”并没有复杂的神话背景,在《西游记》中也只不过仅仅出现了一次,它之所以被广大读者印在脑海里,并不是因为它的法力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它“看破,却不说破”的处事哲学!
佛曰“不可说”,正是这个道理!
《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的坐骑神兽到底有多厉害?它的来历又是什么?
神兽谛听本名乌眀,乃是上古异种犬神嫡脉。乌眀本是看守蟠桃园的天狗,见天狗黑耳吞食月亮之后,心生爱慕,遂下界与之结为夫妇。杨戬以祸斗开了天眼,诛杀尸皇将臣之后,从而使得乌眀得罪了有逆天谋反之念的地藏王菩萨。为了保全黑耳父子之命,乌眀不得已改名谛听,以百年自由换得二人性命。
相传大神后羿与上古天帝帝俊结交,二人亲如兄弟。帝俊更是将旷世法宝射日彤弓赠予后羿,让其周游天下,除恶护民。
帝俊与太阳女神羲和,生下十子,皆三足金乌。十兄弟年幼顽劣,不听羲和管教,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民无所食。
恰逢此时,后羿做客人间大国尧帝之都,尧帝知晓后羿之能,请求其射杀十只金乌。后羿答应,以帝俊赠予的射日彤弓,将帝俊九子射杀。
当后羿得知自己射杀的乃是兄弟之后代,心中悲痛,意欲负荆请罪于帝俊。然而,后羿射日之后,王母送来灵药奖赏,谁知后羿之妻嫦娥贪慕天庭繁华,偷吃灵药,独自升天,飞往广寒宫,如来一来,帝俊以为后羿背叛自己,不禁心中大怒。
便在此时,后羿及其身边猎犬接到天庭封赏,后羿决定上得天庭杀了薄情寡义的嫦娥。猎犬名叫黑耳,乃是一只公的天狗,为上古异种犬神嫡脉的神兽。
就在后羿天庭授封之时,黑耳为了结后羿心头之憾,偷偷寻到广寒宫,吞了月亮,准备杀死嫦娥,可惜事与愿违,此事竟被王母挡了下来。
上了天庭的后羿终于发现,自己射日,竟是玉帝设计好的一个圈套。
原来,帝俊虽非四御,却也是雄踞东方地界的妖皇,所建的妖族帝国,庞大无比。作为东方部族远古始祖,帝俊的后代子孙在东、南、西、北各方都建立起了各自的国家,势力之庞大,早已被玉帝所忌惮。
玉帝为挑起尧帝和帝俊的矛盾,让二人两败俱伤,自己从中谋利,于是蛊惑十日并出,这才引发后羿射杀九只金乌之事。
后羿进凌霄宝殿觐见玉帝之时,便知自己难有出来机会,于是授意黑耳,让其下界守护好金乌尸体,或许有复仇的一线生机。
看守蟠桃园的犬神乌眀和黑耳乃是同类,为一只母的天狗。乌眀见黑耳吞下月亮之时,便心生爱慕。为能和黑耳下界共结连理,乌眀不惜触犯天条,偷食仙桃而被贬下凡间。
乌眀与黑耳终成秦晋,于桫椤国共同看护金乌尸骸,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倒也快乐。
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化胡为佛,为燃灯古佛摩顶受记,自此小乘佛教兴盛,燃灯古佛自然也就成了第一佛祖。
多年之后,燃灯古佛心生疲累,有意归隐,开始选择继承之人。此时,有资格继承佛位的乃药师琉璃光王佛和地藏王佛二人。
西天佛境皆以为药师琉璃光王佛会荣登佛祖之位,成就中央现在佛。地藏王佛心有不甘,阴谋算计了药师琉璃光王佛,致使其堕入轮回,浪费了轮回一世。
正当地藏王佛得意之时,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一举成佛,开创了大乘佛教,风头一时无两,成为新的继承人选。
地藏王佛自不敢公开与燃灯为敌,却也屡次暗中陷害,无果之后,转而与释迦摩尼约战,两人约定,胜者西天为佛,败者地狱沉沦。
两佛约战,燃灯古佛、观世音菩萨等大能之士皆来为证。二佛鏖战三日三夜,难分胜负。地藏王佛久持不下,心生龌龊,以卑鄙手段挟持释迦摩尼,逼其割肉饲鹰,实力大减。
地藏王佛乘机强攻,本以为胜券在握,不曾想,燃灯古佛突然出手,将地藏王佛打入地狱,并夺其佛位,降为菩萨,更让其立下重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举,实乃等同于将地藏王佛逐出西方佛门世界,让他永沦地狱。
地藏王菩萨到达幽冥界之后,看似只顾渡地狱厉鬼,一心悔过,但却心有不甘,合纵连横,威慑十殿阎王,在幽冥背阴山之后修筑地藏王城,招募杀神白起,汇集百万阴兵,形成庞大无比的势力,足可以与西方佛门世界分庭抗礼。
然而,地藏王菩萨除了白起之外,再无其他得力战将,是以开始广为招募大能之士为之所用。
这年,地藏王菩萨之子尸皇将臣降临桫椤国,命满山妖邪退散。外形象犬的食火兽祸斗之母,因退避不及,被将臣不问缘由痛打在地,并将祸斗一族定为凶兽,说其所到之处,必生祸患,由此祸斗一门满族被诛。
年幼的祸斗为躲避尸皇将臣追杀,逃至桫椤北地,躲避于乌眀、黑耳之所。
祸斗为报灭族之仇,寻遍大山大河,找到巫族遗址,学得了以抛弃灵魂制作灵魂之珠的法子。
待到祸斗重返桫椤北地之时,遇到了在人间历练修行的杨戬正在痛骂黑耳夫妇。
昔日杨戬之母云华仙女私下凡间,与杨君结合生下兄妹三人。玉帝为笼络人心,钦点杨戬之兄杨昭为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总兵,敕封妹妹杨婵为"西岳圣母",镇守华山,享下界香火供奉。杨戬则奉舅舅玉帝之命,下界历练,功德圆满之时位列仙班。
杨戬初见乌眀,怒斥黑耳夫妻二人,玉帝垂怜众生,慈恩大地,二人却触犯天条。
黑耳狂笑,玉帝凭慈悲治理三界实乃可笑。当年尧帝统摄一方,玉帝唯恐尧帝做大,于是命当时掌管天河的大元帅,打开天河之水,倒灌人间。大元帅见民间苍生蒙难,心生悲悯,于是减少天水少灌,结果被玉帝得知后,将大元帅肉身分尸,灵魂送去幽冥界枉死城,让鬼魂日夜撕咬,永世不得轮回。
杨戬自是维护舅舅,遂与杨戬大打出手。便在此时,尸皇将臣突然出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祸斗化作一道金光,直刺将臣,岂料将臣只是微微一笑,突然大喝一句,金光瞬间反逆回去。
祸斗知道此生难以打败将臣,但又担负全族复仇希望,终是心有不甘,于是满眼是泪的祸斗,在高空中燃其之魂,烧其之魄,将自己的灵魂燃烧成灰烬,在空中凝聚成一颗珠子,急速旋转,并释放出强大的诅咒之力。
猛然,灵魂之珠冲向失神的杨戬,钻入杨戬额头,但见杨戬额头立时破开一条缝隙,却无血流出,反而金光大作,灵魂之珠化作了天眼之珠。
杨戬人神合一的身躯,瞬时发生变化,灵魂之珠力量外放,金色的光芒以杨戬额头为源头,冲霄而去,而无数灵魂之力也顺着穴道经脉,流转全身。
杨戬天眼尽开,金光刺目,只望了一下将臣,将臣便身形俱损,化为飞灰。
将臣一死,黑耳夫妇便知惹下了祸端。二人已经失去靠山,如今又开罪幽冥界的地藏王菩萨,三界估计已是再无容身之地,杨戬乃是九重天阙的亲戚,地藏王菩萨自然奈何不得,偏偏此时乌眀又怀有了身孕。
黑耳夫妇都是上古异种犬神嫡脉,乌眀又身具明辨善恶之能,二人后裔如若能继承两人血脉,必有旷世惊天之资,不曾想,孩子诞生之后,竟是一只资质平凡,比普通天狗稍微强壮一些罢了。
便在此时,杀神白起率十万阴兵杀到了桫椤国。乌眀刚刚生产,身体本就虚弱,黑耳又是孤家寡人,眼看上古异种犬神族即将灭种。
乌眀为延续神族血脉,决定单独面见地藏王菩萨,说服其退兵。
满身是血的天狗乌眀,口中叼着刚出生的小犬,首先来到灌口找到杨戬,让其将自己的孩子带大。杨戬初时也是不愿,转而想到此事也是因己而起,也就勉为其难地答应。
乌眀入得幽冥地狱,见到地藏王菩萨,遂以放过黑耳父子为交易条件,开始说服地藏王菩萨。
西方诸佛菩萨罗汉皆以为地藏王菩萨图谋的乃是十殿阎王的统治地位,其实十殿阎王早已臣服地藏王,地藏王想得是逆天造反,夺下凌霄宝殿,荡平灵山雷音寺,灭佛灭道,重新开派立宗,一统三界。
地藏王菩萨实力纵然比乌眀高出千万倍,但乌眀却能知晓地藏王菩萨身上发生的种种。乌眀愿意以一百年的时间入地藏王城为臣,在这百年期间,帮地藏王菩萨听四洲之气象,天地之轮转,五仙之贤愚,十类之善恶,时间之过往,凡地藏王有所差遣,必然听之,让地藏王在百年之内,有足够的时间寻到战将,助其重返佛门世界。
地藏王菩萨心思已动,但以将臣已死,区区百年自由来换,诚意欠佳为由,开始与乌眀讨价还价。
乌眀继续说道,真正的将臣根本没死。将臣让杨戬诛杀,不过是地藏王设下的暗局而已,目的就是想借机抹去地藏王屯兵幽冥界,意图造反之事,防止西方佛门和天庭追查,真正的尸皇将臣,早已在地藏王城修道习法,选将练兵。
地藏王菩萨暗叹,不亏是上古异种犬神,心思果然不一般,于是答应了乌眀,并下令让白起退兵。
乌眀随即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虎头、独角、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之状,全身上下,再无天狗之模样,然而唯独犬耳不能幻化,只好保留下来。
乌眀不愿在这地藏王城的百年以天狗身份示人,遂起名谛听。地藏王菩萨稍作思索,便明白了其中原因,也不多言,带着谛听往幽冥界地府而去。
《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的坐骑神兽到底有多厉害?它的来历又是什么?
感谢邀请!
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可以探听前世、今生、未来。尤其善于听人的心,能分辨真假善恶,在名著《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它集群兽之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有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子、麒麟足。
关于他的来历:谛听原来是一只白犬,因为地藏法门以孝道为基,狗性忠诚,就如同文殊之狮子表智慧,普贤之白象表大行一样,地藏之谛听表忠诚不二之心。
唐·开元末年。古新罗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
贞元十年(794)农历7月30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根据佛经曰:“菩萨钓锁,百骸鸣矣!”众人都为金乔觉而感叹,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
金乔觉被佛门认定为地藏菩萨之应化,称金地藏,这只神犬也因为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神化为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的坐骑神兽到底有多厉害?它的来历又是什么?
说起谛听得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中说起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两猴竞斗,唐僧无法辨别,随后闹到了地府。地府小仙法力低微,更是无从分辨。就在此时,阎王转念想起地府中有一奇兽或可辨别真假,于是身为地藏王菩萨坐骑的谛听便出场了。
原著是这样描述的:
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麟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
意思就是天上地下没有谛听听不出的东西,堪称一个巨大数据库外加牛掰的搜索引擎。
那兽奉地藏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
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
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
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地藏早已省悟,即对行者道:“你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
可见,谛听不仅有一身好本领而且会察言观色,可见其情商之高,自知说出来会引火上身,还不如送他们去灵山把麻烦事推给如来。
民间有传说:
相传,谛听的原身是一条白犬,为地藏王坐骑。大约在唐开元年间(西游虽描写唐贞观时事,但成书却在明朝),地藏王化身古新罗(今韩国)王子金乔觉(根据佛喻,佛、菩萨常化身凡人,于人间修行普法,比如观音菩萨,就有三十三分身之说),大概为大唐文化深深吸引,遂携白犬一只,浮海过水来华,削发为僧,修行七十五载,圆寂之时,白犬亦随之傍息。这只白犬,大概意昭忠诚,就成了谛听的雏形。
在后来民间的演化中,谛听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成了一只具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的神兽。
以至于到现在随着电脑手机游戏与网络小说的快速发展,谛听在其中担任的基本都是神兽的角色。
《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的坐骑神兽到底有多厉害?它的来历又是什么?
啼听神兽见过,那年在地铁中捧着《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读,陡然见眼前来了很多人,黑压压一片,有点乱,这个时候啼听猛然出现,摆了一下头然后伏在前面,那些黑压压的人群便自觉的排队,我读完回向完就没有了,比这张图要细长,更凶猛些,很有威慑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菩萨摩诃萨
《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的坐骑神兽到底有多厉害?它的来历又是什么?
这是《西游记》中关于谛听的描写:
六耳猕猴化为孙悟空,诸天人众不能辨别,二人打打闹闹到了阴间地府,十大阎王也不能分辨。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遂让谛听出来辨别,谛听即时俯伏在地,须臾对地藏菩萨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悟空和六耳猕猴去找地藏菩萨辨真假的时候,被他的坐骑"谛听"分辨出来了。诸天人众及观音菩萨都不能辨别真假美猴王,可谛听却可以,由此可知谛听折狱能力,(折狱:判决诉讼案件)。
谛听的来历:
谛听的来历据认为,唐·开元末年,古新罗(今韩国)王子24岁的金乔觉,看破红尘,携白犬一只浮海来华,削发为僧。白犬伴金乔觉一路颠簸,卓锡九华。在共同苦修的75载中,白犬与金乔觉昼夜相随,处处使其逢凶化吉。贞元十年(794)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根据佛经曰:"菩萨钩锁,百骸鸣矣!"。众人都为金乔觉而感叹--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金乔觉被佛门认定为地藏菩萨之应化,称金地藏。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爱物、宠物和护身之物,被佛教尊称为神犬。后人更神化为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谛听具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貌似龙非龙、似虎非虎、似狮非狮、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独角表公断力,如《论语》中孔子认为子路说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狱"。龙身表吉祥,虎头表示智勇,犬耳表善听,狮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稳 以善为宝,是人们想象中的征物,社会上又缘称"九不像"。
民间广泛认为谛听沾有"九气",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锐气、运气、朝气、力气和骨气"。能起到"辟邪"、"消灾"、"降福"、"护身"等作用。一些虔诚的佛门信众更是相信沾上谛听的"灵气"即能使家运昌隆,基业常青;孩子带上它则茁壮成长,长大能成为诚者、贤者、智者、悟者、觉者、寿者。成年人带着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后人更神化为神犬谛听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文物谛听
神犬谛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信者和吉祥之物。谛听造型各个年代也有所不同。如宋代,强调独角,民国以后,突出龙身狮尾造型。清代康熙年间,善男信女们募化集资,由姑苏梅诚吾用纯青铜铸造了工艺精美、造型别致、想象丰富的有形谛听神物。
该物像集群兽之像铸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长84.5厘米,高72.5厘米,重125公斤,独角、犬耳、龙身、虎头、狮尾、麒麟足。这就是今存放在九华山文物馆,作为展示珍品的国家级文物"谛听"。她是中国四大佛山--九华山镇山之宝。该文物形状为一独角兽猛然回首,低部标识"姑苏梅城吾造",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属九华山寺庙传世文物。
角,民国以后,突出龙身狮尾造型。清代康熙年间,善男信女们募化集资,由姑苏梅诚吾用纯青铜铸造了工艺精美、造型别致、想象丰富的有形谛听神物。
该物像集群兽之像铸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长84.5厘米,高72.5厘米,重125公斤,独角、犬耳、龙身、虎头、狮尾、麒麟足。这就是今存放在九华山文物馆,作为展示珍品的国家级文物"谛听"。她是中国四大佛山--九华山镇山之宝。该文物形状为一独角兽猛然回首,低部标识"姑苏梅城吾造",属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属九华山寺庙传世文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