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那时候还没有人登上过月球,他们是怎么知道月球上很冷的?

古人们将月宫称之为“广寒”,并不是因为知晓月球表面的物理温度,更不是因为古人们登上过月球,而是建立在阴阳学说和古代历史之上的“美妙幻象”。

广寒宫的由来

中国古代“十三经注疏之首”的《易经》将天地万物分化为“阴阳两极”,阴与阳相互调和,此消彼长,共生共存。

最初的“阴阳学说”来自于古人们对天象交替、自然现象的总结,人们把象征着光明的日轮视为“阳”、代表着黑夜的寒月视为“阴”。

“阴”是万物的构成元素,代表了宇宙之中所有物质的对立面。

但“阴”所包涵的暗、寒、聚(水寒则聚冰)是实体化的,所以古人们认为,在象征着“自然之阴”的月亮之巅上,一定矗立着一座孤独寒冷的宫殿。而所谓“广寒”一词,本来是道家学说《洞真经》中,所描述的一座位于北方之极的“至阴仙山”——广寒山。(位于山东潍坊,现在已经更名)

后来经过神话故事的加工,人们幻象的那座月亮之巅上矗立的宫殿,变成了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广寒山也变成了广寒宫。

历史中的广寒宫

根据古代典籍记载,早在4000年前的山东省潍坊市境内,曾经有一个名为“寒国”的国家,寒国中所矗立的宏伟宫殿叫做“寒宫”。寒国的国君“寒浞王”,消灭了以后羿为君的国家,霸占了后羿的妃子“姮娥”,姮娥美丽动人、倾国倾城,是一位绝世罕见的美女。

但姮娥却对杀死后羿的寒浞王冷若冰霜,寒浞王为了能够得到姮娥的真心,几乎倾尽国力,建造了一座巨大、华丽的宫殿,这座宫殿就是“广寒宫”。

寒国以月亮作为图腾,所以在后世人的心中,“广寒宫”便成为了月亮的象征。居住在广寒宫的姮娥,也变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通过神话故事,续写着与后羿的爱恨情仇。

“广寒宫”,与世隔绝、沉静凄清。仿佛将尘世间的一切虚华与清苦,都拒之门外。

银河寂灭,万星闪烁,在寂寥的宇宙之中,独守脱离尘世的简净时光。

广寒宫是古人们渴望远离喧嚣与繁华的“心灵宫殿”,是淳朴与雅逸的“幻象之城”。

人生在世,光阴短暂如镜花水月,何不在心灵深处建造一座恬淡素净的“广寒宫”,安慰那缕尝尽艰辛,流转天涯的灵魂。

广寒宫,是思乡人的泪水,是孤独者的安慰,更是古人们最美好的幻想……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那时候还没有人登上过月球,他们是怎么知道月球上很冷的?

现在很多人提到古人,就感觉他们的预言很准,其实古人的预言基本上全是错的,一两个巧合撞对了,就会大肆宣传。大部分猜错的预言,民众会选择性遗忘。

其实古人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们会联想到挂在高空中的月亮,肯定符合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于是认为月球上是冷的。

其实古人猜对了一半,但是逻辑出发点压根就站不住脚。

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也没有液态水,所以热量不能存储到月面上,这样一来导致月球白天温度可高达120多摄氏度,夜晚可低至零下180多摄氏度。

月球处于冷热的极端,所谓的广寒宫在白天温度可比沸水还热呢。

古人同样的预言还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现在很多人马马虎虎地听说过相对论就得出速度越快,时间过得越慢的结论。于是认为,天上的速度比地球快,所以天上时间慢,于是古人又说对了?

其实所谓的天上在广义相对论里面相较于地面是弱引力场,其时间流逝反而越快。空间站距离地面也就400公里,主要考虑狭义相对论的速度对时间的影响,而弱引力场对时间的影响会很弱。所以空间站上的时间的确比地面慢。

但是卫星高度比空间站高得多。所以这时候弱引力场导致的时间变快效应会超过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变慢效应。于是卫星时间反而比地球还快,那么在这个角度上看,古人的预言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就是错的。

古人对自然现象的预言不具有科学性,即便猜对了,也只是巧合而已,并不值得过分解读。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那时候还没有人登上过月球,他们是怎么知道月球上很冷的?

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这使得它的逃逸速度只有区区的每秒2.38千米。且由于内核的冷却,使得磁场强度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因此,没有了磁场来偏转太阳风,月球的大气就会很容易被太阳风加速到逃逸速度,从而逸散到太空之中。这就导致了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

图:月球地表

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使得月球的地表温差十分的巨大。在阳光直射下,能够高达120℃,而夜晚温度会低至-170℃,温差接近300度。所以,月球并不是题主想象那样只冷,而是冷时冻死,热时烫死。

古人认为月球的“广寒宫”寒冷,只是根据平时生活经验的猜想而已。古人知道“高处不胜寒”和夜晚寒冷的现象。月亮大部分时间都是出现在夜晚的“高空”之中,“当然”应该寒冷了。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那时候还没有人登上过月球,他们是怎么知道月球上很冷的?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为什么古人知道月球很冷?

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从形成以后,40多亿年来,一直默默守护在地球的周围,见证着地球的发展演化和生命的逐渐繁荣昌盛。古人对于月球这个地球最忠实的“伴侣”,一直崇拜有加,赋予了它很多美好的神话故事,也将其作为承载人们精神寄托的理想家园,“玉桂、银台、婵娟、瑶蟾、蟾宫、广寒宫、太清”等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广寒宫”的意思一个是广阔恢宏,另一个就是寒冷清虚之意,那么,古人是如何知道月亮上寒冷呢?

自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太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将越来越多的探测器发射到近月轨道或者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别是先后有12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直接以人类的第一视角展现了月球表面的基本状态,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科学监测和探测活动,为我们全面、直观、深入地了解月球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月球的质量仅有地球的1/81,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1/6,较弱的引力使得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束缚住周围的大气。另外,由于月球内核已经完全冷却,磁场几乎全部消褪,这样也就失去了阻挡、引导从太阳吹过来大量高能粒子流的能力,原本月球周围存在的大气层,被这些高能粒子流电离分解,最终散逸到宇宙空间中。没有了大气层的保护,也就没有了维持热量的“缓冲地带”,太阳辐射可以直接加热月球地表,使得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提升很快,能够达到120摄氏度以上。而背向太阳的一面,热量散失速度也非常快,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70摄氏度以下。

当然,在古代,人们是无法精确地知道月球表面温度情况的,至于为何将其称为“广寒宫”,则和寒冷关系不大,而是与传说中“月宫”的主人有关,那就是嫦娥。在《诗经》中记载嫦娥为“帝喾下妃之女”,先是嫁与有穷国君主后羿。后来,后羿收留了流浪的寒浞,寒浞依靠他的伶牙俐齿以及几次卓越的战功,被任命为相,权倾朝野。之后寒浞又杀掉后羿称王,嫦娥被迫改嫁寒浞。寒浞所篡取的国家后人就干脆称之为“寒国”,其都城为寒亭,据考证,就处在现在山东省潍坊市的寒亭区。

寒浞为了取悦嫦娥,为她在都城修建了一个宏大的宫殿,于是这个宫殿被称为“广寒宫”。同时,寒浞当时所在古老部落以月亮为图腾,于是衍生出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并将“广寒宫”视为嫦娥在月亮上的住所,于是久而久之,“广寒宫”就成为了月亮的代名词。可以看出,对于此种“广寒宫”的解释,和寒冷一点关系都靠不上。

另外,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就是嫦娥吃了神药飞升之后,受到了天庭的惩罚,自己被变为了蟾蜍,困押在月亮之上,于是在月球上嫦娥的住所被称为“蟾宫”,月亮也因此又叫作“蟾宫”。只是这个神话故事听起来没有那么美好,月亮的成为也由“蟾宫”慢慢变为了“广寒宫”。

古人虽然不知道月球表面的情况,但是“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还是知晓的,而且人们在夜晚感受到月亮发出的光还有阵阵寒意,因此“广寒宫”的叫法与人们的感受相符合,这种称谓也就一直流传了下去。因此,古代神话传说加上古人对高处温度的推测,二者相互融合,最终铸就了月亮“广寒宫”的美誉。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那时候还没有人登上过月球,他们是怎么知道月球上很冷的?

古人从来没有把月球叫做广寒宫,只是说广寒宫是上界神仙为嫦娥建的一座宫殿,据说是一只具有宇宙灵性的蟾蜍幻化而成,所以又叫“蟾宫”。由此可知广寒宫只是建在月亮上的一座宫殿而已,不能对等借代。当然在古人心目中月亮的确是寒冷的,这不仅仅是从把月球上的宫殿叫做广寒宫看出的,还从古人把月亮称为“太阴”,而把热力四射的日头称为“太阳”可以看出。那古人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这由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古人纯粹是凭感性猜测。

就像亚里斯多德凭感性经验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一样。古人把月球和星星看作是天,天比地高――高处不胜寒,所以认为它是冷的。古人起初并不知道月球也有白天黑夜之分,有寒冷(零下190℃)的时候,也有炎热(127℃)的时候,实际上不能简单地说月亮是热还是冷。但古人却凭主观臆想武断地认为月球是寒冷的。

第二,太阳出现在白天,而月球一般出现于夜晚,相对来说夜晚比白天凉爽寒冷。

太阳在白天发光发热,给人带来温暖,但在夜晚虽有月亮但丝毫感觉不到热意,只有一点光亮,还是皎洁的,因此才把它叫成“月亮”。当然古人起初并不知道月光实际上是反射的阳光,是太阳光照射在月球上然后又反射到地球。而是把它当成自发“阴光”的星象,后来逐渐知道,也认为是借太阳之光。日月对举,故称月亮为太阴。古代哲学中曰:“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指阴阳,其中阴指女性、柔、冷等的意思。这个太阴是四象之一,意指阴柔、冬寒或水、北极、幽暗、阴湿等。古人早就发现女性月事与月球运行有关,而女性为阴,因此把月亮称作太阴,意指阴冷。

第三,来自古代神话传说。

清东升《长生殿》:“吾乃嫦娥是也,本属太阴之主,浪传后羿之妻”,嫦娥是太阴的主人,月亮就是太阴。嫦娥只有玉兔相伴,还有个傻吴刚被罚,在不停地砍伐桂树,实在是寂寞凄凉,真是“嫦娥应悔偷灵药”,月亮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冷宫”。

现在好了,有嫦娥四号去作伴了,就不寂寞了。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那时候还没有人登上过月球,他们是怎么知道月球上很冷的?

古人把月亮称为太阴,和太阳相对,而高处不胜寒,所以就想当然觉得月球应该很冷。古人还把月亮上的宫殿叫做广寒宫,里面住着嫦娥月兔。

随着现代太空时代的到来,人类发射了大量的卫星和探测器对月球进行勘测,阿波罗登月计划在十来年间,先后送了6批宇航员登上了月球。人类发现,事实上,月球的白天比地球上热多了,达到120度。

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保温,所以太阳照到和照不到时温度差别巨大,昼夜温差超过300度。月球白天表面温度在120度,而在夜晚月球表面则降低到零下180度,而前段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登陆器,就在月球背面熬过了零下190度的极低温。

现在流行崇古,很多人认为古人比现代人有智慧,迷信祖传秘方,沉溺于宫廷剧,他们相信古人的预言也正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