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英国确实挺悲催的,二战之前他是西方世界的老大,殖民地遍布世界,妥妥的世界第一。
而战后呢?只能是跟着美国后面当小弟,还得天天被老毛子恐吓。
最惨的是印度没了,这可亏大发了!
所以总结来看,之所以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失去的领土太多。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在整个世界上拥有最快的发展速度,所以它的实力是公认的世界第一。
19世纪的英国是妥妥的世界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反抗,所以他们也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根据后来的统计,英国曾经侵占过世界大半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都有一块地盘是属于日不落的。
虽然英国本身的国土面积看起来并不大,但是把所有的殖民地区集合起来,英国是非常庞大的存在。
可是在二战落幕以后,英国的领土出现了大规模锐减的现象,无论是亚洲还是印度,曾经的殖民区域都开始了独立运动,英国的海外领土丧失殆尽,最后只能“缩”回英伦三岛,英国的实力也因此大大“缩水”。
第二个原因,正面战场上表现太差,说其失败也不为过。
虽然英军在二战中有很大的贡献,但大部分成就都是在本土的保卫战中获得的。在欧洲的对德战场上,除了几次成功的撤退行动以外,几乎没什么关键性的贡献。当然,北非战场上蒙哥马利还是打得挺不错的。
在非洲作战之时,虽然自己这边的装备和兵力都具有优势,但仍然被名将隆美尔的军队打的没有还手的能力。
除了这两个作战区域以外,英军还小规模的“混进”了东南亚战场,在和日军的交战过程中,英军兵力有八万,可日军只凭借着三万兵力就迫使了他们全部投降。在和中国合作征战缅甸之时,中国拼尽全力从日军手中把英军救出,可突围的英军只顾着撤退,“反手”就抛弃了中国盟友。
从这些方面来看,英军还真的有点不“光彩”。
第三个原因,地位降低。
在战争开始之前,凭借着自己这么多年积攒的“家底”,英国稳稳的坐着世界第一的位置。可是战争打破了原来的固有格局,战争除了带来痛苦和收割生命以外,还能让世界进行重新的利益分配。
由于在战争中“大伤元气”,英国在战后的发言权大大减弱,在其他国家心目中的分量也大不如前,所以它获得的利益也远不如苏美这两个“新秀”。
这场战争看似胜利,但是英国的利益被从侧面“瓜分”了不少,他们的实力被打压到了一个“二等”国家的水平,英国也从此跟霸主的地位说再见了,这对于它来说算是绝对的失败。
综上所述,英国只是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者的名声,得到的好处也非常有限,实际情况时他们的整体实力锐减,国际地位下降,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失败的表现。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像英国这种殖民国家肯定是会衰落的。英国能在这种大格局下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并成为“五常”之一,已经是非常不错的。
值得庆幸!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某些方面说英国的确输得比德国更惨。二战对英国的打击远远高于对德国的打击。在二战中,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受到了巨大损失,而最终获得最大利益的却是美国人。这主要说的是英国从超一流强国变成二流国家,综合国力下降,国家地位下降,相反原来作为英国小弟的美国却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英国衰落,美国崛起!英国逐渐成了美国的附庸。
那么英国的衰落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说比德国输的更惨?首先,英国失去了对国际格局的控制能力。二战结束以后,国际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变为了美苏两极格局。其中美国还强于苏联。英国从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沦为了二流国家,而美国和苏联从二流国家变成了超级大国。英国政治能力的下降意味着从新航路开辟开始,就形成了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了。在英国政治能力下降的同时,美国加强了对英国的政治控制。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遏制共产主义的讲话,就是我们所说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际上就是美国强行干涉别国内政的一种政策。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美国不仅通过希土危机干涉希腊和土耳其,还通过这个政策干涉英国的政治,从此英国在政治上开始附属于美国。英国最终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名副其实成为了美国的小兄弟。只能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
其次,英国的经济实力下降,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在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中,英国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的市场,也就是说,英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位英国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金和市场等条件。使英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英国又通过鸦片战争等手段,打开了中国的市场,掠夺了中国大量的原料,这更加进一步的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当时的英国经济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但从第1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就开始下降,受到战争的打击以后,虽然英国仍然是经济上的第1强国,在英国经济的发展逐渐变得缓慢,被美国逐渐的超过。实际上在第2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业实力就已经被美国超过。到第2次世界大战发生以后,德国的空袭更加的破坏了英国的经济。使英国不得不向美国大举外债,以维持战争的进行。二战结束以后英国欠了美国的大批贷款,而美国却借着二战的机会,大发战争财,成为战后最大的债权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二战之前,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二战以后,英国连印度都失去了。反观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后,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了许多的殖民地。
再次,英国失去了对世界金融和贸易的主导权。二战前,世界金融和贸易的主导国是英国,二战以后,世界金融和贸易的控制权在美国手中。在1945年以前,世界的金融中心在英国伦敦,国际性的流通货币是英镑;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世界金融的中心变成了美国纽约,国际性的流通货币变成了美元。1944年美英苏中等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会议,根据达成的协定,于1945年建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组织构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控制了世界的金融,而控制这个体系的却是美国人,也就是说美国人控制了世界的金融。布林顿森林体系成为美国对外进行金融扩张的工具。1947年美国与中国等诸多国家建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通过这个组织美国控制了世界的贸易。关贸总协定成为美国人进行贸易扩张的工具。更加严重的是,美国人实行了马歇尔计划,通过贷款给欧洲国家的方式,控制了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从次,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低于美国。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是因为英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英国海军的规模是世界第二的两倍。可以说一战前后,英国的海军在大洋上纵横无敌。但我们知道,海军主要靠的是重工业的发达,美国在第2次工业革命以后,重工业就超过了英国。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人制造的航空母舰远远超过了英国。英国陆军的战斗力一向不强,二战时期英国只有500万军队,而美国的陆军在二战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军队的数量在1000万以上,并且这1000万军队都是机械化军队,其战斗力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二战时期,英国空军不仅赶不上德国,更落后于美国。美国人通过b29轰炸机大规模轰炸的时候,英国人只能通过蚊式轰炸机偷袭德国的雷达。实际上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进行战争的战略物资,大多数都是美国人援助的。美国人还在1949年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过这个军事组织美国人控制了英国的军事行动。美国人在欧洲设置司令部,控制欧洲的军事。
最后,英国从二战前的军事打击全世界,到二战后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二战前由于英国海军力量的强大,可以任意的炮轰侵略一个国家。到了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英国处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进攻的范围之内,当时的苏联是除了美国以外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实力实际上相差无几。苏联的兵锋直至西欧,对英国等西欧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为了获得国家的安全感,英国加入了以美国为主导建立起来的北约。丧失了一部分自己国家的军事主导权。一战时期,英国在打完了世界大战以后,还可以发起对苏俄的军事干涉;二战结束以后,英国只能带苏联的大炮面前瑟瑟发抖。
总之,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实际上也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作为战胜国的英国政治上也是美国的附庸;发展以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经济崩溃,作为战胜国的英国经济也陷入衰败;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被美国从军事上控制,美国在德国建立了军事基地,作为战胜国的英国,也被美国纳入了北约组织,也被美国从军事上控制。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作为战胜国的英国也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控制能力,国际社会被美国控制。德国在二战以前就不如英国,二战以后,德国和英国的地位竟然差不多。德国曾一流,强国变成了二流国家;英国曾超级强国,变成了二流国家。所以在二战中,英国比德国还要惨,比德国的损失还要大。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谢谈文论史老师邀;
问题一针见血!二战造就了太阳从北美大陆冉冉升起,英伦三岛只剩下落日的余晖。
二战的实质;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对一战协约国(英法美俄)军事复仇的摊牌。
结局是,德国再次输了!美国大胜;苏联惨胜;法国惨败;英国虽胜犹败,从此退出“世界第一”舞台,成为美国的傀儡。
一战前,英国是世界霸主英国是西方法制、议会文明奠基者,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动机”,全球开放“殖民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在极盛期间,太阳照耀着“米字旗”永不落下,全世界频频响起向英国军舰致敬的礼炮声。
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殖民地与海外自治领体系但随美国在北美大陆的兴起,英国已走向颓势。以美国舰队闯入日本的“黑船来袭事件”为显著标志,美国用“利益征服”方式取代了英国的“圈地殖民”征服,英国落伍了,影响力、综合国力下降。
欧洲普鲁士—德国崛起,向英国发起了挑战,虽然英国与法国抱团、并依靠美国派出的“潘兴远征军”登录欧洲,打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英国的“世界第一”已名不符实。在一战后,英国逐渐降不住希特勒纳粹德国的复兴,采用”绥靖政策”唯恐惹火烧身求自保。
二战,德国(日本)把英国打现了虚弱原形。希特勒首先拿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开刀,英国向欧洲大陆派出远征军声讨,被德国大军赶到海边(敦刻尔克),靠希特勒高抬贵手,才逃了回去。
德国对英国发起“海狮入侵”空袭战,英国皇家空军虽负隅顽抗,但岌岌可危。所不是希特勒鬼使神差发起”巴巴罗萨”闪击苏联战役,英国恐怕早已完蛋!
接下来美国通过大西洋航运给奄奄一息的英国“输血”,英国无力阻止德国潜艇“狼群”的围困撕咬,被迫用大西洋众多殖民地岛屿、与美国交换100艘老旧驱逐舰(土地换军舰)用于给商船队护航。
在亚洲,日本把”威尔斯亲王号”、“反击号”战列舰领衔的英国远东舰队送入了海底,把英国人赶出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若不是中国远征军帮助,英国人还会被赶出印度。
……
英国人最终跟在美国人屁股后打赢了二战,抹掉了“普鲁士”这个“罪恶的名字”(丘吉尔语),但世界独立运动兴起,抹掉了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几十倍的英国”殖民领地”版图。
后来,被英国人民“请下台”丘吉尔不甘寂寞,欲重振英国雄风,鼓动美英对苏“冷战”,但他的辈分已沦为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
二战结束,英国输掉了世界第一,正式成为了二流国家。今天的英国跟随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在“G7”、在北约混脸熟,维持着“国际社会”主要国家地位。
英国靠“牛津”、“剑桥”、“泰晤士报”、“大英博物馆”等维持着残存尊严和气派。
英国牛津大学还有英联邦、英联邦运动会,给英国保留着昔日的一点脸面。
英国已回不到过去!该死的希特勒,他害了英国,成全了罗斯福,美国从此一飞冲天!
德国打输了二战,丢掉了1/3土地,还一度被割裂为两个国家。但德国没有输掉信心。如今,德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并悄悄回到了欧洲的主席台上。而英国有点害躁,不仅经济、贸易低德国一头,还在重回“光荣的孤立”,正吵吵闹闹“要脱欧”!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多谢邀请。
从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在二战后就分崩离析,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很快独立来看,确实二战对于英国来说也是失败的。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二战是一战的延续,而一战是帝国主义阵营之间对于全球殖民地体系分赃不匀而爆发的。这两次世界大战的必然结果就是旧殖民体系崩溃。
不过,说比德国还惨那还不至于。德国的战争死亡人数达到其战前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沦为废墟。战后东边的大片领土丧失,然后被北约和华约阵营一分为二,在核战争的阴影经过战后四十年。这无论如何是太悲惨了。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经过了二战的德国比较彻底的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与邻国取得和解,努力发展经济,而英国很大程度上仍然在吃自己过去的老本,例如伦敦仍然是世界两大金融中心之一,完全就是大英帝国留下的遗产。这和德国以高端工业力为立国之本完全不一样,结果现在,英国觉得留在欧盟里面越来越没竞争力就要脱欧,而德国却成为欧盟的中流砥柱,未来多极世界将会成为其中一极。
所以说,一场战争的失败与胜利只是暂时的,也并不需要太多纠结谁输的多输的少。关键是看从中学到了什么,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能否看的清楚,并主动去适应。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英国人只是回到他历史的本来地位罢了,二战中,英国人从表面上看似乎殖民体系瓦解了,大英帝国崩溃了,但实际上英国人轻松了许多。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先发国家的优势能保持的时间越来越短,后发经济体凭借人口和规模优势很快就能后来者居上。
例如,19世纪末,德国超过英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而英国这个老牌帝国更热衷于玩金融、搞投资,弄一些钱生钱的事情,当然,现在老美资本家们也在走英国资本家当年的老路。
早在一战前后,英国的资本家们就把那些劳心劳力的中低端工业都逐渐往国外转移,全球的工业大分工初步成型。
如果在19世纪中前期,殖民地还是大英帝国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来源地和工业品输出地,那到了20世纪,其实殖民地从某种角度越来越成为帝国的负担,
首先,在原材料掠夺方面,经过百年以上的掠夺,各个殖民地能抢的原材料基本上都占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能抢的,需要更多更大的投资成本,就像石油开采一样,前面十年八年,浅层好开采的开采完之后,深处的石油开采成本会直线上升。
随着二战结束,全球殖民地的独立浪潮风起云涌,大英帝国即使占住一些关键地盘死不松手,但政治风险也非常大,例如苏伊士运河危机,眼瞅着埃及革命之后的纳赛尔政府要把运河收归国有,大英帝国上百年的投资就要化为泡影,气急败坏的英国人拉上法国人搞军事干涉,结果最后被美苏联合做局败下阵来,英国艾登政府不得不宣布倒台。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继续占着殖民地掠夺原材料,那获得的原材料成本,比从国际市场上正常购买都要高的多,就像有人问“美国人为什么不把伊拉克的石油卖出去”,在伊拉克的战乱情况下,这些石油开采、运输等等的成本极高,这种成本挖出来的石油卖给谁呢?
就这样,殖民地作为原材料来源地的价值就丧失了。
最后在看看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地的作用,其实时至今日,发达国家依然垄断着许多中高端工业品的价格权,甚至石油定价权也在西方人手里,殖民地即使独立了,但为了发展经济,很多中高端工业品都必须向发达国家购买,靠这个,大英帝国依然能大发横财,就如同我们用十几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飞机一样。
总之,殖民成本太高了,法国人为了保住阿尔及利亚差点经济崩溃,第四共和国直接垮台,现在多好,低价买原材料,高价卖商品,照样赚大钱,还用明火执仗的殖民方式也太low了。
殖民地,就让它们散了,弄个“英联邦”就行了。
地位么,混个五常就好了,老大的位置和平交接给美帝也就行了。
当然现在玩起脱欧来了,这个不属于今天的论述范围,下次再说吧。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英国在二战前是排在美国前边的一流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多地。日不落帝国躺着什么事都不做,从殖民地搜刮的财富也可让大英帝国的绅士们过上世界上顶极富人的生活。二战使英国耗尽了多年积累的家底,世界老大的称号也被美国人所取带。二战初期美国并没加入混战,英国是拖着被打的半残的法国艰难与德军战斗,不多的盟友完全不是强大德军的对手,先是法兰西全国沦陷,后是德国空军密集的对伦敦狂轰烂炸,如果德国拥有日本的庞大航母舰队,英国坚持不到美军参战那一天。是天时地利为英国赢得了时间,是英吉利海峡阻挡了天下无敌德国陆军的脚岁。
如果没有美军参战,没有苏军牵制一半以上的轴心国军团,英国本土失守只是时间问题。由于国内抗击德军兵力吃紧,导致英国的殖民地大部分失去。战力不足的英军不但保护不了殖民地的安全,甚至连自保都力不从心。亚洲的殖民地几乎全被日本人抢占,其它地方也是如此,还没见到敌军影子,英军早已望风而逃。美国宣战后英国才喘上来一口气,有了跨过英吉利海峡反攻的底气。英国虽然也是二战战胜国,与名利双收的美国相比却名不符实,虽然同在胜利者的席位,却是真真正正的惨胜。德国人输的是战争,而日不落帝国输的却是未来,英国从世界强国变成了屈居人后的二流军事国家,再无能力发动中型以上的战争。憋屈还不止如此,从前坐地拿钱的殖民地也大多宣布独立。这不但缩小了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大幅减少了英国人的财政收入。世界人幽默的斗地主分田地,英国人只能在回忆中感受自已鲜花盛开的旧日好生活。输了战争的德国靠勤奋和真诚再次回归了世界大家庭,而英国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再次超过美国,重新坐回世界第一的宝座。更无法让曾经的殖民地再次俯首称臣,甘心供养拿走了自己无数财富的老主人。虽然说英国输的比德国还惨有些夸大其词,但因为二战让英国变的老眼昏花却是不争事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